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的核心,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绩效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本文梳理了利率市场化影响银行绩效的三个机制,并从商业银行银行的角度,提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银行绩效;应对策略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70年代,去管制化在金融领域兴起了一股自由化趋势。利率变革是金融领域自由化的基础部分,因而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全球仅剩部分发展中国家未完成利率自由化。中国历经20余年的利率改革在2015年以存款利率上限的取消为标志,达到初步完成状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中间商沟通了资金供求,资金成本和资金收益都与利率相关。利率机制变革必然会冲击其成本和收益。因此,银行经营绩效必然受到利率改革的影响。
盛朝辉(2010)认为利率自由化主要带来两方面的变化,一个是存贷之间的差距将会减小,另一个是利率波动加大,这两个方面都造成中小型金融机构的盈利性下降。胡才龙、游春(2011)认为利率市场化将使商业银行竞争加剧,盈利受到不利影响。盛松成(2013)认为,如果取消存款利率上限,那么存款和贷款的利率都会有升高的走势,但是两者的差会收窄,银行将原有的一部分利润让出。刑学艳(2011)发现适度的竞争和有效的激励对于商业银行绩效具有重大意义。
二、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绩效的机制分析
1.利差机制
在我国资本账户没有放开和民营金融机构数量有限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有着绝对的垄断地位,以及管制保护造成了稳固的利差,这造成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进行经营。利率市场化使存贷利差收窄的原因来源于两个方面:在存款利率方面,伴随利率自由化的加强,各商业银行为加强竞争力便會在可调整的范围内制定较高的利率,以争夺有限的存款资源;在贷款利率方面,为了增加贷款发放量,商业银行会刻意制定较低的利率,以抢夺优质的贷款客户。
2.利率波动机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利率完全受到政府的管制,管制制度导致利率水平维持在某一水平上,波动幅度很小,甚至是完全没有波动。改革之后,政府赋予银行更多的金融权力,可依据自身情况决定金融产品的利率,以及各种利率结构。逐渐扩大的经营权意味着利率处于市场制度下,受市场供求的影响也就越大,这使得商业银行为了适应供求变化而更为频繁和更大幅度的调整利率。因此,利率市场化一定造成更大的利率波动。利率改革通过更大的利率上下波动造成了更强的利率风险,对商业银经营绩效产生影响。
3.竞争机制
利率自由化往往会给金融市场造成更激烈的竞争。这些竞争可归类于内、外两个方面。内部竞争指的是各家银行之间的业务争夺,这是由传统金融行业高度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导致的。而外部竞争主要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民资与外资的进入。非银行金融机构会争夺原本可以进入银行业的资金。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的结合改变了人们的支付和结算习惯,抢夺了商业银行理财投放等业务。银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有着严格行业准入要求,民资和外资难以介入,利率市场化也会推动管制的放松,从而给银行的经营增加难度。此外,激烈的内、外部竞争共同倒逼商业银行加强创新,转移业务重心以及提升经营能力,进而改善经营绩效。
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建议
1.转变发展模式
大型商业银行依靠稳定的存贷利差、充足的国有资本以及丰富的资金来源,长时间里以规模发展为导向。在这种粗放模式下,资本消耗和成本较大,尤其现在面临着经济下行和利率改革的大环境,发展战略必须要调整,由做大转变为做强,由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变为精细化发展模式。精细化发展要求大型银行要更注重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率,去除官僚主义、复杂的审批手续以及冗员等。
2.加强风险管理
利率制度改革一定使利率风险问题更为严重。中国金融业监管本身就有疏漏,加上过去稳定的市场环境使商业银行产生了惰性,在风险管理方面投入不足。尤其对大型银行来说,巨大的资产规模既带来了优势也带来了劣势。优势是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劣势是很难及时应对风险的变化。这就要求大型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物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3.加强创新和业务转型
业务结构不合理和利息收入占比过大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通病,加之利率改革使传统的业务收入下降,为了长远发展,大型商业银行必须尽快转变业务重心以及加强业务创新。大型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市场份额和营业网点的优势着力发展附加值更高的中间业务。
4.发展有潜质的中小企业客户和地方特色业务
大型银行有着资产规模巨大和市场占比高的优势,主要客户群大都是国企和大型民企,而中小型商业银行面对的都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型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审批速度快和信息成本低的优势,发展有潜质的中小企业客户。依靠着区位优势,中小型银行可以着力于地方性业务,例如当地企业的费用和工资结算业务,中小项目融资业务,以及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创造多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从而与当地企业和单位形成长期的互惠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1 盛朝晖.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07):41-45.
[2]2 游春,胡才龙.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银行影响的问题研究.农村金融研究,2011(08):49-52.
[3]3 盛松成.为什么存款利率上限放宽会使贷款利率上升.中国金融,2013(24):24-27.
[4]4 邢学艳.产权、竞争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研究:[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张 勇(1994.10—),男,山东临沂人,硕士,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和劳动经济学。
黄凌宵(1994.12—),男,重庆人,硕士,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和劳动经济学。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银行绩效;应对策略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70年代,去管制化在金融领域兴起了一股自由化趋势。利率变革是金融领域自由化的基础部分,因而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全球仅剩部分发展中国家未完成利率自由化。中国历经20余年的利率改革在2015年以存款利率上限的取消为标志,达到初步完成状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中间商沟通了资金供求,资金成本和资金收益都与利率相关。利率机制变革必然会冲击其成本和收益。因此,银行经营绩效必然受到利率改革的影响。
盛朝辉(2010)认为利率自由化主要带来两方面的变化,一个是存贷之间的差距将会减小,另一个是利率波动加大,这两个方面都造成中小型金融机构的盈利性下降。胡才龙、游春(2011)认为利率市场化将使商业银行竞争加剧,盈利受到不利影响。盛松成(2013)认为,如果取消存款利率上限,那么存款和贷款的利率都会有升高的走势,但是两者的差会收窄,银行将原有的一部分利润让出。刑学艳(2011)发现适度的竞争和有效的激励对于商业银行绩效具有重大意义。
二、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绩效的机制分析
1.利差机制
在我国资本账户没有放开和民营金融机构数量有限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有着绝对的垄断地位,以及管制保护造成了稳固的利差,这造成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进行经营。利率市场化使存贷利差收窄的原因来源于两个方面:在存款利率方面,伴随利率自由化的加强,各商业银行为加强竞争力便會在可调整的范围内制定较高的利率,以争夺有限的存款资源;在贷款利率方面,为了增加贷款发放量,商业银行会刻意制定较低的利率,以抢夺优质的贷款客户。
2.利率波动机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利率完全受到政府的管制,管制制度导致利率水平维持在某一水平上,波动幅度很小,甚至是完全没有波动。改革之后,政府赋予银行更多的金融权力,可依据自身情况决定金融产品的利率,以及各种利率结构。逐渐扩大的经营权意味着利率处于市场制度下,受市场供求的影响也就越大,这使得商业银行为了适应供求变化而更为频繁和更大幅度的调整利率。因此,利率市场化一定造成更大的利率波动。利率改革通过更大的利率上下波动造成了更强的利率风险,对商业银经营绩效产生影响。
3.竞争机制
利率自由化往往会给金融市场造成更激烈的竞争。这些竞争可归类于内、外两个方面。内部竞争指的是各家银行之间的业务争夺,这是由传统金融行业高度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导致的。而外部竞争主要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民资与外资的进入。非银行金融机构会争夺原本可以进入银行业的资金。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的结合改变了人们的支付和结算习惯,抢夺了商业银行理财投放等业务。银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有着严格行业准入要求,民资和外资难以介入,利率市场化也会推动管制的放松,从而给银行的经营增加难度。此外,激烈的内、外部竞争共同倒逼商业银行加强创新,转移业务重心以及提升经营能力,进而改善经营绩效。
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建议
1.转变发展模式
大型商业银行依靠稳定的存贷利差、充足的国有资本以及丰富的资金来源,长时间里以规模发展为导向。在这种粗放模式下,资本消耗和成本较大,尤其现在面临着经济下行和利率改革的大环境,发展战略必须要调整,由做大转变为做强,由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变为精细化发展模式。精细化发展要求大型银行要更注重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率,去除官僚主义、复杂的审批手续以及冗员等。
2.加强风险管理
利率制度改革一定使利率风险问题更为严重。中国金融业监管本身就有疏漏,加上过去稳定的市场环境使商业银行产生了惰性,在风险管理方面投入不足。尤其对大型银行来说,巨大的资产规模既带来了优势也带来了劣势。优势是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劣势是很难及时应对风险的变化。这就要求大型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物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3.加强创新和业务转型
业务结构不合理和利息收入占比过大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通病,加之利率改革使传统的业务收入下降,为了长远发展,大型商业银行必须尽快转变业务重心以及加强业务创新。大型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市场份额和营业网点的优势着力发展附加值更高的中间业务。
4.发展有潜质的中小企业客户和地方特色业务
大型银行有着资产规模巨大和市场占比高的优势,主要客户群大都是国企和大型民企,而中小型商业银行面对的都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型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审批速度快和信息成本低的优势,发展有潜质的中小企业客户。依靠着区位优势,中小型银行可以着力于地方性业务,例如当地企业的费用和工资结算业务,中小项目融资业务,以及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创造多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从而与当地企业和单位形成长期的互惠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1 盛朝晖.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07):41-45.
[2]2 游春,胡才龙.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银行影响的问题研究.农村金融研究,2011(08):49-52.
[3]3 盛松成.为什么存款利率上限放宽会使贷款利率上升.中国金融,2013(24):24-27.
[4]4 邢学艳.产权、竞争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研究:[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张 勇(1994.10—),男,山东临沂人,硕士,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和劳动经济学。
黄凌宵(1994.12—),男,重庆人,硕士,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和劳动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