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批注,阅读走得更远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vQ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的本质是个性化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文本展开对话,亲历阅读实践,留下阅读印记,才能真正有所得,才能使阅读能力得以提升,学习能力得到发展。而阅读时写批注,记录自己初读后的所思、所悟、所疑,留下思维的痕迹,阅读可以走得更远。
  一、“火眼金睛”寻找精彩之处
  一篇好的文章都有它的精彩之处。读课文时要带着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星”去发现,好词语、四字词、关联词、反义词、近义词、优美语句、特别的句式等等,都是精彩发现。
  一篇好的课文,总有一些用得精妙的字词。这些字词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品评批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字词引导学生推敲揣摩,品评语言文字运用的精确巧妙,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荷花》一文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圓盘之间冒出来”。教师先提示:“冒”用得真好。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冒”的字面意思;接着,让学生换用长、钻、露等字,加以比较揣摩;再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句,体会句子描写的景象:怎样的长才是“冒”?体会“冒”字的妙处。至此,对“冒”字的品评水到渠成,对批注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寻找发现文中其他用得好的字词,由词意入手,联系语境,分析其表达作用,题写批注。
  二、“心灵碰撞”产生矛盾疑问之处
  读到课文中一些不懂的语句,不明白的地方,觉得前后有矛盾的段落,就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这就是“矛盾疑问”。批注的语言要简洁、精练,不能太繁琐,用一个词或短句概括,做到言简意赅。同样示范是最重要的!有了示范学生就有法可依,会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学习课文《触摸春天》时,文中有个段落: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学生读到这里,不禁产生了疑问:安静不是盲童吗?怎么还能张望呢?我马上让学生写下来,做好批注,并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的“矛盾疑问”。
  三、发散思维,生发联想
  读到文本中的某一词语、句子或段落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以往的阅读经验,联想到了生活中、书中等其他的词语、名言、故事、文章或诗歌等等,生发出一些类似的感受、表达方式等等。
  如在学习课文《乡下人家》时,学习“鸡鸭觅食”这个场景,学生联想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诗句。这类批注最难,学生往往要经历比较深层的思维活动。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融会贯通。这类批注也是最具有个性化的,最精彩的。最能给人以启迪的。我对于这一点还在尝试,发现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四、拓展延伸,追加精彩之笔
  长期的语文教学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还要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言有尽而意未尽”是许多文章采用的收篇写法。不少课文结尾处会留下不少的悬念,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我们可以在此安排扩展性的批注,进行适当的练笔,延伸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稻草人》这篇课文结尾写道:“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到了稻谷收割季节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结尾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遐想的余地。此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让学生的思路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任意发散,写下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忧伤地写道:“到了收割季节,老妇人终于发现自己辛苦了一年的稻穗、赖以生存的稻穗,就这么打水漂了。扑通一声,这个可怜的、无依无靠的老太太倒下了……”也有学生乐观地写道:“有一天,稻草人感动了一位有魔力的小天使,小天使施了小魔法,把小蛾全变走了,老妇人这年终于可以坐等丰收了。”学生思维飞跃,课后批注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无限。
  在阅读中“携手批注”,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一边批注一边阅读中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发展了思维,养成了阅读习惯,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阅读走得更远。
其他文献
感恩之心人皆有之。当得到别人的帮助时,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在当今生活条件比较富裕的时代,家长把孩子视为“小皇帝”、“小公主”,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使孩子养成了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感恩的习惯。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围着他一个人转 ,因此,幼儿表现出 “自私、任性”的性格。 他们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感恩,这和我们平时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期刊
山都望国家公园是马来西亚砂拉越的一处雨林保护区,那里依山傍水,是很多野生动物的家园。  早晨,森林中传出一首欢快的协奏曲,这是成群结队的鸟儿和大自然的小精灵——昆虫一起演奏的。最响亮的声音是主角蝉的欢快叫声——“噶~噶~噶~”,森林中的配角是美丽的鸟儿,它们用自己嘹亮的歌喉唱着,好像歌唱著自己喜悦的心情。  白天,在遮天蔽日的大树下,时不时听见重物砸到树枝上的声响,这是长鼻猴在树间跳跃。这种婆罗洲
期刊
一个家庭就是一本书,孩子是书中最美的故事。  一个家庭就是一首歌,孩子是歌中跳跃的音符。  心灵的距离,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  他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一个孩子,但是却是我们班知名度比较高的一个孩子。这样的孩子不要轻易触碰,他们都有很强的防范意识,一定要寻求适当的时机,抓取孩子最柔弱的地方去打动他。前段时间,他三天惹了三个事,一天被别的班的女生追到教室冲着骂,第
期刊
语言交流对于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准确地表达出来,才可能自由地与人交谈和交往。幼儿的语言发展了,幼儿的智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为了促进幼儿语言有发展,可以抓住幼儿每天在园这个契机,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在晨间接待中,发展幼儿语言  每天早晨,当幼儿来园时,教师蹲下身来热情地与幼儿互相问好,并
期刊
有人说: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业。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围绕阅读与表达的中心,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尝试。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愤悱启发,相机诱导,举一反三,实践历练,发挥创造。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开发与训练,努力使课堂呈现出“千树
期刊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对于阅读产生兴趣,就为其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的条件;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学生们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并能够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娱乐,从而保持持久而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因此,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便可以使其受益终身。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  一、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  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而言,
期刊
足球运动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根据小学生年龄、性别、心理、体质、体能特征,采用五步教学法进行小学足球教学,收效明显,能尽快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足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养成积极参与,形成足球意识,培养足球运动能力。 通过实践,采用五步教学法收效明显,特别在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完成体育作业,自觉自学和复习,为顺利地完成足球课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五步教学法是把学生看作一个生动、活泼、积极、自觉的认识主体,是
期刊
“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能力是修改出来的。习作的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写”,更重要的是指导“评”和“改”。评改习作中,“评”是激发和引领,“改”是内化和修正。习作评改是学生习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习作必须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在再认识、再修改的往返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评”和“改”相结合,从儿童的需要出发,给以情趣,学生的作文才会越写越好,越改越好,习作教学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课堂教学?针对这些疑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对于课堂教学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理解  传统的认识大致上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认识,认为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这种看法就是认为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去直接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而是通过前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来认识。在这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单元整合教学应运而生。那么,在单元整合教学中,怎样上好复习课呢?下面我以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复习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