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统的延伸、创新及超越——中国作品中的现代音乐复调技法

来源 :音乐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是探索创新的世纪,淡化共性是20世纪艺术领域的共同特点。众多作曲家在承递了音乐传统精华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创新。他们不断在寻找新的语汇和技法,追求多元化与个性化风格,探索新颖独特的音乐语言。各种风格和音乐流派之间,尽情发挥、互不排斥,音乐史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纷繁局面。
其他文献
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契机,人民音乐出版社以精心策划的中国民族音乐系列《伟大的音乐·国韵华章》作为献礼,以中国民族音乐经典的整理和品评,表达对经典的珍视及对祖国文化的敬意,并期望此系列音乐能够成为文化使者,传递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为世界音乐文化宝库增添新的弦音。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学术专栏将在本期以“声音生态学”为专题的讨论画上一个句号。有关音乐生态,目前在中国最为集中的话题是“原生态”讨论。虽有种种歧义,但总体语境却是围绕着文化传承与保护,并折射出在所谓“原初的、本能的、自然的表演实践”与舞台的、媒体的、工业的、旅游开发的等相映呈现的变迁事实。
期刊
年前,一位花甲之年的睿智学者以自己近三十年的研究与思考,探索了中国人视野下的传统音乐研究新途径——从结构学的独特视角窥视中国传统音乐的组织方式、创作方法和文化内涵,从某种程度上回答了国人对于传统音乐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这就是王耀华教授倾心铸就的学术力作——《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①(以下简称《结构学》)。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亚洲音乐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乐律学”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东方音乐理论学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东方音乐学家投身其中,硕果累累。自韩国权五圣教授等合力创办东亚乐律学会以来,该学科的国际合作稳步发展,国际化的进程日益加强。然而,多年来困扰着乐律学学科定位名称的英译问题在中国和韩国学术界一直没有能得到很好解决。2010年于韩国召开的第五届东亚乐律学会学术年会期间,权五圣教授和上海音乐学院的陈应时教授嘱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些探究,今特将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思考写成此文以求教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