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高职学生角色意识培养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am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率稳步提升,为社会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部分毕业生过于频繁地跳槽也严重影响了就业质量和社会稳定。文章通过分析毕业生频频跳槽的主要原因,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岗位角色意识,锻炼学生尽快适应新角色的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角色意识 自由择业权 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杜亚敏(1958- ),女,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四川 绵阳 621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162-03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率稳步提升,为社会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就业质量并不平衡。据调查,一部分学生过于频繁地“另谋高就”,没有顾忌地行使择业权,形成对自由择业权的滥用,用人单位对此反应颇为强烈。虽然跳槽是毕业以后的事情,看上去与学校无关,但短期内频频跳槽却对学生、对企业、对社会都有较大影响,而学生自身素质是跳槽的主要原因,所以,它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就业教育不能取代角色意识教育,学校应该通过角色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尽快适应新角色的能力。
  
  一、跳槽原因分析
  
  (一)社会意识因素是影响学生跳槽的重要外因
  社会意识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有明显的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就业后进入了一个全面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意识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就业后的成长变化,当然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岗位意识上对社会意识的回应。
  1.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不够全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类型,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了解还有不全面的地方,有的用人单位不了解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定位,不熟悉学生的能力定位和能力特点。忽视了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也必然会忽视其毕业生的特点,进而忽视适合的岗位设置,不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尽早发挥特长。
  2.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片面影响。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岗位选择有着很深的影响力,被称之为“灰领阶层”的高职院校学生如果一定要在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选择一个“灰领”岗位,以便离“仕”更近一些,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为“灰领”本来就可以有很宽泛的选择,既可白领也可以蓝领。社会上对“灰领”的模糊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把学生引向理想化,导致一部分学生宁愿重新选择岗位也不愿主动适应岗位。
  3.客观上存在着第一次就业的双向适应性不够的问题。一是由于学生和单位是初次接触,双方了解不够深入,难免有的学生对岗位或者行业不适应,单位也对部分学生不认同;二是用人单位的要求变了,部分学生不能满足单位发展的需要;三是学生进步大、提高快,对岗位的要求高了,需要重新选择;四是有的用人单位缺乏主流价值观,在追求短期效益的过程中,远离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学生不认同企业的价值取向,选择离开。
  (二)学生自身认识原因是跳槽的主要原因
  1.角色意识转变难导致错误的选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由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诸多原因,现实角色和理想角色总是有差距的,这种差距被称为角色差距。严重的角色差距可导致角色冲突,致使心理失衡,出现障碍。在就业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对前途的设计和设想,但是,现实与设想往往大不一样。面对差异,大部分学生能在新的环境里通过努力很快成为合格的角色;而另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及时调整自己,有的是不具备理性对待这些差异的能力,于是对前途感到渺茫,产生悲观情绪。这成为毕业生跳槽的首要因素。
  2.社会适应性不强导致不成熟的选择。刚刚步入社会的高职学生处于全新的环境中,人际关系变得较为复杂。一部分同学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给自己的定位还停留在“学生”的角色,缺乏“员工”的角色意识。由于角色意识错位,对一些必然遭遇的现象不能正确对待,对正常的工作矛盾不能妥善处理,于是在仓促间盲目地选择了跳槽。
  3.理性的选择。一部分毕业生素质好、进步大、提高快,通过在现实中客观审视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的综合能力远在岗位角色要求的能力之上,自己有一部分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实际上处于闲置状态。而人力资本不会自然保值,如果长期闲置,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贬值。所以,他们需要重新选择,而这样的选择没有什么坏处。
  上述前两个原因都指向同一个因素——角色意识不到位。
  
  二、对角色意识的认识
  
  高等职业院校往往对就业教育十分重视,相比之下,角色意识教育显得薄弱,为此,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
  (一)就业意识与角色意识的区别
  1.就业意识。每一个学生都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都必须接受特定时期的就业形势的考验。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存环境,这种企业在市场中形成的生存环境会生成非常深刻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中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循。学生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形势、认识企业、认识自己,决定自己的从业方向,通过全面了解企业,判断自己是否可以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为择业做好意识上的准备。这种意识上的准备就是就业意识。
  2.角色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任何人进入某一社会位置后,就与一系列的行为模式相联系,其言行举止都受一定的社会对这一位置的规定或制约。
  高职学生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要具备新的角色意识。众所周知,既然扮演了角色,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甚至包括衣着、言语、行为举止等就有特定的要求。身处在一定的岗位上,就要遵守这个角色的规则、规矩、规范,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如上所述,就业意识和角色意识有着很大的不同,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学校要像重视就业意识一样重视角色意识教育。
  (二)角色意识模糊和淡化的后果
  由于角色意识淡化导致对择业权的滥用,必然对社会和企业带来损失,对自己也至少有以下三种损失:
  1.在频频跳槽中失去机会。有的人由于没有明确的职业角色意识,并不真正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该往哪方面发展,也看不见身边的机会,以至于频繁跳槽,结果是“滚动的石头不生苔”。
  2.在频频跳槽中失去诚信。就业是协议行为,但有的学生一意孤行,甚至对行为后果不管不顾,一走了之,让用人单位很被动,企业怎敢相信这样的人?
  3.在频频跳槽中失去自我。实际上,许多学生对于角色转变可以顺利完成,但也有很多的失败者。其实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愿不愿意转变角色意识,拒绝改变,以频频跳槽解决问题,只会让自己“找不着北”。
  (三)角色意识教育的基本目标
  由于就业前学生对具体的社会角色是未知的,所以,只能就一些基本原则进行教育,重点应放在意识培养上。经过教育和训练,至少要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对角色意识能够深刻认识,对角色转变过程充分重视;二是对角色的扮演和体验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三是善于发现自己与新的社会角色之间的距离,在距离较大时有能力调整和适应。
  
  三、角色意识的培养途径
  
  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和变化,既受社会制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受人生价值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最终由学生自身素质决定。大学时代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塑造品格,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这决定了在高等教育期间对学生进行角色意识教育是最佳阶段。
  (一)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岗位意识
  学生频繁跳槽,随意流动,滥用择业权是职业道德欠缺的一种表现,因此,学校要加强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使用择业权。
  1.加强价值观教育。新步入社会的学生,最主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要通过价值观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协调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明确自己在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自己的爱好特点是什么,自己的性格气质是什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扬长避短。要教育学生摆正自己的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辩证地统一起来,坚持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尽快实现从一般意义上的青年到合格的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2.加强素质教育。人的素质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学校相应地应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等。素质具有整体性,人的诸方面素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必须遵循人的素质整体结构的规律,从人的整体素质结构出发,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现代素质教育,培养和训练学生对变化、成功与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3.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要求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拓展专业面。一要打牢文化根基,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宽厚,专业知识精深,要鼓励学生在深入钻研本专业的同时,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做到“一专多能”;二要加强实践锻炼,社会实践活动要由过去的专业性向社会性转变,由过去的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使学生经过全方位的锻炼,拥有较强的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强化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
  1.加强团队精神教育,培养团结合作意识。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决定了依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很难到达成功的彼岸。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团队精神正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企业文化因素。学校要打破大学校园的封闭状态,建立两个课堂:一是校内培训。在培养就业意识的同时注重岗位意识的培养;适当组织团体活动,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等。二是实践教育。在校企合作中,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可以有意地进行“错位”安排,然后针对学生的反映对症下药。通过就业意识和岗位意识的结合训练,要让高职学生具备主动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和组织参与团队“协同作战”的能力。
  2.注重情商培养,强化协调沟通能力。对环境的心理不适是导致学生岗位意识转变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的人很难改变环境,但是可以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情商,开展多种形式的人际沟通训练:可以开设“模拟环境适应课堂”,培养学生现场处理矛盾的能力;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可以举办相关讲座,让学生得到指导性的教育。要通过人际关系能力、情绪控制技巧、调整积极心态等多方面综合培养和训练,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
  3.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创业素质。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直接将“智本”转化为“资本”的可能性在大大增加,高职学生自主创业面临难得的机遇,应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也要通过德育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两方面实现。德育教育要做以下工作:一是激发生活和工作的热情,使学生有白手起家的愿望和信心;二是强化艰苦奋斗、从基层做起的思想;三是训练不畏困难、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四是培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作风。专业知识教育要做以下工作:充分利用开放办学、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开门办学技术服务、校内外项目合作等机会,鼓励学生学习创业,引导学生参与创业,组织学生尝试创业。
  (三)加强法制教育,培养诚信美德
  在当代社会,诚信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学生的频繁跳槽同样涉及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学校加强法制教育,培养诚信美德,义不容辞。
  1.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在劳动力市场中,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市场中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而言,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法赋予的一项不可侵犯的法定权利;对企业而言,企业的合法权利也同样受到法律保护。除了就业协议中的条款规定外,双方依赖什么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就是诚实信用的原则。学生的频繁跳槽,是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违背,除了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外,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还应受到法律的惩罚。学校要重视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具体岗位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让学生明白签订就业协议是一种法律行为。学生法律意识增强了,就会自觉地学法、知法、守法、护法,杜绝择业权的滥用,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德”“法”并重,培养诚信美德。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诚实守信是关系到其道德修养、个人信用的大问题,也是其成才和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应把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把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结合起来,把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必须渗透到教学、生活、管理的各个方面,融入学生课堂学习、实习实践等各个环节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高职院校要开展好普法教育。高等职业院校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普法阵地,但实际上不少高校以“教学内容里有法律知识”为由没有开展普法教育,这应该说是对我国普法工作的一种模糊认识。对高职学生进行法律素质的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这个群体的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养成依法做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在高职院校开展普法活动,要以“重在参与,以人为本”为起点,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基本内容,以普及与提高为手段,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坚持“厚德重教、德法并举、知法用法、修身养德”,使高职学生掌握基本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形成健康的人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徐舜尧,张明.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理论界,2003(3).
  [2]海星.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EB/OL].文学博克网,2002-02-22.
  [3]赵平.论挫折教育对大学生实现社会角色转变的作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
  [4]王晶.关于大学生心理挫折问题的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
  [5]全哲洙.成人、成才与成功[N].光明日报,2006-07-02.
  [6]徐贵权.当代大学生应努力增强社会适应性[EB/OL].http://xcb.hytc.edu.cn/
  show,2007-04-06.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工作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创新见解,并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  [作者简介]王海芳(1964- ),女,河南洛阳人,洛阳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河南 洛阳 47102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9-0113-01    创新是一个
文章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师德建设的内涵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高等学校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正> 目前,铁路沿线各车站所使用的专用通信设备主要有音频分机、车站集中电话机和会议电话分机等,由于上述设备直接用于行车指挥,涉及铁路的行车安全,因此对其日常维修一直
简要介绍深圳地铁一期工程ATC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系统设备的技术特点,系统配置和主要系统功能。
<正> 国家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在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上指出,全国将基本建立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届时,作为配套改革的医药分业已成定局。经过近年电台、报纸和学术杂志等舆
<正> 目前,我国正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医疗和卫生防疫机构也同样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由于机制的转换和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各级血防机构大多面临着经费不足、设备落
<正>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到期不能清偿债务的可能性。本文将就医院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规避,进行初步探讨。 1 医院财务风险分析的指标体系 衡量财务风险的指标根据负债期限
<正> 1、问题的提出我局UM71区间轨道电路自开通使用以来,雨季“红光带”时有发生。全局对该问题进行了多次全方位整治,特别是1998年按“1.0Ω.km道渣电阻”新调整表对雨季经
[摘要]体育教学质量评估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形成了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但在科学性和有效性方面仍有不足,这些体系往往只重视体育教学结果,而忽视了体育教学过程。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和标准,重视沟通和反馈,加强程序公正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质量评估 指标 标准  [作者简介]李志(1976- ),男,广西桂
[摘要]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引领大学生深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清醒者、坚强捍卫者;要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领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策清醒者、坚强拥护者;要加强实践锻炼,引领大学生在社会现实火热生活的锻造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为清醒者、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