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健雄不像是一个女性的名字,这个男性化名字的拥有者是20世纪伟大的女性物理学家。别再叫她“东方的居里夫人”,这位与诺贝尔物理奖擦肩而过的女性有自己的名字,她父亲所取,寄予了远大梦想,最终她没有辜负的名字:吴健雄。
摩登的妇女
1912年5月31日,吴健雄出生在江苏苏州太仓。给吴健雄取一个男人名字的,是她的父亲吴仲裔。吴健雄小名薇薇,健字辈,行二。族人依“英雄豪杰”命名,故得名健雄。吴仲裔是个有趣的父亲,他多才多艺,唱歌、吟诗、弹风琴、狩猎,样样精通。他像养育儿子一样养育女儿,给她买“百科小丛书”,向她讲述科学趣闻,告诉她郑和远洋的故事。吴仲裔从不认为女人在教育上应当区别于男人,为此,他还自己开办了一所女子学校。
吴健雄的启蒙学科是中文古诗词,又不止于诗词歌赋,在父亲的鼓励下,吴健雄读一切能读到的书。1923年,11岁的吴健雄到离家50里的名校——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去读书。新学盛行,每个新式学校都乐于请到当时的知名学者前来讲学,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同样如此。有一天,吴健雄的同学兴奋地告诉她:“胡适要来演讲了。”作为《新青年》杂志的忠实读者,吴健雄非常仰慕胡适。胡适来校演讲前,校长杨诲玉知道吴健雄对胡适很崇拜,便说:“健雄,你一向喜欢胡先生的思想,这一次就由你来把演讲记录写出来好了。”那一次,胡适演讲的题目是《摩登的妇女》,内容是妇女应如何在思想上走出旧的传统。
吴健雄曾说过,她的一生中对她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她父亲,一个是胡适。当吴健雄从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尽管已确定被保送至中央大学,但按照当时的规定,师范毕业生需先教书一年才能作其他的打算。这一年的时间里,吴健雄并没有去当老师,而是直奔胡适所在的上海中国公学读了一年书。
胡适知道中国公学有一个资质优异的学生叫吴健雄,但他不知道那到底是谁。有一次考试,吴健雄就坐在前排,考试时间是3个钟头,吴健雄两个钟头就第一个交了卷。胡适很快看完卷子,送到教务室去,正巧中国公学的两位名师杨鸿烈、马君武都在。胡适就说,他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学生对清朝300年思想史懂得那么透彻,于是给了她100分。杨鸿烈、马君武二人也说,有一个女生总是考100分。三人各自把这个学生的名字写下来,拿出来一看,都是:吴健雄。
吴健雄与胡适的关系,向来仅是师生厚谊。而后人添油加醋编造的“师生恋”桥段毫无证据支持。只能说,20世纪初,所谓的“摩登”只具摩登之形,实质上依然舍不得“才子佳人老师学生”的腔调。若说“摩登”,吴健雄是个比当时所谓“名媛”、“新女性”摩登得更彻底的女性。
看起来,吴健雄将在“文科生”这条道上继续走下去,但作为一个接受新式教育,家人给与充分自由的“摩登妇女”,吴健雄并不以惯性作为未来人生的行动方式。
为“曼哈顿计划”做出贡献的女人
1936年,吴健雄到达美国旧金山,尚未选定就读的学校。当时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刚刚开学,入学的一位中国学生名叫袁家骝,中国学生会会长对吴健雄说:“袁家骝是学物理的,可以带你参观物理系。”
就这样,袁世凯的孙子袁家骝向吴健雄介绍了柏克莱的现状:一大批顶尖的物理学家聚集在这里,包括发明和建造回旋加速器的劳伦斯,以及后来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等。对吴健雄而言,物理系具有她不能抗拒的吸引力,这正是她儿时读《居里夫人传》时做过的梦。她留在了柏克莱。
1938年,当吴健雄正式开始做原子核物理实验时,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1939年,吴健雄开始做大量的实验研究铀原子核分裂的产物,实验的成果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在原子核分裂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上做出杰出贡献,吴健雄已是奥本海默等科学家心目中的专家,此时,她已是柏克莱的传奇。吴健雄是参与“曼哈顿计划”的唯一一位女科学家,她所从事的工作,更是该计划最为核心的部分。以一个初到美国、不具备美国国籍的外国人士的身份参与到国防科学计划中,吴健雄凭的是她在核物理研究上的成就。
而吴健雄的爱情故事,早在她入学柏克莱的时候便悄然开始,那个让她倾心的对象,就是袁家骝。一开始,因同学之谊,吴健雄和袁家骝只是交往密切。与此同时,吴健雄被很多人追求,其中一位便是后来创立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威尔森。袁家骝虽家世显赫,但毫无纨绔子弟的恶习,相反,他勤奋、节俭、自力更生,这些品质深深地打动着陛格低调的吴健雄。1942年5月30日,在袁家骝的指导教师密立肯的家里,吴健雄和袁家骝举行了婚礼,密立肯在婚礼上赠言:实验第一,生活第二。结婚之后,若有人按夫姓称呼吴健雄为“袁教授”,她必恼:“我是吴教授。”
“我工作,不是为了得诺贝尔奖”
1956年的平安夜,吴健雄带着一个重要的实验结果搭上了去纽约的最后一班火车。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与她一起在火车上颠簸的实验结果,帮两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登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早在1956年春天,吴健雄和袁家骝曾计划先到瑞士日内瓦出席高能物理会议,然后再到东亚地区做一趟演讲旅行。就在此时,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杨振宁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李政道却向吴健雄提出,让袁家骝一个人前去,而让吴健雄前往华盛顿做实验,以验证他们的“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7年1月15日,经过艰苦的努力,吴健雄的实验多次证实了杨振宁、李政道的设想,她将实验报告整理成论文,寄到了《物理评论》。第二天,《纽约时报》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消息传出后,吴健雄接到无数大学和实验机构的邀请,要她去讲述她的实验结果。
这一年的10月,吴健雄在纽约州北部一所大学讲课时,突然接到奥本海默打来的电话,从奥本海默的电话中,吴健雄获悉杨振宁、李政道因为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名单中,没有吴健雄。198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史坦伯格认为:没有吴健雄的实验结果,杨、李二人的理论只能是一种构想,吴健雄的实验结果改变了这一切,吴健雄应与他们共同分享诺贝尔奖。
对于自己未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吴健雄一生之中只表露过一次她的想法。1989,吴健雄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件中写道:“我的一生,全然投身于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也乐在其中。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
摩登的妇女
1912年5月31日,吴健雄出生在江苏苏州太仓。给吴健雄取一个男人名字的,是她的父亲吴仲裔。吴健雄小名薇薇,健字辈,行二。族人依“英雄豪杰”命名,故得名健雄。吴仲裔是个有趣的父亲,他多才多艺,唱歌、吟诗、弹风琴、狩猎,样样精通。他像养育儿子一样养育女儿,给她买“百科小丛书”,向她讲述科学趣闻,告诉她郑和远洋的故事。吴仲裔从不认为女人在教育上应当区别于男人,为此,他还自己开办了一所女子学校。
吴健雄的启蒙学科是中文古诗词,又不止于诗词歌赋,在父亲的鼓励下,吴健雄读一切能读到的书。1923年,11岁的吴健雄到离家50里的名校——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去读书。新学盛行,每个新式学校都乐于请到当时的知名学者前来讲学,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同样如此。有一天,吴健雄的同学兴奋地告诉她:“胡适要来演讲了。”作为《新青年》杂志的忠实读者,吴健雄非常仰慕胡适。胡适来校演讲前,校长杨诲玉知道吴健雄对胡适很崇拜,便说:“健雄,你一向喜欢胡先生的思想,这一次就由你来把演讲记录写出来好了。”那一次,胡适演讲的题目是《摩登的妇女》,内容是妇女应如何在思想上走出旧的传统。
吴健雄曾说过,她的一生中对她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她父亲,一个是胡适。当吴健雄从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尽管已确定被保送至中央大学,但按照当时的规定,师范毕业生需先教书一年才能作其他的打算。这一年的时间里,吴健雄并没有去当老师,而是直奔胡适所在的上海中国公学读了一年书。
胡适知道中国公学有一个资质优异的学生叫吴健雄,但他不知道那到底是谁。有一次考试,吴健雄就坐在前排,考试时间是3个钟头,吴健雄两个钟头就第一个交了卷。胡适很快看完卷子,送到教务室去,正巧中国公学的两位名师杨鸿烈、马君武都在。胡适就说,他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学生对清朝300年思想史懂得那么透彻,于是给了她100分。杨鸿烈、马君武二人也说,有一个女生总是考100分。三人各自把这个学生的名字写下来,拿出来一看,都是:吴健雄。
吴健雄与胡适的关系,向来仅是师生厚谊。而后人添油加醋编造的“师生恋”桥段毫无证据支持。只能说,20世纪初,所谓的“摩登”只具摩登之形,实质上依然舍不得“才子佳人老师学生”的腔调。若说“摩登”,吴健雄是个比当时所谓“名媛”、“新女性”摩登得更彻底的女性。
看起来,吴健雄将在“文科生”这条道上继续走下去,但作为一个接受新式教育,家人给与充分自由的“摩登妇女”,吴健雄并不以惯性作为未来人生的行动方式。
为“曼哈顿计划”做出贡献的女人
1936年,吴健雄到达美国旧金山,尚未选定就读的学校。当时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刚刚开学,入学的一位中国学生名叫袁家骝,中国学生会会长对吴健雄说:“袁家骝是学物理的,可以带你参观物理系。”
就这样,袁世凯的孙子袁家骝向吴健雄介绍了柏克莱的现状:一大批顶尖的物理学家聚集在这里,包括发明和建造回旋加速器的劳伦斯,以及后来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等。对吴健雄而言,物理系具有她不能抗拒的吸引力,这正是她儿时读《居里夫人传》时做过的梦。她留在了柏克莱。
1938年,当吴健雄正式开始做原子核物理实验时,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1939年,吴健雄开始做大量的实验研究铀原子核分裂的产物,实验的成果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在原子核分裂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上做出杰出贡献,吴健雄已是奥本海默等科学家心目中的专家,此时,她已是柏克莱的传奇。吴健雄是参与“曼哈顿计划”的唯一一位女科学家,她所从事的工作,更是该计划最为核心的部分。以一个初到美国、不具备美国国籍的外国人士的身份参与到国防科学计划中,吴健雄凭的是她在核物理研究上的成就。
而吴健雄的爱情故事,早在她入学柏克莱的时候便悄然开始,那个让她倾心的对象,就是袁家骝。一开始,因同学之谊,吴健雄和袁家骝只是交往密切。与此同时,吴健雄被很多人追求,其中一位便是后来创立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威尔森。袁家骝虽家世显赫,但毫无纨绔子弟的恶习,相反,他勤奋、节俭、自力更生,这些品质深深地打动着陛格低调的吴健雄。1942年5月30日,在袁家骝的指导教师密立肯的家里,吴健雄和袁家骝举行了婚礼,密立肯在婚礼上赠言:实验第一,生活第二。结婚之后,若有人按夫姓称呼吴健雄为“袁教授”,她必恼:“我是吴教授。”
“我工作,不是为了得诺贝尔奖”
1956年的平安夜,吴健雄带着一个重要的实验结果搭上了去纽约的最后一班火车。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与她一起在火车上颠簸的实验结果,帮两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登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早在1956年春天,吴健雄和袁家骝曾计划先到瑞士日内瓦出席高能物理会议,然后再到东亚地区做一趟演讲旅行。就在此时,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杨振宁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李政道却向吴健雄提出,让袁家骝一个人前去,而让吴健雄前往华盛顿做实验,以验证他们的“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7年1月15日,经过艰苦的努力,吴健雄的实验多次证实了杨振宁、李政道的设想,她将实验报告整理成论文,寄到了《物理评论》。第二天,《纽约时报》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消息传出后,吴健雄接到无数大学和实验机构的邀请,要她去讲述她的实验结果。
这一年的10月,吴健雄在纽约州北部一所大学讲课时,突然接到奥本海默打来的电话,从奥本海默的电话中,吴健雄获悉杨振宁、李政道因为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名单中,没有吴健雄。198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史坦伯格认为:没有吴健雄的实验结果,杨、李二人的理论只能是一种构想,吴健雄的实验结果改变了这一切,吴健雄应与他们共同分享诺贝尔奖。
对于自己未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吴健雄一生之中只表露过一次她的想法。1989,吴健雄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件中写道:“我的一生,全然投身于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也乐在其中。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