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水蛭(蚂蝗)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唾腺分泌的水蛭素具有抗凝血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手术和心血管疾病治疗,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与经济价值。水蛭肠道微生物与水蛭的消化、营养、免疫和抗菌等功能密切相关,也可能与水蛭素的分泌有关。对水蛭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菌群组成及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水蛭肠道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为推动水蛭养殖业发展和扩展水蛭和水蛭素的医学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水蛭;肠道微生物;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S9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5-164-03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Leech Gut Microbes
  CHEN Yali1 , WANG Guihu2, ZHANG Quanxing1 et al
  (1.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2. National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Biodiagnostics & Biotherapy,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04)
  Abstract Leech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great importance, its salivary gland secretion hirudi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to medical surgery, therefore, has a very high economic value. Microbes dwell in leech gut have several functions, such as synthesizing the necessary nutrients for their hosts, stimulating the immune system, and defensing the extraneous pathogen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ecretion of hirudin and the health of leech. In this research, a review of the study methods, composition and activity of the microbe communities dwell in the Leech gut was give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guida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gut microbiota in leech, sett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ech aquaculture industry and for the further expansions of the medical application of hirudin and leech.
  Key words Leech; Gut microbes; Research method
  動物肠道内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经过长期共同进化,最终形成复杂且呈动态平衡的微生物群落。大量研究表明,这些消化道内的微生物对宿主健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微生态平衡失调,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便会紊乱,引发疾病[1]。动物的食性选择和觅食行为也是经历长期而复杂的选择压力的进化结果[2],动物自身缺失合成某些营养物质的能力,导致其必须依赖体内的共生菌来完成相应功能,比如帮助宿主从食物中进一步摄取营养物质,合成一些关键代谢反应的化合物[3]。因此,动物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影响及其与疾病等的联系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4-6]。
  水蛭(Leech)隶属环节动物门、蛭纲,俗称蚂蟥。目前全世界已报道的水蛭共有300多种[7],我国已知2目8科33属约76种和亚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8]。绝大多数水蛭靠吸血生存,吸血水蛭每次摄取血液的量相当于其自身体重的2.5~10.0倍,吸食1次血液可维持长达1年的生存需求[7]。此过程中,水蛭前端的吸盘将刺吸性口器刺入皮肤,其咽头和食道外侧分布的大量唾液腺能分泌具有阻止血液凝固的抗凝剂水蛭素(Hirudin)、麻醉剂以及能使血管寄主扩张的类组胺(Histamine)物质,这类物质能够促使伤口血流量增大,抗凝剂能阻止摄入水蛭消化道内的血液凝固。在此过程中,肠道微生物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合成必要的营养物质、刺激免疫系统和抵抗外来致病菌的侵袭等[9]。水蛭素具有很好的抗凝血、抗血栓和抗纤维化等作用[10],在当今的医疗领域中不仅应用于术后缓解静脉充血,而且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手术中,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11]。
  传统的肠道微生物的分离大多采用培养方法,但绝大多数肠道微生物因为无法培养而未能进行研究和鉴定。随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尤其是一些分子生物学方法(如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等)的应用,使研究中对培养方法的依赖大大降低。这些方法能够将难以培养以及不能培养的微生物直接进行分子鉴定,对于全面了解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分布及其功能有很大的帮助。笔者对水蛭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组成以及肠道微生物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推动水蛭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及方法参考。   1 水蛭肠道的结构
  水蛭肠道依据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由咽和食管组成,主要功能是摄取寄主血液(体液);中肠由嗉囊和嗉囊盲囊组成,主要功能是贮藏食物(寄主血液)。大多数水蛭的嗉囊有1~12对向两侧伸展的盲囊,其中最后1对最长并且弯向身体的后方。嗉囊是在水蛭摄食后储存血液的主要区域,可以吸收血液中的水和盐;后肠由肠和直肠组成。肠可以是1根宽阔的纵管,也可以是具有4对细长的侧盲囊,对血液的消化和吸收在此进行。肠的后端通过一括约肌开口在一短而薄壁的直肠上[8]。
  2 水蛭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2.1 传统分类鉴定方法
  由于肠道微生物个体小、种类多、结构简单,形态特征上很难区分。以前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采用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分为直接观察法和纯培养法。在水蛭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是纯培养法,即使用不同营养成分的固体培养基对可培养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然后根据微生物的菌落形态及其菌落数来计测微生物的数量及其类型,若要得到种类信息,则需进一步地分离、纯化和鉴定[12]。人工培养所能获得的只有自然环境中很小部分的微生物(0.10%~0.15%),大多数微生物种类由于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被检出,一些形态和生化指标也易受到操作方法和判断主观性影响,从而影响到鉴定结果的准确性[13]。
  2.2 分子生物方法
  20世纪60年代,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学技术应用到水蛭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中来。新的方法大大地降低了对微生物培养的依赖性,能将肠道中无法培养以及难以培养的细菌分离出来,因此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水蛭肠道微生物研究中较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有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多态性和宏基因组技术等[14]。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可以分析样品中微生物的组成和不同微生物的種属关系,从而进行各种微生物群落之间比较群落的多样性、结构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目前,TRFLP 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分析各种环境中(如肠道和土壤等)某类微生物的群落结构[15-16],其原理是采用一端荧光标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全长16S rRNA 基因,然后用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PCR产物,由于不同菌的16S rRNA 基因序列存在差异,因此酶切后会产生不同长度特征的限制性片段[17]。该技术具有快速、重复性高、灵敏、高通量等优点,其缺点是由于 PCR 扩增存在偏好性,即使使用通用引物,也有可能忽略微生物生态群落中某些功能重要但数量稀少的细菌[18]。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已有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根据核酸碱基互补配对原理,用半抗原标记DNA或者RNA探针与经过变性的单链核酸序列互补配对,通过带有荧光基团的抗体去识别半抗原进行检测,或者用荧光基团对探针进行直接标记并与目标序列结合,最后利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目标序列在细胞核、染色体或切片组织中的分布情况[19]。荧光原位杂交具有安全、快速、灵敏度高、检测信号强和杂交特异性高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细胞遗传学、 肿瘤生物学、基因定位、基因作图、基因扩增、产前诊断及染色体进化研究等领域[20] 。
  2.3 宏基因组技术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是指在特定环境样品中基因组的总和,宏基因组学显著的特征包括非传统培养方法获得环境微生物基因组,所获得的基因包含可培养的不能培养的微生物的总基因,从而避免了微生物分离培养的难题,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生物资源,并研究其功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其内在规律[21]。宏基因组学研究策略包括宏基因组DNA的提取、宏基因组测序样品及DNA提取、宏基因组测序和宏基因组文库的制备[22]。宏基因组学技术克服了传统培养方法的限制,在微生物多样性、新基因发现及新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魅力,现已被已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土壤、海洋、人体医学和药物等各个领域[23]。
  3 水蛭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组成及作用
  3.1 水蛭肠道微生物菌群
  水蛭肠道的微生物对于摄取的血食的消化有重要关系。以前以培养为基础的研究认为,医蛭肠道内的微生物主要是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而且该属是水蛭消化道里唯一的共生体[24]。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和技术被应用到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中。Paul 等通过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了侧纹医蛭(Hirudo verbana)肠道微生物,证实了侧纹医蛭肠道细菌群体的主导菌是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和clone PW3。其中,clone PW3属于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的新种。此外,在肠道中还检测到细菌有α变形菌门、γ变形菌门、δ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5]。Alison等运用培养和非培养的限制性片段长多态性的方法研究东方医蛭(Hirudo orientalis)的消化道微生物,结果证实在消化道中的细菌有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简达气单胞菌(Aeromonas jandaei)、类似于理研菌属(Rikenella)的菌和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25]。随着研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有学者将宏基因技术应用到水蛭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中。Michele A.Maltz等应用宏基因组的高通量测序进一步对水蛭肠道微生物菌群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内的主要的共生体是:类似于理研菌属(Rikenella)的菌、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veronii)和变形杆菌属(Proteus)。此外,检测到的细菌有梭菌属(Clostridium)、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和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26]。   3.2 水蛭腸道微生物的作用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大多数不能培养的细菌生理特性、代谢功能及在环境中的作用的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医蛭肠道微生物的特性[27]。在一些水蛭肠道中发现维氏气单胞菌是革兰氏阴性的兼性厌氧菌,并且许多气单胞菌属的菌已经鉴定为人以及一些动物包括鱼和两栖类的致病菌[28],能够引起伤口感染和败血症等,预防性的抗生素能够减少感染的发病率[29]。最近的研究热点是探究水蛭肠道微生物菌群与抗菌素的敏感性[30]。
  关于水蛭肠道微生物的相关功能,早期的研究者认为肠道微生物有3个主要功能:①辅助血食的消化;②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③抵抗外来致病菌的侵袭[31]。随后的许多研究表明在肠道里存在宿主产生的蛋白酶,在消化时细菌产生的蛋白酶可能有重要的作用[32]。在后期的研究中发现水蛭所摄食的血液的消化与肠道的微生物的关系可能是提供抵抗外来有害或致病菌的侵入,特定的肠道微生物能够为消化摄取的血液提供最佳的营养环境[33]。
  4 展望
  目前,尽管通过传统培养与非培养的方法在水蛭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与水蛭素的分泌、水蛭素的质量及保存中的作用等问题研究较少。由于水蛭素在医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水蛭肠道微生物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深入了解水蛭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以及肠道微生物对水蛭素的影响机制,对于医疗以及相关肠道疾病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K E,SHEEHAN T H,ECKHOLM B J,et al.An emerging paradigm of colony health:microbial balance of the honey bee and hive(Apis mellifera)[J].Insectes Sociaux,2011,58(4):431-444.
  [2] MORAN N A.Symbiosis(A primer)[J].Current Biolology,2006,16:866-71.
  [3] LEY R E,HAMADY M,LOZUPONE C,et al.Evolution of mammals and their gut microbes[J].Science,2008,320(5883):1647-1651.
  [4] GILL S R,POP M,DEBOY R T,et al.Metagenomic analysis of the human distal gut microbiome[J].Science,2006,312(5778):1355-1359.
  [5] TURNBAUGH P J,LEY R E,HAMADY M,et al.The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exploring the microbial part of ourselves in a changing world[J].Nature,2007,449(7164):804.
  [6] UPADHYAY V,POROYKO V,KIM T,et al.Lymphotoxin regulates commensal responses to enable dietinduced obesity[J].Nature Immunology,2012,13(10):947-953.
  [7] 宋大祥,冯钟琪.蚂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1.
  [8] 杨潼.中国动物志:环节动物门·蛭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5-37.
  [9] 相辉,黄勇平.肠道微生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J].昆虫知识,2008,45(5):687-693.
  [10] 袁红霞,张莉芹,马瑾,等.水蛭药用成分及主要药理功效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 2013,32(4):270-273.
  [11] WHITAKER I S,JOSTY I C,HAWKINS S,et al.Medicinal leeches and the microsurgeon:A fouryear study,clinical series and risk benefit review[J].Microsurgery,2011,31(4):281-287.
  [12] 刘淮德.应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对虾肠道细菌组成及其变化规律[D].北京:中国科学院,2010.
  [13] AMANN R I,LUDWIG W,SCHLEIFER K H.Phylogenetic identification and in situ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microbial cells without cultivation[J].Microbiological Reviews,1995,59(1):143-169.
  [14] 黄遵锡.胃肠道微生物及其分子生态学技术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14,41(1):136-145.
  [15] WORTHEN P L,GODE C J,GRAF J.Cultureindependent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igestivetract microbiota of the medicinal leech reveals a tripartite symbiosis[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6,72(7):4775-4781.   [16] 葛蕓英,陈松,孙辉,等.土壤细菌群体多样性的TRFLP分析应用探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23(2):104-107.
  [17] OSBORN A M,MOORE E R B,TIMMIS K N.An evaluation of terminal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analysis for the study o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ynamics[J].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0,2(1):39-50.
  [18] 贾俊涛,宋林生,李筠.TRFLP 技术及其在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2004,28(3):64-68.
  [19] SPEICHER M R,CARTER N P.The new cytogenetics:blurring the boundaries with molecular biology[J].Nature Reviews Genetics,2005,6(10):782-792.
  [20] 王忠华,李旭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学中的应用[J].植物学通报,2001,18(1):40-45.
  [21] 张冰,崔岱宗,赵敏.宏基因组学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4(2):267-271.
  [22] 斯日古楞,特木仑,明亮,等.宏基因组学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畜牧兽医,2014,41(3):115-118.
  [23] LOPEZ J F,SHI Y,TYSON G W,et al.Microbial community gene expression in ocean surface water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8,105(10):3805-3810.
  [24] GRAF J.Symbiosis of Aeromonas veronii biovar sobria and Hirudo medicinalis,the medicinal leech:a novel model for digestive tract associations[J].Infection and Immunity,1999,67(1):1-7.
  [25] LAUFER A S,SIDDALL M E,GRAF J.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igestivetract microbiota of Hirudo orientalis,a European medicinal leech[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8,74(19):6151-6154.
  [26] MALTZ M A,BOMAR L,LAPIERRE P,et al.Metagenomic analysis of the medicinal leech gut microbiota[J].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2014,5(151):1-12.
  [27] BOMAR L,MALTZ M,COLSTON S,et al.Directed culturing of microorganisms using metatranscriptomics[J].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2011,2(2):12.
  [28] JANDA J M,ABBOTT S L.The genus Aeromonas:taxonomy,pathogenicity,and infection[J].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2010,23(1):35-73.
  [29] SIDDALL M E,WORTHEN P L,JOHNSON M,et al.Novel role for Aeromonas jandaei as a digestive tract symbiont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dicinal leech[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7,73(2):655-658.
  [30] SIVACHANDRAN P,MARIMUTHU K,RAVICHANDRAN M,et al.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of body surface and gut microflora of two aquatic leech species(Hirudinaria manillensis and Hirudinaria javanica)in Malaysia[J].Journal of Coastal Life Medicine,2013,1(1):76-80.
  [31] GRAF J,KIKUCHI Y,RIO R V M.Leeches and their microbiota:naturally simple symbiosis models[J].Trends in Microbiology,2006,14(8):365-371.
  [32] ROTERS F J,ZEBE E.Proteinases of the medicinal leech,Hirudo medicinallis:Purification and par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 enzymes from the digestive tract[J].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B:Comparative Biochemistry,1992,102(3):627-634.
  [33] NELSON M C,GRAF J.Bacterial symbioses of the medicinal leech Hirudo verbana[J].Gut Microbes,2012,3(4):322-331.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建立烟草常用杀菌剂药害的诊断体系。[方法]研究烟草生产上主要使用的12种杀菌剂在烟草上造成药害的最高使用剂量,并以图片的形式记录超出每种农药最高使用剂量引起的药害症状,编制烟草农药药害识别诊断图谱。[结果]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在正常用量2倍时出现药害症状,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微乳剂、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45%王铜·菌核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寄主密度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及繁衍能力的影响,为玉米螟赤眼蜂饲养技术的优化改良及其田间释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及回归分析对不同寄主密度下单头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卵数、产卵数、产雌数、出蜂率和单卵出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玉米螟赤眼蜂寄生卵数、产卵数及产雌数不会随着接卵量的增加而同等倍数的增长,寄主密度阈值为90粒/管;单卵出蜂数随着寄主密度增大而减少,当玉米螟赤眼蜂与接卵量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叶菌唑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为叶菌唑分析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以邻苯二甲酸正辛酯为内标,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叶菌唑含量。[结果]叶菌唑含量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2等于0.993 2;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59%,相对标准偏差为0.50%,符合农药分析要求。[结论]该方法可简明地分析出结果并且过程易操作,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复性,可用于叶菌唑定量分析。  关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东北黑土区坡面涝渍地季节性渍水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坡面上5组涝渍地和与涝渍地相邻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化学性质进行测定,采用ttest评判涝渍土壤与耕作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并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说明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与耕作土壤相比,涝渍土壤全氮含量高出约19%,铵态氮含量高3.6倍,而硝态氮含量低约51%;涝渍土壤与耕作土壤相比全磷含
期刊
摘要  对佳木斯地区农田害虫种类进行了多次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佳木斯农田害虫有6 目24科47种,采集样本为782只;作物以6月中旬至8月中旬害虫危害最严重,这些害虫对农作物破坏性极大,直接影响玉米的丰收情况。通过分析农田害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调查和实际情况对佳木斯地区农田害虫今后的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田害虫;种类调查;防治措施;佳木斯  中图分类号 S186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副猪嗜血杆菌流行毒株的生化特性。[方法] 采集10頭6月龄疑似猪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猪样品, 用巧克力培养基进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细菌的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 成功分离出1株副猪嗜血杆菌,该分离株不需要X因子,但需要V因子。分离菌株被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从而将此病例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结论] 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的危
期刊
摘要 [目的] 为科学和合理种植作物以及提高作物产量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集研究区48个点的盐渍地土壤,测得土壤含水量数据,并且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条件下采集土壤光谱反射率数据,对反盐期不同深度土壤的含水量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土壤烘干前和烘干后的光譜反射率,对自然光源的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五阶和六阶导数微分处理,剖析人工光源的土壤光谱反射率数据、自然光源的光谱反射率、导数微
期刊
摘要  [目的]建立肌卫星细胞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共培养体系。[方法]用10 μg/ml INS、1 μmol/L DEX和115 ng/ml IBMX对北京油鸡肌肉SV细胞进行诱导后,通过油红染色法、细胞免疫学鉴定及关键基因的表达对诱导的SV细胞进行分析。[结果]油红O脂肪染色法鉴定结果表明,诱导后的细胞红色脂质密度较高,说明SV细胞经过诱导后含有更多的前体脂肪细胞。通过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细
期刊
摘要 [目的]确定不同部位嫩芽外植体与植物生长素及天然提取物诱导辣木不定芽的分化能力及不定根生长的最佳条件。[方法]选择优良辣木主枝嫩芽的茎段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嫩芽中部茎段诱导、增殖、生根等进行研究。[结果]不同部位的嫩芽是影响辣木诱导和增殖最关键的因素,嫩芽诱导效果:中部>下端>上端,辣木诱导最适宜培养基是MS+6BA 0.5 mg/L+马铃薯水汁20 g/L +蔗糖25 g/L,诱导
期刊
摘要  从湘西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桤木人工林的林分经营现状、湘西地区森林蔬菜资源特征、退耕还林地发展森林蔬菜存在的问题出发,就湘西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桤木人工林发展森林蔬菜的可行性作一些探讨。结果表明:只要合理的林分抚育,科学规划,逐步推进,强化管理,并且加大宣传和加强产学研合作,在退耕还林桤木人工林发展森林蔬菜是可行的,能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为林农和地区政府创造收益。  关键词 森林蔬菜;退耕还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