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规律、推导公式、归纳出结论,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在放的同时,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讲究“导”的艺术,“导”得好,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增添活力。
一、 自主发现源于“导”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时点拨是引导其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数学》教科书中,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自学这些知识。教学时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在新知的生长点上给予点拨。例如:在一年级学习“8加几”时,我先出示一道“9+4”的复习题,让学生说说怎么想,怎么算?(因为9加1得10,所以把4分成1和3,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为什么这样算?这是一种什么方法?这样一来,于是便复习巩固了“凑十法”。接着出示“8+4”,这是一道8加几的算式,怎么计算呢?你能自己做一做吗?由于学生有了用“凑十法”计算的基础,很快便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再学习“7加几”“6加几”等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在没有漂亮的挂图,没有精心的讲解,在看似不经意的一“导”中,学生便能自主发现新知(计算8加几)的规律。
二、 自主推导源于“导”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必须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怎样才能让学生悟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结论呢?我的做法是:用一组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
在教学时先借助演示,讲授例题“有9个梨,每4个装一盘,可装几盘?还剩几个?”并列出算式:9÷4=2(盘)………1(个),接着:
1.添加一个梨后问:“现在可以装几盘?还剩几个?”
2.把梨的个数设为11个、12个、13个、14个、15个等,会出现什么结果?
9÷4=2……1(个)
10÷4=2……2(个)
11÷4=2……3(个)
12÷4=3……0(个)
13÷4=3……1(个)
14÷4=3……2(个)
15÷4=3……3(个)
3.观察上面一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除数都是4;被除数依次大1,余数每隔几个后又重复出现了;余数只出现0、1、2、3这几个数)
4.余数会不会出现4?(不会!如果余4个,就可以再装一盘)
5.当除数是4时,余数只有0、1、2、3这四种可能,这说明了什么?(余数都比除数小)
以上教学,先让学生看实物摆放,积累一些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计算,并通过观察,推导出“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道理。这个片段,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推导出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正是在一次次这样的推导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 自主归纳源于“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空间,让他们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由被动接受转化到主动获取。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拿出活动角,动手操作:
1.用活动角做的角变大,边是不是伸长呢?
2.用活动角做的角变小,边是不是缩短呢?
3.用剪刀把角两边剪短,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剪活动角的边,归纳出结论:“角的大小变化与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
四、 自主探索源于“导”
我们的教学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设计一道这样的练习:要量出一张纸的长度,但直尺不够长,怎么办呢?
1.让学生动手尝试测量这张纸的长度。
2.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怎样测量出这张纸的长度?
3.汇报讨论结果。学生经过自己的尝试,总结出如下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直尺量一次再接着量一次,然后把两次量得的长度相加;第二种方法是把纸对折再量,然后把量得的长度乘2;第三种方法是把纸对折再对折,用量出一折的长度再乘4。
学生经过尝试,自己探索出了方法,似乎到了这儿问题已经解决了,该结束了。但并非如此,这时教师引导:“从第二、三种方法中你想到了什么?”这一提问,激起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可以把它折成二份、三份、四份……越长的东西折的份数越多。量出每份的长度,再乘份数,就可以求出总长。举一反三,找到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学生便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孙恭伟
一、 自主发现源于“导”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时点拨是引导其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数学》教科书中,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自学这些知识。教学时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在新知的生长点上给予点拨。例如:在一年级学习“8加几”时,我先出示一道“9+4”的复习题,让学生说说怎么想,怎么算?(因为9加1得10,所以把4分成1和3,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为什么这样算?这是一种什么方法?这样一来,于是便复习巩固了“凑十法”。接着出示“8+4”,这是一道8加几的算式,怎么计算呢?你能自己做一做吗?由于学生有了用“凑十法”计算的基础,很快便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再学习“7加几”“6加几”等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在没有漂亮的挂图,没有精心的讲解,在看似不经意的一“导”中,学生便能自主发现新知(计算8加几)的规律。
二、 自主推导源于“导”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必须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怎样才能让学生悟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结论呢?我的做法是:用一组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
在教学时先借助演示,讲授例题“有9个梨,每4个装一盘,可装几盘?还剩几个?”并列出算式:9÷4=2(盘)………1(个),接着:
1.添加一个梨后问:“现在可以装几盘?还剩几个?”
2.把梨的个数设为11个、12个、13个、14个、15个等,会出现什么结果?
9÷4=2……1(个)
10÷4=2……2(个)
11÷4=2……3(个)
12÷4=3……0(个)
13÷4=3……1(个)
14÷4=3……2(个)
15÷4=3……3(个)
3.观察上面一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除数都是4;被除数依次大1,余数每隔几个后又重复出现了;余数只出现0、1、2、3这几个数)
4.余数会不会出现4?(不会!如果余4个,就可以再装一盘)
5.当除数是4时,余数只有0、1、2、3这四种可能,这说明了什么?(余数都比除数小)
以上教学,先让学生看实物摆放,积累一些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计算,并通过观察,推导出“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道理。这个片段,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推导出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正是在一次次这样的推导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 自主归纳源于“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空间,让他们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由被动接受转化到主动获取。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拿出活动角,动手操作:
1.用活动角做的角变大,边是不是伸长呢?
2.用活动角做的角变小,边是不是缩短呢?
3.用剪刀把角两边剪短,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剪活动角的边,归纳出结论:“角的大小变化与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
四、 自主探索源于“导”
我们的教学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设计一道这样的练习:要量出一张纸的长度,但直尺不够长,怎么办呢?
1.让学生动手尝试测量这张纸的长度。
2.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怎样测量出这张纸的长度?
3.汇报讨论结果。学生经过自己的尝试,总结出如下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直尺量一次再接着量一次,然后把两次量得的长度相加;第二种方法是把纸对折再量,然后把量得的长度乘2;第三种方法是把纸对折再对折,用量出一折的长度再乘4。
学生经过尝试,自己探索出了方法,似乎到了这儿问题已经解决了,该结束了。但并非如此,这时教师引导:“从第二、三种方法中你想到了什么?”这一提问,激起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可以把它折成二份、三份、四份……越长的东西折的份数越多。量出每份的长度,再乘份数,就可以求出总长。举一反三,找到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学生便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孙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