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时代或国家,企业家的地位高低如何,只要看一个景象就可以了:当企业家与政府官员在一起的时候,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或是“跪”着的。
说一个明朝的人物吧,沈万三和他的儿子。沈万三的豪富之名,在当时就流传全国,民间传说他家藏一个“聚宝盆”,因此有取之不尽的金银。
江南士民反抗元朝之时,江南一带众多汉族富商地主给予了积极的支持。沈万三先是资助张士诚,帮其购粮扩军,张曾为他树碑立传,后来,他又投靠了更有势力的朱元璋。乞丐出身朱元璋广泛吸纳这些人当官,甚至还与他们称兄道弟,沈万三就是最重要的金主之一,民间传说,他与朱元璋曾结拜为金兰兄弟。明政权定都南京后,要修筑城墙,沈万三出巨资,独力修建了三分之一的城墙——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还献出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助建了南京的廊庑、酒楼等,朝廷上下对之称颂不已。
有一次,君臣闲聊,春风满面的沈万三突然提出要犒劳三军。朱元璋冷冷的说,“朕有兵马百万,你犒劳得过来吗?”沈万三应声答道,“我每人犒劳一两黄金如何?”
沈首富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应该非常得意,他可能没有注意到朱皇帝脸色的变幻。《明史·后妃传》中记录了此次对话之后,朱元璋与皇后马秀英的一段交谈:皇帝忍着怒气说,“一个匹夫要犒劳三军,他是想要犯上作乱呀,朕一定要杀了他。”皇后劝说道,“这种不祥之民,老天自会杀他,何须陛下动手。”
在“朕即天下”的皇权年代,谁是老天?当然还是皇帝也。马皇后的意思其实是,还没有到杀沈万三的时候。
中国的每一个朝代,在开国之初都会展现宽松气象,任由工商自由,恢复民间元气。然而,当政权稍有稳定,统治者对工商的态度立即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每次朝代更迭,新的建政者都会反思前人的失误。朱元璋的反思心得是:“元氏阍弱,威福下移,驯至于乱。”也就是说,中央集权涣散,民间的势力强大,才造成了祸乱。因此,当他听到沈万三要犒劳三军后会勃然变色,正是这种心理的条件反射。
朱元璋深感豪族在地方盘根错节,必成尾大不掉之势,必须割除。在登上皇位的当年就下令把江南十四万户民众迁到他的老家安徽凤阳,其中有很多就是富商地主。定都南京后,朱元璋又先后分两次,把天下6.73万户富商迁居到南京,这几乎是对商人阶层的一次围歼式的打击。
对于商人阶层“先用之,后弃之”,朱元璋非第一人,前可见两汉的刘邦、刘秀,后可见1928年的蒋介石,几乎是所有造反成功者的共同“秘笈”。对此,朱元璋曾有一段话讲得非常明白,他说,“昔汉高祖迁天下富豪于关中,朕初不取,今思之,京师天下之本,乃知事有当然,不得不尔”。
当剪灭豪族成国家战略之后,沈万三的命运就无从更改。1374年,沈万三被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充军云南,他死于何年,已不可考。1386年春,沈家又因为田赋纠纷而惹上官司,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沈至、沈庄被打入大牢,沈庄当年就死于狱中。到了1398年,沈万三的女婿顾学文被牵连到一桩谋反案中,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被“同日凌迟”,近八十余人被杀,没收田地。沈家从此衰落。
《明史·佞幸·纪纲传》记载了沈万三之子沈文度的一段故事:朱棣夺位登基,为明成祖,纪纲是朱棣心腹,担任特务机构锦衣卫的指挥使,此人极善敛财,曾构陷上百个富豪之家,将其资产全部归己所有。当时,沈万三家族已经被抄家,不过还有一点家底留存,万三之子沈文度爬着去求见纪纲,进献了黄金、龙角等珍贵之物,愿意当他的门下之客,年年供奉孝敬。纪纲就派沈文度帮他寻找江南美女,沈家靠上这棵“大树”之后终于“复兴”,沈文度将搜刮来的金钱与纪纲五五对分。
从沈万三的“犒劳三军”,到沈文度的“蒲伏见纲”,明初商人地位之演变,可见一斑。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的道理是:当你是一个经商之人,当你面对官员的时候,千万要堂堂正正地站着和坐住,否则到某一天,就会“爬”到地上。
说一个明朝的人物吧,沈万三和他的儿子。沈万三的豪富之名,在当时就流传全国,民间传说他家藏一个“聚宝盆”,因此有取之不尽的金银。
江南士民反抗元朝之时,江南一带众多汉族富商地主给予了积极的支持。沈万三先是资助张士诚,帮其购粮扩军,张曾为他树碑立传,后来,他又投靠了更有势力的朱元璋。乞丐出身朱元璋广泛吸纳这些人当官,甚至还与他们称兄道弟,沈万三就是最重要的金主之一,民间传说,他与朱元璋曾结拜为金兰兄弟。明政权定都南京后,要修筑城墙,沈万三出巨资,独力修建了三分之一的城墙——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还献出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助建了南京的廊庑、酒楼等,朝廷上下对之称颂不已。
有一次,君臣闲聊,春风满面的沈万三突然提出要犒劳三军。朱元璋冷冷的说,“朕有兵马百万,你犒劳得过来吗?”沈万三应声答道,“我每人犒劳一两黄金如何?”
沈首富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应该非常得意,他可能没有注意到朱皇帝脸色的变幻。《明史·后妃传》中记录了此次对话之后,朱元璋与皇后马秀英的一段交谈:皇帝忍着怒气说,“一个匹夫要犒劳三军,他是想要犯上作乱呀,朕一定要杀了他。”皇后劝说道,“这种不祥之民,老天自会杀他,何须陛下动手。”
在“朕即天下”的皇权年代,谁是老天?当然还是皇帝也。马皇后的意思其实是,还没有到杀沈万三的时候。
中国的每一个朝代,在开国之初都会展现宽松气象,任由工商自由,恢复民间元气。然而,当政权稍有稳定,统治者对工商的态度立即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每次朝代更迭,新的建政者都会反思前人的失误。朱元璋的反思心得是:“元氏阍弱,威福下移,驯至于乱。”也就是说,中央集权涣散,民间的势力强大,才造成了祸乱。因此,当他听到沈万三要犒劳三军后会勃然变色,正是这种心理的条件反射。
朱元璋深感豪族在地方盘根错节,必成尾大不掉之势,必须割除。在登上皇位的当年就下令把江南十四万户民众迁到他的老家安徽凤阳,其中有很多就是富商地主。定都南京后,朱元璋又先后分两次,把天下6.73万户富商迁居到南京,这几乎是对商人阶层的一次围歼式的打击。
对于商人阶层“先用之,后弃之”,朱元璋非第一人,前可见两汉的刘邦、刘秀,后可见1928年的蒋介石,几乎是所有造反成功者的共同“秘笈”。对此,朱元璋曾有一段话讲得非常明白,他说,“昔汉高祖迁天下富豪于关中,朕初不取,今思之,京师天下之本,乃知事有当然,不得不尔”。
当剪灭豪族成国家战略之后,沈万三的命运就无从更改。1374年,沈万三被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充军云南,他死于何年,已不可考。1386年春,沈家又因为田赋纠纷而惹上官司,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沈至、沈庄被打入大牢,沈庄当年就死于狱中。到了1398年,沈万三的女婿顾学文被牵连到一桩谋反案中,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被“同日凌迟”,近八十余人被杀,没收田地。沈家从此衰落。
《明史·佞幸·纪纲传》记载了沈万三之子沈文度的一段故事:朱棣夺位登基,为明成祖,纪纲是朱棣心腹,担任特务机构锦衣卫的指挥使,此人极善敛财,曾构陷上百个富豪之家,将其资产全部归己所有。当时,沈万三家族已经被抄家,不过还有一点家底留存,万三之子沈文度爬着去求见纪纲,进献了黄金、龙角等珍贵之物,愿意当他的门下之客,年年供奉孝敬。纪纲就派沈文度帮他寻找江南美女,沈家靠上这棵“大树”之后终于“复兴”,沈文度将搜刮来的金钱与纪纲五五对分。
从沈万三的“犒劳三军”,到沈文度的“蒲伏见纲”,明初商人地位之演变,可见一斑。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的道理是:当你是一个经商之人,当你面对官员的时候,千万要堂堂正正地站着和坐住,否则到某一天,就会“爬”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