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频过程中复合涡旋拓扑荷数的倍频效应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非线性频率转换过程获得高阶涡旋光场的方法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目前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拉盖尔-高斯光束方面, 而针对复合涡旋的非线性频率转换过程的研究不多。从理论方面分析了复合涡旋的倍频过程, 得出了其倍频光场的涡旋分布, 证明了复合涡旋倍频过程中拓扑荷数守恒。在实验方面, 基于非线性光学晶体磷酸钛氧钾, 验证了拉盖尔-高斯涡旋光倍频过程中的拓扑荷数守恒。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产生复合涡旋光, 并研究了其倍频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复合涡旋光在倍频过程中的拓扑荷数仍然守恒。
其他文献
利用折射定律,介质膜两侧折射率不同时多光束干涉理论和菲涅耳公式,精确推导了双沃拉斯顿棱镜的光强分束比的具体表达式。以公式为基础,通过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作图分析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入射波长和结构角的变化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棱镜为介质胶合型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和入射波长的变化很小,光强分束比基本为1;棱镜为空气胶合型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结构角和波长的变化很大。两种情况下,光强分束比随各参量的变化基本呈周期性变化。
采用熔盐法分别采用KCl,K2SO4,K2CO3或KNO3为熔融盐和Nb2O5反应,900 ℃下反应2 h合成了铌酸钾晶体。研究了熔融盐的种类对产物组成、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检测结果表明分别采用KCl和K2SO4 为熔融盐时的产物为KNb3O8,而采用K2CO3和KNO3为熔融盐时得到的产物为K3NbO4。电子扫描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采用KCl为熔融盐时产物为0.2~0.5 μm宽,1~10 μm长的棒状结构,采用K2SO4为熔融盐时,产物为0.2~1 μm宽,1~25 μm长的棒状结构。采用K
本文报导了电子束控制放电激光器的泵浦模型,根据模型设计的8升激活体积的冷(阴极)电子束控制放电 CO2激光器系统的运转特性与预期结果相符。
期刊
生理信息的准确获取及预测可为种植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传统的大豆生理信息反演方法检测效率低、 操作过程繁琐且多为有损检测。 利用高光谱技术建立大豆生理信息的快速无损反演方法。 以大豆开花结荚期叶片为研究对象, 在2个日期(D1和D2)获取高光谱、 叶绿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数据。 首先分别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 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 一阶导数(FD)、 二阶导数(SD)、 Savitzky-Golay平滑(SG)、 MSC-SG-FD、 MSC-SG-SD、 SNV-SG-FD
报道了利用声光器件和具有频率反馈功能的声光器件驱动电源所进行的频率反馈双稳态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了比较,得出相符合的结果。
Dense Z-pinch plasmas are powerful and energy-efficient laboratory sources of X-rays, and show the possibility to drive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ICF). Recent advances in wire-array Z-pinch and Z-pinch dynamic hohlraum (ZPDH) researches at the Institut
期刊
如果你问任何一个激光研究工作者,问他本人是否卷入了寻求最强的、最有效的连续波激光器的竞赛,他会加以否认,但是只要对最近的大量报导稍加注意,便可以看出,不仅有这种竞赛,并且还进行得很激烈。
期刊

提升光电转换效率一直是太阳电池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等离激元共振效应提高硅薄膜太阳电池效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手段。入射光在金属/半导体界面处产生的等离激元增强散射机制能有效增强有源层对入射太阳光的吸收,从而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本文从介绍太阳电池的工作机制及基本参数入手,综述了利用金属纳米颗粒及化合物纳米材料、等离子体激元、表面钝化、光栅和陷光结构等提升硅薄膜太阳电池效率的研究进展。综合不同金属(Au、Ag和Al等)纳米颗粒对提升单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效率的效果及成本因素,肯定了用Al纳米颗粒提升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