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的地方就有新闻
2003年,柴静进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成为最早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后,采访艾滋病人、自杀儿童、吸毒女、地震、奥运会、征地,柴静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新闻第一线。有人总结,在这些节目里,镜头中的柴静,62%的时间挺身而出与黑暗势力交锋,38%的时间低下身去倾听弱者的申诉。那个瘦弱但眼神坚定、提问尖锐的女记者,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深深记住。
柴静说,她是“火柴的柴,安静的静”。一次,她受邀为大连女记者协会讲课,一个记者真诚发问:“怎样才能像你那样发现新闻?你那些精彩的新闻是怎样做出来的?”这时的柴静,给人的感觉并不是激烈的“火柴”,而是一种沉淀过的“安静”,她说:“站在最近的地方,你就能‘看见’新闻……”
素材解读
“站在最近的地方,你就能‘看见’新闻”,这句话的背后是一个记者的勇气、坚强,更是一个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敬畏。反观当下有些记者,早已远离了新闻第一线,以捕风捉影、断章取义的方式去获取新闻材料,于是有了“中国大妈讹诈外国小伙”“美国教育不如中国教育”这些以讹传讹的爆炸性新闻。柴静,用行动阐释了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坚守的最宝贵的原则。
适用话题
新闻记者的神圣职业感 勇敢无畏与温柔沉静
做自己内心深处认可的事
早年,柴静喜欢戴藏饰,这些年不戴了。录节目,制片人看她脖子太空,勒令她戴一条项链,她选“小小”的那条。有节目需要,她才化妆,生活中,她素面朝天。有人开玩笑说柴静是央视最穷的主持人——她没有在北京买房,很长一段时间都租住在一间一室一厅的房子里,有书桌,有音乐。记者问柴静:“你一直住在租的房子里,也不买车,是甘于清贫吗?”柴静好像不知道怎么答,想了很久,把手里的餐巾纸撕成一片片:“我很怕这沦为一个符号化的东西。其实我并不高尚,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财富,并不能给我带来安全感。有时想想,这里面是空的,是不可依靠的。大部分时候,我更看重生命本身,它才是真的,它饱满像果实。而有些东西是空的,我从里面体会不到任何幸福。”
柴静的朋友都曾接到请柴静出席饭局、晚会、活动等的邀约。大家知趣,在电话里推了,从不跟柴静提。作为公众人物,柴静有机会成为有钱人,但至少到现在为止,朋友没看到她接受过任何这类邀请。
“她对金钱没有概念。”《看见》栏目的编导范铭是柴静10年的闺密,范铭说,“这个解释很肤浅,我理解,她是太爱惜自己的羽毛。她每天事情那么多,要读书、看电影、旅游。但生命时间又那么短,她要合理分配。我理解,她只做自己内心深处认可的事,这是基于一种价值观的判断。”
素材解读
人活着到底应该追求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是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拼命地追求钱财,有人拼命地追求权力……在丰富的物质面前,现代人早已忘却了生命的本质,以至于让自己沦为了欲望的奴隶。其实,生命何其短暂,不委屈自己,不“异化”自己,顺着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不也是一种追求,一种幸福吗?
适用话题
人格魅力 人的价值 何为幸福
穹顶之下
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调查的原因始于柴静的女儿还没出世就患上了肿瘤,一出生就要接受手术。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柴静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生活在一年有175天污染的北京,柴静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什么是蓝天”“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于是她开始了调查,“不是作为记者,而是出于母性本能”。
在纪录片中,柴静做雾霾健康测试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在雾霾中生活一天,一个白色的采样仪变为黑色;前往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赴多国实地了解治污经验……对于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同胞,她想为他们的呼吸尽点力。“不耸动,也不回避,就是尽量说明白”。103分钟的纪录片,延续了柴静一以贯之的审视、追问和投入: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一经推出即刷爆网络,被认为是“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
探明真相之后,她用行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减少雾霾:看到家门口有一片裸露的工地,她试着与施工者交涉,结果扬尘的土堆得到覆盖;楼下的餐馆没有加装油烟处理装置,她打了举报电话12369,餐馆老板果然装上了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她的体会是,如果不打,12369就只是一个数字。她建议大家:表达你的不满,维护你的权益!
素材解读
“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或许,我们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疑问,但没有人也没有机构非常直观地给我们解释。今天的柴静做到了,无论是出于记者的职业习惯还是出于母爱情深。毫无疑问,柴静的《穹顶之下》给公众打开了了解雾霾的另外一扇窗口。无论网友对柴静雾霾调查的评论是褒是贬,她敢于看见我们视而不见的东西,这本身就是值得我们点赞的理由。
适用话题
母爱的驱动力 公民的责任感 改变,从自身做起
附:人物小传
柴静,1976年1月1日出生于山西临汾。1992年,16岁的柴静到湖南长沙读大学。1995年毕业时,恰逢长沙要成立一个新的文艺台,柴静去应聘,考核之后被录用。1995年至1998年,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文艺广播任主持人,主持《夜色温柔》,这个栏目广受大学生欢迎。
1999年,柴静进入央视《东方时空》;2001年10月,加盟《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担任主持人;2003年4月,担任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同时也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同年,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2006年,推出《柴静两会观察》,此栏目到2011年已成为央视新闻频道的品牌栏目;2009年,离开《新闻调查》,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面对面》主持人;2011年,担任《看见》主持人;2013年出版了讲述自己在央视10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引起热议,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2014年,从央视低调离职;2015年年初自费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2003年,柴静进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成为最早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后,采访艾滋病人、自杀儿童、吸毒女、地震、奥运会、征地,柴静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新闻第一线。有人总结,在这些节目里,镜头中的柴静,62%的时间挺身而出与黑暗势力交锋,38%的时间低下身去倾听弱者的申诉。那个瘦弱但眼神坚定、提问尖锐的女记者,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深深记住。
柴静说,她是“火柴的柴,安静的静”。一次,她受邀为大连女记者协会讲课,一个记者真诚发问:“怎样才能像你那样发现新闻?你那些精彩的新闻是怎样做出来的?”这时的柴静,给人的感觉并不是激烈的“火柴”,而是一种沉淀过的“安静”,她说:“站在最近的地方,你就能‘看见’新闻……”
素材解读
“站在最近的地方,你就能‘看见’新闻”,这句话的背后是一个记者的勇气、坚强,更是一个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敬畏。反观当下有些记者,早已远离了新闻第一线,以捕风捉影、断章取义的方式去获取新闻材料,于是有了“中国大妈讹诈外国小伙”“美国教育不如中国教育”这些以讹传讹的爆炸性新闻。柴静,用行动阐释了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坚守的最宝贵的原则。
适用话题
新闻记者的神圣职业感 勇敢无畏与温柔沉静
做自己内心深处认可的事
早年,柴静喜欢戴藏饰,这些年不戴了。录节目,制片人看她脖子太空,勒令她戴一条项链,她选“小小”的那条。有节目需要,她才化妆,生活中,她素面朝天。有人开玩笑说柴静是央视最穷的主持人——她没有在北京买房,很长一段时间都租住在一间一室一厅的房子里,有书桌,有音乐。记者问柴静:“你一直住在租的房子里,也不买车,是甘于清贫吗?”柴静好像不知道怎么答,想了很久,把手里的餐巾纸撕成一片片:“我很怕这沦为一个符号化的东西。其实我并不高尚,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财富,并不能给我带来安全感。有时想想,这里面是空的,是不可依靠的。大部分时候,我更看重生命本身,它才是真的,它饱满像果实。而有些东西是空的,我从里面体会不到任何幸福。”
柴静的朋友都曾接到请柴静出席饭局、晚会、活动等的邀约。大家知趣,在电话里推了,从不跟柴静提。作为公众人物,柴静有机会成为有钱人,但至少到现在为止,朋友没看到她接受过任何这类邀请。
“她对金钱没有概念。”《看见》栏目的编导范铭是柴静10年的闺密,范铭说,“这个解释很肤浅,我理解,她是太爱惜自己的羽毛。她每天事情那么多,要读书、看电影、旅游。但生命时间又那么短,她要合理分配。我理解,她只做自己内心深处认可的事,这是基于一种价值观的判断。”
素材解读
人活着到底应该追求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是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拼命地追求钱财,有人拼命地追求权力……在丰富的物质面前,现代人早已忘却了生命的本质,以至于让自己沦为了欲望的奴隶。其实,生命何其短暂,不委屈自己,不“异化”自己,顺着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不也是一种追求,一种幸福吗?
适用话题
人格魅力 人的价值 何为幸福
穹顶之下
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调查的原因始于柴静的女儿还没出世就患上了肿瘤,一出生就要接受手术。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柴静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生活在一年有175天污染的北京,柴静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什么是蓝天”“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于是她开始了调查,“不是作为记者,而是出于母性本能”。
在纪录片中,柴静做雾霾健康测试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在雾霾中生活一天,一个白色的采样仪变为黑色;前往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赴多国实地了解治污经验……对于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同胞,她想为他们的呼吸尽点力。“不耸动,也不回避,就是尽量说明白”。103分钟的纪录片,延续了柴静一以贯之的审视、追问和投入: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一经推出即刷爆网络,被认为是“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
探明真相之后,她用行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减少雾霾:看到家门口有一片裸露的工地,她试着与施工者交涉,结果扬尘的土堆得到覆盖;楼下的餐馆没有加装油烟处理装置,她打了举报电话12369,餐馆老板果然装上了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她的体会是,如果不打,12369就只是一个数字。她建议大家:表达你的不满,维护你的权益!
素材解读
“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或许,我们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疑问,但没有人也没有机构非常直观地给我们解释。今天的柴静做到了,无论是出于记者的职业习惯还是出于母爱情深。毫无疑问,柴静的《穹顶之下》给公众打开了了解雾霾的另外一扇窗口。无论网友对柴静雾霾调查的评论是褒是贬,她敢于看见我们视而不见的东西,这本身就是值得我们点赞的理由。
适用话题
母爱的驱动力 公民的责任感 改变,从自身做起
附:人物小传
柴静,1976年1月1日出生于山西临汾。1992年,16岁的柴静到湖南长沙读大学。1995年毕业时,恰逢长沙要成立一个新的文艺台,柴静去应聘,考核之后被录用。1995年至1998年,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文艺广播任主持人,主持《夜色温柔》,这个栏目广受大学生欢迎。
1999年,柴静进入央视《东方时空》;2001年10月,加盟《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担任主持人;2003年4月,担任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同时也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同年,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2006年,推出《柴静两会观察》,此栏目到2011年已成为央视新闻频道的品牌栏目;2009年,离开《新闻调查》,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面对面》主持人;2011年,担任《看见》主持人;2013年出版了讲述自己在央视10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引起热议,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2014年,从央视低调离职;2015年年初自费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