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和手术治疗儿童MeyersⅢ型胫骨髁间棘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a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及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钉固定治疗新鲜MeyersⅢ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进行临床疗效比较。

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科接诊的新鲜MeyersⅢ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患儿,在关节镜组医生首诊的患儿共12例(12膝),进行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钉固定,均获得随访,作为I组;同期非关节镜组医生首诊的患儿共19例(19膝),进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其中16例(16膝)获得随访,按照年龄(±1岁)、性别选择其中的12例与I组进行匹配,作为II组。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Lachnmn试验、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KT1000记录双侧膝关节松弛度差异,术后平片按照Wilfinger给出的X线评价标准分级,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是否存在骨骺早闭。应用PASS软件(V11.0.7,美国NCSS公司)确定所需样本量。应用两个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对两组Lysholm评分进行分析,应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KT1000测量值进行分析,应用Fisher精确概率χ2检验对两组Wilfinger X线分级C及D级占比进行分析。

结果

男性每组各4例,女性每组各8例;年龄8~14岁,平均年龄10岁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18~48个月)。I组12例骨折均获得并维持满意的复位,无内固定断裂、骨块松动、感染、滑膜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无关节活动受限,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97.5±2.0)分,Lachnmn试验、轴移试验均阴性,术后3个月内X线显示骨性愈合,按照Wilfinger给出的X线评价标准A 6例,B 4例,C 2例,末次随访时X线检查未见骺板早闭现象。II组末次随访时2例存在5°~10°伸直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8.0±7.2)分,与I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16.500,W=94.500,Z=-3.273,P=0.001<0.05), Lachnmn试验5例阳性、轴移试验2例阳性,X线评价B 2例,C 6例,D 4例,两组Wilfinger X线分级C及D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7,P=0.003<0.05 )。

结论

相对于保守治疗,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软骨钉固定治疗新鲜MeyersⅢ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可更有效的重建膝关节稳定性,改善膝关节功能;可吸收软骨钉固定安全有效,可以避免二次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讨论临床实施经桡动脉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是一种糖蛋白,自发现伊始,甲胎蛋白一直在相关儿童肿瘤(肝母细胞瘤、卵黄囊瘤、胰母细胞瘤等)的临床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但诊断作用并不完美,甲胎蛋白有三种异质体(AFP-L1,AFP-L2,AFP-L3),近年来,对其作用机制及功能的研究愈发加深。
目的是探讨能否以术前分肾功能(DRF)小于10%作为重度肾积水行肾切除术的指征。并进一步探讨若以术前分肾功能作为参考,重度肾积水行肾切除术的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本院泌尿外科经手术治疗的单侧UPJO肾积水患儿。根据术前分肾功能,将其分为3组,即Ⅰ组:10%≤术前DRF<40%,Ⅱ组:5%≤术前DRF<10%,Ⅲ组:术前DRF<5%。分析各组手术前后分肾功能的变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 2012 年成人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高达 10 .8% ,由此估算我国约有1 .2 亿 CKD 患者[1] .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
期刊
@@
目的探讨体外开窗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repair,TEVAR)治疗不良(短或不健康)近端锚定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天津
肠促胰素相关降糖药是降糖治疗一线药物 ,主要包括二肽基肽酶 Ⅳ (DPP- Ⅳ )抑制剂(DPP-4Is)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s)两大类 .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二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危害重、致死率高的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导致临床误诊、漏诊比较多。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视PE的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目前,在PE的诊断和介入
增强型体外反搏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方法之一,除了增强型体外反搏所造成的即时双脉动血流缓解心肌缺血之外,现研究表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血流切应力升高是其持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