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的力量

来源 :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sw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的地方就有新闻
  2003年,柴静进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成为最早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后,采访艾滋病人、自杀儿童、吸毒女、地震、奥运会、征地,柴静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新闻第一线。有人总结,在这些节目里,镜头中的柴静,62%的时间挺身而出与黑暗势力交锋,38%的时间低下身去倾听弱者的申诉。那个瘦弱但眼神坚定、提问尖锐的女记者,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深深记住。
  柴静说,她是“火柴的柴,安静的静”。一次,她受邀为大连女记者协会讲课,一个记者真诚发问:“怎样才能像你那样发现新闻?你那些精彩的新闻是怎样做出来的?”这时的柴静,给人的感觉并不是激烈的“火柴”,而是一种沉淀过的“安静”,她说:“站在最近的地方,你就能‘看见’新闻……”
  素材解读
  “站在最近的地方,你就能‘看见’新闻”,这句话的背后是一个记者的勇气、坚强,更是一个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敬畏。反观当下有些记者,早已远离了新闻第一线,以捕风捉影、断章取义的方式去获取新闻材料,于是有了“中国大妈讹诈外国小伙”“美国教育不如中国教育”这些以讹传讹的爆炸性新闻。柴静,用行动阐释了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坚守的最宝贵的原则。
  适用话题
  新闻记者的神圣职业感 勇敢无畏与温柔沉静
  做自己内心深处认可的事
  早年,柴静喜欢戴藏饰,这些年不戴了。录节目,制片人看她脖子太空,勒令她戴一条项链,她选“小小”的那条。有节目需要,她才化妆,生活中,她素面朝天。有人开玩笑说柴静是央视最穷的主持人——她没有在北京买房,很长一段时间都租住在一间一室一厅的房子里,有书桌,有音乐。记者问柴静:“你一直住在租的房子里,也不买车,是甘于清贫吗?”柴静好像不知道怎么答,想了很久,把手里的餐巾纸撕成一片片:“我很怕这沦为一个符号化的东西。其实我并不高尚,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财富,并不能给我带来安全感。有时想想,这里面是空的,是不可依靠的。大部分时候,我更看重生命本身,它才是真的,它饱满像果实。而有些东西是空的,我从里面体会不到任何幸福。”
  柴静的朋友都曾接到请柴静出席饭局、晚会、活动等的邀约。大家知趣,在电话里推了,从不跟柴静提。作为公众人物,柴静有机会成为有钱人,但至少到现在为止,朋友没看到她接受过任何这类邀请。


  “她对金钱没有概念。”《看见》栏目的编导范铭是柴静10年的闺密,范铭说,“这个解释很肤浅,我理解,她是太爱惜自己的羽毛。她每天事情那么多,要读书、看电影、旅游。但生命时间又那么短,她要合理分配。我理解,她只做自己内心深处认可的事,这是基于一种价值观的判断。”
  素材解读
  人活着到底应该追求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是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拼命地追求钱财,有人拼命地追求权力……在丰富的物质面前,现代人早已忘却了生命的本质,以至于让自己沦为了欲望的奴隶。其实,生命何其短暂,不委屈自己,不“异化”自己,顺着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不也是一种追求,一种幸福吗?
  适用话题
  人格魅力 人的价值 何为幸福
  穹顶之下
  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调查的原因始于柴静的女儿还没出世就患上了肿瘤,一出生就要接受手术。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柴静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生活在一年有175天污染的北京,柴静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什么是蓝天”“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于是她开始了调查,“不是作为记者,而是出于母性本能”。
  在纪录片中,柴静做雾霾健康测试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在雾霾中生活一天,一个白色的采样仪变为黑色;前往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赴多国实地了解治污经验……对于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同胞,她想为他们的呼吸尽点力。“不耸动,也不回避,就是尽量说明白”。103分钟的纪录片,延续了柴静一以贯之的审视、追问和投入: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一经推出即刷爆网络,被认为是“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
  探明真相之后,她用行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减少雾霾:看到家门口有一片裸露的工地,她试着与施工者交涉,结果扬尘的土堆得到覆盖;楼下的餐馆没有加装油烟处理装置,她打了举报电话12369,餐馆老板果然装上了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她的体会是,如果不打,12369就只是一个数字。她建议大家:表达你的不满,维护你的权益!
  素材解读
  “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或许,我们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疑问,但没有人也没有机构非常直观地给我们解释。今天的柴静做到了,无论是出于记者的职业习惯还是出于母爱情深。毫无疑问,柴静的《穹顶之下》给公众打开了了解雾霾的另外一扇窗口。无论网友对柴静雾霾调查的评论是褒是贬,她敢于看见我们视而不见的东西,这本身就是值得我们点赞的理由。
  适用话题
  母爱的驱动力 公民的责任感 改变,从自身做起
  附:人物小传
  柴静,1976年1月1日出生于山西临汾。1992年,16岁的柴静到湖南长沙读大学。1995年毕业时,恰逢长沙要成立一个新的文艺台,柴静去应聘,考核之后被录用。1995年至1998年,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文艺广播任主持人,主持《夜色温柔》,这个栏目广受大学生欢迎。
  1999年,柴静进入央视《东方时空》;2001年10月,加盟《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担任主持人;2003年4月,担任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同时也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同年,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2006年,推出《柴静两会观察》,此栏目到2011年已成为央视新闻频道的品牌栏目;2009年,离开《新闻调查》,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面对面》主持人;2011年,担任《看见》主持人;2013年出版了讲述自己在央视10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引起热议,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2014年,从央视低调离职;2015年年初自费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其他文献
原文  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  李 白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①,疑是山阴雪后来②。注释  ①寻:沿着,顺着。  ②山阴雪后来:据《世说新语?任诞》记载,王子猷在山阴居住时,一天夜降大雪,他醒来后,满眼雪白,忽然想起在剡县的戴安道,就连夜乘坐小船前往戴家,到了戴家门前,却不进门而返;人问原因,回答说,自己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阐发  缓缓地,缓缓地,红艳如火
期刊
阳光明媚,春意正浓,新年的气息渐渐笼罩了这座大山里的村庄。今年过年和往年一样热闹动人,却又和往年有点儿不一样,至少在我们家,意义非凡。  每年过年时在外奔波的年轻人都会回归故乡和自己的亲人团聚,我的表哥也不例外。但是今年和往年不同的是,他不是自己一个人回来的,而是带着女朋友。  放假这几天我在家待得都快发霉了,一听说表哥回来了,还带上了小嫂子,内心颇有点激动,赶紧去了姑姑家。初见嫂子时我很惊讶,该
期刊
江苏淮阴中学 杨 晨  我坚信学校食堂里为我们盛饭的师傅们都是“武林高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给我们盛菜时,特别是盛肉菜时,必是先将勺子以45度角倾斜,以避免所盛的菜量超过半勺,然后在将菜从锅里倒进餐盘中的短暂距离里竭尽所能地将里面的肉抖回锅里,每次进入我们盘里的肉绝对不会超过3块。盛饭师傅们打饭时所用力量之精准、角度之刁钻、对肉块数量的把控之严格着实令我佩服。更让我叹为观止的是,他们每次盛饭时
期刊
又踩一脚  刚从超市买完东西出来,有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不小心踩了我一脚,他马上奶声奶气地跟我说对不起。我看他挺乖的,就给了他几颗糖。他接过糖,看了我一眼,迟疑了一下,又踩了我一脚。  我的美丽是一种罪  5岁的侄女偷偷从衣柜翻出小洋裙套在身上,不穿厚外套就准备去幼儿园,还没出门就被妈妈发现了,妈妈喝道:“臭丫头,你也不看外面多冷!你穿条裙子就出门?”侄女不开心了,钻进衣柜不出来。我过去敲敲柜门:
期刊
原文  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
期刊
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毕淑敏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捷克)米兰·昆德拉  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们曾经风光过;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爬上来。  ——陈道明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
期刊
原文  方上马欲行,忽见童子招手篱外,叫曰:“老先生来也。”玄德视之,见小桥之西,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口吟诗一首。诗曰: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导引  “我是皇家后代,平定汉家山河的重任舍我其谁?”汉末战乱中,刘备大概常常这么想。
期刊
一块小小的黑板,留下了我多少记忆。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记忆,与数学老师夏老师有关。  最初听到数学老师的名字,还是在小学六年级。那时,有不少家长在私下里传,进了初中,若正好是夏老师教数学,那是孩子的造化。  夏老师是谁?夏悟然。一个男性化的名字。  第一节数学课,走进教室的是一位年近五十的中年女士,很普通,普通得就像一个农家妇女;很家常,家常得就像班里某个同学的母亲。  我曾经无数次在心里勾画夏
期刊
儿子刚上初一,老师打电话说儿子的作文涉嫌抄袭。  放学后,我拿出儿子的作文本翻看,只见有一篇作文,开头一句写道:记得上初三的时候……
期刊
晚上和儿子一起看《康熙王朝》, 我语重心长地说:“儿子,看人家康熙,8岁都当皇帝了。”  儿子满不在乎地答道:“那是因为他爸爸死得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