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香肠多风情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pt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南方城市里昂当地出产的玫瑰香肠远近驰名。法国北部有座小城,虽然没有里昂那样享誉国际,不过,当地特产猪下水香肠也很有口碑,期盼着走向世界。
  法国布列塔尼、小城斯科尔河畔盖梅内郊外。巨大的停车场一角,当地作坊利夫兰·基迪摆出了大广告。不用太丰富的想象力,就能猜出推销的产品是什么:两只巨大的玻璃纤维香肠。不过,当地人对他们这里的特产美食可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从路过的游客到小憩的卡车司机,来买香肠的顾客川流不息。
  盖梅内香肠的火爆相对来说还是个新现象。香肠的配方和制作工艺是在上世纪30年代由约瑟夫·基迪发明的。虽然他不过出生于当地农夫之家,但是,青睐猪下水的法国美食家还是接受,并将其产品视为经典。
  秘方制作
  推开商店大门,肥油、烟熏的香气扑鼻而来。我心想,仅仅呼吸几口这样的空气,胆固醇可能就会攀升到两位数。
  商店很窄,装修很像布列塔尼厨房,摆着松木家具。房顶上挂满了香肠,犹如钟乳石。尽头是经典的布列塔尼大壁炉,里面同样挂满了木火熏烤的香肠。壁炉的石壁覆盖着被煤烟熏黑了的油脂,闪闪发亮。柜台后面,站着约瑟夫·基迪的孙女弗朗索瓦的丈夫贝诺瓦。弗朗索瓦和贝诺瓦夫妇与孩子一起经营作坊,成为盖梅内香肠的第三代、第四代传人。商店后面才是厨房,也许是为了避开公众目光,或者是为了照顾某些人过于娇气?厨房里,工人们按照约瑟夫·基迪的传统配方、利用现代化生产方式制造香肠。
  我猜想,布列塔尼的冬天潮湿、阴冷,可能是受到必须穿上好几双袜子的启迪,约瑟夫将猪肠子一层接一层地套在一起(做成香肠),总共20~25层。
  制作一根香肠,需要盐水腌制三头猪的肠子,总重3公斤。然后用橡木火熏烤、风干,有时候需要好几个月,然后再用老汤慢火烹饪。切开看,香肠里面很像大树的年轮——灰粉色,一圈儿套一圈儿,散发出独特的烟熏香气。
  和弗朗索瓦谈恋爱之前,贝诺瓦其实从来没有吃过这款香肠。他痛快地承认,这确实有点怪,但是,他很快就看到了香肠的潜力,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受法国明星厨师让-皮埃尔·科菲的推崇,盖梅内香肠销量急剧增加。
  原来,约瑟夫每星期只能生产大约五根香肠,他的儿子劳伦特把产量提高到200根。现在,利夫兰·基迪雇佣9名工人,每周产量大约一千根。
   “年龄”略小、也就是风干只有两到三星期的香肠,通常切片热炒。风干3个月以上的香肠更加细小、且皱皱巴巴,通常切成纸一般的薄片当头盘小菜,就着一杯凉凉的密斯卡戴或者当地出产的苹果酒一起吃。
   千万不能把盖梅内香肠和那些更便宜的大路货“小香肠”(andouillette,又译作肠肚包)混为一谈。小香肠是那种更粗、更松的香肠,切开后,里面露出乱七八糟的馅儿。盖梅内香肠是更上档次的特产,价码也很配套,零售一公斤39欧元。
  走向世界
   事实上,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以制作盖梅内香肠。现状正是如此,远到波兰,都有人正在以商业规模生产盖梅内香肠。为了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制作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些厂家甚至把猪肠浸泡在调料溶液中,模仿正宗的烟熏火燎味儿。
   贝诺瓦并不特别担心。他有信心,到2022年,他将把香肠的产量翻一番,达到每周2000根。此外,他的盖梅内香肠还将销往大西洋彼岸,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加拿大的魁北克。(编辑/唐馨)
其他文献
人不能仅靠面包生活,如果有人试着做这个小实验,那么一个月左右他就会得坏血病。    你甚至不用想,最好的日常饮食应含有丰富的、不同种类的营养,以确保你能从食物中获得维生素C、铁元素到亚油酸等各种营养成分。即使是仅使用少数几种食材或去除了某些成分的时尚食谱,通常也含有足够多种类的成分能够确保基本的营养组成。然而,假设一种极不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时你不得不靠一种食物生活,那么是否存在某些食物其含有的营养
丽贝卡·斯宾塞在女儿到了上学前班的年龄时,初次体验到许多家长和保姆们都熟悉的现象:小睡的力量。一天里如果不打个盹儿,小睡一会儿,女儿就会头晕或者焦躁,或者两者兼有。    斯宾塞是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一位研究睡眠的神经科学家。“许多人观察到这个现象,孩子如果在白天不小睡一会儿,情绪就会失调。” 她说。“这就促使我们问这样一个问题,‘小睡真的可以整理情绪吗?’”  研究发现,通常来说,睡眠有助于
“阶层”(La Casta)。不久前,这个词在西班牙还几乎没有什么人气。字面上的意思是阶层,现在被“我们能”政党(Podemos,又译“我们可以”)的支持者用来专指西班牙政界、商界的特权阶层。   他们说,“特权阶层”脱离人民、腐败、比平常人富裕不知多少。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衰退、紧缩,普通人日子非常难过。  “我们能”   瓦伦西亚街头,我们搭乘的出租车司机朝着一辆宝马的司机大喊一声“特权阶层”!司
《穿越丝路》是一本怎么样的书?  这是一部纵横1500年的中西交融史。你会在其中看见新闻未曾报道的、课本未曾提及的现象,关于丝路上的文明、城市、器物、文化与宗教……  了解大国如何崛起,它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部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讲述历史的大局感,会壮大我们的世界观——提起丝路、罗马、佛罗伦萨,或是长安,我们的脑海不再是一片模糊。  书中的“外交”、“一带一路”、“文明版图”,看似对人“无用”,
个人宣言  室内设计师迈尔斯·雷德对“Rizzoli”出版的《造房子:设计师在家里》一书的作者多米尼克·布拉德伯里说,他在曼哈顿的市区住宅反映了他的个人偏好。“我的确喜欢一定的饱和感。这套房子的陈设杂而不乱,兼容并蓄,妙趣横生,摆放随意,涉猎广泛,而且非常个人化。”各种风格混搭的家具和墙上很多的艺术作品让雷德的家透露出浓厚的极多主义风格。  镜子,镜子  “30多岁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一代名企东芝岌岌可危,甚至起了砸锅卖铁之心。但是依过往经验看,东芝死里逃生的可能性很大。这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影响?  “你还隐瞒什么了?”一群记者冲着东芝高管大喊大叫。(彭博驻东京技术事务)记者在他发的推特中形容,东芝的新闻发布会场景“怪异”(参见下图推特截屏)。  从财报发布被取消,到董事长辞职,再到仓促召集的新闻发布会上高管和记者大声争吵,说东芝处境惨淡可悲,应该不算过分。  东芝证实,已经申
法国袖珍车  酒驾丢了驾照?考不过车本?未成年?这都没关系!看来在法国开车要想安全的话,最好还是躲开这些袖珍车。  在许多国家,丢了驾照可是大问题——要破财,至少也会带来很大不便。  但是在法国,没驾照?没问题!只要去买一辆“无照可驾车”就行了。VSP是两座袖珍车,14岁以上的人只要有四小时驾车经验即可上路。  不知道法国到底有多少VSP,因为没有官方数字。法国人将此称为“未知量”。  它的最高时
如果忍不住在工作时间查看“脸谱”或Instagram,或者如果找不到智能手机或手机没有信号会令你焦虑不安,那你可能需要接受数字化干预治疗。  过去几年,很多社交媒体用户发现,当他们想要远离这些平台时,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他们的引诱,因而不得不向专业人士求助。而专业人士也及时作出响应。治疗师纷纷提供咨询,正念教练也开设了各种戒瘾培训,企业健康创业公司同样在帮助人们克服手机成瘾,避免人们一天到晚不停刷
1、丹麦哥本哈根  这座北欧城市似乎拥有游客想要拥有的一切:美食、夜总会、博物馆、老城区、历史古迹、现代艺术……出色的城市公交,以及全欧洲范围内数一数二的自行车道路系统,更是增添了它对游客的亲和力。2、中国深圳  深圳被称为中国的“硅谷”,这里毗邻中国香港,有着大量的新设计与新创意。这座非常年轻的城市,如今拥有众多博物馆和创意文化街区,文化色彩日趋浓厚。3、塞尔维亚诺维萨德  诺维萨德在塞尔维亚语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秘鲁首都利马就一直存在着仿佛区隔着两个世界的一道高墙。表面上,当年被建造用来防止偷窃与犯罪的围墙,至今却演变成为划分秘鲁“贫”与“富”的一道“耻辱之墙”(Wall of Shame)。  这道三米高、绵延10公里、最顶部加装铁丝网的巨大围墙,区隔着利马的圣胡安德米拉弗洛雷斯区(San Juan de Miraflores)和苏尔科区(Surco)。从高空俯瞰,前者区内遍布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