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大陆仓皇搭机离开的蒋介石,落脚在台湾阳明山的草山行馆。
刚抵达台湾的蒋介石,为住的地方花过不少心思,最后选在阳明山山脚下的士林。这幢被称为士林官邸的宅院,在以后的30年里,成了台湾政治权力竞逐的舞台。
而对此时的蒋介石来说,恢复自己的权力、重整国民党成了最急需处理的事务。1950年3月1日,国民党在台湾举行了复行视事的典礼——蒋介石又重新回到了“总统”的位子上。典礼的气氛,在一片欢欣之下很有些压抑。那是一个没有“副总统”的场合,曾经的“代总统”李宗仁已奔往美国,并很快遭到了“监察院”提案弹劾,成为台湾当局追究“失去大陆责任”的目标。紧接着,蒋介石又成立了改造委员会,16名委员的名单中,找不到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的名字。他们两人长期掌控国民党,被形容是“蒋家天下陈家党”。当“改造国民党”的命题被提出来以后,陈氏兄弟自然首当其冲。改造委员会成立后没有多久,陈立夫就离开台湾,随后转往美国,而陈果夫则在不久后病殁于台湾。
重整国民党党务让蒋介石重新获得了这些权力空间,而到台湾后人才的匮乏和“整肃运动”带来的格局变动,让蒋介石此时极为倚重儿子蒋经国。蒋经国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留学苏联的背景让他对党军体系、政战体系格外重视,认为国民党失守大陆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对政治作战重视不够。由此,他大幅改组军中政战体系,提出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三分敌前、七分敌后”的口号,并亲手创立了政工干校,要培养忠诚的政工干部。而蒋经国做的另一项出力尤多的工作,则是政治肃清。这在台湾上下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为了守住台湾这块最后的阵地,国民党政府在撤台初期就立即宣布全岛戒严,开始对台湾的共产主义力量展开彻底的大扫荡。最先执行这项措施的是陈诚。
1949年5月20日,时任台湾省主席的陈诚宣布全岛戒严,自此拉开了长达40年的台湾戒严时期。一经戒严,岛内立即掀起一股“整肃”之风,陈诚在全岛内部加强管理,报纸、广播、电台等均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10月,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高雄工委被查,46人被捕,7人被判死刑;因传播地下刊物《光明报》而遭到逮捕的基隆中学校长钟浩东被枪决,数名教师被捕。1950年1月,中共台湾工委书记蔡乾被捕,继而叛变,导致400多人被捕,许多人被枪决……国民党在岛内全面肃清共产主义和左翼文人,对民众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特务手段层出不穷,“白色恐怖”笼罩台湾。
军队更是“整肃运动”中严防死守的重点。抵达台湾后,“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立即开始了大规模“整肃”,内战时国民党海军先后有60多艘军舰起义投诚的事实让他备感形势严峻。在“整肃”中,17名福建籍的海军军官先后被枪杀,另有200多人受到牵连被捕。军队里还推行“连坐互保”制度,“一人犯事,多人共罚”,肃杀的气氛下人们不再相互信任。
对蒋介石来说,到台湾之后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巩固,巩固政权、巩固社会、巩固安全。权威资料显示,当时台湾东南角的绿岛管收的所谓“政治犯”超过1万人。
风声鹤唳的20世纪50年代,仅前5年就有近4000人因叛乱罪被杀害,超过8000人被判10年以上监禁。而据台湾“法务部”最近几年公开的一份报告记录,在整个戒严时期,军事法庭受理的政治案件达到29407件,无辜的受难者约有14万人。这段“白色恐怖”的岁月,日后成为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原罪,至今都无法清算。
(摘自重庆出版社《远乡·蒋氏父子和他们的台湾子民》 编著:凤凰卫视出版中心)
刚抵达台湾的蒋介石,为住的地方花过不少心思,最后选在阳明山山脚下的士林。这幢被称为士林官邸的宅院,在以后的30年里,成了台湾政治权力竞逐的舞台。
而对此时的蒋介石来说,恢复自己的权力、重整国民党成了最急需处理的事务。1950年3月1日,国民党在台湾举行了复行视事的典礼——蒋介石又重新回到了“总统”的位子上。典礼的气氛,在一片欢欣之下很有些压抑。那是一个没有“副总统”的场合,曾经的“代总统”李宗仁已奔往美国,并很快遭到了“监察院”提案弹劾,成为台湾当局追究“失去大陆责任”的目标。紧接着,蒋介石又成立了改造委员会,16名委员的名单中,找不到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的名字。他们两人长期掌控国民党,被形容是“蒋家天下陈家党”。当“改造国民党”的命题被提出来以后,陈氏兄弟自然首当其冲。改造委员会成立后没有多久,陈立夫就离开台湾,随后转往美国,而陈果夫则在不久后病殁于台湾。
重整国民党党务让蒋介石重新获得了这些权力空间,而到台湾后人才的匮乏和“整肃运动”带来的格局变动,让蒋介石此时极为倚重儿子蒋经国。蒋经国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留学苏联的背景让他对党军体系、政战体系格外重视,认为国民党失守大陆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对政治作战重视不够。由此,他大幅改组军中政战体系,提出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三分敌前、七分敌后”的口号,并亲手创立了政工干校,要培养忠诚的政工干部。而蒋经国做的另一项出力尤多的工作,则是政治肃清。这在台湾上下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为了守住台湾这块最后的阵地,国民党政府在撤台初期就立即宣布全岛戒严,开始对台湾的共产主义力量展开彻底的大扫荡。最先执行这项措施的是陈诚。
1949年5月20日,时任台湾省主席的陈诚宣布全岛戒严,自此拉开了长达40年的台湾戒严时期。一经戒严,岛内立即掀起一股“整肃”之风,陈诚在全岛内部加强管理,报纸、广播、电台等均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10月,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高雄工委被查,46人被捕,7人被判死刑;因传播地下刊物《光明报》而遭到逮捕的基隆中学校长钟浩东被枪决,数名教师被捕。1950年1月,中共台湾工委书记蔡乾被捕,继而叛变,导致400多人被捕,许多人被枪决……国民党在岛内全面肃清共产主义和左翼文人,对民众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特务手段层出不穷,“白色恐怖”笼罩台湾。
军队更是“整肃运动”中严防死守的重点。抵达台湾后,“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立即开始了大规模“整肃”,内战时国民党海军先后有60多艘军舰起义投诚的事实让他备感形势严峻。在“整肃”中,17名福建籍的海军军官先后被枪杀,另有200多人受到牵连被捕。军队里还推行“连坐互保”制度,“一人犯事,多人共罚”,肃杀的气氛下人们不再相互信任。
对蒋介石来说,到台湾之后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巩固,巩固政权、巩固社会、巩固安全。权威资料显示,当时台湾东南角的绿岛管收的所谓“政治犯”超过1万人。
风声鹤唳的20世纪50年代,仅前5年就有近4000人因叛乱罪被杀害,超过8000人被判10年以上监禁。而据台湾“法务部”最近几年公开的一份报告记录,在整个戒严时期,军事法庭受理的政治案件达到29407件,无辜的受难者约有14万人。这段“白色恐怖”的岁月,日后成为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原罪,至今都无法清算。
(摘自重庆出版社《远乡·蒋氏父子和他们的台湾子民》 编著:凤凰卫视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