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论对范畴界说的描述性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zh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文论对范畴的界说,基本上都采用了描述的方式。这是由于以儒道为主流的先秦哲学思想认为,具体现象背后抽象的本质不可能直接用逻辑性的语言来表述。于是,就对各种抽象的哲学范畴通过以感性的“象”来描述从而对其加以界说。而初期文论的范畴就源于哲学,这样也就造就了文论范畴的描述性界说范式。而这种范式一旦形成,由于形式本身发展的独立性,也就把后来文论范畴的界说方式规定成了这种描述性。
  [关键词]中国文论范畴;描述性;界说方式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8)01-0097-(03)
  
  中国文论对范畴的界说,往往采取从外部加以描述的方式,这与西方文论以逻辑化的言语反映范畴本质属性的方式迥然不同。对此,笔者先以中国文论中“气”这个主要范畴为例,来看看界说的描述性。
  “气”早先是一个哲学范畴,它与人的生命相关,即如孟子所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曹丕首先把“气”引入文学,即《典论论文》中的“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其后,对“气”的申发者众多,典型的如韩愈说:“气者,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现”。苏轼曰:“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刘熙载有:“诗质要如铜墙铁壁,气要如天风海涛。”
  可以看到,这些对“气”的界说,都没有直接明确“气”的内在本质属性,而是围绕与“气”相关的事物来“照亮”范畴“气”。例如,曹丕是从“气”的不同类型特征角度来描述“气”;韩愈则是通过讨论“气”与“言”的关系来界说“气”的;苏轼通过描述“气”无所不在的“寻常”居所,来说明它浩大的力量气势;刘熙载是通过直觉体悟,描述“气”的“如天风海涛”之外在形象特征。
  总之,这些语言都没有触及“气”的内在本质,只是通过对“气”的外在特征加以描述,从而规定它、界说它。
  其实,中国文论不仅对“气”采用描述的界说方式,对像“风骨”、“韵味”这些主要范畴也采用描述的方式界说。如刘勰描述范畴“骨”说:“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司空图描述“韵味”是:“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这与西方文论对范畴的界说迥然不同,因为“寻求定义始终是西方文学思想的一个最深层、最持久的工程。”由于西方哲学从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到康德、黑格尔,一直在寻求世界万物的现象背后的绝对精神,即“理念”,而“理念”是普遍永恒的客观存在。他们认为,感官感知到的现象是理念的外在表现,是不稳定、不可靠的。如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比现象世界更有价值,而且人们可以运用理性逻辑,推演出可感现象背后的“理念”,然后以定义的形式、逻辑化的言语,把现象背后的“理念”固定下来,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
  于是,他们对文学范畴的界定方式也是如此,即用逻辑概念的方式对它们加以定义,即“西方文学思想传统也匯入到整个儿西方文化对‘定义’的热望之中,他们希望把词语的意义固定下来,以便控制词语。”
  那么,中国文论范畴以描述的方式界说范畴的思想基础又在哪里呢?我们可以看一下与柏拉图同样处于“人类中心时期”的老庄、孔子的思想观念。
  我们知道,中国道家认为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即西方的“理念”,是不可言说的,甚至不可感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庄子认为:“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在中国文论中,刘勰也认为“道心惟微”,又说:“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所以,抽象的“道”是难以感知、难以言传的。
  但是同时,关于“道”,老子也说到:“其上不嗷,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而这里的“象”,就是“形象”。并且,《老子》十四章和二十一章都在“描述”“道”。虽然,“此处所讲‘有物’、‘有象’均为‘恍惚’之物相。”但我们还是看到,文本话语认为“道”确实有“象”的外在表现。虽然老子认为“道”不可感知,但在实际言说中,他们还是在努力通过“象”对“道”加以描述,由此来界说它,从而让我们对“道”有所感知。与此相似,后来文论思想也认为:“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色黄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行,此盖道之文也。”那么,“色”、“体”、“日月”、“山川”都是“道”通过“文”的方式的表现,是“道”的“文”“象”。
  看来,通过恍惚的“象”的描述,我们还是可以隐约感知到“道”,因为“老子讲到‘象’,并指出‘象’的本体乃是‘道’”。即“象是道之所显现。”看来,“象”与“道”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借助“象”就可以来“观道”。这又为我们认知“道”留下了一丝可能,那就是以“象”描述“道”,即“观象明道”。
  另外,我们还看到,《周易·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设象以尽意”。即用形象来表“意”,《周易·系辞上》的这些话语,也为后人通过“象”来表达难以言传的意义提供了依据。
  而从话语上看,儒家对于那些现象“背后”的抽象事物也认为是不可认知、不可言说的。例如《论语》有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再如“不语:怪、力、神、乱。”“敬鬼神而远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都显示了儒家思想中对经验实用世界的重视,而对于超验的问题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也没有利用经验的“象”去对超验性的命题作抽象的推演论证,而采取了“悬置”起来、存而不论的态度。看来,儒道两家都不大肯定,人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认知能力和言说能力。所以,在这点上,儒道两家是基本一致的。
  正是鉴于这一点,李泽厚对《论语》评说道:“它又是‘半哲学’。儒学不重思辨体系和逻辑构造,孔子很少抽象思辨和‘纯粹’理论。孔子讲‘仁’和讲‘礼’都非常具体。这里很少有‘什么是’(what is)的问题,所问特别是所答(孔子的回答)总是‘如何做’(how do)。”这种对现实的、实用的世界的专注,对抽象逻辑推演的弃置,加之对范畴界说的必要性,必然导致《论语》从具体经验的角度去界说其范畴,即从“如何做”去界说范畴,而现实经验的即是感性的“象”。事实上,《论语》中的范畴,也正是从对经验现象描述的角度去界说的。
  笔者就以范畴“仁”的界说为例来看看。孔子在《论语》中对“仁”提到有109次之多,可就是没有对其下定义。以《论语·颜渊》为例,里面就多次谈到“仁”,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 仁。’”另外还有“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孔子对颜渊和司马牛的问题,并没有直接回答说什么是“仁”,而是说通过描述“仁者”那些诸如“克己复礼”或“言也仞”这样可感知的行为特征,来阐述“仁”,并没有进入到“仁”的内部本质直接界定“仁”,而是作外部的观照,即总是通过对它的外在特征,即可以感知到的“象”来描述它、“照亮”它。孟子对“仁”采取同样的界说方式,如:“亲亲,仁也。”从这个角度来看,儒家在对“仁”的描述性界说这一点上,与道家对“道”的描述性界说极为相近。
  从以上两点我们看到,中国的儒家、道家在此问题上有以下观念:第一,事物抽象的本质不可直接感知,即“道不可见”;第二,儒、道两家既没有像西方那样尝试用推演性逻辑言语直接言说本质,也不认为能依靠推演性逻辑言语直接言说本质,即“道不可言”、“存而不论”;第三,儒家专注于现实、实用的感性世界;道家又以为,“道”有恍惚的“象”显现于外。所以,在对抽象范畴的实际界说上,儒道两家采用了“观象明道”的做法,即通过对本质外在显现的“象”的描述,来间接地界说它。基于这样的思路,就形成了对范畴描述性的界说方式,即阐述如“道”那样的抽象范畴时,采用以“象”来描述的界说方式。
  作为出现在文论之前的哲学思想,它这种认为事物本质不可直接言说的思维,也就造就了后来文论家那种范畴本质不可用逻辑性语言定义的观念。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文论初期的范畴,如“气”、“象”等等,本身就是从哲学范畴之中渗透到文论中来的。而这种哲学范畴界说本身也就成了文论范畴界说的范式,这种形式自身的“惯性”作用,也必然规定着后来文论对范畴的言说方式。对此,我们仅以先秦之后中国文论范畴发展最重要时期——魏晋南北朝为例,来看一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众多文论范畴产生的时期。当时,很多范畴深受当时人物品藻话语的影响,“人物品鉴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和玄学理论中的一些重要论题,不少被逐渐引入到文学艺术的理论领域。”而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品藻话语方式基本上采用描述方式表达(当然这种描述性表达方式也必然是受先秦哲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例如,有“骨植而柔者,谓之弘毅。”“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人怀。”
  我们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对人物品藻的词语渗透到了文论之中要关注,但是,也应注意到,人物品藻之中对人物、词语的描述性——这种言说形式本身(如以“风”描述人,又以“谡谡”描述风这个词语),为后來的文论范畴界说所直接采纳继承。例如上面“谡谡如劲松下风”、“骨植而柔者”中的“风”和“骨”就渗透到了文论之中,即是范畴“风骨”。另外,由于在人物品藻中,没有把“风骨”含义以逻辑言语固定下来,而只是一种感性描述,后来者也就很难用逻辑言语去固定它,即使那样做,也会对它在描述方式下产生的丰富内涵挂一漏万。相反,如采纳它原先描述的方式界说,既体现原义,又简单易行。而最关键的是,后来的人在思维模式上很难突破这种既成的范式——描述性的表达。所以有“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这样对“风”、“骨”以描述性的方式来表达,也就是必然的了。在此,我们就可以看到形式自身发展强大的独立性、继承性。
  如果说,初期文论范畴描述性的表达方式,更多的是由于现象“背后”的本质不可直接定义的思维所决定,那么,到后来这种范畴的界说方式一旦稳固,这种形式本身就“规定”了后来其他范畴的界说方式。
  总之,正是由于中国文化思想中认为现象“背后”的本质不可感知、难以言说,以及对现实经验的专注、对逻辑推演的弃置,而采取了“象”的方式来描述抽象的事物,以描述的方式来间接地界说本质性的范畴,而没有像西方那样,通过逻辑化的言语去定义范畴的本质属性。中国文论对范畴描述性的界说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哲学思维。而这种描述性的范式一旦形成,就会为后来的话语者在表达范畴时所继承(或者说造成限制),而这又会使范畴界说的描述性得以强化。
  
  责任编辑 夏畅兰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远东地区的石油生产和加工主要集中在萨哈林、哈巴等地,除部分满足地区需要外,还向东北亚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在冷战对峙急剧升级的国际环境下,苏联远东地区相对有限的石油运输、生产和加工能力既具有地区意义更具有国际影响。  [关键词]苏联远东地区;萨哈林;石油生产与加工;中蒙朝  [中图分类号]K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8)0
期刊
[摘要]迄今,海内外有关学者主要从毛泽东的个人文化背景和早期文化观,新启蒙运动、抗战时期的“中国化”思潮,中共与苏共、共产国际的关系及党内教条主义错误,党内斗争等几个角度,对于毛泽东1938年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与动机进行了探讨。对这几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全面、立体地认识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初内涵和政治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背景;动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精品课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目标是培养一流的人才,造就一流的教师队伍。“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主要依托国家重点学科,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等方面着手,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
期刊
当《可持续发展与多元社会和谐:新加坡经验》的书稿摆上案头时,我不禁暗自欣喜:李韶鉴先生多年追踪新加坡发展、深思新加坡经验、编织新加坡情结的努力,终于固化为现在的这部书稿,可谓“十年磨一剑”,作者多年来的汗水和心血都凝结到这本以试图全面深刻总结新加坡经验为主旨的专著中。这不仅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也是中国的新加坡研究领域一项重要成果。作为书稿较早的读者,我感到作者抓住了新加坡经验的契机,理
期刊
[摘要]中国教育必须走品牌战略道路,为此,必须有相应的招生考试制度来支持。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阻碍了中国教育品牌战略的实施,而西方的自主招生制度也不适合中国国情。分专业高考制度,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每一个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必将促进中国教育的专业品牌发展,也能避免西方自主招生制度的国情陷阱。  [关键词]分专业高考;品牌战略;高考制度
期刊
[摘要] 宋词对地域文化的表述是有选择性的。如宋代的苏州词,不同于诗,只着重表现“三高”主题,而忽略了苏州的繁华。这是词的文体特性与苏州地域文化特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地域文化;宋词;苏州;隐逸;选择    文学作品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并非如镜子般只是简单的反映与被反映。文学中的地域文化未必就是现实文化完全客观真实的再现。就具体的文体而言,似乎无意于反映地域文化的全貌。例如宋词,便对地域
期刊
[摘要]具有师承关系的沈从文、汪曾祺显示出与其他乡土作家不同的视野,他们展示的是诗意、空灵的乡土世界,抒写着自然风俗与人性美好的纯净牧歌。但他们亦有着各自的不同,沈从文的乡土书写充盈着的是坚硬厚重的悲凉,在远离尘嚣之中,持守孤绝;而汪曾祺包融着平和温润的乐观精神,有着世俗温情的圆通。  [关键词]诗意乡土;冷与热;远离尘嚣;世俗温情;沈从文;汪曾祺  [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近现代实践方式是近代工业化以来人们过度张扬人的实践能力、忽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制约的实践方式。生态实践是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以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管理为内在制约、以人地协调发展为价值旨归和人的生态需要为根本动力的,推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物质性活动。  [关键词]近现代实践方式;生态实践;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8)04—
期刊
[摘要]山东省是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的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区位优势。加入WTO对山东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山东农业能否适应国内外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除了通过深化改革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外,政府有关农业公共政策的调整与完善也是至关重要的。山东省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与完善农业相关的政府公共政策,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关键词]山东农业;公共政策;调整
期刊
[摘要]“红取之于金而红于金”。凡物俗则不足观,有灵性则格外可人,《金瓶梅》则突出人之俗,而《红楼梦》突显人之灵性;作为生命之始的性是纯洁而美幻的,以恶念待之则见淫滥,以纯情待之则现诗意,《金瓶梅》写其淫滥,而《红楼梦》写其纯洁关幻;肉身之享乐是容易满足而生厌的,往往以空为结,而情感会给生命诗意的栖居感,《金瓶梅》写肉欲,而《红楼梦》写情感。宗教精神是人性之高贵处,是美丽生命不可缺的,缺则难免生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