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野外作业的注意事项及流程分析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385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电子信息得发展,GPS在野外作业中也显得尤为重要,能在短时间内确定所在具体方位,能为全球提供全天侯、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可满足多方面的需求本文对GPS也为作业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GPS;野外作业;注意事项;流程
   1.GPS野外作业的定位系统
  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以构成全球定位系统,它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近年来,随着GPS接收机性能和数据处理技术逐渐完善,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GPS技术分为外业施测和内业数据处理两部分工作。外业施测是内业工作的数据来源,也是整个GPS技术工作的基础。如何做好GPS野外作业,对确保GPS外业观测数据质量,提高整个GPS技术的成果精度,显得尤为重要。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跟踪定位、轨迹回放、超速报警 、里程统计、拖车报警、车辆远程控制、紧急报警、车辆调度等。用户设备部分即GPS 信号接收机。其主要功能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当接收机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伪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解调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接收机中的微处理计算机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用户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接收机硬件和机内软件以及GPS 数据的后处理软件包构成完整的GPS 用户设备。GPS 接收机的结构分为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两部分。接收机一般采用机内和机外两种直流电源。设置机内电源的目的在于更换外电源时不中断连续观测。在用机外电源时机内电池自动充电。关机后机内电池为RAM存储器供电,以防止数据丢失。目前各种类型的接受机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便于野外观测使用。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特点: 全球、 全天候工作。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m,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功能多,应用广。GPS系统的特点: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定位精度高。应用实践已经证明,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6,100-500KM可达10-7m,1000KM可达10-9m。在300-1500M工程精密定位中,1小时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与ME-5000电磁波测距仪测定得边长比较,其边长较差最大为0.5mm,校差中误差为0.3mm。观测时间短。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分钟;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分钟,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只需几秒钟。对于一般的野外作业,我们还需要有
   2.GPS野外作业的作业流程
  2.1安装智能GPS车载终端
  对于野外的作业来说,需要将本地的监控中心软件管理平台和远程的GPS智能车载终端。三维导航是GPS的首要功能,飞机、轮船、地面车辆以及步行者都可以利用GPS导航器进行导航。汽车导航系统是在全球定位系统G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 GPS应用型技术。远程的GPS智能车载终端将车辆所处的位置信息、运行速度、运行轨迹等数据传回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到这些数据后,会立即进行分析、比对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以正常信息或者报警信息两类形式显示给管理员,由管理员决定是否要对目标车辆采取必要措施。所以要根据区域来进行,主要就是线状测区:最好有至少四个已知控制点分布在测区之两端及中央。当线状测区区域较大时,在每10km×10km范围内需有已知水平点做为控制点。时段之安排最好能避开中午(AM11:00~PM1:00)时段观测。时段安排后,填写计划时段表,并明确指示测量员测站行程。
  2.2摆站程序
  外业负责人应负责明确告知摆站人员其所摆设测站点名、点号及开关机时间,若架站人员有未明了事项,也应主动向负责人请示了解。以下是架设GPS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操作程序:找寻点位。该点若已去过,应该不会发生问题;若是没去过点位,而应按点之记找寻,在到达点位之后应确认该点之标石号码,检核无误后再行架设仪器。
  2.3架设仪器
  首先进行仪器的定心及定平。通常要注意的是:在定心及定平过程中,不要将天线盘架在脚架上,仅架上基座即可。光学求心仪因仪器高及个人视力不同,而有不同的焦聚,所以在定心之前应该要调整到最适合的焦聚,避免求心上有像差的发生。天线盘挂上之后,将天线盘的指示方向指向北方(若不知道北方在那,可利用石桩上刻字判别之,字的正向为北方),量测三个方向上的天线盘高(北方、东南及西南)及对应之英吋数,记录下来。开机后,将点号、天线高输入接收仪中,并开始接收卫星数据(注意每笔数据间隔秒数)。记录观测手簿。手簿是数据下载及内业计算最重要的信息记录,外业所发生的错误都必须要经由手簿的记载来改正之,因此手簿数据的记载务必要求正确、详尽。目前也正在利用GPS定位中的多路径效应发展GPS测高技术,即利用空载GPS作为测高仪进行测高。它是通过利用海面或冰面所反射的GPS信号,求定海面或冰面地形,测定波浪形态,洋流速度和方向。通常卫星测高或空载测高测的是一个点,连续测量结果在反向面上是一个截面,而GPS测高则是测量有一定宽度的带,因此可以测定反射表面的起伏(地形)。
   3.GPS野外作业的注意事项
  在野外作业的时候,我们需要在GPS野外作业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在家不能搜星 GPS靠直接接收美国GPS卫星信号工作,需要在室外看到天空的地方才能接收到卫星信号,室内不能接收。(2)电池使用时间短。所有车载型GPS电池连续使用时间都不长,因车上有点烟器电源,设计者认为没有机会需要长时间用电池待机,电池只做备用,不插电源连续使用一般只有40分钟~1.5小时,型号不同,使用不同,还会有较大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点火发动的瞬间,启动电流很大,有冲击烧毁车充保险丝的风险,最好在汽车启动的时候,不要在点烟器上插车充,启动后再连接。(3)定位不准 GPS正常平面定位误差在10-20米以内,受到如天气,美国GPS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有时还会更大。如果地图指示位置没有很准确在路上,原因可能是信号不良导致延滞造成误差,也可能是地图数据偶尔偏差,也有可能是路很宽,所以看起来GPS好像稳定偏移路面。(4)不能搜星或者搜星慢 遇到不能搜星或者搜星慢的情况不要着急,请换地点改时间再试试。不要用一两次,或一两天就决定GPS的好坏,由于卫星状态每天都不同,也许同一个地方,上午信号满格,但晚上信号差点。一般而言,在每10km×10km范围内需有4个已知水平点做为控制点,且分布于测区周围。若欲得较高之高程精度时,可于测区内加密水平高程控制点的数目,通常待测点与已知水平点相距最好不超过5km。由于线路长,已知点少,因此,用常规测量手段不仅布网困难,而且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目前,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线路首级高精度控制网,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实践证明,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厘米左右,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同时也大大提前了工期。GPS技术也同样应用于特大桥梁的控制测量中。由于无需通视,可构成较强的网形,提高点位精度,同时对检测常规测量的支点也非常有效。GPS技术在隧道测量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GPS测量无需通视,减少了常规方法的中间环节,因此,速度快、精度高,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 CH8016-95.
  [3]周忠谟.GPS卫星测量原理与应用.
其他文献
【摘 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把握好运行工作中的安全关,正确处理变电设备事故是控制事故扩大和减少危害的基本措施,加强预防对策是减少电气事故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电气事故;常见因素;预防对策  事故的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地给运行人员带来相当大的考验,正确处理电气设备事故是控制事故扩大和减少危害的基本措施,加强预防是减少电气事故的根本保证。   1.电气事故的主要表现  1.1三相
期刊
在当前社会,如何在兼顾开发商利益、环境效益、业主需求三者关系的基础上为人们创造出“以人为本”的、体现住区人性化与人文文化和谐统一宜居家园,是小区规划设计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看到,在目前小区的规划设计上已有了一些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之作,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当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区模式千篇一律
期刊
【摘 要】电力电缆工程质量的高低成为制约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不可忽视的因素。文章结合近年来常见的电缆故障。就如何提高电缆工程质量从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电力电缆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力电缆在城市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中大量使用。近年来,由于电缆故障引发的大面积停电及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另外,由于电力电缆工程是隐蔽工程,发现和排除地下电力电缆的
期刊
【摘 要】供电企业为提高经济狠抓线损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降低线损的几点建议,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与同行们共同交流讨论。  【关键词】线损;技术;解决途径   0.前言  在电网运行中,只要有电流流地,就要消耗电能,电能在电力网输,变,送,配电过程中产生的电量损耗称技术线损,管理线损是指由于电力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管理不够严格,出现漏洞,造成用户窃电或违章用电,电网元件漏电,电能计量装
期刊
【摘 要】虽然变电站结构设计项目实际情况千变万化,但抓住重点,仍能够达到设计预期效果。各地情况不同,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有关指标,必须熟悉所设计项目的工艺情况和所址地质情况,才能设计出合理化的工程。本文就220KV变电站结构设计的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220KV变电站;结构设计;要点   0.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对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云南省红河马堵山水电站工程坝基开挖为平台,阐述了针对岩体裂缝发育,完整性差等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坝基开挖方法, 进行了施工工序试验研究,探索出合理的爆破参数;本进一步根据开挖情况分析岩石种类与力学性质,从而对基岩面进行设计优化,达到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的目标。  【关键词】水电站;坝基开挖;基岩面   1.工程简介  马堵山水电站位于红河干流下游红河州的个旧市、金平县境内,是红河干流三
期刊
过去几十年来,光纤通信系统容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剧增,但仍然不能满足爆炸式增长的互联网和宽带无线业务的需求。人们已经利用了时间、波长、偏振、光轨道角动量等复用手段突破容量限制,为了进一步提高单光纤的传输容量,人们开始研究空分复用,包括多芯复用和模分复用。空分复用已成为光通信的研究热点,全球各大公司和高校包括Nokia-Bell实验室、日本NTT公司、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等单位在多芯少模长距离传输、降低模式交叉串扰、增加少模传输的谱效率、多芯的扇入扇出装置方面有相关的研究。但目前还存在包
【摘 要】主要阐述了园林设计行业现状,园林设计师的培育、执业制度和管理组织,行业法规完善五方面的想法与建议。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行业体系;综述   1.行业现状  现代意义的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科从19世纪50年代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要求,是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涉及了建筑、植物、生态、艺术、旅游、环保、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发展等等方面,需
期刊
超高速、超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架构是光纤通信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程科技问题。单信道传输速率从40Gbit/s提高至100Gbit/s甚至1Tbit/s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业界亟待新的系统架构和技术导入以实现传输性能和容量的革命性提升。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文对新型超高速、超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架构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相干光超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架构、超高速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城域网系统架构以及超大容量相干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系统架构开展了一系列理论与实验研究。
  在相干光超大容量光纤
【摘 要】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必须确保由多种多样电子设备与传送回路构成装置长期正常的运行。为此,保护电子设备不受雷电产生异常电压的影响非常重要。为了满足这一目的,必须研究接地的方法以及接地极的雷电流的过渡现象,大电流作用下的雷电特性。  【关键词】接地;接地极;接地电阻;接地阻抗;过渡接地电阻   1.防雷对策与接地  近代的信息、通讯机器,其回路大都是半导体化,所以对雷电等异常电压侵入极其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