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品德课堂应该是“情感化”的课堂。在教学中,教者应当融入真挚的情感,创造一个和美的情感交流空间,并以自己的情感燃起学生心灵的火花,以情动人,以情化人。这样,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在因素才有可能被激活,成为推进学生自身行为的动因。反之,如果缺少了“情感”这一重要“因子”, 品德课就会变成干瘪、苦涩、没有活力,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一、品德课堂“情感化”
教学存在的问题
1.品德课的情感缺失
不少教师认为品德课就是给学生“讲道理”,尤其是高年级品德课的“说教”现象尤为严重。教师往往就概念讲概念,就道理讲道理,在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的同时而忽略了“个体情感是个体基本的重要心理要素,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内部体验和潜在动机,对人们的心理世界起着调节和定向的作用”。实际上,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情感作动力的认知是苍白的,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容易导致学生讨厌“道理”,讨厌“说教”,自然也就不会喜欢品德课。
2.品德课堂的情感泛滥
情感泛滥表现为教师过度追求课堂的情感,而效果却适得其反。
一位教师在教《擦亮眼睛》一课时,为了讲明“相信科学不迷信”的道理,将音乐、视频、表演等搬进课堂,甚至请来家长参与课堂,教师也是不断用煽情的语言渲染氛围。但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段只能让学生感到无比的好奇和新鲜,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而端坐教室的家长也只能充当观看师生表演的尴尬观众,教师泛滥化的情感语言更是让人产生不真实感。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情感体验的表面化
课程标准要求品德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但大多是以“课堂体验”为主。常用的做法是:创设情境,进行表演体验;抛出问题,进行辨析体验;搭建讲台,进行辩论体验等。这些体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但由于教师往往过分关注现场效果,忽视实质内容和价值,不能将课堂体验拓展延伸至学生的实际生活,因而容易导致情感体验表面化、肤浅化。
二、构建“情感化”
品德课堂的策略
1.寓情于景,引发情感
应根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社会热点问题、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收集身边典型的案例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这些源自于学生生活的情景更具有真实性、可感性,因而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震撼学生心灵,引发学生内心情感,引起其思想和情感的共鸣。这样的情境会成为课堂最美的风景,让学生留恋往返,而不是“到此一游”。
教《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时,适逢2008北京奥运会举行。从奥运会徽标到奥运会开幕式,都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尤其是开幕式上篇的《灿烂文明》,将“太古遗音”、四大发明、汉字和戏曲等中国灿烂的文化神奇地展示于世人。一开始,教师就播放部分视频片段,这些曾经的画面再次将学生带入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民族深受感染和熏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2.倾情于心,增进情感
构建“情感化”课堂,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充满激情与活力。教师只有情感丰富,真情真意,师生间才能产生一系列的情感效应。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将自己和蔼、信任的目光尽可能地投向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被重视感、被关注感。教师应当对每一位学生充满关爱,充满尊重,这样做才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品德教学。
3.关注细节,调节情感
品德学科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它更多的涉及道德、情感、心理,涉及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课堂细节,及时地发现问题,适时地调节情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明习惯。
笔者在教学中曾经遇到过一件事:在教《我的课余生活》一课时,老师让学生们交流彼此的课余生活,这时班长主动举手说,由于自己对同学要求严格,坚持原则,课余几乎没有同学愿意和她玩耍,选举三好学生也很少有同学投她票,这让她既难以理解又无法接受。
对此,老师着重针对班级中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加以正确引导。课后则多次主动找班长谈心,帮她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引导她建立积极良好的心态,鼓励她在工作中将坚持原则和讲究方式方法结合起来,放下架子,主动与同学交流、玩耍,与同学们交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位班长渐渐成为受同学欢迎的班干部,并成功当选为学校大队长。
4.体验感悟,升华情感
苏教版三年级《我不耍赖皮》一课,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知道平时做游戏、学习、生活都离不开规则,要自觉遵守规则。教师在教授本课时,首先创设了一个游玩情境,让全班学生进入角色,体验在超市购买物品、乘车前往公园、购票进入公园、游玩公园等公共场所有哪些规则,应当如何遵守规则。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关注的目光投入校园,思考在校园生活中应当怎样遵守校园规则。知道下课的时候整理好桌椅,有序走出教室也是守规则的表现。
这样的课堂体验来源于生活,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生活并学会生活,同时使学生向善的道德情感得到升华,并自觉地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努力构建情感化的品德课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注重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情感积累,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使其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个性得以充分地发展和彰显。
责任编辑/齐欣
一、品德课堂“情感化”
教学存在的问题
1.品德课的情感缺失
不少教师认为品德课就是给学生“讲道理”,尤其是高年级品德课的“说教”现象尤为严重。教师往往就概念讲概念,就道理讲道理,在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的同时而忽略了“个体情感是个体基本的重要心理要素,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内部体验和潜在动机,对人们的心理世界起着调节和定向的作用”。实际上,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情感作动力的认知是苍白的,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容易导致学生讨厌“道理”,讨厌“说教”,自然也就不会喜欢品德课。
2.品德课堂的情感泛滥
情感泛滥表现为教师过度追求课堂的情感,而效果却适得其反。
一位教师在教《擦亮眼睛》一课时,为了讲明“相信科学不迷信”的道理,将音乐、视频、表演等搬进课堂,甚至请来家长参与课堂,教师也是不断用煽情的语言渲染氛围。但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段只能让学生感到无比的好奇和新鲜,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而端坐教室的家长也只能充当观看师生表演的尴尬观众,教师泛滥化的情感语言更是让人产生不真实感。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情感体验的表面化
课程标准要求品德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但大多是以“课堂体验”为主。常用的做法是:创设情境,进行表演体验;抛出问题,进行辨析体验;搭建讲台,进行辩论体验等。这些体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但由于教师往往过分关注现场效果,忽视实质内容和价值,不能将课堂体验拓展延伸至学生的实际生活,因而容易导致情感体验表面化、肤浅化。
二、构建“情感化”
品德课堂的策略
1.寓情于景,引发情感
应根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社会热点问题、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收集身边典型的案例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这些源自于学生生活的情景更具有真实性、可感性,因而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震撼学生心灵,引发学生内心情感,引起其思想和情感的共鸣。这样的情境会成为课堂最美的风景,让学生留恋往返,而不是“到此一游”。
教《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时,适逢2008北京奥运会举行。从奥运会徽标到奥运会开幕式,都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尤其是开幕式上篇的《灿烂文明》,将“太古遗音”、四大发明、汉字和戏曲等中国灿烂的文化神奇地展示于世人。一开始,教师就播放部分视频片段,这些曾经的画面再次将学生带入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民族深受感染和熏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2.倾情于心,增进情感
构建“情感化”课堂,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充满激情与活力。教师只有情感丰富,真情真意,师生间才能产生一系列的情感效应。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将自己和蔼、信任的目光尽可能地投向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被重视感、被关注感。教师应当对每一位学生充满关爱,充满尊重,这样做才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品德教学。
3.关注细节,调节情感
品德学科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它更多的涉及道德、情感、心理,涉及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课堂细节,及时地发现问题,适时地调节情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明习惯。
笔者在教学中曾经遇到过一件事:在教《我的课余生活》一课时,老师让学生们交流彼此的课余生活,这时班长主动举手说,由于自己对同学要求严格,坚持原则,课余几乎没有同学愿意和她玩耍,选举三好学生也很少有同学投她票,这让她既难以理解又无法接受。
对此,老师着重针对班级中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加以正确引导。课后则多次主动找班长谈心,帮她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引导她建立积极良好的心态,鼓励她在工作中将坚持原则和讲究方式方法结合起来,放下架子,主动与同学交流、玩耍,与同学们交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位班长渐渐成为受同学欢迎的班干部,并成功当选为学校大队长。
4.体验感悟,升华情感
苏教版三年级《我不耍赖皮》一课,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知道平时做游戏、学习、生活都离不开规则,要自觉遵守规则。教师在教授本课时,首先创设了一个游玩情境,让全班学生进入角色,体验在超市购买物品、乘车前往公园、购票进入公园、游玩公园等公共场所有哪些规则,应当如何遵守规则。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关注的目光投入校园,思考在校园生活中应当怎样遵守校园规则。知道下课的时候整理好桌椅,有序走出教室也是守规则的表现。
这样的课堂体验来源于生活,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生活并学会生活,同时使学生向善的道德情感得到升华,并自觉地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努力构建情感化的品德课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注重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情感积累,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使其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个性得以充分地发展和彰显。
责任编辑/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