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的数学概念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认识小数的起始概念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分数之后的教学内容。通过比较人教版、浙教版、苏教版教材中“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内容,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探索“人民币模型”与“米制模型”哪种更便于学生理解,从而得出:只有以学情为导索,以内容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才能帮助学生找准知识起点,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
  [关键词]人民币制模型;米制模型;知识起点;形成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7-9068(2019)02-0007-04
  高斯曾经说过:“在数学中重要的不是符号,而是概念。”概念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小数作为分数的另一种形式,是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厘清其与分数、整数的联系,才能正确把握小数概念的本质含义,从整体上构建数系,并为后续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打好基础。
  人教版教材将小数的知识安排在两个学段: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小数”是借助计量单位实现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五年级下册是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计数单位再一次认识小数的意义。作为小数知识的起始课,“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对“数”这一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就被两个问题所困扰:教学“小数的认识”时,一般借助于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模型和以“米”为单位的米制模型,那么,从学生的视角,哪种模型更适合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小数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于是我比较了人教版、浙教版以及苏教版的教材,发现三种教材采用的素材并不相同。
  人教版教材是给出“量身高”这一情境,通过提出“王东身高1米3分米”这一复名数用米怎样表示,呈现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的线段图,借助长度来沟通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学会小数的写法;将人民币模型放在“做一做”,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位小数的含义,并巩固写法。
  浙教版教材创设了生活情境“橘子每千克多少元?7角为什么是0.7元?1.85元表示什么意思?”,借助元和角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架起理解一位小数的桥梁,之后再延伸到米制模型。
  苏教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类似,也是从测量长度引入,先让学生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辅以价格素材的补充,引导学生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其他文献
[摘 要]教材中编排的数学活动有三大步骤:第一步是“创设情境,分析问题”;第二步是“数形结合,优化方案”;第三步是“总结规律,拓展延伸”。通过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可有效激发学生在情境中思考,使其学会在操作中解决问题。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情境;操作;思考;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0043-01  人教版教材
[摘 要]精彩的课堂需要预设与生成,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真正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课标理念。  [关键词]方程 天平 平衡 预设 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4-025  在“‘学程导航·活力课堂’全国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会”上,我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认识方程”一课。吴老师以开放的态度、合作的方式、宽松的环境组织
[摘 要]平面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教师应从学生的“错误”中寻找教学切入点,让学生的错误成为鲜活的教学资源,由此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找到纠错策略,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关键词]错误;平面图形;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30-02  
[摘 要]备课通常包括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案。课本为一课之本,以备教材为中心,有效整合资源,将“三备”融为一体,方可有效提高备课的效率。  [关键词]备课;教材;深意;路程、时间与速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0-0045-01  以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为例,笔者在备课时就发现教材主题图中不仅出现了实
[摘要]学习是在已有知识背景之下发生的,新的认知也是建立在已有的理解和经验基础之上的。教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观察、分析、概括、验证等过程中得到“必然”的知识结论,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之中,实现从“有”到“更有”的过程。在“分数除整数”的教学中充分结合数学知识生长之序和学生经验生长之势,打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之下,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呈现新知,实现新旧知识的共建、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可以培养学生多种数学素养。作为一线教师,在全力打造学生喜爱的课堂的同时,更应致力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特级教师俞振强 “鸡兔同笼” 的复习课为例,论述如何让单调而乏味的教学变成丰富、厚重而充满思想的课堂,怎样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学力”,如何避免复习课“炒冷饭”,以及如何提高复习课思维的“含金量”,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平台,成就精彩的数学课堂。  
[摘 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法和算理,对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借助直观模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算理,建构笔算乘法的算法。  [关键词]苏教版;点子图;乘法竖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35-01  在学习苏教版教材三年级
[摘 要]数学活动经验常被误解,许多教师以为,只要学生按部就班参加探究活动,数学活动经验自然就会形成。在“认识100以内的数”的教学中,通过提取“原有经验”、丰富“新生经验”、创造“未知经验”,帮助学生真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操作;100以内的数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的必备素养,是数学教程的核心目标。“认识100以内的数”这一课时内容,是建立在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多位数和
[摘 要]在农村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复习课上,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通过多层面互动的操作环节可提高复习效率。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课为例,通过启用、采用、适用、巧用思维导图的四个教学环节,收到了理想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复习效率;长方体和正方体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14-03  【理论连接】  《人脑
[摘 要]练习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课型,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是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教学之前, 教师应该在深入研读教学内容之后,精心设计和创编练习题型,让学生在有趣味、有挑战、有意义的练习过程中,充分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领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关键词]慧练;算理;算法;有余数除法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