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石雕兰花香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鼎城有一家珙石雕刻店,店主是鼎城首屈一指的珙石雕王宇一凡。近年来,年事已高的宇一凡因身体不适,把珙石雕刻店交给了三个徒弟打理。大徒弟孟和生,飞刀雕玉如巧妇绣花;二徒弟杨方,可以蒙眼走刀,所雕刻的飞禽走兽栩栩如生;三徒弟杜独,天资聪颖,刀随心走,竟如画家挥毫,心中想什么就能雕出什么来。
  这天,三个徒弟正在店里雕刻,忽然走进来一位白眉老者。白眉老者中气十足,说话高声大嗓:“三位小兄弟,听说你们尽得宇一凡的真传,但我不信。我想雕一尺的兰花香气,如果你们能雕得出来,我愿意重金购买。”
  正在店里选购珙石雕件的一位中年顾客好奇地望着白眉老者,兰花的香气飘逸无形,怎么雕?这老先生是来为难他们的吧?
  孟和生笑容可掬地问:“老人家,您想要我们雕兰花的香气?”
  杨方也是微笑着问:“重金购买?”
  杜独眯着眼问:“什么时候交货?”
  白眉老者见三位并不畏难,略感意外,便问:“我只要兰花的香气,这你们能雕得出来?”
  三人异口同声:“能。”
  “好,就雕一尺的兰花香气,明天此时我来取。”白眉老者边说边从皮包里拿出一沓钞票,往台上一放,“这是订金。”
  孟和生给白眉老者开了收据,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默默无语。
  杨方对杜独说:“我看这老先生只怕与师父有什么过节,故意来挑我们刺的。今天晚上咱们不休息了,好好地雕一雕这兰花的香气,不能给师父丢脸。”
  杜独微微一笑,说:“我们不必议论了,按各自的想法雕吧。看看明天这老先生还有什么新花样。”
  珙石又名“墨玉”,色泽黑亮,质纯而细润,硬度较软,用手触摸有冰凉之感。珙石剔除泥土洗净之后,先用颜料在上面画出草图,再进行雕刻。珙石雕所使用的工具有二十多种,有许多工具都是手工特制的,市场上无法买到。
  晚上打烊后,三人并不离店,而是各自雕刻,完工后三人才上小阁楼和衣睡了一会儿。第二天一早,孟和生、杨方和杜独就把各自已雕刻好的作品用红绸布蒙上,摆上了货柜,只等白眉老者前来取货了。孟和生见杨方和杜独眉宇间暗藏喜色,猜想二人的作品一定雕得不错,于是放心了,只要三人中有一人能拿出符合白眉老者要求的作品,就没丢师父的脸。
  三人坐在工作几案旁,各自忙活着。眼看快到中午十二点了,与白眉老者约定的时间准备到了,三个人都不禁有点激动。正在这时,店外来了一个人,他站在门口,“咚咚”地打着渔鼓,原来是个乞讨的流浪汉。孟和生赶紧走出来,把几块钱塞到打渔鼓的流浪汉手里,希望借此打发他。没想到,打渔鼓的流浪汉接过钱,不但不说一声“谢谢”,还站在店门口不走,继续“咚咚”地打着渔鼓。
  杨方心想,平日来的流浪汉,打发一点就走了,但这个打渔鼓的流浪汉有点出格了,便不高兴道:“敲什么敲?别敲了。我们都给你钱了,你快到别处去吧!”
  这时,打渔鼓的流浪汉一击板,唱道:“乞讨开口难,丢人又现眼;店里三个人,一人给一点。”
  孟和生正色道:“那几块钱已经代表我们三个人了,我们是一个店的。”
  杜独听到这流浪汉的唱词,忍不住笑起来。他一边笑一边走到打渔鼓的流浪汉身边,掏出五元钱来,说:“老先生,您这随口一唱还蛮有味道的。您好像不是出来乞讨的,反倒像是卖艺的,似乎有点真功夫。我这五元钱是打赏给你的。”
  打渔鼓的流浪汉露出一丝笑意,接过钱走了。
  杨方纳闷道:“五元钱还不如买一包槟榔来嚼。”
  杜独笑道:“他的渔鼓打得确实不错。一看那功夫,我就知道定是没办法才出来乞讨的。”
  杨方和孟和生没再搭理杜独,这师父的关门弟子性情有些与众不同,除了雕刻珙石,还特别喜欢诗词。杜独经常和来店里购买珙石雕件的文人墨客攀谈,平时说起话来也像诗人一样酸酸的,为人处事更是异于众人。
  三人正沉默时,门外人影一闪,白眉老者进来了。孟和生迎上前道:“老先生……”白眉老者手一摆,道:“不用客气,我来看货了。”
  杨方和杜独也停下手中的活儿站起来,都是一副充满期待的神情。
  孟和生走到货架前,指着三件用红绸布盖着的珙石雕刻,笑着对白眉老者说:“这里从左到右,依次是我、杨方和杜独精心雕刻的。老先生,您亲自揭开红绸布来看看吧。”
  杜独忽然冷不丁地说:“老先生,这里排辈我最小。您先从左边开始看吧,最左边的是我大师兄的。”
  “先看谁后看谁,我老人家自有主张,不要你多嘴。”白眉老者瞪了杜独一眼,走近了货架。白眉老者屏气凝神,轻轻揭开了孟和生珙石雕件上的红绸布。
  杜独和杨方不知道大师兄雕得如何,也随着白眉老者一起欣赏起来。
  白眉老者凝视着孟和生雕的珙石兰花香,只见灵动的兰花线条似被微风吹动,两只蝴蝶嬉戏其间,一缕香气随风飘逸。白眉老者露出一副了然于胸的神态,道:“蝶闻香气而来,的确表达了兰花香。可是,一般人也能想到这一层,这构思只能算一般。”
  孟和生脸上泛起一丝失意,略有不悦。杨方一脸紧张,因为白眉老者马上要看他的作品了。
  白眉老者走到杨方的作品前,略停半刻,轻轻揭开了红绸布。只见龙飞凤舞的线条传神地表达了兰花幽静中不乏渴望的灵魂,山径尽头,两位仕女左顾右盼。白眉老者道:“山中蕙兰异香四溢,引得仕女寻芳而来。能有这般想象,也算不错了。”
  杨方一听,心中暗喜。孟和生听到白眉老者对杨方的作品高评一等,不觉有几分失落。杜独则后退几步,淡然地看着白眉老者揭开他作品的红绸布。
  那是塊一尺见方的珙石,出现在眼前的竟是一幅书法作品,上面雕刻着一句诗: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
  孟和生和杨方见这珙石雕兰花香竟是一句诗,都大惑不解,这小师弟就是离经叛道,特立独行。白眉老者要雕的是兰花香气,不是诗。   没想到白眉老者玩味着这句诗,半晌沉吟不语。
  杜独禁不住问道:“老先生,我这兰花香雕得如何?”
  白眉老者叹道:“好诗,好诗!本是王者香,真不愧是苏轼,写出这样撼人心魄的好诗!你通过浮雕的手法,突出这两句写兰的诗,表达出了兰花香,真是独具匠心。而且,這字也雕得奇妙,不失为一件好作品。只可惜,少了兰花,有书而无画,算不得上乘之作。”
  孟和生及杨方一听小师弟的作品颇得白眉老者好评,不觉暗暗惊讶。没想到杜独听了白眉老者的评语,微微一笑道:“老先生,您若要欣赏画作,可以用这备用的放大镜。”说着,杜独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个放大镜。
  白眉老者略微一愣,回头看了一眼杜独,说:“我自己备有。”随即,他拿出个放大镜,再次欣赏杜独的作品。
  这一看,只见诗句的背景竟是阴刻的兰花,那阴刻的线条若隐若现,飘逸灵动,寓意了兰花香的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白眉老者后退三步,情不自禁地连说三声“好”,然后对杜独说:“惠作有诗有画,构思独特,表达含蓄,技法在二位师兄之上。”
  杜独抱拳施礼道:“承蒙老先生抬爱,我和师兄们的作品,谁优谁劣,只是老先生一己之见罢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都准确地表达了您的想法,以不同的形式完成了珙石雕兰花香。这三幅作品,老先生都应该买下。”
  白眉老者微笑着从钱包里拿出一沓钞票,然后将他们师兄弟三人的作品都搬到了车上,开车走了。
  数月之后,宇一凡病愈。他看到三个徒弟把珙石雕刻店打理得井井有条,心里十分满意。这天,宇一凡在金玉满堂酒楼设宴款待一众同行,宣布从此退出珙石雕刻界。
  孟和生、杨方和杜独都来到了金玉满堂酒楼,却见宇一凡正和几位朋友说话。其中一位竟是那位白眉老者。宇一凡让孟和生、杨方和杜独前来拜见,原来这位白眉老者正是石雕界的前辈洪泽玉。洪泽玉的玉石雕刻享誉行业内外,宇一凡也敬他三分。正在交谈之际,又来了一个老者,竟是那天在店门外敲打渔鼓乞讨的流浪汉,孟和生、杨方和杜独都不觉一愣。杨方顿时脸红了,低下了头,不敢正视此人。原来这打渔鼓的流浪汉名叫汤显,是省渔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酒过三巡,宇一凡说:“我的大徒弟为人老实,待人厚道。我这珙石雕刻店以后就由他负责打理吧。但是对于珙石雕刻传承人的人选,我想听听洪兄和汤兄的意见。”
  汤显说:“宇兄邀请我来考察三个徒弟的人品,我扮成流浪汉试探,觉得这个杜独心地最为纯净、善良。”
  孟和生暗自感慨,忘了吃菜。杨方脸色微白,愣在那里。
  洪泽玉说:“受宇兄重托,我对三个徒弟的才智和雕艺也进行了考察。三个徒弟的刀法、技艺平分秋色,只是杜独更独具匠心,是可以将珙石雕刻发扬光大的青年才俊。”
  宇一凡站起来宣布道:“从今天起,我退出珙石雕刻这一行。以后,我的小徒弟杜独就是我珙石雕刻的传承人。”
  (发稿编辑/周婷婷)
其他文献
单位分配扶贫对象时,小张分得三个贫困户,都在大山村的马尾寨。那里很偏僻,路也不好走,小张骑着一辆两轮摩托车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山路来来回回跑了三个月,虽然有两户能顺利实施脱贫计划,但有一户却成了“钉子户”,让他一筹莫展。  “钉子户”有父子两人,父亲名叫王天雷,儿子叫王小牛。王天雷的老婆已病故多年,他一直未续弦。王小牛三十来岁,尚未婚配。这一对光棍,日子得过且过,除了种地,没有任何致富门路。全寨只有他
期刊
“师傅,能不能再改改这个吊顶的造型?这个造型不太好看。”我小心翼翼地问。“不行,你和我们公司签过合同,合同上已经写清楚了,怎么能改来改去的?”他仰着头,眼睛也不往下看一眼,继续用打钉枪打钉,另一个木工正帮他扶着板子。  “要不,合同上的时间可以推迟些,我没意见,工钱也可以再商量。”我赔着笑,再次试探着问。要知道,这新房可是花了我们多年的积蓄,又在银行贷了一部分的钱才建成的,我们当然想把它装修得合乎
期刊
陆阿大在双泉镇上开了家炸鸡店,每当炸鸡出锅时香飘满镇,人们都忍不住深深吸一口气,恨不得立刻能吃上一块炸鸡。  可这个陆阿大却有个怪脾气,他每天只做十只炸鸡,买不到的可以排队预订,但预订的也要在十天之后才能买到。陆阿大做的炸鸡鲜嫩香酥,口感适中,没吃过的想尝尝,吃过的还想吃,因此他的炸鸡往往供不应求。有人劝他带几个徒弟,多开几家分店,好满足全镇老百姓的需求。可陆阿大却说这是祖传的手艺,他是不会收徒弟
期刊
八月中旬的某一天,一架銀灰色的飞机徐徐降落在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我奉命接待香港来投资的一个财团董事会成员。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一位气质高雅、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士落落大方地走过来握着我的手说:“密斯特黎,你们市领导真的不食言,果然安排你来接我。”  她的言行瞬间让我非常窘迫,也让我似曾相识,尘封的记忆里那段刻骨铭心的情思让我想起来她就是“娜”。慌乱中我语无伦次地说:“你是娜?领导没有说让我接的人是你呀
期刊
清末年间,官府会给乡里的大户发放“千顷牌”。得获此牌,不仅能在上缴钱粮时有优惠,还能录入史册,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安平乡张大头家就得到了千顷牌,可知情的乡里人都知晓,此牌并非靠他得来,而是靠他母亲杨寡妇临死前选中的管家管出来的,此人叫黄全胜。  其实黄全胜做管家前也就是个普通的庄稼人,识得几个字而已,算账的功夫也一般。比起乡里那些举人、秀才,他还真没什么出众的地方,可邪乎的是,杨寡妇生前也就见过他一
期刊
李大勇当选为东山村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他便忙起了一桩大事——修路。  东山村地处一片深山之中,只有一条一米多宽的土路与一公里外的国道连接,交通十分不便。将一米多宽的土路扩建成五米宽的水泥路,必然要占用沿途不少的地。好在村民们都非常支持,被占用了地的人家毫无怨言,且都没有索要一毛钱的赔偿,李大勇对修路充满了信心。不料,就在他踌躇满志的时候,一个钉子户却冒了出来。  那条土路边有一口水塘,水塘边有一
期刊
驱车五六个小时,我终于到家了。我站在门前,看见门上却挂着锁头。我有些纳闷,知道我今天回家,老爹怎么会不在家呢!我抬起手顺着门框上缘摸着,家门钥匙还放在老地方。我开了门,走进院子。院子里的小菜园里,西红柿、辣椒、黄瓜长得油光水绿,生机盎然。屋门没有锁,屋子里面空空荡荡的,家里的桌椅板凳、床铺躺柜早已送了邻居,只有地上堆了几个鼓鼓囊囊的大包裹。  看着地上的包裹,我笑了,这个老头子终于舍得把他的那些破
期刊
冯建军跟顾经理闹矛盾,一气之下请了两天假,赶回老家去躲清静。他老爸见他回来了,就让他爬上房顶去换两块红瓦。今年春上这房子漏雨了,老爸想上去换瓦,毕竟年岁大了,力不从心,想请人吧,又觉得不值当,就拖到了今天。  冯建军抱着两块红瓦上了房,谁知脚下一空,接着就是“哗啦啦”一阵响——房顶塌了!他也从房顶摔到了地上。尘雾腾腾中,老爸冲进来喊:“建军,建军——”冯建军连忙爬起身说他没事,只是身上被磕青了,没
期刊
吴江六十岁的娘很会做面,做出来的面筋道爽口,卤喷香诱人。吴江最喜欢吃娘做的打卤面了。  吴江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就去省城打工了。后来吴江凭着自身的努力加上结实的体格,被省消防大队录取,做了一名消防员。  吴江每个月能回家探亲一次,吴江娘一听儿子要回来了,都会给儿子做打卤面。每次吴江都吃得酣畅淋漓,他边吃边说:“娘,我还要来一碗,太好吃了。”吴江娘总是说:“慢点吃,锅里有的是,下次回来娘还给你
期刊
桃花不忘三月春,  学生不忘老师恩;  人生路程千万里,  全靠教鞭指前程。  鸟无翅膀不能飞,  人没文化就吃亏;  学得知识有文化,  全靠老师来栽培。  打铁的人谢铁锤,  喝茶的人谢茶杯;  园中育得好桃李,  感谢园丁来栽培。  多谢老师你辛苦,  学子靠你来教育;  望子成龙谁不想,  老师多把汗水出。  得吃蜜糖谢蜜蜂,  得穿好衣谢裁缝;  辛勤教育出才子,  感謝老师下苦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