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是伴 不只是陪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_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学习成绩下滑,我批评他几句,他竟然大声跟我顶撞起来:你根本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于是我问,那你需要什么?他说,我需要你的陪伴。我伤心欲绝———完全不懂感恩的家伙。过去近十年的时间,哪一天不是保姆式的陪伴。为了他早日成才,经济拮据的我,省吃俭用,给他报读画画班、奥数班、小主持人培训班……送他上学,等他下课,全程接送。
  对一个学教育心理学的朋友诉苦的时候,他呵呵地笑了起来。他说中国的父母的所谓陪伴是与功利密切关联的,一切以成功为目标。父母以为这是给孩子最好的爱,却从来不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小孩其实希望你们真正理解他的内心所求,假若他练琴,希望你能听懂,假若画画希望你能看懂,假期到公园玩希望与他一起玩……你现在的方式是陪,不是伴。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种种行为,是否以家长的一己私欲忽视了儿子的真正需要。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再那么在乎他的成绩。
  儿子爱玩智能手机的飞机游戏,怕他走火入魔,于是我想出一个办法。我对他说,妈妈与你一起玩。每人各玩一局,若输了,做数学模拟试卷。后来我输了好几局,原赌服输,我认真做起数学试卷。遇到几道题目,我故意做错。儿子帮助我纠正过来,我竖起大拇指:儿子,你真棒!
  儿子喜欢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就和他一起跟着电视的选手比赛,看到不懂的字,他迅速查字典,然后冲着电视上的选手紧张地自言自语:哥哥,你答错啦,你答错啦……我在边上哈哈大笑,你作弊啊……陪他看了几次,他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有空就读书、查字典。
  周末不再逼迫他去上奥数班。与他一起到公园玩,与他一起打羽毛球,与他一起坐过山车,与他一起手牵手穿越鬼城……我也变得活力四射。
  前几天我和他一起登山,俩人同时到达山顶的时候,他说:妈妈老当益壮,你真棒!我说:儿子年轻力壮,你真棒!然后母子俩相视哈哈大笑。
  期终考试,他的成绩有意想不到的进步。他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谢谢你一直陪伴着我长大。
  我终于明白陪伴的真正含义。家长真正的角色不是监护人、看管者、保护者、养育者、惩罚者、品德和品位的仲裁者,而是融入他心灵,一起嬉闹玩乐,一起探索这未知世界的玩伴。
其他文献
本文拟从知识社会学角度来考察五十年代中国的文艺思想。本文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五十年代中国的文艺思想具有典型的政治形态,我们称之为政治形态文艺学。作为对一种主流左翼文艺
沈括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政治家、科学家和文学家,他在政治上和科学上的建树有目共睹,其文学作品虽因种种原因保存不全,但是《梦溪笔谈》一书却以独特的姿态流传广泛,足以代表其在学
为什么她总是当“小三”  梅子属于那种走在大街上就有很高回头率的女子,看上去极像混血儿,举止谈吐也十分的温柔。但她的情感却陷入一个怪圈中,几乎每一段情感梅子都成为小三,有时是明知对方有家室还是陷进去,有时是觉得自己遇到对的男人,结果交往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对方已经结婚。  梅子打小父母离异,在她的头脑中父母的婚姻简直就是噩梦,彼此之间根本就没有感情可言。梅子一直觉得自己的婚姻应该像小说里一样,有一见钟
本文目的在于设计出连词“和”的计算机自动识别的算法,这是中文信息处理这个大工程中的一个细小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个小工作也是做好大工程的必要的环节。本文分五个部分对这个
今年35岁的夏明在某外企公司任副总,有着令人羡慕的事业和薪酬,由于年轻,他从不把一些偶尔发生的胸闷、乏力当回事。一周前,早上起床时,他忽然觉得胸口剧痛,摔在地上不省人事,120急救车将他送到医院时,已回天无力……  据媒体报道,仅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的19个月时间里,就出现了19名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英年早逝,包括百视通CEO吴征、德尔惠股份创始人兼原董事长丁明亮、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全家人经常坐在一起共享晚餐,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优秀,学习更专注,而且更善于社交。  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和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分析了2007年“美国儿童健康调查”中2.4万余名儿童饮食习惯、行为、学校表现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数据,发现全家人共进晚餐频率越高,孩子社交能力更强,学习专注度更高,总体表现比很少共进晚餐家庭的孩子优秀10%左右,而出现不良行为的几率则低8%。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