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机会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下沉主义,早已成为中国医药行业近年来上上下下的共识。而于在中心城市、三甲医院拥有绝对话语权的跨国药企而言,却还谈不上任何荣耀。至少迄今为止,在基层市场,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一家跨国企业能像他们在大城市那样长袖善舞。
  这当然再正常不过,面对一个甚少涉足的新兴市场,“速胜论”从来都是个伪命题,何况伴随医改进程的推进尤其是基本药物制度落地,基层市场的原有秩序经历了一个归零再重构的过程。市场变化之剧烈,即便对于具有传统优势的本土企业也难言轻松。
  不过,我们看到,这几年,跨国公司可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在琢磨新医改。据说一些跨国公司在全球总部和中国区都分别成立团队专门研究中国的医改政策,同时也邀请很多专家学者充当“智囊团”,但落实于商业实践,却有不少仍然延续着经验主义,进行有限的创新。这样一来,市场屡屡传来铩羽而归的消息便不意外。
  当下中国医药市场的复杂性,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要素,而是要素之间相互交织和影响。与一线城市可以成功照搬西方市场所谓“最佳实践”的经验相比,市场愈向下沉,客户分布愈分散,特点愈多样,差异愈明显,运营环境愈复杂、愈不规范。仅仅通过研究政策、摆摆“沙盘”、经验主义显然是摸着石头过大江。
  眼下,县级医院在基层市场中的价值通过医改凸显出来。根据波士顿咨询(BCG)的预测,县级医院市场规模到“十二五”末将达2800亿元,是2010年城市医院市场规模的80%,2020年县级医院市场规模将是2010年城市医院市场规模的1.6倍,其中大约有超过500家县级医院将达到三级医院的水平,将成为未来中国医药市场最重要的增长点。此外,对于跨国公司而言,由于县级医院不受基药招标的影响,看上去是其市场下沉的一个讨巧的切入点。
  问题在于,管理成本高、人均产出低、市场准入难于县级医院依然是绕不过去的壁垒,同此前跨国药企初试基层市场时在城市社区的遭遇并无二致。意欲俘获,仍有赖于跨国企业市场战略的创新,归根到底就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营销“本地化”。
  好的战略有赖于企业通过具体的商业实践来提炼。正如毛泽东所言:在认识的过程中,战术决定战略,在实践的过程中,战略决定战术。
其他文献
于我,最近几个月是惶恐不安的。  杂志的定位注定了它的高要求,而我对整个医药行业还未有足够深入的了解,暂时无法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看待一个新闻事件,无法精准地从宏观上、微观上去分辨是非。开始接触选题的时候,总是千头万绪,总想从中理出一个逻辑,为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这个过程何其不易。  尤其是深入到某个具体领域的时候,往往需要翻阅大量的新闻资料,甚至学术文献,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对于采访,一个没
期刊
近年来,生物技术药占全球医药市场的比重正在逐步提高。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信息,生物技术药从2006年的14%上升到2014年的23%,预期2020年全球畅销的100强的药物中生物技术药将达到52%。全球医药市场正在上演由小分子向生物药的“戏剧性”转变。生物技术药物多以病因为靶点,对多种严重及慢性疾病的治疗显示出卓越的临床优势,随着一批生物制品专利在未来5年内密集到期,生物类似药市场将迎来历史机
期刊
2014年冬至这天,在朋友圈被吃饺子的热情刷屏的时候,我悲催的在家里盖着被子捂汗降温。一半迷糊一半清醒的状态下,过电影般,我回溯了过去一年做的采访,有两个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东药集团董事长魏海军,另外一个是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  他们两个人自身,还有所在的公司,都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采访魏海军是在2014年初春,是他接任东药集团董事长后首次接受媒体深度专访。在紧挨着他办公室的偌大会客厅,他边
期刊
忘了是哪部电影的镜头,一个人的剪影出现在一个巨大山洞的前面,山洞很深,旁边是树和落叶。黑暗死守着洞口,只在尽头露出一个发亮的圆点。那是山洞的另一边。那人背对镜头,面向洞中望去。  想来为何这个镜头在脑海里留下如此深的印象,我以为也许是因为感受到了画面之外导演想传递的同理心。漫漫人生,我们和眼前突然发现的山洞相遇。我们走过很多路途,看过很多风景,见过很多人物,但在与山洞相遇的那一刻,一切被抛在脑后,
期刊
肿瘤治疗领域产品众多,疗效突破  →热门药物:16个  →参与企业:12 个  免疫治疗药物有望成为肿瘤治疗领域中的下一座金矿。美国著名医疗投资银行Leerink Partners预计,到2025年,肿瘤免疫市场规模将达到360亿美元。该领域出现PD-1和PD-L1这两个明星靶点,研究者指出,PD-1和PD-L1能够引导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去消灭癌细胞,因此,它们成为开发癌症治疗药物的企业深挖这座金矿
期刊
曾有那么一个夜晚,我彻夜未眠,一直听任两种情绪轮番轰炸我疲劳的大脑,一种是失去的遗憾,一种是面对新挑战的焦虑,辗转反侧直待天光透过窗帘投在墙上。  那段时间,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未曾预料的转型,从健康科普记者转型到医药产业记者。工作的内容不再是解析某个健康相关的知识,介绍前沿的观念与科技,转而到了产业的分析。每操作一个选题,需要更多的关联知识,追溯更多的“前因”,分析更多的“后果”,对每个事件产生
期刊
裹挟在研发实力无比强大的欧美制药巨擘中间,位列世界制药企业榜十名开外的日本企业往往较少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然而其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的制药强国地位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完成这一切,日本只花了不到50年的时间。追溯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不难发现,从“注重研发”到“积极走出去”,很多变革节点与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有着颇多相似之处,从这个层面上说,日本医药市场的发展对于中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与日本一水之隔
期刊
“面对时间,现阶段的人类除了俯首称臣,别无他法”。电影《少年时代》的这句台词道出了我们在时间流逝中的无奈。但无论如何,我们在过去一年都有所收获,赢得成功或者从失败中获得经验,而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再次驰骋生活的资本。  作为一名医药行业的记者,我的任务就是记录医药产业所发生的真实事情,但在寻找真相时总有些力有不逮。因为我们是第三方,没有参与到医药事件当中,所以一直以为从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或者从当事人
期刊
诞生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向世界级企业迈进,立足于中国动力的全球资产管理集团。这是步长、扬子江、复星的掌门人在主政企业20年后给自己的重新许诺。  中国民营医药企业开始有自己的历史了。激荡20年,步长所向披靡,2012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正式进入中国药企100亿俱乐部。复星管理着1500亿资产。扬子江2012年完成销售335亿元,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制药王者。  与此同时,我们对本刊的封面企业初略
期刊
2014年喧嚣不断,小市值公司集体爆发,并购一起接着一接。传统的投资医药板块的方式似乎不再有效,一线白马被抛弃,买入并持有股份的方式难以跑赢医药指数。“看估值不如看市值,看基本面不如看 K 线”的话语时而回响于耳边。  2015 年,行业仍处于变革期,政策层出不穷且变数极大。哪些公司更能让投资者踏踏实实的赚钱,是目前最现实的问题。  传统投资方式被颠覆  医药板块 2014 年的投资似乎看市值就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