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涉及山水的诗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江雪》《鹿柴》《渔歌子》《望天门山》等等都是。但我们在处理这些教材时,因为没有从山水文化和审美的层面来看待,把握上就发生偏差或者变得肤浅化,“美景以粗游了之,佳肴以大嚼了之”的情况比较普遍,故而山水文化和审美的问题值得一议。
所谓山水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利用、开发和保护自然山水过程中,以自然山水为载体或对象,藉此生发各种文化形态与文化现象。其中核心有二,一是物质形态的山水文化,如名山大川等,它们是物质性的,但也被赋予人类文化的印记和属性;二是纯精神形态的山水文化——人类山水意识的结晶,如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哲学等。当然,这里的“山水”二字还不可坐实,有时候它是以局部代替整体的修辞手法,例如《左思》中的“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此“山水”非彼“山水”,它只是大自然的代名词。
作为山水的审美,“形象的直觉”是其重要手段,但观念和理性也时时参与其中。在山水审美中起作用的,不光是山水本身的形状和现象,还要受欣赏者趣味、性格、涵养等等的影响,这也就造成了山水欣赏的不同“视界”:科学主义者侧重于山的地质构造、海拔高度,水的软硬、成分、纯净度等;实用主义者强调山水可派什么用场,如何为人造福;唯美主义者关注山水呈现出来的“美的形式”,关注它带给人们愉悦的社会功能。与前三者相比,较高级的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山水审美——在这里,山水已经不在人的对面,不仅仅是被人感知的存在物、消费的客体,甚至不是被“我”欣赏的对象,而是人格化了的山水,可以与人有一种深刻的默契与和谐:山水和人类无所谓主客体,山水也是生命体,是与人类生存繁衍息息相关的意义世界的—分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用的就不是科学的、实用的甚至是唯美主义的态度,而是一种哲学的审美观照。“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是——气氛清冷,喧嚣争斗荡尽,人世烦恼消散,山水、船、人、鱼都是生命的精灵,相与为伴,互相安慰与保护……
这样的山水诗文,主旨不在描写外在的景物——没有欣赏者和被欣赏者的对立和区别,在诗人体验中,人与山水世界共成一个生命的宇宙。西方文艺理论家罗杰·格波(Roger goepper)曾说:“和西方不同,中国人不把自然作为敌视的对立物,去研究和占有它。相反,他将自己列入自然之中,视己为自然的有机成分,从中汲取生命力,在创作中将它净化并提升到精神的高度。中国艺术家也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微观世界,对它并不加以解析,就将自己置入其中。他不像观察家那样站在风景的对面,不借助透视法,把他的视点放进自然,使自然符合他的观点,从内部观察体验,因此在中国山水画中,对空间的表述是流动的。”
山水文化与审美和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释、道“三合一”,山水文化和审美也与此三家有染,但归旨大相径庭。于儒家,山水是用来“比德”的。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处事圆融,目标坚定,虽曲亦达,故爱水:仁者安于义理,原则面前岿然不动,故爱山。“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高山巍巍培植人的胸怀,借此印证人之伟大;“君子见大水必观焉”——江河荡荡洗涤人的灵魂,孕育人的智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由水读出时间感、生命感,用来励志总合时宜。自孔子以降,类似从道德层面欣赏山水,借山水达到劝喻教化之目的,都是儒者的不二法门。
山水于道家,是用来“悟道”的。山水的一静一动、一阳一阴、一刚一柔,乃道家思想的典型外显和形象化。森林、风雨、溪涧及山水之上的氤氲之气和由此产生的千变万化的幻象,引发历代道家们几多迷思、几多诗情。道家鉴赏山水,看重的是山水自然运行的法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其中的“道”即为自然规律、法则、宇宙本原性的运行轨迹。面壁而坐,道家也强调“修道之谓教”,其中的一些思想与现代教育如出一辙:教育要遵循天性,要重视梯度发展,让孩子自然成长,“阿里山的小伙壮如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如果孩子美丽,就让她美丽得像个孩子;如果孩子聪明,就让她聪明得像个孩子,不要失去原来的样子……”这样的句子中,我们简直难以分清哪些是现代人的教育理念,哪些是抱朴子式的道家思想。
山水于释家,则是用来“参禅”的。“禅”为梵语“禅那”的省称,意译为“思维修”,水不拘泥一形一态、不固守一时一地,循势而走,充满机变,与佛教的核心主张不谋而合。释家对众生说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随着对象、环境的不同而设教。对于有慧根的人,佛就以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方法帮助他当下开悟;对于未臻圆熟的人,佛就告诉他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去修行。山水保持本真与自由,不受秩序约束,远离世俗,遵循着形式善变、目标一致的秩序,也符合释家的心理需求,抑或说符合人的天性。本真的人,例如孩子,都是无拘无束、无欲无求的,变得功利和拘谨甚至奴性,都是因为世俗文化及所谓现代教育所致。
我们在进行山水诗文的教学时,常常会感觉到其中的“静”,“床前明月光”“云深不知处”“清泉石上流”等等皆是。即使有写“动”的,也多为反面的衬托,起“蝉噪林逾静”的作用。你可以说因为释家、道家的修行都讲究“静”,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有释、道思想的诗人在“静观”中发现了自然中的“我”,获得了物与我的心灵交感。但实际上这也是释家、道家美学思想的典型表现。在美学家看来,审美主体内在的“静”是产生审美共鸣的重要因素,宗白华曾说:“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西方美学家温克尔曼以为,美的止境是“单纯”和“壮美”的统一,山水审美最应该关注的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山水或雄伟壮阔或秀丽蜿蜒,蕴涵着无穷的生命之源和美感,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却多是单纯的、静穆的,在这样“有意味的形式”之上,人类看到的是无可比拟的力量和不可动摇的伟大,于是人类就有了关于单纯与静穆的艺术品——例如山水诗文、山水绘画和摄影,这些作品的价值不在一时的兴奋而在情感的凝练,不在火山式的爆发而在海底般的静谧,人类情感的风浪、欲望的波涛、外部世界的灾难统统摄进宁静和优雅的境界,于是我们有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了“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有了“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美学家、特别是西方的美学家未必修过佛道,但两者在审美上的殊途同归令人吃惊!
山水艺术的欣赏是有难度的,因为要有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和审美功底。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和古人已经有了本质的差别——就如美国诗人叶维廉所说:“我们的先民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浑然一体的。他们能接近自然而不扭曲其原貌,物自可为物,完整纯朴,与人并存相融,产生一种现代人无法洞识、无法拥有的亲切感。”但我们已经与真的山水疏离得久了,我们喜欢的山水都是有人工印记的、甚至是经过改造的“假山水”,对于原始力量的山水我们已经有了恐惧感,所以,我们对于山水的关注和欣赏,大部分也是浅浅的“感官主义”:爱微风因其凉爽,爱花卉因其色香,爱鸟鸣泉声、蓝天碧水因其于听觉、视觉的愉悦,和动物几无差别。高一级的是情趣层面的品尝摄取,也就是余秋雨式的文化人之自然欣赏,那已经算难得。至于哲学的、宗教情结的,以敬畏的心情看待山水,看待大自然的奇妙和超人的力量,与现代人已基本绝迹,所谓“得其三味”者,也是附庸风雅的凑泊而已。
所谓山水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利用、开发和保护自然山水过程中,以自然山水为载体或对象,藉此生发各种文化形态与文化现象。其中核心有二,一是物质形态的山水文化,如名山大川等,它们是物质性的,但也被赋予人类文化的印记和属性;二是纯精神形态的山水文化——人类山水意识的结晶,如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哲学等。当然,这里的“山水”二字还不可坐实,有时候它是以局部代替整体的修辞手法,例如《左思》中的“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此“山水”非彼“山水”,它只是大自然的代名词。
作为山水的审美,“形象的直觉”是其重要手段,但观念和理性也时时参与其中。在山水审美中起作用的,不光是山水本身的形状和现象,还要受欣赏者趣味、性格、涵养等等的影响,这也就造成了山水欣赏的不同“视界”:科学主义者侧重于山的地质构造、海拔高度,水的软硬、成分、纯净度等;实用主义者强调山水可派什么用场,如何为人造福;唯美主义者关注山水呈现出来的“美的形式”,关注它带给人们愉悦的社会功能。与前三者相比,较高级的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山水审美——在这里,山水已经不在人的对面,不仅仅是被人感知的存在物、消费的客体,甚至不是被“我”欣赏的对象,而是人格化了的山水,可以与人有一种深刻的默契与和谐:山水和人类无所谓主客体,山水也是生命体,是与人类生存繁衍息息相关的意义世界的—分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用的就不是科学的、实用的甚至是唯美主义的态度,而是一种哲学的审美观照。“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是——气氛清冷,喧嚣争斗荡尽,人世烦恼消散,山水、船、人、鱼都是生命的精灵,相与为伴,互相安慰与保护……
这样的山水诗文,主旨不在描写外在的景物——没有欣赏者和被欣赏者的对立和区别,在诗人体验中,人与山水世界共成一个生命的宇宙。西方文艺理论家罗杰·格波(Roger goepper)曾说:“和西方不同,中国人不把自然作为敌视的对立物,去研究和占有它。相反,他将自己列入自然之中,视己为自然的有机成分,从中汲取生命力,在创作中将它净化并提升到精神的高度。中国艺术家也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微观世界,对它并不加以解析,就将自己置入其中。他不像观察家那样站在风景的对面,不借助透视法,把他的视点放进自然,使自然符合他的观点,从内部观察体验,因此在中国山水画中,对空间的表述是流动的。”
山水文化与审美和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释、道“三合一”,山水文化和审美也与此三家有染,但归旨大相径庭。于儒家,山水是用来“比德”的。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处事圆融,目标坚定,虽曲亦达,故爱水:仁者安于义理,原则面前岿然不动,故爱山。“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高山巍巍培植人的胸怀,借此印证人之伟大;“君子见大水必观焉”——江河荡荡洗涤人的灵魂,孕育人的智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由水读出时间感、生命感,用来励志总合时宜。自孔子以降,类似从道德层面欣赏山水,借山水达到劝喻教化之目的,都是儒者的不二法门。
山水于道家,是用来“悟道”的。山水的一静一动、一阳一阴、一刚一柔,乃道家思想的典型外显和形象化。森林、风雨、溪涧及山水之上的氤氲之气和由此产生的千变万化的幻象,引发历代道家们几多迷思、几多诗情。道家鉴赏山水,看重的是山水自然运行的法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其中的“道”即为自然规律、法则、宇宙本原性的运行轨迹。面壁而坐,道家也强调“修道之谓教”,其中的一些思想与现代教育如出一辙:教育要遵循天性,要重视梯度发展,让孩子自然成长,“阿里山的小伙壮如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如果孩子美丽,就让她美丽得像个孩子;如果孩子聪明,就让她聪明得像个孩子,不要失去原来的样子……”这样的句子中,我们简直难以分清哪些是现代人的教育理念,哪些是抱朴子式的道家思想。
山水于释家,则是用来“参禅”的。“禅”为梵语“禅那”的省称,意译为“思维修”,水不拘泥一形一态、不固守一时一地,循势而走,充满机变,与佛教的核心主张不谋而合。释家对众生说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随着对象、环境的不同而设教。对于有慧根的人,佛就以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方法帮助他当下开悟;对于未臻圆熟的人,佛就告诉他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去修行。山水保持本真与自由,不受秩序约束,远离世俗,遵循着形式善变、目标一致的秩序,也符合释家的心理需求,抑或说符合人的天性。本真的人,例如孩子,都是无拘无束、无欲无求的,变得功利和拘谨甚至奴性,都是因为世俗文化及所谓现代教育所致。
我们在进行山水诗文的教学时,常常会感觉到其中的“静”,“床前明月光”“云深不知处”“清泉石上流”等等皆是。即使有写“动”的,也多为反面的衬托,起“蝉噪林逾静”的作用。你可以说因为释家、道家的修行都讲究“静”,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有释、道思想的诗人在“静观”中发现了自然中的“我”,获得了物与我的心灵交感。但实际上这也是释家、道家美学思想的典型表现。在美学家看来,审美主体内在的“静”是产生审美共鸣的重要因素,宗白华曾说:“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西方美学家温克尔曼以为,美的止境是“单纯”和“壮美”的统一,山水审美最应该关注的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山水或雄伟壮阔或秀丽蜿蜒,蕴涵着无穷的生命之源和美感,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却多是单纯的、静穆的,在这样“有意味的形式”之上,人类看到的是无可比拟的力量和不可动摇的伟大,于是人类就有了关于单纯与静穆的艺术品——例如山水诗文、山水绘画和摄影,这些作品的价值不在一时的兴奋而在情感的凝练,不在火山式的爆发而在海底般的静谧,人类情感的风浪、欲望的波涛、外部世界的灾难统统摄进宁静和优雅的境界,于是我们有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了“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有了“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美学家、特别是西方的美学家未必修过佛道,但两者在审美上的殊途同归令人吃惊!
山水艺术的欣赏是有难度的,因为要有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和审美功底。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和古人已经有了本质的差别——就如美国诗人叶维廉所说:“我们的先民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浑然一体的。他们能接近自然而不扭曲其原貌,物自可为物,完整纯朴,与人并存相融,产生一种现代人无法洞识、无法拥有的亲切感。”但我们已经与真的山水疏离得久了,我们喜欢的山水都是有人工印记的、甚至是经过改造的“假山水”,对于原始力量的山水我们已经有了恐惧感,所以,我们对于山水的关注和欣赏,大部分也是浅浅的“感官主义”:爱微风因其凉爽,爱花卉因其色香,爱鸟鸣泉声、蓝天碧水因其于听觉、视觉的愉悦,和动物几无差别。高一级的是情趣层面的品尝摄取,也就是余秋雨式的文化人之自然欣赏,那已经算难得。至于哲学的、宗教情结的,以敬畏的心情看待山水,看待大自然的奇妙和超人的力量,与现代人已基本绝迹,所谓“得其三味”者,也是附庸风雅的凑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