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文化馆为社会所提供的文化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文化馆的专业化建设是文化馆的立业之本,关系到文化馆的命运和前途,也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准。故而,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主轴,加快县级文化馆专业化建设步伐,是文化馆人当前迫在眉睫的事情。
关健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专业化建设;五个专业方向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是国家第一个关于文化五年发展的规划目标,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进入现代文明的一个新起点。而文化馆,特别是县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处于支柱性的作用,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即公共文化服务是否适应当下公共文化建设的需求,它涉及到一个过去我们常忽略的却不容忽视的文化馆专业化建设问题。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文化馆所提供的文化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从自身的实践工作中就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思考作一探索与阐述。
一、文化馆专业化建设与文化馆专业人才构成的区别
笔者从多年的实践工作体会和认识到,文化馆专业化建设主要从以下五个方向进行:(1)文化策展的专业方向。(2)文艺教育的专业方向。(3)群众文艺创作的专业方向。(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专业方向。(5)文艺科技的专业方向。而文化馆专业人才的构成则主要是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等九大类别的专业人才组成。这些专业人才是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基础,却不能涵盖文化馆的专业化方向。这也是造成社会对文化馆的看法停留在“唱歌跳舞、写写画画”的表面印象上。
当前,部份县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仍然沿袭计划经济年代的工作模式,习惯在财政上等、靠、要,在业务上依赖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分配。即使有充足的专业人才,也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产品,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文化馆专业化建设是学科性的,文化馆专业人才构成是以个体为主,是单一性的, 因而,文化馆专业化建设已成为文化馆今后发展能否从理论上建立学科,从实践上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主导作用所面对的重要议题。
二、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馆在我国社会文化领域中是具有无可置疑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文化馆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是宪法和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①。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的今天,社会文化领域出现了投资多元化,社会办文化的态势和格局,但国办文化始终处于主体、主导地位,文化馆始终在起着社会文化的主力军作用。尤其是县级文化馆,具有承上启下和构建基层文化服务网络的重要作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为此,文化馆的专业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轴,加快文化馆专业建设步伐,是我们文化馆人当前迫在眉睫的事情。以下从文化馆的五个专业方向作一简述。
(一)文化策展专业方向
文化策展,即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承办的能力。九十年代从英国传入,源于现代视觉艺术的发展,包括公共艺术、表演和新媒体,以及大型的公众性文化活动。从事这一工作的一般称为“策展人(curator)”,而英文“curator”一词在英汉词典中却通常被翻译成“博物馆馆长”。事实上,“策展人”源自于西方的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工作②。当下,文化策展更多在各类传媒企业和专业策划人所运用。笔者认为,文化馆引入并发展这一专业,是文化馆自身业务特点的需要所决定的。文化策展水平高低是决定一个文化馆能否具备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能力。我们所指的文化活动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文艺演出,包括庆典活动。二是艺术展览,抱括艺术论坛、艺术讲座、美术书法摄影展等。三是广场文化活动,包括种文艺比赛活动。四是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的组织。
这些活动都是综合性的,覆盖面广、社会性强、影响力大,涉及到的业务也最为广泛,很难用单一的某个专业来涵盖,因而其专业化的方向显得更强。从专业角度而言,它涉及到控制学、系统论、传播学、视觉艺术等学科。从具体的业务而言,涉及到创意、组织、舞台、广告、设计、音响、人力资源、调查分析、成本控制等专业知识。
例如,举办一场大型的露天文艺演出活动:首先是对整个活动主题的勾画和表达,其次是对资源的运用和控制,如演员、节目类型、舞台设计、观众组织、会场安全、交通管制、成本预算等;再是活动的传播、广告投放等。又如文化馆常常要开展的广场文化活动,举办各种展览等,同样要面对“活动主题、资源运控、传播效果”这三大块的工作。因而,一部分文化馆由于缺乏这一专业的组织和控制,只能交给一些广告公司来承办。由于相互协调性差,专业知识不对等,导致这类活动往往失去预期效果。很明显的一种现象就是“领导不满意,群众更不满意”。久之,由于文化馆在文化策展专业的缺失,导致自身文化活动能力和质量的下降,渐渐失去这一阵地。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进一步扩展和完善,社会文化活动的举办预期对文化馆的策展能力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从文化馆的传统业务来说,文化策展的专业方向本质上是过去所提出的“联合部门” ③的工作,只是与原来的概念范畴更广,业务更专业。甚至可以说,要当文化馆馆长,首先具备高超的文化策展活动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文艺教育专业方向
文艺教育,包括文艺培训、文艺辅导,是文化馆的传统业务,也是最强的一块业务。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文化领域出现了投资多元化,社会办文化的态势和格局已形成,这一趋势甚至盖过了文化馆在这一块的功能和影响力。以笔者所在的文化馆为例,2000年至2005年,艺术培训成为文化馆的主打业务之一,来报名学习舞蹈、乐器、声乐的中小学生、成年人、老年人络绎不绝。但2005年下半年开始走下坡路。究其原因,首先是社会办文化艺术培训已成格局,且漸趋专业化和行业化;其次是文化馆自有师资力量跟不上,需要在社会上请老师,增加了成本;再是收费问题与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存在一定的矛盾。而今天,已全面实施公共文化免费开放。通过政府资助和社会捐助,开展了真正意义的文艺教育与文艺辅导工作。 文艺教育,是文化馆的支柱性专业,因而,如何提高文化馆文艺教育的专业水平,是每一个文化馆必须面对的课题。再以本馆为例。当放弃了艺术培训这一块业务后,并没有放弃文艺教育这一块的工作,反之,集全馆人员之力来提升这一专业水平。对文化馆工作而言,文艺教育的本质除了文艺知识的普及,更应是从提高群众的艺术审美水平着手。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规划,一是全馆人员每月集中一天时间学习社会学概论、艺术审美学概论、文学概论、民间文艺概论等专业课程,以及音乐、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教育等基础知识,至今已坚持三年。二是“走出馆门”,走入学校、企业、机关单位、军营开展各门类别的艺术欣赏为主的文艺教育讲座。三年来,开展文学、戏剧、音乐、读书等讲座累计达到200场(次),单开展“校园文学讲座”,就有80场(次)。此举并成为考核文化馆工作人员日常业务的重要量化数据。
由此,我们看到,文艺教育专业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文化馆开展群众性艺术教育的成效,且是否完好体验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一条红线。
(三)群众文艺创作专业方向
群众文艺创作是文化馆一项重要功能,且是一门专业过硬的业务。很多文艺作者的创作就是从文化馆开展的文艺创作活动中起步的。如今清远一批有名的中青年文艺家就是从文化馆的培育下成长起来的。然而,不容否认,近些年来文化馆的群众文艺创作只满足于省、市群众文艺评奖活动,忽视了自身创作专业的构建和提高。
首先是让群众性文艺创作成果有出处。例如本馆,我们取得当地政府支持,设立了县级群众文艺创作奖,每年固定奖金五万元,由县财政划拨。奖励类别有文学、戏剧、曲艺、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其次,转化创作成果,即在刊物发表,或搬上舞台,或举办展览。如本馆,连续三年取用本土戏剧小品和音乐、舞蹈创作成果,搬上农村舞台进行演出。再是文化馆具有专长的工作人员每年要完成相应作品的创作任务,以及辅导创作的任务。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提高群众文艺创作的专业化水平。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专业方向
对文化馆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无论知识储备或知识结构,工作方法或业务能力,皆一下子无法适应,需要一个重新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虽然文化馆从传统的业务范畴来说,有“搜集、整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④的要求,但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指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⑤”其概念更广,对象更广泛。事实上很多县级文化馆因为自身力量薄弱、人才结构失衡,或政府重视不够、财政支持不力等诸多原因,或忽略或放弃了这一块业务。故而,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一种普查形式全面进入文化馆业务领域时,很多文化馆人手足无措,匆忙上阵。
通过近三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使文化馆拓展了业务领域,开阔了文化视野,同时使当地政府更深入认识到文化馆存在的文化价值,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文化馆所凸显的支柱性作用。例如,清远市属的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其文化馆通过成功申报了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相关“非遗”项目推动并发展为当地文化品牌,对项目本身的保护或通过项目而发挥其文化意义,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是文化馆全新的工作,同时,也是文化馆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专业资源与文化价值所在,因为社会上的文化机构不可能象文化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角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故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对文化馆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全新发展的机遇。把握并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是我们文化馆人“事可为,必须以为”的工作。
(五)文艺科技专业方向
文化馆是一个业务综合性极强的文化机构,可以说包罗了所有文艺类别的工作。不管有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或业务能力,社会的目光和期望值仍旧会停留在文化馆上。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时代的到来,文化馆与其他各行业一样,必然从纸质时代走向电子时代。除了办公的网络化、电子化外,与文艺工作结合的的科技主要包括音响灯光系统、动漫创作与制作、音乐配器制作、舞台设计、影像编辑、文化网站等方面的工作。
不容讳言,当下部分县级文化馆在文艺科技专业方向上是薄弱的,甚至是空白的。当然这些工作或者可以交由社会上相关机构来做,但倘若文化馆缺失了文艺科技专业,缺失的不单是该专业的业务能力,更是文化馆应有的“文化生产力”。例如本馆,多年来没有相关的音响专业人才,每一次活动必然在外聘用音响师。由于这一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本馆在音响及舞台设计方面在本区域缺少影响力,从而这方面的业务量和业务质量连年下降。
三、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重视文化馆的专业化建设
文化馆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专业化建设又是文化馆建设的根本。因而,政府除了加大投入,确保投入用到实处外,还要确立文化主管部门对文化馆不是“管”,而是要“放”的行政模式,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引导其以文化艺术规律来发展自身,壮大力量。为了推进文化馆专业化建设,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对文化馆在用人机制上一定要进行观念、体制、机制和手段的创新。
(二)文化馆要把专业化建设作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来抓
要充分认识文化馆的专业化建设是文化馆的立业之本,关系到文化馆的命运和前途,也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務的水准。同时,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
(三)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道路
文化馆人要充分认识自己肩上的公共文化服务责任,认识只有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负起这个责任,才能为广大群众更多更好地服务,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出发,重视自己的专业学习、业务进修,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尤其作为文化馆馆长,不管自身侧重于那一个专业,文化馆学科建设和专业化建设必然是重中之重。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它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②[美]布鲁斯·阿尔什那著,《展览中的前卫:20世纪新艺术》。
③联合部门——“联合是一种社会方式和手段,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把各种不同性质的分散的社会部门和单位以及其它社会力量集中起来,完成一项长期的或临时性的共同任务。”(《文化馆工作概要》(P114),1985年9月 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
④《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第四章第十七条(文化部/1992年)。
⑤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第2条《定义》 (巴黎,2003 年10 月17 日通过)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文化馆)
关健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专业化建设;五个专业方向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是国家第一个关于文化五年发展的规划目标,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进入现代文明的一个新起点。而文化馆,特别是县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处于支柱性的作用,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即公共文化服务是否适应当下公共文化建设的需求,它涉及到一个过去我们常忽略的却不容忽视的文化馆专业化建设问题。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文化馆所提供的文化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从自身的实践工作中就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思考作一探索与阐述。
一、文化馆专业化建设与文化馆专业人才构成的区别
笔者从多年的实践工作体会和认识到,文化馆专业化建设主要从以下五个方向进行:(1)文化策展的专业方向。(2)文艺教育的专业方向。(3)群众文艺创作的专业方向。(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专业方向。(5)文艺科技的专业方向。而文化馆专业人才的构成则主要是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等九大类别的专业人才组成。这些专业人才是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基础,却不能涵盖文化馆的专业化方向。这也是造成社会对文化馆的看法停留在“唱歌跳舞、写写画画”的表面印象上。
当前,部份县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仍然沿袭计划经济年代的工作模式,习惯在财政上等、靠、要,在业务上依赖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分配。即使有充足的专业人才,也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产品,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文化馆专业化建设是学科性的,文化馆专业人才构成是以个体为主,是单一性的, 因而,文化馆专业化建设已成为文化馆今后发展能否从理论上建立学科,从实践上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主导作用所面对的重要议题。
二、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馆在我国社会文化领域中是具有无可置疑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文化馆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是宪法和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①。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的今天,社会文化领域出现了投资多元化,社会办文化的态势和格局,但国办文化始终处于主体、主导地位,文化馆始终在起着社会文化的主力军作用。尤其是县级文化馆,具有承上启下和构建基层文化服务网络的重要作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为此,文化馆的专业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轴,加快文化馆专业建设步伐,是我们文化馆人当前迫在眉睫的事情。以下从文化馆的五个专业方向作一简述。
(一)文化策展专业方向
文化策展,即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承办的能力。九十年代从英国传入,源于现代视觉艺术的发展,包括公共艺术、表演和新媒体,以及大型的公众性文化活动。从事这一工作的一般称为“策展人(curator)”,而英文“curator”一词在英汉词典中却通常被翻译成“博物馆馆长”。事实上,“策展人”源自于西方的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工作②。当下,文化策展更多在各类传媒企业和专业策划人所运用。笔者认为,文化馆引入并发展这一专业,是文化馆自身业务特点的需要所决定的。文化策展水平高低是决定一个文化馆能否具备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能力。我们所指的文化活动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文艺演出,包括庆典活动。二是艺术展览,抱括艺术论坛、艺术讲座、美术书法摄影展等。三是广场文化活动,包括种文艺比赛活动。四是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的组织。
这些活动都是综合性的,覆盖面广、社会性强、影响力大,涉及到的业务也最为广泛,很难用单一的某个专业来涵盖,因而其专业化的方向显得更强。从专业角度而言,它涉及到控制学、系统论、传播学、视觉艺术等学科。从具体的业务而言,涉及到创意、组织、舞台、广告、设计、音响、人力资源、调查分析、成本控制等专业知识。
例如,举办一场大型的露天文艺演出活动:首先是对整个活动主题的勾画和表达,其次是对资源的运用和控制,如演员、节目类型、舞台设计、观众组织、会场安全、交通管制、成本预算等;再是活动的传播、广告投放等。又如文化馆常常要开展的广场文化活动,举办各种展览等,同样要面对“活动主题、资源运控、传播效果”这三大块的工作。因而,一部分文化馆由于缺乏这一专业的组织和控制,只能交给一些广告公司来承办。由于相互协调性差,专业知识不对等,导致这类活动往往失去预期效果。很明显的一种现象就是“领导不满意,群众更不满意”。久之,由于文化馆在文化策展专业的缺失,导致自身文化活动能力和质量的下降,渐渐失去这一阵地。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进一步扩展和完善,社会文化活动的举办预期对文化馆的策展能力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从文化馆的传统业务来说,文化策展的专业方向本质上是过去所提出的“联合部门” ③的工作,只是与原来的概念范畴更广,业务更专业。甚至可以说,要当文化馆馆长,首先具备高超的文化策展活动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文艺教育专业方向
文艺教育,包括文艺培训、文艺辅导,是文化馆的传统业务,也是最强的一块业务。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文化领域出现了投资多元化,社会办文化的态势和格局已形成,这一趋势甚至盖过了文化馆在这一块的功能和影响力。以笔者所在的文化馆为例,2000年至2005年,艺术培训成为文化馆的主打业务之一,来报名学习舞蹈、乐器、声乐的中小学生、成年人、老年人络绎不绝。但2005年下半年开始走下坡路。究其原因,首先是社会办文化艺术培训已成格局,且漸趋专业化和行业化;其次是文化馆自有师资力量跟不上,需要在社会上请老师,增加了成本;再是收费问题与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存在一定的矛盾。而今天,已全面实施公共文化免费开放。通过政府资助和社会捐助,开展了真正意义的文艺教育与文艺辅导工作。 文艺教育,是文化馆的支柱性专业,因而,如何提高文化馆文艺教育的专业水平,是每一个文化馆必须面对的课题。再以本馆为例。当放弃了艺术培训这一块业务后,并没有放弃文艺教育这一块的工作,反之,集全馆人员之力来提升这一专业水平。对文化馆工作而言,文艺教育的本质除了文艺知识的普及,更应是从提高群众的艺术审美水平着手。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规划,一是全馆人员每月集中一天时间学习社会学概论、艺术审美学概论、文学概论、民间文艺概论等专业课程,以及音乐、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教育等基础知识,至今已坚持三年。二是“走出馆门”,走入学校、企业、机关单位、军营开展各门类别的艺术欣赏为主的文艺教育讲座。三年来,开展文学、戏剧、音乐、读书等讲座累计达到200场(次),单开展“校园文学讲座”,就有80场(次)。此举并成为考核文化馆工作人员日常业务的重要量化数据。
由此,我们看到,文艺教育专业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文化馆开展群众性艺术教育的成效,且是否完好体验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一条红线。
(三)群众文艺创作专业方向
群众文艺创作是文化馆一项重要功能,且是一门专业过硬的业务。很多文艺作者的创作就是从文化馆开展的文艺创作活动中起步的。如今清远一批有名的中青年文艺家就是从文化馆的培育下成长起来的。然而,不容否认,近些年来文化馆的群众文艺创作只满足于省、市群众文艺评奖活动,忽视了自身创作专业的构建和提高。
首先是让群众性文艺创作成果有出处。例如本馆,我们取得当地政府支持,设立了县级群众文艺创作奖,每年固定奖金五万元,由县财政划拨。奖励类别有文学、戏剧、曲艺、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其次,转化创作成果,即在刊物发表,或搬上舞台,或举办展览。如本馆,连续三年取用本土戏剧小品和音乐、舞蹈创作成果,搬上农村舞台进行演出。再是文化馆具有专长的工作人员每年要完成相应作品的创作任务,以及辅导创作的任务。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提高群众文艺创作的专业化水平。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专业方向
对文化馆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无论知识储备或知识结构,工作方法或业务能力,皆一下子无法适应,需要一个重新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虽然文化馆从传统的业务范畴来说,有“搜集、整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④的要求,但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指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⑤”其概念更广,对象更广泛。事实上很多县级文化馆因为自身力量薄弱、人才结构失衡,或政府重视不够、财政支持不力等诸多原因,或忽略或放弃了这一块业务。故而,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一种普查形式全面进入文化馆业务领域时,很多文化馆人手足无措,匆忙上阵。
通过近三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使文化馆拓展了业务领域,开阔了文化视野,同时使当地政府更深入认识到文化馆存在的文化价值,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文化馆所凸显的支柱性作用。例如,清远市属的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其文化馆通过成功申报了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相关“非遗”项目推动并发展为当地文化品牌,对项目本身的保护或通过项目而发挥其文化意义,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是文化馆全新的工作,同时,也是文化馆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专业资源与文化价值所在,因为社会上的文化机构不可能象文化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角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故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对文化馆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全新发展的机遇。把握并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是我们文化馆人“事可为,必须以为”的工作。
(五)文艺科技专业方向
文化馆是一个业务综合性极强的文化机构,可以说包罗了所有文艺类别的工作。不管有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或业务能力,社会的目光和期望值仍旧会停留在文化馆上。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时代的到来,文化馆与其他各行业一样,必然从纸质时代走向电子时代。除了办公的网络化、电子化外,与文艺工作结合的的科技主要包括音响灯光系统、动漫创作与制作、音乐配器制作、舞台设计、影像编辑、文化网站等方面的工作。
不容讳言,当下部分县级文化馆在文艺科技专业方向上是薄弱的,甚至是空白的。当然这些工作或者可以交由社会上相关机构来做,但倘若文化馆缺失了文艺科技专业,缺失的不单是该专业的业务能力,更是文化馆应有的“文化生产力”。例如本馆,多年来没有相关的音响专业人才,每一次活动必然在外聘用音响师。由于这一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本馆在音响及舞台设计方面在本区域缺少影响力,从而这方面的业务量和业务质量连年下降。
三、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重视文化馆的专业化建设
文化馆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专业化建设又是文化馆建设的根本。因而,政府除了加大投入,确保投入用到实处外,还要确立文化主管部门对文化馆不是“管”,而是要“放”的行政模式,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引导其以文化艺术规律来发展自身,壮大力量。为了推进文化馆专业化建设,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对文化馆在用人机制上一定要进行观念、体制、机制和手段的创新。
(二)文化馆要把专业化建设作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来抓
要充分认识文化馆的专业化建设是文化馆的立业之本,关系到文化馆的命运和前途,也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務的水准。同时,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
(三)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道路
文化馆人要充分认识自己肩上的公共文化服务责任,认识只有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负起这个责任,才能为广大群众更多更好地服务,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出发,重视自己的专业学习、业务进修,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尤其作为文化馆馆长,不管自身侧重于那一个专业,文化馆学科建设和专业化建设必然是重中之重。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它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②[美]布鲁斯·阿尔什那著,《展览中的前卫:20世纪新艺术》。
③联合部门——“联合是一种社会方式和手段,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把各种不同性质的分散的社会部门和单位以及其它社会力量集中起来,完成一项长期的或临时性的共同任务。”(《文化馆工作概要》(P114),1985年9月 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
④《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第四章第十七条(文化部/1992年)。
⑤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第2条《定义》 (巴黎,2003 年10 月17 日通过)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