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领导人的政治经济词典中,科学发展观和“三农”问题,是时下最最重要的语汇。将二者结合,以科学的投入观推行多种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也许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时下,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却呈现出相对递减的趋势,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没有较快富裕起来,有的农民甚至陷入绝对贫困的地步。由“三农”问题导致的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积聚,有可能会从根本上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阻碍整个改革开放事业向前推进。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开始,中国内地从上至下,都在全力倡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改变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切实解决“三农”矛盾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牢固树立和实践科学的投入观。
当前,可以围绕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制定5年或10年发展纲要,作好年度目标分解。紧紧围绕具体目标,制定方针政策,特别是科学的投入政策,才能克服“口号农业”和形式主义,真正把精力放在具体问题的解决和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上。
农民进城代价大 “就地消化”是出路
在关注“三农”本身的同时,研究其相关联的系统和相关因素是必要的。但由此得出结论,以为只需要在农业系统以外搞点投入,花点精力就行,就大错特错了。从根本上讲,跳出农业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大可能的,至少在可以预计的时间内是这样。比如农民工进城,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下,农民若都呆在农村,一些地方连起码的生存都会有问题。据调查,农村不少地方,青壮年差不多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少”,是这些弱势群体在从事最简单的农村劳动,维持最基本的生产,同时还不得不克服许多生存困难,支持家庭中精干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挣回有限的收入维持全家的生计。这样的代价,从总体上走的是丢掉农业,丢掉农村的路子。盲目无序地让农民工进城,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不了“三农”问题,甚至还会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城乡就业的矛盾上——中国就业问题还是总量性矛盾,经济增长不足以吸纳全部新增劳动力,使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据统计,到2004年仅城镇闲置需要就业的人员就高达5000万人,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长远看,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越来越少,而对用工的要求则会越来越高,农民工进城的空间势必逐渐压缩,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会越来越有限度。
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根本上还必须着眼于系统内“就地消化”和就地解决,让农业和农村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从宏观上认真研究农村的需求和供给问题,激活“三农”发展的主体,研究其运行的基本规律,抓好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调控,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良性互动,则是十分必要的。
体制投入操作性很重要
“三农”问题是一个广泛性的问题,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应当体现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如果把“三农”问题的解决、预期性目标的实现作为产出的话,那么对整个系统的一切努力和贡献都应视之为供给和投入。科学的投入是系统全面的投入,是围绕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种有效措施的综合。
首先是体制投入。体制投入是对农村最基础,也最具决定性的一项投入。确立新的体制,必须遵循几项原则:一是要以农村市场化改革为取向;二是要与农村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能太滞后,也不能过于现代和理想化;三是要有利于降低制度成本;四是制度本身要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以此原则分析,对农村,特别是乡村一级,由于更多的只是执行,面对的是很具体的并带有突发性的人和事,需要的是反应迅速的执行能力和办事效率,实行党政合一的体制,领导者的责任会更明确,有限的权力更相对集中,更有利于降低体制成本和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在农村治理结构的变革上,就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而言,实行县、乡、村的层级结构仍然是最为恰当的。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发挥好这几个层级的作用,真正实现职、责、权和利的统一。
及时清算剥夺农民的政策
其次是政策投入。当前农村面临着大量复杂的公共问题,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去干预和解决。在政策投入上,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能为制定政策而制定政策,更不能闭门造车,制定一些严重脱离实际的政策。二是要有系统性。“三农”问题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政策的制定必须统筹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而不能孤立行事,顾此失彼。三是要有操作性。这种操作更多地体现在符合农村客观实际,便于执行和能够执行上。对一些必须具备一定手段才能办到的,在政策制度上就必须赋予相应的硬性措施,否则,再好的政策也是难以落实的。当前在对农村的政策投入上,必须及时清算剥夺农民的理论和政策,让农业和农村更好地休养生息,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同等的国民待遇。
采取城乡一视同仁的财政金融政策
财政投入则是最直接和最现实的投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直接决定资金流向的财政政策入手。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大量的财政支出用于城市公共事业开支,结果普遍出现了“看城市像欧洲,看农村像非洲”的畸形发展现象。重视对农村的财政投入,一要树立公共财政的理念,采取城乡发展一视同仁的政策,并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该“输血”的要及时“输血”,通过适时“输血”,增强农业和农村内部的“造血”功能,最终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缩小事实上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二是要突出重点,要立足于农民生存和发展,有计划地实施投入,要关注农民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加大对残疾人、“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同时进一步探索和实施新的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基本的健康权力。在此基础上,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要努力改善和完善投入方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杜绝“跑、冒、滴、漏”现象。要以项目投入和专项投入的有效落实为根本,防上重复投入和“关系投入”,特别要关注一些几十年不见一点投入的“空白村”,实现公开投入,民主投入和公平投入。
农村融资难,很多农民从正规的金融组织很难贷款,就从非正规的渠道去获取,这势必造成混乱和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加大信贷投入的力度。具体来说,第一,要高度重视农村信贷问题;第二,要根据农村信贷急迫、频繁、量小、效益低和风险高的特点,形成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资金贷款流动机制,使农村自我积累的资金主要用于“三农”自身的需要,而不被其他商业银行轻易地抽走;三是要对农村信贷制定较为特殊的政策,除了降低利率、税率和财政贴息外,还需分配一定的呆帐坏账准备金等;四是要积极探索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抵押的途径,形成新的抵押体和融资体;五是要在允许和规范民间借贷在农村存在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民自己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从根本上缓解农村信贷矛盾。
配合科技和文化的投入
解决“三农”矛盾,科技投入和文化投入亦不必可少。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着力点。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要因地制宜,立足于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村劳动资料的使用率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并通过兴办农业科技服务,农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和开展农业技术集团承包,以及鼓励教育、科研单位在农村从事科技推广工作等措施,把科技投入落到实处。
此外还必须重视精神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对农村发展的巨大作用不仅表现在知识与科技,更表现在价值观念,也即文化精神。在加强硬件和载体建设的同时,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要大力加强农村和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根据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加强行为引导,特别是在信仰方面的引导、努力沟通宗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致的地方,同时从总体上建立必要的道德守护机制。三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四要活跃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