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洋淀每年产芦苇约10万t,其中苇箔是白洋淀地区的传统产品,利用芦苇量最大。在加工苇箔和工艺品过程中,大量的苇叶、苇根、苇尖被丢弃,扔到河沟河汊。现有研究表明,成熟芦苇叶片、叶鞘中全氮含量为地上茎氮含量的8~9倍,磷含量为地上茎磷含量的6~7倍。可见,产品加工过程中废弃下脚料的丢弃将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在白洋淀开展芦苇成型燃料资源化利用项目,不但能将芦苇及废弃物变废为能,还可以降低当地农户用能支出,增加收入。同时解决废弃物污染水质问题,改善环境和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