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思维的主要障碍与对策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思维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对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考,解决基本的数学问题的方法。数学思维障碍是指数学思维主体内部状态的紊乱和失调而造成的阻碍数学思维活动正确进行的主观体验的活动。影响农村初中生的数学思维的主要障碍体现在环境、教材、课时和学习方法几个方面,针对这几种主要的影响因素,教师要用爱心融化障碍;转换突破障碍;分配解决障碍;创新克服障碍,从而反正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一、环境影响思维,爱心融化障碍
  
  问题:数学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安静有序的课堂环境能够让学生专心的听课,积极的思考问题,思维飞扬在问题之中,这对于解决数学问题十分重要。我们知道,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常常会因为其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而分散,表现在上课学生之间的语言、动作、态度上,以及其学习欢迎的的声、光、色上,这些不良的刺激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他们的思路发生中断。
  对策:数学教师应学会改善和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在授课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首先必须要做好关心、爱护、理解和尊重他的每一个学生,以一颗爱心去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征询他们的意见,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批评,甚至奚落他们。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数学教师应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另外数学教师上课时,他要凭借自身的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让他的课要能紧紧的吸引所有的学生的注意力,应用好教学教具。在解题上,数学教师要教会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
  
  二、教材影响思维,转换突破障碍
  
  问题:数学学科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教材的连贯性与跨越性的统一。这里说的连贯性主要是指教材的知识点的连贯性,然而如果有些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好的话,那么他的知识链就会发生断层,在学习时学生的思路就不可能畅通。思维的线索的中断后,学生对数学的概念,法则、定理、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就会模糊不清。跨越性主要指的是教材章节的思维理解的跨越,如从算术数”到“有理数”和从“数”到“式”。这些在人的认知上都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在这个跨越性的转化过程之中,许多学生思维会发生障碍,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情绪,导致恶性循环。
  对策:数学教师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他教授的所有学生的知识状况,在讲解新知识时,务必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并要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在思维转换上,教师既要遵循思维的纵向发展规律,又要利用思维的横向联系,知道学生从多维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
  
  三、课时影响思维,分配解决障碍
  
  问题:初中生需要面对多个学科的学习,其作业量负担明显加重。在初一阶段,如果说学生的负担还不是很重的话,那么随着进入初二、初三就显得异常突出。初中生不仅要背诵记忆大量的英语单词和历史、地理等文科学科教材内容,还要学习理化学科。这些种种事实不容也不能回避。如此而来,学生的学时负担可想而知。学生在文理科学习中,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多种思维方式甚至会发生严重的紊乱现象,从而思维僵化,学习能力大大下降。
  对策:面对多种课时负担,数学教师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课堂上要做到精讲精练,不要总是重复讲解一些枯燥的例题和概念。其次,课后的作业量必须要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再次,不要盲目的叫学生做哪些课外辅导资料。同时,教师要配合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制定个学习进度计划,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如果孩子在某个阶段对于某个知识点产生模糊时,或是某次测验成绩不理想时,家长要以鼓励为主。作为学生自己,也要积极的做出调整,不能因为偏好某个学科,而花大量的时间专攻这个学科,也不能由于对于某个学科产生畏惧情绪时,放弃对这个学习的学习。
  
  四、方法影响思维,创新克服障碍
  
  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容易发生思维定势,从而产生学习上的负迁移,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数学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学生自己对数学学科的意识内的存在的东西。如果学生在课堂内外对于数学学科的预习、听课和复习做的很马虎的话,他们就会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随意的套用公式,模仿某个题目的解题思路,这样往往不能正确的做出判断,无法从容的作答问题,更谈不上思考了。
  对策:教师要从预习、听课、总结和练习几个方面给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用富有创新的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善于预习。学生预习时应做到:略读与细读结合。先通览要预习的教材,再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认真听课。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听课时要做到不开小差,在听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开动脑筋思考并做好必要的记录。对于有疑问的地方要积极主动的提出来,以便及时解决。学会自我总结。总结的主要内容首先是要能清楚的知道重难点,其次是要学会把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一并考虑。最后,要主动的做好练习。练习是对知识的巩固,在做练习时,要学会把问题拓展开来,形成发散思维。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