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师生互动”作为新时期课堂教学的最重要方式,已成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成为研究课堂教学的热点话题。作为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推进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现状,着重探讨了相应对策。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058-0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和信任,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中,从而获得知识和人格的自我发展。
当下,人们对“师生互动”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适时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断促进课堂教学的展开,使学生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吸收教师所讲的新知识,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1.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分析
(1)课堂“师生互动”环境的缺失,教师缺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意识。我国教育教学一贯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的绝对权威和数学客观上存在的学科特点都会把学生置于教学的被动地位,妨碍了学生和教师之间平等的交流,缺乏一个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来进行交流。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许多中学数学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习惯于陈旧的教学方式,缺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意识,教学按部就班,只是单向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反馈,对知识讲细、讲精,提问仅是形式上的,没有深度,常常缺乏实质意义,忘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依靠个人直觉进行数学教学,对交流学习缺少足够重视。
(2)学生钻研和创新意识不足、不良竞争心态影响了“师生互动”。学生缺乏对模糊的知识提出质疑探究的勇气与習惯,部分学生甚至显示出“遇难则退”的惰性。学生交流多数是就题论题,大部分缺少想象力,缺乏个人有见解的观点,很少出现对问题的发散思维、融会贯通的理解。只有少部分同学能提出创新性的问题,但也缺少对创新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这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面对家庭的期望和考试取胜特别是高考这一现实的目标,自我保护意识就油然而生。部分学生只注重个人的学习而忽视与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遇到问题自己思考,不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不良的竞争心态也是影响交流的进行的一大原因。
(3)考试压力大且教学任务重导致“师生互动”减少。数学是一门基础科目,课时量大,教学任务重,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的要求紧迫。数学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有限的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受应试教育和高考的影响,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对数学成绩深切关注,数学教师承受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对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敢掉以轻心,常常是通过“精讲、细讲”和大运动量的解题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沉重的负担和考试压力导致学生很少有时间来进行“师生互动”。
2.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对策研究
(1)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师生间平等对话应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前提,更应形成一种教学情境。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不是师生间狭隘的语言谈话,而应是双方完全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的倾听,是双方的共同参与、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和相互分享。同时,要讲究师生互动的实效,师生互动之目的在于通过互动使双方的需求、意图、意见和行动达成一致,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得经验。为此,教师必须努力追求互动的实效。首先,教师要从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思考问题,要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积极主动调整课堂教学时间结构,要将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来,把引导、点拨质量提上去,给予学生充裕的思考和表达时间。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固有的心态,改变现行师生关系,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建立有效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
(2)树立正确的“师生互动”教学观。以往的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过分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知识既深且繁杂,不利于开展师生互动。事实上,只有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学生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所以,教师应树立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观念,把教学目标分解成多级目标,并确立知识、技能、情感多种类型的教学目标,把互动的对象从优等生扩大到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提供互动的机会。运用有利于互动的教学模式。知识传递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特点,如教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教师主导互动过程。但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一切教学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有利于互动的教学模式,比如小组教学、分组讨论、启发式教学、合作教学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更多主动权,才能更积极地参与互动。
(3)创造“师生互动”的问题情景。首先,要设置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高中数学课堂要想实现有效互动,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精心地设计问题,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教师还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让学生实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进入学习。其次,教师可以设置情境式问题。数学知识是连贯的,它与学生前面所学的知识密切相关,为此,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复习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联系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运用新知识去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创设互动教学环境,把课堂时间和思考问题的空间交给学生,建立互动小组,通过各小组成员的独立探索、互帮互学、自主收集和处理信息,主动获取新知识。
总之,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对策研究,有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058-0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和信任,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中,从而获得知识和人格的自我发展。
当下,人们对“师生互动”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适时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断促进课堂教学的展开,使学生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吸收教师所讲的新知识,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1.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分析
(1)课堂“师生互动”环境的缺失,教师缺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意识。我国教育教学一贯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的绝对权威和数学客观上存在的学科特点都会把学生置于教学的被动地位,妨碍了学生和教师之间平等的交流,缺乏一个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来进行交流。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许多中学数学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习惯于陈旧的教学方式,缺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意识,教学按部就班,只是单向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反馈,对知识讲细、讲精,提问仅是形式上的,没有深度,常常缺乏实质意义,忘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依靠个人直觉进行数学教学,对交流学习缺少足够重视。
(2)学生钻研和创新意识不足、不良竞争心态影响了“师生互动”。学生缺乏对模糊的知识提出质疑探究的勇气与習惯,部分学生甚至显示出“遇难则退”的惰性。学生交流多数是就题论题,大部分缺少想象力,缺乏个人有见解的观点,很少出现对问题的发散思维、融会贯通的理解。只有少部分同学能提出创新性的问题,但也缺少对创新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这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面对家庭的期望和考试取胜特别是高考这一现实的目标,自我保护意识就油然而生。部分学生只注重个人的学习而忽视与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遇到问题自己思考,不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不良的竞争心态也是影响交流的进行的一大原因。
(3)考试压力大且教学任务重导致“师生互动”减少。数学是一门基础科目,课时量大,教学任务重,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的要求紧迫。数学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有限的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受应试教育和高考的影响,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对数学成绩深切关注,数学教师承受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对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敢掉以轻心,常常是通过“精讲、细讲”和大运动量的解题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沉重的负担和考试压力导致学生很少有时间来进行“师生互动”。
2.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对策研究
(1)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师生间平等对话应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前提,更应形成一种教学情境。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不是师生间狭隘的语言谈话,而应是双方完全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的倾听,是双方的共同参与、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和相互分享。同时,要讲究师生互动的实效,师生互动之目的在于通过互动使双方的需求、意图、意见和行动达成一致,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得经验。为此,教师必须努力追求互动的实效。首先,教师要从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思考问题,要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积极主动调整课堂教学时间结构,要将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来,把引导、点拨质量提上去,给予学生充裕的思考和表达时间。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固有的心态,改变现行师生关系,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建立有效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
(2)树立正确的“师生互动”教学观。以往的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过分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知识既深且繁杂,不利于开展师生互动。事实上,只有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学生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所以,教师应树立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观念,把教学目标分解成多级目标,并确立知识、技能、情感多种类型的教学目标,把互动的对象从优等生扩大到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提供互动的机会。运用有利于互动的教学模式。知识传递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特点,如教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教师主导互动过程。但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一切教学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有利于互动的教学模式,比如小组教学、分组讨论、启发式教学、合作教学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更多主动权,才能更积极地参与互动。
(3)创造“师生互动”的问题情景。首先,要设置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高中数学课堂要想实现有效互动,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精心地设计问题,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教师还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让学生实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进入学习。其次,教师可以设置情境式问题。数学知识是连贯的,它与学生前面所学的知识密切相关,为此,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复习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联系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运用新知识去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创设互动教学环境,把课堂时间和思考问题的空间交给学生,建立互动小组,通过各小组成员的独立探索、互帮互学、自主收集和处理信息,主动获取新知识。
总之,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对策研究,有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