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艺术节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地方认同和凝聚力,通过社会、群众、政府的协同力量,有助于当地文化特色的发展,加強艺术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更成为城市宣传的有力名片。本文参照历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举办,客观地描述了艺术节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与需求,展开了问题讨论与对策思考,得出了富于普遍意义和启示性的发现。
关键词:文化艺术节;文化政策;公共文化
艺术节是一个集合,本身就具有集体、大众的特点。庙会、狂欢、庆典等,东西方的节庆在现代管理理念和现代社会生活的概念下,从传统节庆到新兴节庆,从约定俗成到人工塑造,进行了一系列形式与内容上的转型与创新,带来如今节庆种类多种多样。而我国的文化政策,在对艺术节的举办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同时又要平衡社会、文化、政治的关系,使之保留自身价值。过于倾斜一方,则会带来艺术节或商业化、或官僚化、或精英化、或低俗化。政府的角色从艺术节的主导者抽身为指导者,文化政策从“教化”到“辅助”,再至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城市品牌的塑造与区域的协同发展。
一、在我国,地方艺术节举办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分析
以上海为例说明,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艺术节,是我国最高规格的对外文化交流节庆活动之一。
从西方艺术节的背景来看,由王室或社团组织出资赞助是比较普遍的。以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为例,该艺术的全部收入中,政府的资助只占一部分,其他绝大多数是票房收入、捐赠、各大跨国公司的赞助。然而我国举办的艺术节,出资者往往都以政府为主。中央或地方政府不仅作为出资者,还往往是主办方,甚至有些社会团体举办的小型艺术节或展演活动,为了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并获得更多的票房收入,也申请冠以地方市或区一级政府为主办单位或合办单位。我国的艺术节受到政府部门的制度与政策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部分艺术节的主办者注重并致力于市场运作,但却使得艺术节呈现出明显的功利性色彩,而忽略了文化内涵以及基于市民需求的重要办节宗旨。艺术节是城市文化的掠影,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艺术节的宗旨、定位、艺术节品牌的塑造对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竞争力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自2008年文化部所公布文化业务的100项“重大文化活动”中,与艺术节相关的内容有20项。从财政支出上,2011年文化部仅“文化活动”一项的财政拨款预算达到3360万元,“群众文化”一项为80万元。相较于2010年,文化部2011年总体财政预算虽下降了 79%左右,但是“文化活动”一项的增幅却达到95.35%,这主要是用于文化部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的经费。除去这一部分的经费,2010年和2011年“文化活动”的财政拨款经费基本持平。文化部与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典型是每两年辗转于各省市的中国艺术节,其经费的来源有文化部事业经费和中国艺术节基金会经费、承办单位的投入、社会集资和向国家申请专款补贴。经费完全用于艺术节,并由组委会监督。例如,在南京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通过开幕式晚会筹集到的资金经过道具布景、排练消耗,剩余的一半经费用于建立江苏文化发展基金,用于每年文化事业的发展。
上海政府对于上海国际艺术节有固定的政府资助幵支,以应对高票价带来的艺术欣赏高端化的问题。通过每年200万元的资助,使其中一部分票价降低,让更多的群众走进剧场,走进音乐厅。通过在2011年10月9日上海某剧场优惠票销售点的观察和了解,现场张贴出的艺术节50场设置优惠票价的演出大多数以话剧和戏曲为主,原本100-200元的演出票优惠了一半,上千元的演出票的优惠力度达到4.5折。从早上9点40分开始售卖之前,销售点就己经排起了长队,排队者大多数以退休人士、长者为主,另外也不乏有年轻人排队购买高价票给父母观看,优惠票政策能够用原先一份钱买两张票,十分划算。
文化部与地方政府共同举办的艺术节,文化部往往扮演了高度指导的角色,地方政府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以不同主题的方式举办。除仅冠以“中国”二字的艺术节外,名称上带有城市名称的艺术节,已逐渐将主题与该城市发展、地区文化发展相结合,从上自下的被动方式逐渐淡化,虽仍旧给人以文化杂絵之感,但主办者将艺术节内容、形式与地方文化发展的融合力度日益加强。
因此有必要呼唤非营利组织介入的必要性。非营利组织运作艺术节在国际上是惯例,但是我们国家的艺术节大多数都是由政府举办,由一个机构专门运营的艺术节少。这并不是说政府的支持不重要,政府应当是从政策推动和支持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冲在第一线。政府支持是必须的,然而艺术节要具备自己的运作机制和造血功能则更为重要。虽然我们强调非营利组织运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并不是说在运作过程中脱离营利动机。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总裁迈克尔·凯撒认为,如果脱离了营利动机,宗旨就变得难于描述。
国内鲜有像上海国际艺术节这样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运作的艺术节,且运作得成熟的更少。中国大多数的艺术节,包括文化部关注的艺术节,往往都是政府部门进行运作。国内亟待形成由专门的机构运营艺术节的环境,这就需要政府逐渐转变管理模式并给予政策支持。
二、艺术节作为公共文化管理应加深文化原创力度
艺术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较强烈,特别是对国内外原创作品需求强烈。在13届上海艺术节举办期间进行的开放式问题调查中,公众对大型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话剧《人面桃花》、原创舞台剧《胡桃夹子》、《海上梦》、大型原创音乐剧《断桥》、歌剧《红河谷》、英国壁虎剧团的话剧《外套》等国内外原创作品表现出浓厚兴趣。据此,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要特别重视原创作品的培育与交流,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倡导艺术创造与创意突破,艺术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不仅要展示经典一流作品,更要为新人新作提供平台,成为原创作品的孵化器和展示展演的基地,文化强国除了发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之外,还要培育大师、多出精品,增强国家的文化凝聚力感召力。 三、艺术节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有待改革创新
在传统的体制机制框架内,政府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唯一组织,包括政府文化主管机关和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提高,政府包办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元化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近年来,我国节庆活动开始探索多元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发挥市场在调配文化资源中的作用。目前这种探索仍然主要是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进行。然而,这种探索值得鼓励。当下艺术节的运行模式,其突破其实非常有限,政府主办,大包大揽的思维还是在很程度上左右着具体工作的开展,对于市场机制的自觉利用非常有限,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艺术节的空间不大,艺术节的运行模式仍有较大的改革创新空间,过度的“政府主办”思维,难以平衡投入与回报的关系,在一定程度束缚了艺术节对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弱化了社会公众文化参与的积极性。正如有研究指出:多元化组织体系较一元化组织体系能更好地满足公民的不同文化需求,能更好地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从一元化组织体系向多元化组织体系变迁,这个变迁过程受到市场,政府,社会和文化服务理念这四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因此,强调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主导下的公益事业,并不意味着排斥市场机制多元化的市场运作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四、如何做好国内地方性艺术节的品牌影响力
公共文化服务只有通过公众参与才能得以实现。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必须以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为标准。这既是公共权力( 政府) 的主要职责,又是公益机构( 事业单位或非营利组织) 的基本任务。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应当确立在为公共参与提供更多更好的对象化活动,进而提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公众参与是艺术节评价的标准和成败的关键。有鉴于此,本文着眼于提高艺术节公共文化服务的公众参与程度,提出对策思考和具体建议如下:
(一)惠民、亲民,渗透传播
为了更好地提高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积极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艺术节有必要开展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服务的全民共享,尤其是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因此,建议从不同观众的具体文化需求出发,围绕重点演出,组织一系列展演,交流与切身体验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通过降低票价途径,进一步拉近艺术节与群众的距离,比如举办公益性低价音乐专场,举办艺术大师交流会(大师班);再如进一步开展一系列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等活动,旨在让公众亲近艺术节,普及艺术教育,提高艺术修养。
(二)转变艺术节推广的媒体传播策略
如购票渠道方面:观众希望在将来通过微博获知艺术节的信息,或者手机添加艺术节微信公众号收取推送信息等,部分的观众选择官方网站,还有部分观众选择了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相比之下,电视和报纸属于传统媒体,观众接受信息大多处于被动状态,防范心理和抵触心理较强。而通过新媒体和移动终端的传播,观众对信息的接受处于积极关注状态和主动搜索的状态。不仅如此,网络和移动终端的信息接收过程具有更强的体验性和娱乐性,将会大大提高信息的接受效率。对于中青年观众群来讲,两者代表着未来信息传播的方向和趋势。
同时在艺术节进行期间,如何有效的惠及民众关注及欣赏,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充分利用新兴的现代传播技术,突破传统的时空束缚,探索超越时空的艺术节观看体验。如2011年上海举办的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就首次尝试在南京路上的世纪广场现场,通过电子屏幕直播德国柏林爱乐乐团演出盛况,延伸艺术传播,让广大上海市民能零时差的欣赏一场顶尖水平的交响乐演出,使一流的文化艺术作品最大程度地得到公众欣赏。类似做法非常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完善,以便多渠道多层次地真正拉近艺术节与公众的距离。
此外,在举办期间扩大媒体宣传力度方面上海艺术节也做的很到位。例如在第九届艺术节上,组织方举办了超过五十场次的新闻发布会,艺术节网站信息发布多达三千条,页面访问人数也达到一百万人次。真正做到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受众接收。
综上所述,艺术、社会与行政,三者之间不可能脱离。艺术是高尚的、纯洁的,从生活必须品中抽离出来,不用考虑功能性的问题。行政管理则是在规则、法律之内,建立具有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艺术与管理似乎充满了矛盾。艺术被管理规划,可能会越来越制度化,但是如果任艺术自由发展,也可能会陷入一种无序的混乱之中,丧失生存的机会,逐渐被淘汰。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在一个较为成熟的文化政策环境之下,三者应当是一种伙伴关系。中央及地方政府担任文化政策的主导者及实施的指导者,创造开放性的文化环境,让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文化的建设,在保障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各自利益。在艺术节之中,促成三者在共同办理活动中产生互动,便凸显了艺术管理者这一重要角色。在制定文化政策中,政府部门的艺术行政人员作为体制内的实践者,营造合理的文化环境,发起政府、社会团体与企业的联结力量。社会机构的藝术管理者作为维系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的操盘手,应当平衡艺术、政治与社会在艺术节中的关系,平衡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的比重,以期获得多赢结果。在以多元文化的宽容和跨文化的融合为这一时代文化特征之下,发展多元的文化政策,以期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中,艺术管理人要积极推进文化多元化,艺术管理的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必须关注细节管理,必须把握宏观政策和国际趋势。为达到这样的目标,仰仗和依赖的是一代又一代艺术管理者的革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夏一梅.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一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上海商业, 200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财政预决算”栏.
[3]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编.艺术屐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98.
[4]张敏.当代国际艺术节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艺术百家, 2012,4.
关键词:文化艺术节;文化政策;公共文化
艺术节是一个集合,本身就具有集体、大众的特点。庙会、狂欢、庆典等,东西方的节庆在现代管理理念和现代社会生活的概念下,从传统节庆到新兴节庆,从约定俗成到人工塑造,进行了一系列形式与内容上的转型与创新,带来如今节庆种类多种多样。而我国的文化政策,在对艺术节的举办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同时又要平衡社会、文化、政治的关系,使之保留自身价值。过于倾斜一方,则会带来艺术节或商业化、或官僚化、或精英化、或低俗化。政府的角色从艺术节的主导者抽身为指导者,文化政策从“教化”到“辅助”,再至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城市品牌的塑造与区域的协同发展。
一、在我国,地方艺术节举办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分析
以上海为例说明,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艺术节,是我国最高规格的对外文化交流节庆活动之一。
从西方艺术节的背景来看,由王室或社团组织出资赞助是比较普遍的。以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为例,该艺术的全部收入中,政府的资助只占一部分,其他绝大多数是票房收入、捐赠、各大跨国公司的赞助。然而我国举办的艺术节,出资者往往都以政府为主。中央或地方政府不仅作为出资者,还往往是主办方,甚至有些社会团体举办的小型艺术节或展演活动,为了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并获得更多的票房收入,也申请冠以地方市或区一级政府为主办单位或合办单位。我国的艺术节受到政府部门的制度与政策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部分艺术节的主办者注重并致力于市场运作,但却使得艺术节呈现出明显的功利性色彩,而忽略了文化内涵以及基于市民需求的重要办节宗旨。艺术节是城市文化的掠影,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艺术节的宗旨、定位、艺术节品牌的塑造对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竞争力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自2008年文化部所公布文化业务的100项“重大文化活动”中,与艺术节相关的内容有20项。从财政支出上,2011年文化部仅“文化活动”一项的财政拨款预算达到3360万元,“群众文化”一项为80万元。相较于2010年,文化部2011年总体财政预算虽下降了 79%左右,但是“文化活动”一项的增幅却达到95.35%,这主要是用于文化部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的经费。除去这一部分的经费,2010年和2011年“文化活动”的财政拨款经费基本持平。文化部与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典型是每两年辗转于各省市的中国艺术节,其经费的来源有文化部事业经费和中国艺术节基金会经费、承办单位的投入、社会集资和向国家申请专款补贴。经费完全用于艺术节,并由组委会监督。例如,在南京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通过开幕式晚会筹集到的资金经过道具布景、排练消耗,剩余的一半经费用于建立江苏文化发展基金,用于每年文化事业的发展。
上海政府对于上海国际艺术节有固定的政府资助幵支,以应对高票价带来的艺术欣赏高端化的问题。通过每年200万元的资助,使其中一部分票价降低,让更多的群众走进剧场,走进音乐厅。通过在2011年10月9日上海某剧场优惠票销售点的观察和了解,现场张贴出的艺术节50场设置优惠票价的演出大多数以话剧和戏曲为主,原本100-200元的演出票优惠了一半,上千元的演出票的优惠力度达到4.5折。从早上9点40分开始售卖之前,销售点就己经排起了长队,排队者大多数以退休人士、长者为主,另外也不乏有年轻人排队购买高价票给父母观看,优惠票政策能够用原先一份钱买两张票,十分划算。
文化部与地方政府共同举办的艺术节,文化部往往扮演了高度指导的角色,地方政府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以不同主题的方式举办。除仅冠以“中国”二字的艺术节外,名称上带有城市名称的艺术节,已逐渐将主题与该城市发展、地区文化发展相结合,从上自下的被动方式逐渐淡化,虽仍旧给人以文化杂絵之感,但主办者将艺术节内容、形式与地方文化发展的融合力度日益加强。
因此有必要呼唤非营利组织介入的必要性。非营利组织运作艺术节在国际上是惯例,但是我们国家的艺术节大多数都是由政府举办,由一个机构专门运营的艺术节少。这并不是说政府的支持不重要,政府应当是从政策推动和支持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冲在第一线。政府支持是必须的,然而艺术节要具备自己的运作机制和造血功能则更为重要。虽然我们强调非营利组织运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并不是说在运作过程中脱离营利动机。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总裁迈克尔·凯撒认为,如果脱离了营利动机,宗旨就变得难于描述。
国内鲜有像上海国际艺术节这样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运作的艺术节,且运作得成熟的更少。中国大多数的艺术节,包括文化部关注的艺术节,往往都是政府部门进行运作。国内亟待形成由专门的机构运营艺术节的环境,这就需要政府逐渐转变管理模式并给予政策支持。
二、艺术节作为公共文化管理应加深文化原创力度
艺术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较强烈,特别是对国内外原创作品需求强烈。在13届上海艺术节举办期间进行的开放式问题调查中,公众对大型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话剧《人面桃花》、原创舞台剧《胡桃夹子》、《海上梦》、大型原创音乐剧《断桥》、歌剧《红河谷》、英国壁虎剧团的话剧《外套》等国内外原创作品表现出浓厚兴趣。据此,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要特别重视原创作品的培育与交流,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倡导艺术创造与创意突破,艺术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不仅要展示经典一流作品,更要为新人新作提供平台,成为原创作品的孵化器和展示展演的基地,文化强国除了发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之外,还要培育大师、多出精品,增强国家的文化凝聚力感召力。 三、艺术节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有待改革创新
在传统的体制机制框架内,政府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唯一组织,包括政府文化主管机关和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提高,政府包办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元化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近年来,我国节庆活动开始探索多元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发挥市场在调配文化资源中的作用。目前这种探索仍然主要是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进行。然而,这种探索值得鼓励。当下艺术节的运行模式,其突破其实非常有限,政府主办,大包大揽的思维还是在很程度上左右着具体工作的开展,对于市场机制的自觉利用非常有限,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艺术节的空间不大,艺术节的运行模式仍有较大的改革创新空间,过度的“政府主办”思维,难以平衡投入与回报的关系,在一定程度束缚了艺术节对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弱化了社会公众文化参与的积极性。正如有研究指出:多元化组织体系较一元化组织体系能更好地满足公民的不同文化需求,能更好地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从一元化组织体系向多元化组织体系变迁,这个变迁过程受到市场,政府,社会和文化服务理念这四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因此,强调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主导下的公益事业,并不意味着排斥市场机制多元化的市场运作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四、如何做好国内地方性艺术节的品牌影响力
公共文化服务只有通过公众参与才能得以实现。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必须以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为标准。这既是公共权力( 政府) 的主要职责,又是公益机构( 事业单位或非营利组织) 的基本任务。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应当确立在为公共参与提供更多更好的对象化活动,进而提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公众参与是艺术节评价的标准和成败的关键。有鉴于此,本文着眼于提高艺术节公共文化服务的公众参与程度,提出对策思考和具体建议如下:
(一)惠民、亲民,渗透传播
为了更好地提高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积极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艺术节有必要开展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服务的全民共享,尤其是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因此,建议从不同观众的具体文化需求出发,围绕重点演出,组织一系列展演,交流与切身体验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通过降低票价途径,进一步拉近艺术节与群众的距离,比如举办公益性低价音乐专场,举办艺术大师交流会(大师班);再如进一步开展一系列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等活动,旨在让公众亲近艺术节,普及艺术教育,提高艺术修养。
(二)转变艺术节推广的媒体传播策略
如购票渠道方面:观众希望在将来通过微博获知艺术节的信息,或者手机添加艺术节微信公众号收取推送信息等,部分的观众选择官方网站,还有部分观众选择了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相比之下,电视和报纸属于传统媒体,观众接受信息大多处于被动状态,防范心理和抵触心理较强。而通过新媒体和移动终端的传播,观众对信息的接受处于积极关注状态和主动搜索的状态。不仅如此,网络和移动终端的信息接收过程具有更强的体验性和娱乐性,将会大大提高信息的接受效率。对于中青年观众群来讲,两者代表着未来信息传播的方向和趋势。
同时在艺术节进行期间,如何有效的惠及民众关注及欣赏,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充分利用新兴的现代传播技术,突破传统的时空束缚,探索超越时空的艺术节观看体验。如2011年上海举办的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就首次尝试在南京路上的世纪广场现场,通过电子屏幕直播德国柏林爱乐乐团演出盛况,延伸艺术传播,让广大上海市民能零时差的欣赏一场顶尖水平的交响乐演出,使一流的文化艺术作品最大程度地得到公众欣赏。类似做法非常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完善,以便多渠道多层次地真正拉近艺术节与公众的距离。
此外,在举办期间扩大媒体宣传力度方面上海艺术节也做的很到位。例如在第九届艺术节上,组织方举办了超过五十场次的新闻发布会,艺术节网站信息发布多达三千条,页面访问人数也达到一百万人次。真正做到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受众接收。
综上所述,艺术、社会与行政,三者之间不可能脱离。艺术是高尚的、纯洁的,从生活必须品中抽离出来,不用考虑功能性的问题。行政管理则是在规则、法律之内,建立具有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艺术与管理似乎充满了矛盾。艺术被管理规划,可能会越来越制度化,但是如果任艺术自由发展,也可能会陷入一种无序的混乱之中,丧失生存的机会,逐渐被淘汰。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在一个较为成熟的文化政策环境之下,三者应当是一种伙伴关系。中央及地方政府担任文化政策的主导者及实施的指导者,创造开放性的文化环境,让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文化的建设,在保障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各自利益。在艺术节之中,促成三者在共同办理活动中产生互动,便凸显了艺术管理者这一重要角色。在制定文化政策中,政府部门的艺术行政人员作为体制内的实践者,营造合理的文化环境,发起政府、社会团体与企业的联结力量。社会机构的藝术管理者作为维系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的操盘手,应当平衡艺术、政治与社会在艺术节中的关系,平衡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的比重,以期获得多赢结果。在以多元文化的宽容和跨文化的融合为这一时代文化特征之下,发展多元的文化政策,以期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中,艺术管理人要积极推进文化多元化,艺术管理的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必须关注细节管理,必须把握宏观政策和国际趋势。为达到这样的目标,仰仗和依赖的是一代又一代艺术管理者的革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夏一梅.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一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上海商业, 200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财政预决算”栏.
[3]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编.艺术屐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98.
[4]张敏.当代国际艺术节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艺术百家, 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