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90后、95后与00后三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构建高校心理育人体系与学生成长成才有效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高校2008、2013以及2018三个年级12840名新生入学的心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三个年级的量表总分差异显著(F=55.66,P<0.01),各项因子分也均差异显著。②父母婚姻状况(离异/未离异)与年级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F(2,128833)=0.310,p=0.733;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2,128833)=11.734,p<0.01;婚姻状况的主效应显著,F(1,128833)=8.031,p<0.01;③生源地(乡村/城镇)与年级交互作用不显著,F(2,128833)=1.167,p=0.311;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2,128833)=58.562,p<0.01;生源地的主效应显著,F(1,128833)=25.274,p<0.01。结论: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90后和95后,生源地、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城镇学生、未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未来工作中需要立足学生特点,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等方面构建大学生成长成才有效机制。
关键词:心理健康;90后;95后;00后大学生
1引言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健康的心理有助于提升文化素养、强健体魄、形成健全人格,这些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2018年9月,“千禧宝宝”步入大学校园,与90后相比,他们更加突显出个性化的价值追求,自主化的学习方式,网络化的娱乐生活,理性化的处事态度以及务实化的人生理想[1]。应对新群体、新形势,如何转变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模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维护高校和谐、安全、稳定,是思政工作者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本研究从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入手,通过与90后、95后两大群体的数据对比,结合工作实际,总结0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提供保障。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选取某综合性大学2008级、2013级、2018级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剔除年龄不符以及不认真作答的学生后,共计12840人作为最终研究样本。被试具体信息如表2-1所示。
2.2方法
2.2.1量表
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量表分为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等10类有关精神状况的因子,共90道题,按照5级评分。量表总分或因子分越高,说明精神状况越差,健康水平越低。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73,符合统计学检验标准。
2.2.2 资料收集
以上量表对大一新生实施现场施测,参与人数13142,剔除无效数据后,实际有效测试人数为12840,有效率为97.7%。
2.3 数据统计
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主要涉及描述性统计、差异检验等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00后与90后、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对三个年级SCL-90量表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差异显著,经事后多重比较发现,2018级学生量表总分以及除抑郁因子外的所有单项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级。整体来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低。
3.2 90后、95后与0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的比较
参考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筛查标准,将总得分160分作为分类依据,总分≥160分设为异常组,总分小于160分为正常组,对三个年级的总体情况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三个年级的检查率差异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后发现,00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90后次之,95后大学生检出率最低。
3.3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以性别、生源地、家庭关系、民族为自变量,研究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对父母婚姻状况(离异/未离异)与年级进行二因素组间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与婚姻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128833)=0.310,p=0.733;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2,128833)=11.734,p<0.01;婚姻状况的主效应显著,F(1,128833)=8.031,p<0.01。父母关系越好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
考察生源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对生源地类型(城镇/乡村)与年级进行二因素组间方差分析发现:年级与生源地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128833)=1.167,p=0.311;年級的主效应显著,F(2,128833)=58.562,p<0.01;生源地的主效应显著,F(1,128833)=25.274,p<0.01。城镇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农村生源的学生。
考察性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对性别(男/女)跟年级进行二因素组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128834)=0.697,p=0.498;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2,128834)=49.138,p<0.01;性别的主效应的不显著,F(1,128834)=0.457,p=0.499。从整体来看,男女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4 讨论
4.1 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从研究结果来看,与90后和95后相比,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为糟糕。这与马川[2]对上海近2万名00后大学生的研究结论不太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95后大学生,但是不具备显著差异,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向好,突出表现为躯体问题、抑郁与焦虑。这可能与两个研究使用的量表不同有关。马川使用的是心理健康调查量表(PHI)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UPI)两种,而本研究采用的是SCL-90症状自评量表。由于量表设置的题目以及计分规则均有不同,因此可能对测评结果产生影响。 另外,从问题检出率来看,00后群体检查率最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心理问题发生的低龄化趋势。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同学报告自己在中学阶段就已经被确诊患有心理障碍,其中以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最为常见,甚至部分同学已经接受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反映出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有明显的增强。对于带病就读或者因为生活环境不适应等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需要学工部门重点关注,建立稳定、持续的关注与支持体系,降低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
4.2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长大, 00后大学生焦虑情绪更为明显
研究结果显示,00后大学生在强迫、焦虑以及偏执三个维度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与辛自强、池丽萍[3]的研究结论一致,近30年的研究数据来看,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社交焦虑、考试焦虑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可能和他们的成长环境、经济形势与社会背景有关。相比90后,00后的成长环境会更为优越,国家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到,父母对小孩的重视程度更高、培养力度更大,“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在他们这一代更为突出。从小被要求上兴趣班、学特长,进入小学后便还要各类补习,提前“上班”,竞争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成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会不断内化竞争压力,不断提升对自我的要求,从而产生持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倘若一直处于高度应激状態,个体很容易感染“泛焦虑体质”,增加“焦虑症”的患病风险。
5 思考与展望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中产党领导和社会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4]。因此,要立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特点,凝聚国家教育政策、学校教育资源,以及家庭和社会专业力量,搭建并完善大学生心理育人体系,提供精准服务,使他们健全人格,成长成才,实现自我价值。
5.1 完善顶层设计,实现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衔接
2016年,国家卫计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201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各高校高度重视,严格执行。从现实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高校均能按照文件精神,配备心理咨询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完善心理育人体系。但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衍生过程来看,80%的学生在中小学就已经出现心理异常的行为表现,只是进入大学后才集中爆发。近年来,心理问题低龄化趋势愈加明显,中学生甚至部分小学生就已经需要心理咨询师甚至心理医生的介入。北京师范大学沃建中博士对5省市区的中小学心理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所占比例分别是16.4%、14.2%、14.8%;《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约3000万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目前小学、中学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各成体系,国家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合理布局,既要关注青少年每一阶段心理发展的不同侧重点,又要注重学生心理与人格发展的连续性,以共同应对00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心理需要[5]。
5.2 高校需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完善心理育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心理育人工作实际来看,首先,心理问题发生绝大部分是多因素共同影响,解决过程需要全员参与。比如新生常见的适应障碍,既有生活环境不适、人际交往不适也有专业不满意和学业不适,要妥善解决这类问题,专业老师、思政课老师、辅导员、心理辅导中心专职教师等各方力量均要参与进来,才能落到实处;其次,心理工作要突出阶段特点,年级不同,需求也不同,大一以适应性教育为主、二、三年级侧重自我探索与心理韧性的提升;四年级则关注毕业与就业心态的调整。因此,心理工作中要有“全程化”思维,能独自单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等相互融合,加强全过程育人,关注学生需求,实现精准指导和服务。[6]
5.3 与时俱进,立足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00后大学生有新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他们自主性更强、喜欢网络化、乐于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面对新特点、新形势,要求辅导员和心理老师在实际工作中改进工作方式,立足学生实际需求,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抖音”、“知乎”、“哔哩哔哩”等大学生聚集的网络空间[2],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挑战性更强的实践活动,如心理演讲比赛、心理微电影大赛等,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与亲近感,提升活动参与度。对不同年级、不同性质的群体广泛性开展调研,关注需求,分类指导,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环境复杂学生、带病就读学生以及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关注与心理帮扶,建立工作台账。
为解决心理辅导中心人手不足、接待量有限的现状,高校应全面推进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战线前移,重心下移。高校可以招聘有心理学背景的辅导员,统筹学院心理工作,根据学院特点与学生需求,运用专业理论和知识背景,打造质量高、参与广的品牌活动,普及宣传知识,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另外,高校要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水平,培养一批以党员为主体的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同时加强体育与心理育人工作的融合,深入推进阳光体育工作,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强化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韧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4 重视家庭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协同推进心理工作
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是家庭环境,父母婚姻关系的好坏,父母教养方式的优劣,亲子互动的质量都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5]。本研究中,父母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家长要认真学习心理知识和相关技能,重视家庭氛围对孩子的熏陶,建设温馨、有爱、和谐、积极的家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定期开展“家长课堂”[7],普及知识,加强家校联系,实现“学校-家庭”的二维互动。另外,在我国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社会资源的潜力是巨大的,尤其在大城市里,同级别的心理援助中心以及规范化的心理咨询机构等都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因此,政府应该加以扶持,加大宣传力度,拓宽援助范围,从小培养“看病就医”的理念,将个体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
[2]马川.“00”后大学生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近2万民2018级大一学生的数据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9(03):95-99.
[3]辛自强、池丽萍.当代中国人心理健康变迁趋势[J].人民论坛,2020(1):46-50.
[4]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5]蒋珺.心理健康与青少年成长成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0(05)114-118.
[6]刘剑斌.“80后”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268-270.
[7]张晖,何凯等.95后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762-76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项课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资助。(课题编号:2019FDY007)
关键词:心理健康;90后;95后;00后大学生
1引言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健康的心理有助于提升文化素养、强健体魄、形成健全人格,这些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2018年9月,“千禧宝宝”步入大学校园,与90后相比,他们更加突显出个性化的价值追求,自主化的学习方式,网络化的娱乐生活,理性化的处事态度以及务实化的人生理想[1]。应对新群体、新形势,如何转变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模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维护高校和谐、安全、稳定,是思政工作者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本研究从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入手,通过与90后、95后两大群体的数据对比,结合工作实际,总结0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提供保障。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选取某综合性大学2008级、2013级、2018级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剔除年龄不符以及不认真作答的学生后,共计12840人作为最终研究样本。被试具体信息如表2-1所示。
2.2方法
2.2.1量表
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量表分为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等10类有关精神状况的因子,共90道题,按照5级评分。量表总分或因子分越高,说明精神状况越差,健康水平越低。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73,符合统计学检验标准。
2.2.2 资料收集
以上量表对大一新生实施现场施测,参与人数13142,剔除无效数据后,实际有效测试人数为12840,有效率为97.7%。
2.3 数据统计
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主要涉及描述性统计、差异检验等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00后与90后、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对三个年级SCL-90量表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差异显著,经事后多重比较发现,2018级学生量表总分以及除抑郁因子外的所有单项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级。整体来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低。
3.2 90后、95后与0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的比较
参考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筛查标准,将总得分160分作为分类依据,总分≥160分设为异常组,总分小于160分为正常组,对三个年级的总体情况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三个年级的检查率差异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后发现,00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90后次之,95后大学生检出率最低。
3.3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以性别、生源地、家庭关系、民族为自变量,研究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对父母婚姻状况(离异/未离异)与年级进行二因素组间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与婚姻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128833)=0.310,p=0.733;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2,128833)=11.734,p<0.01;婚姻状况的主效应显著,F(1,128833)=8.031,p<0.01。父母关系越好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
考察生源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对生源地类型(城镇/乡村)与年级进行二因素组间方差分析发现:年级与生源地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128833)=1.167,p=0.311;年級的主效应显著,F(2,128833)=58.562,p<0.01;生源地的主效应显著,F(1,128833)=25.274,p<0.01。城镇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农村生源的学生。
考察性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对性别(男/女)跟年级进行二因素组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128834)=0.697,p=0.498;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2,128834)=49.138,p<0.01;性别的主效应的不显著,F(1,128834)=0.457,p=0.499。从整体来看,男女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4 讨论
4.1 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从研究结果来看,与90后和95后相比,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为糟糕。这与马川[2]对上海近2万名00后大学生的研究结论不太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95后大学生,但是不具备显著差异,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向好,突出表现为躯体问题、抑郁与焦虑。这可能与两个研究使用的量表不同有关。马川使用的是心理健康调查量表(PHI)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UPI)两种,而本研究采用的是SCL-90症状自评量表。由于量表设置的题目以及计分规则均有不同,因此可能对测评结果产生影响。 另外,从问题检出率来看,00后群体检查率最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心理问题发生的低龄化趋势。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同学报告自己在中学阶段就已经被确诊患有心理障碍,其中以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最为常见,甚至部分同学已经接受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反映出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有明显的增强。对于带病就读或者因为生活环境不适应等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需要学工部门重点关注,建立稳定、持续的关注与支持体系,降低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
4.2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长大, 00后大学生焦虑情绪更为明显
研究结果显示,00后大学生在强迫、焦虑以及偏执三个维度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与辛自强、池丽萍[3]的研究结论一致,近30年的研究数据来看,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社交焦虑、考试焦虑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可能和他们的成长环境、经济形势与社会背景有关。相比90后,00后的成长环境会更为优越,国家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到,父母对小孩的重视程度更高、培养力度更大,“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在他们这一代更为突出。从小被要求上兴趣班、学特长,进入小学后便还要各类补习,提前“上班”,竞争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成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会不断内化竞争压力,不断提升对自我的要求,从而产生持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倘若一直处于高度应激状態,个体很容易感染“泛焦虑体质”,增加“焦虑症”的患病风险。
5 思考与展望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中产党领导和社会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4]。因此,要立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特点,凝聚国家教育政策、学校教育资源,以及家庭和社会专业力量,搭建并完善大学生心理育人体系,提供精准服务,使他们健全人格,成长成才,实现自我价值。
5.1 完善顶层设计,实现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衔接
2016年,国家卫计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201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各高校高度重视,严格执行。从现实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高校均能按照文件精神,配备心理咨询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完善心理育人体系。但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衍生过程来看,80%的学生在中小学就已经出现心理异常的行为表现,只是进入大学后才集中爆发。近年来,心理问题低龄化趋势愈加明显,中学生甚至部分小学生就已经需要心理咨询师甚至心理医生的介入。北京师范大学沃建中博士对5省市区的中小学心理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所占比例分别是16.4%、14.2%、14.8%;《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约3000万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目前小学、中学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各成体系,国家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合理布局,既要关注青少年每一阶段心理发展的不同侧重点,又要注重学生心理与人格发展的连续性,以共同应对00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心理需要[5]。
5.2 高校需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完善心理育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心理育人工作实际来看,首先,心理问题发生绝大部分是多因素共同影响,解决过程需要全员参与。比如新生常见的适应障碍,既有生活环境不适、人际交往不适也有专业不满意和学业不适,要妥善解决这类问题,专业老师、思政课老师、辅导员、心理辅导中心专职教师等各方力量均要参与进来,才能落到实处;其次,心理工作要突出阶段特点,年级不同,需求也不同,大一以适应性教育为主、二、三年级侧重自我探索与心理韧性的提升;四年级则关注毕业与就业心态的调整。因此,心理工作中要有“全程化”思维,能独自单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等相互融合,加强全过程育人,关注学生需求,实现精准指导和服务。[6]
5.3 与时俱进,立足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00后大学生有新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他们自主性更强、喜欢网络化、乐于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面对新特点、新形势,要求辅导员和心理老师在实际工作中改进工作方式,立足学生实际需求,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抖音”、“知乎”、“哔哩哔哩”等大学生聚集的网络空间[2],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挑战性更强的实践活动,如心理演讲比赛、心理微电影大赛等,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与亲近感,提升活动参与度。对不同年级、不同性质的群体广泛性开展调研,关注需求,分类指导,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环境复杂学生、带病就读学生以及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关注与心理帮扶,建立工作台账。
为解决心理辅导中心人手不足、接待量有限的现状,高校应全面推进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战线前移,重心下移。高校可以招聘有心理学背景的辅导员,统筹学院心理工作,根据学院特点与学生需求,运用专业理论和知识背景,打造质量高、参与广的品牌活动,普及宣传知识,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另外,高校要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水平,培养一批以党员为主体的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同时加强体育与心理育人工作的融合,深入推进阳光体育工作,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强化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韧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4 重视家庭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协同推进心理工作
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是家庭环境,父母婚姻关系的好坏,父母教养方式的优劣,亲子互动的质量都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5]。本研究中,父母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家长要认真学习心理知识和相关技能,重视家庭氛围对孩子的熏陶,建设温馨、有爱、和谐、积极的家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定期开展“家长课堂”[7],普及知识,加强家校联系,实现“学校-家庭”的二维互动。另外,在我国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社会资源的潜力是巨大的,尤其在大城市里,同级别的心理援助中心以及规范化的心理咨询机构等都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因此,政府应该加以扶持,加大宣传力度,拓宽援助范围,从小培养“看病就医”的理念,将个体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
[2]马川.“00”后大学生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近2万民2018级大一学生的数据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9(03):95-99.
[3]辛自强、池丽萍.当代中国人心理健康变迁趋势[J].人民论坛,2020(1):46-50.
[4]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5]蒋珺.心理健康与青少年成长成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0(05)114-118.
[6]刘剑斌.“80后”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268-270.
[7]张晖,何凯等.95后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762-76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项课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资助。(课题编号:2019FDY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