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形拳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364199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龙形拳渊源
  
  龙形拳是以古代养生吐纳导引气功与十二生肖之龙形仿生学为基础理论,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基本观点,以生命科学为研究对象,由先古高人编练而成的独特拳种。
  龙形拳是稀世罕见的内家拳,秘不外传。因此没有广泛流传,它的起源现已无从考证。清朝咸丰年间至今仅传五代。
  清朝咸丰年代曾格林沁府侍卫刘老晓武艺高强,性格豪放,喜结武林中人,所遇高人无有败阵之时,在当时武林界武德、武艺,有口皆碑。然而,其随主南下时,在贵州段将军府却被一练功女子打翻在地。刘老晓感知此女子功法独特,功夫深厚,便辞去皇室四品带刀护卫之职,甘拜女子为师,苦学十年,达到炉火纯青后,遍访武林高人,功夫无有出其右者,有“铁屁股刘、螺丝腰”美称。刘老晓所学所练便是龙形拳。
  刘老晓晚年回到老家河北唐县,将龙形拳传授给同乡人赵珠。
  赵珠,河北唐县赵家庄人氏,自幼习武,练习龙形拳后功夫深不可测,每遇强手轻取之。抗战前,赵珠曾因主持正义,接连打杀三个日本浪人,为逃避追捕,躲到山西,落脚觉山寺,收祥敬、祥明两僧人为徒,后二人功夫都很纯熟。
  觉山寺香客、大同杏沟矿主刘桂枝知道赵珠功夫超人,请其传授其子学习龙形拳,并有大同商人子弟徐殿林联合孙俊、雷动共邀赵珠来大同传授龙形拳。赵珠1946年在老家去世。
  赵珠得意门徒徐殿林功夫高超,上世纪50年代多次在全国和省、市武术观摩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受到武术界青睐。他传艺于徐福、张富、赵祯、齐国祥、荣忠根、徐志远、刘记元等。
  经过几代人的多年潜心练习、体悟,时至今日,龙形拳的拳理、拳法、内涵、技法等都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
  
  二、龙形拳的形、神说概述
  
  人体龙形,龙形造拳,取其轻灵、沉静,升飞降伏,千姿百态,变化之灵,实属轻重、刚柔、虚实、奇正之术,龙身就是形与性。
  其动作轻灵奇巧,体态绵软,内刚外柔,意动气行,而冶形动。
  龙行练神,绝不是传眼神,或以目传神,而是以智觉和理智为主与蛇形练气相补而成,以使神思敏,神气足。
  
  三、龙形拳的功法特点
  
  龙形拳又称十二龙形拳。它以柔为主,外柔内刚,刚柔并济,步法灵活,手法多变,动作舒缓连贯,一气呵成,并以缠裹为主,是功法的特点,而技法例阴阳之属,旋转之法,左旋相生,右旋相克,左右转旋是生与克变化,而它的形体特征则是“龙形蛇腰,猫行狮蹲,体态绵软”形成蜷曲之势,鹿伏之状,以丹田为根,意为用,前手为龙,后手为虎,功法隐有旋转之妙,手、足、身、形皆在其中。
  
  四、龙形拳的套路练法要求
  
  必须紧凑圆活,舒展大方,以神为主,以意导气,以柔为主,外柔内刚,拧旋走转,龙形蛇腰,虎坐横步,以缠劲、裹劲为主,动作协调、连贯,一气呵成。
  
  五、龙形拳的基本功法
  
  “走龙形,蹬玉环”以意导气,所谓击打摔拧,抖挞功尽在跌打摔拿中;意紧气随,肌肉松,膝肘转换上下中;进退逢低,跪步行,虚左埋右肘随同;假前伏后连环功。拧裹爆发螺丝劲。
  
  1、龙行拳的桩功
  (1)内养静功(2)技击桩功(内动外静、以意导引)
  
  2、鹤首、龙头
  揉腰、揉项、揉肩、揉肘、揉腕、揉膝、揉踝、揉指
  
  3、腿功
  踢正面腿、踢脯腿、踢十字腿、踢里外桩腿、踢后面腿(倒打紫金冠裹腿)
  
  4、爪功(背相转、小五花)
  
  5、肘功(肘五花)
  
  6、臂功(臂五花)
  
  7、脚功(勾踹扫)
  
  8、腕功(腕、肘、背联合功,拧翻棍法)
  
  9、腰背胯功(前、后、左、右、拧、滚、转、缠、裹、靠、坐、开步站转腰180度)
  
  10、膝腿功(踢、擦、扒、拧、挂)
  
  11、指功
  
  12、砂带功
  
  13、手功
  
  六、龙形拳技法
  
  手法:推手:手、肘、臂、推(听领劲)
  八翻车:分活、定势两种
  左右侧推手,绕手进双指、推手出捶
  撩衣进抬打,五龙绞柱手,侧身三推手
  大五花手 小五花手
  
  七、龙形拳套路
  
  1、前六趟
  2、后六趟
  3、青龙归洞
  4、方城
  5、拨天钻
  6、龙形十二掌
  7、龙形剑
  8、丸盘枪
  
  前六趟(每趟六动)
  起势
  第一节 龙腾虎坐,推日拉月。
  第二节 玉龙折腰,飞龙在天,左右各三,马步五花,龙盘虎踞,火龙托塔,火龙射雕。
  第三节 龙行丸渊、勾踝拧钻。
  第四节 巨龙翻身,钻天卧地,独龙鼎立,卧龙伸腰。
  第五节 推海拨山,火龙翻转。
  第六节 胯龙抱月,扬帆走转,龙口舍月,龙身撑山。
  收势(收势走五、七、九步均可)。
  
  后六趟(每趟六动)
  第一节 前伸后坐,青龙探爪。
  第二节 拔丝缠腰,青龙卧鱼。
  第三节 五龙绞柱,飞龙在天,巨龙闹海。
  第四节 渗腰反砸,巨龙卧鱼。
  第五节 翻搂点眼,巨龙卧海。
  第六节 左右翻转巨龙卧海。
  收势:青龙卸甲、抖青龙归洞共六节,每节六个动作。
  第一节 前转后坐,青龙甩尾。
  第二节 后楼折腰,青龙卧海。
  第三节 拔丝缠腰,青龙卧海。
  第四节 玉环搅云,飞龙在天。
  第五节 推球翻滚,青龙探爪。
  第六节 抱掌翻腰,青龙望月。
  收势 青龙抖甲
  
  拨天钻(共八动)
  1、白蛇点眼 卧龙望月 双钻点睛
  2、白龙扫尾 飞龙在天 仆步点刺
  3、立劈华山 飞龙在天 双钻劈挂
  4、青龙翻腾 卧龙望月 双钻翻腾
  5、舞龙盘柱 飞龙在天 双钻绞拔
  6、双钻翻腾 卧龙刺睛 双钻分刺
  7、飞龙在天 卧龙出海 铁龙吐刺
  8、反臂点刺 玉龙翻转
  收势 青龙抖刺
  
  九盘枪(共九动)
  第一节 玉带围腰 玉皇拦枪 花枪翻身
  第二节 盖步拦枪扎 力推华山
  第三节 擂步拦枪 下刺枪 反把上刺
  第四节 举枪反砸
  第五节 前刺横推 铁牛耕地
  第六节 歇步拿枪 马步反刺
  第七节 上步抱枪 拦枪 讣步刺枪
  第八节 反盖步绞枪转身刺枪
  第九节 玉皇步舞花 反背花下砸
  收势
  1、起势
  2、玉带缠腰 玉环步拦扎 马步反砸
  3、盏插步拦拿扎 力推山岳 马步反砸
  4、秀女反拿枪 玉环步上挑枪 上步下刺 马步反砸
  5、玉龙缠腰 玉环步反上刺
  6、翻转舞花枪 青龙翻海 马步砸枪
  7 秀女拿扎枪 青龙抖甲(6至8个)蹬玉环
  8、转身背枪踢 弓步拉枪
  9、收势
其他文献
太极拳乃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之功法。外动形活如龙虎,内养身安似云风。龙无云、虎无风、则威风尽失。只练拳、不养生,必损其根源。缘此,太极拳爱好者不可不知养生之道。  中国古代道家养生方法众彩纷呈,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一导引,即以俯仰屈伸。抻筋拔骨为主的肢体运动。  二吐纳,是以借助呼吸来吐故纳新,从而调节体内真气运行。  三膳食,通过食用各种营养品来滋补脏腑器官而达到相互平衡。  上面三种方法虽然各
拳谚是老一辈拳师经验的总结,是传统武术宝库中的精华。它们多为一些提纲挈领、言简意赅的短句,却提示了很多习武者应当注意或避免的关键。后辈习武者倘若能够以此为律。在练武的过程中不断品味、求证,将会少走一些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但是,如何去吸收和接受这些拳谚中的营养,体认出其中更深层次的含义?也许在那已广为人知的文字里还有可待挖掘的深层意蕴?  “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赢人。”    [原解]  大
工业企业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销售人员的素质、管理方法要有别于快消品行业,虽然工业企业领导者也意识到这一点,但如何才能设计简单、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以提高销售人员的素质成
余国雄老师是我们四川省体委和国家武协共同推认的,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惟一能够代表青城派的人物,也是青城派上一代的掌门人。  他年轻的时候学道习武,当时我的师爷陈琳真人,在九十三岁的时候收了他,在灌县的伏龙观,然后跟了师爷三年,云游四海。到后来师爷吩咐师父不要再当道上了,可师父愿意跟着师爷终老山林。  我师爷就说:你在家中是独子,道不断人宗嗣,你还是需要娶妻生子,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现在日寇侵华,你
"重视在创建过程中的反思、积累及提高,用品牌的理念提升服务水平"是昆山市供销合作总社机关服务品牌创建的根本目的。一年多来,围绕"助农解决资金短缺难、助农解决农技培训难、
丁长汉生于1913年,回族,河南南阳河街人,1988年归真,为南阳地区心意六合拳重要传人。丁长汉自幼习武,曾先后向唐万仪一脉的孙春元、水家心意拳一脉的马五顺、买壮图一脉的买学礼和丁兆祥四位名师学习心意六合拳。丁长汉练功刻苦,功力深厚,拳可透壁。过去,心意六合拳十分保守,不轻易教徒弟,大部分人在学拳有成后,都是隐居在家中传授弟子,而丁长汉却是往来于南阳地区各清真寺内公开教拳,从不保守,授徒约有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