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新、主动学习。邱學华教授说过:“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
在新课程标准下,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自信心又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评估的一种体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它像一股很强的动力,激励人们不断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数学是一门需要长期训练的课程,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难度会逐渐加大,因而我们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认真了解学生数学自信心的现状,努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以及以后的人生道路都有着极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教师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一切活动的主人。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已有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所以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把圆16等分,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用16个小扇形去拼摆学过的平面图形去探究、去发现、去归纳拼成的图形跟圆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尽显“英雄本色”,有的拼成近似三角形,有的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拼成近似梯形……情绪高涨,信心十足。
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及核心理念。为了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及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课堂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质量。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根据这个实际,我组织了一节小动物排队的活动课,将有关知识渗透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中。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每人分别扮演一个角色:小鸡、小鸭、小兔……轮着分组到全班围成的一个圆中间排列,先各人报出自己的序号,再分散排列,每次各人的序号要与前次不能重复。这样人人参与,既要动脑筋,又有趣。使之对序数有较深刻的理解。
三、练习新颖,提高兴趣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所以设计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应保持练习形式新颖,生动有趣。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如摸拟表演、直观演示、做游戏、讲故事等等。这样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特征后,我设计这样一个练习,给每位学生各发一个数字,然后根据自己的手中的数字对号入座。这样可以把学习的气氛推向高潮,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开展第二课堂,广泛阅读课外书,扩充学生学习兴趣的广度
“见多识广”有助于数学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发展多种爱好,不仅使学生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品质,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开展第二课堂可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得到满足,有利于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高数学素质。开展第二课堂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举办数学讲座、开辟数学园地和数学墙报等。此外,教师应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课外书,让学生在书中寻求乐趣。组织各种形式的数学竞赛是最好的方法,通过竞赛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乐趣,养成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特殊爱好,这是维持学习兴趣的最佳心理状态的关键。
五、及时反馈信息,调节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
学生的兴趣是不稳定的,需要不断地培养和激励才能使之持续地活跃。兴趣一旦发展到稳固的程度,就会形成爱好。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知识的兴趣和迁移,逐步引导他们热爱数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情感。随着学生数学知识的不断深化,使之达到“知之深,爱之切”的境界,从而稳定对数学的兴趣。一方面,教师可通过课堂质疑反馈,课后练习反馈,考试后质量分析的反馈等掌握学生理解知识的状况,不断调整和变换教学方式,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保持学生的新异性;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包括作业的正误、成绩的好坏,应用所学知识的成效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随时作出肯定或否定,赞扬或责备,使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并对学习成败作业正确归因。对学生来说,反馈是一种激励,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比不了解时学习的积极性高,进步快,它不仅可激起进一步学习的良好愿望,还可激起克服缺点的决心和信心。
总之,教师要运用各种科学的教学艺术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房,去点燃兴趣之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乐中学,逐渐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质量,也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阶段一切都是从兴趣入门,打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门,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新课程标准下,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自信心又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评估的一种体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它像一股很强的动力,激励人们不断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数学是一门需要长期训练的课程,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难度会逐渐加大,因而我们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认真了解学生数学自信心的现状,努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以及以后的人生道路都有着极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教师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一切活动的主人。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已有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所以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把圆16等分,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用16个小扇形去拼摆学过的平面图形去探究、去发现、去归纳拼成的图形跟圆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尽显“英雄本色”,有的拼成近似三角形,有的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拼成近似梯形……情绪高涨,信心十足。
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及核心理念。为了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及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课堂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质量。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根据这个实际,我组织了一节小动物排队的活动课,将有关知识渗透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中。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每人分别扮演一个角色:小鸡、小鸭、小兔……轮着分组到全班围成的一个圆中间排列,先各人报出自己的序号,再分散排列,每次各人的序号要与前次不能重复。这样人人参与,既要动脑筋,又有趣。使之对序数有较深刻的理解。
三、练习新颖,提高兴趣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所以设计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应保持练习形式新颖,生动有趣。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如摸拟表演、直观演示、做游戏、讲故事等等。这样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特征后,我设计这样一个练习,给每位学生各发一个数字,然后根据自己的手中的数字对号入座。这样可以把学习的气氛推向高潮,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开展第二课堂,广泛阅读课外书,扩充学生学习兴趣的广度
“见多识广”有助于数学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发展多种爱好,不仅使学生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品质,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开展第二课堂可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得到满足,有利于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高数学素质。开展第二课堂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举办数学讲座、开辟数学园地和数学墙报等。此外,教师应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课外书,让学生在书中寻求乐趣。组织各种形式的数学竞赛是最好的方法,通过竞赛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乐趣,养成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特殊爱好,这是维持学习兴趣的最佳心理状态的关键。
五、及时反馈信息,调节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
学生的兴趣是不稳定的,需要不断地培养和激励才能使之持续地活跃。兴趣一旦发展到稳固的程度,就会形成爱好。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知识的兴趣和迁移,逐步引导他们热爱数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情感。随着学生数学知识的不断深化,使之达到“知之深,爱之切”的境界,从而稳定对数学的兴趣。一方面,教师可通过课堂质疑反馈,课后练习反馈,考试后质量分析的反馈等掌握学生理解知识的状况,不断调整和变换教学方式,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保持学生的新异性;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包括作业的正误、成绩的好坏,应用所学知识的成效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随时作出肯定或否定,赞扬或责备,使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并对学习成败作业正确归因。对学生来说,反馈是一种激励,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比不了解时学习的积极性高,进步快,它不仅可激起进一步学习的良好愿望,还可激起克服缺点的决心和信心。
总之,教师要运用各种科学的教学艺术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房,去点燃兴趣之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乐中学,逐渐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质量,也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阶段一切都是从兴趣入门,打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门,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