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没有全民的健康,就不能实现全面小康。全面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标,为了促进全民的健康发展,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人们应该学会科学的健身技巧和方法。本文以建设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对全民体育健康素养进行了研究,全面探究科学的健身方法以及制约人们体育健康素质的因素,最终达到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健康中国;全民体育;健康素养
一、全民健身对于体育健康素养提升的急切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提出了关于健康中国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体育是提升全面健康水平的关键手段”,这就意味着全民的体育建设和全民的健康是紧密相连的,科学的健身以及合理运动是提升人民健康素质的关键性因素,且能够极大的预防疾病的发生。就当下的情况而言,全民健康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就拿马拉松比赛而言,马拉松比赛中出现的猝死事件层出不穷。而随着全国马拉松赛事的深入,马拉松出现的事故不断上升,当年河南大学生在体育测试上猝死事件依然让我们历历在目,学生1000长跑中猝死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热议,健身缺乏、健身方式技巧不当以及运动技巧不科学造成运动事故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事件都在说明,我国当下大众对于科学健身知识的缺乏,研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全民体育健康素质低下造成的。
健康素质是个人获取而活着理解基本的健康服务和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以此来维护提升人民自身的健康水平。如果把国内的健康建设比喻成一座大厦的话,那么国人的健康水平就是整座大厦的地基。“健康中国2030”计划纲要指出,中国的健康素质水平要从2015年的10%,经由2020年的过度20%,最后到2030年30%的目标,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国民健康的重视度以及国民健康和对于国内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体育健康素养是指人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已有体育运动知识,全面进行身体上的锻炼,最终起到一个提升健康素质的目的,而提升体育健康素养的最重要手段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全面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在学校,老师们一般只关注学生的课程学习,更加倾向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对学生的体制健康没有过多重视,且对于学生防止运动损伤知识缺乏较广的普及,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在家庭方面,家长本身就没有较高的专业健康知识,更不用说言传身教。而社会生活中,几乎根本没有有人愿意去传授一些提升体育健康素养的方法,以上种种,大致是我国人民健康素质较为低下的原因。
二、全民体育健康制约因素以及对策
1.缺乏科学的健身技巧和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时常锻炼,却没有较好的健康效果,有的运动员因为肌肉拉伤而退出体育运动的行列,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因为锻炼的方法不够科学,一个科学的锻炼需要根据一定流程:首先是热身,一份完善的热身运动应该包括精致肌肉拉伸、专项运动以及动态的肌肉拉伸,热身时间建议总体运动时间的10%-20%,科学的热身运动可以有效的增加肌肉的协调能力和收缩时的力量速度,减少因为之后剧烈运动而带来的肌肉损害。其次是科学的饮水。在运动过程中通常会有大量的出汗,造成身体严重缺水,所以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水的补给,饮水尽量少量多喝,一次饮水尽量不要超过200毫升,每一次饮水间隔控制在15分钟以上,白开水最佳,尽量少喝运动类饮料或者冰镇饮料。然后就是科學的放松。
2.没有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健康是在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双重完美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就意味着健康,在健康的构成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占据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而当下国民的日常生活较为紊乱,缺乏规律的作息,这对于提升全民体育健康素质极为不利。
3.人们预防疾病的意识缺失。如果人体长期没有运动,我们身体内部的钙就会出骨头中进入血液循环,最终进入尿道,容易出现肾结石,我们肌肉健康也需要长期的锻炼来维持,加强平常锻炼,有助于强壮体魄,提升肌肉力量。但是就当下人们的生活情况来看,大多数是没有进行日常锻炼的,这就很容易造成呼吸系统出现问题,或者血液流通不顺畅,坚持科学运动,加强心脏强度,最终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4.树立科学的强身健体观念。一些人群认为只需要进行家务劳动就能代替体育锻炼,没有必要再进行额外的体育运动,但是实际上两者具有本质上的差别,做家务劳动只是对局部肌肉锻炼,人体的肌群得不到全面的锻炼,长期进行某项姿势的运动,不仅达不到健康的效果,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我们要分清劳动和运动的区别,树立正确的强身健体观念。
参考文献:
[1]刘玉娥,李洪磊.健康中国背景下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促进全民健康的关系研究[J].科技视界,2019(20):156-157+150.
[2]康喜来,李德武.“健康中国”背景下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04):500-505.
基金项目:商洛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院级重大课题:新时代背景下贫困地区高校体育资源助推“双百工程”创新研究——以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8JXKT02。
作者简介:孙卫华(1967-),男,汉族,陕西彬县人,教授,学士,主要从事体育教育与管理研究;
郭阳阳(1987-),男,汉族,陕西商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育研究。
关键词:健康中国;全民体育;健康素养
一、全民健身对于体育健康素养提升的急切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提出了关于健康中国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体育是提升全面健康水平的关键手段”,这就意味着全民的体育建设和全民的健康是紧密相连的,科学的健身以及合理运动是提升人民健康素质的关键性因素,且能够极大的预防疾病的发生。就当下的情况而言,全民健康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就拿马拉松比赛而言,马拉松比赛中出现的猝死事件层出不穷。而随着全国马拉松赛事的深入,马拉松出现的事故不断上升,当年河南大学生在体育测试上猝死事件依然让我们历历在目,学生1000长跑中猝死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热议,健身缺乏、健身方式技巧不当以及运动技巧不科学造成运动事故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事件都在说明,我国当下大众对于科学健身知识的缺乏,研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全民体育健康素质低下造成的。
健康素质是个人获取而活着理解基本的健康服务和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以此来维护提升人民自身的健康水平。如果把国内的健康建设比喻成一座大厦的话,那么国人的健康水平就是整座大厦的地基。“健康中国2030”计划纲要指出,中国的健康素质水平要从2015年的10%,经由2020年的过度20%,最后到2030年30%的目标,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国民健康的重视度以及国民健康和对于国内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体育健康素养是指人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已有体育运动知识,全面进行身体上的锻炼,最终起到一个提升健康素质的目的,而提升体育健康素养的最重要手段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全面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在学校,老师们一般只关注学生的课程学习,更加倾向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对学生的体制健康没有过多重视,且对于学生防止运动损伤知识缺乏较广的普及,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在家庭方面,家长本身就没有较高的专业健康知识,更不用说言传身教。而社会生活中,几乎根本没有有人愿意去传授一些提升体育健康素养的方法,以上种种,大致是我国人民健康素质较为低下的原因。
二、全民体育健康制约因素以及对策
1.缺乏科学的健身技巧和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时常锻炼,却没有较好的健康效果,有的运动员因为肌肉拉伤而退出体育运动的行列,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因为锻炼的方法不够科学,一个科学的锻炼需要根据一定流程:首先是热身,一份完善的热身运动应该包括精致肌肉拉伸、专项运动以及动态的肌肉拉伸,热身时间建议总体运动时间的10%-20%,科学的热身运动可以有效的增加肌肉的协调能力和收缩时的力量速度,减少因为之后剧烈运动而带来的肌肉损害。其次是科学的饮水。在运动过程中通常会有大量的出汗,造成身体严重缺水,所以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水的补给,饮水尽量少量多喝,一次饮水尽量不要超过200毫升,每一次饮水间隔控制在15分钟以上,白开水最佳,尽量少喝运动类饮料或者冰镇饮料。然后就是科學的放松。
2.没有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健康是在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双重完美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就意味着健康,在健康的构成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占据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而当下国民的日常生活较为紊乱,缺乏规律的作息,这对于提升全民体育健康素质极为不利。
3.人们预防疾病的意识缺失。如果人体长期没有运动,我们身体内部的钙就会出骨头中进入血液循环,最终进入尿道,容易出现肾结石,我们肌肉健康也需要长期的锻炼来维持,加强平常锻炼,有助于强壮体魄,提升肌肉力量。但是就当下人们的生活情况来看,大多数是没有进行日常锻炼的,这就很容易造成呼吸系统出现问题,或者血液流通不顺畅,坚持科学运动,加强心脏强度,最终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4.树立科学的强身健体观念。一些人群认为只需要进行家务劳动就能代替体育锻炼,没有必要再进行额外的体育运动,但是实际上两者具有本质上的差别,做家务劳动只是对局部肌肉锻炼,人体的肌群得不到全面的锻炼,长期进行某项姿势的运动,不仅达不到健康的效果,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我们要分清劳动和运动的区别,树立正确的强身健体观念。
参考文献:
[1]刘玉娥,李洪磊.健康中国背景下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促进全民健康的关系研究[J].科技视界,2019(20):156-157+150.
[2]康喜来,李德武.“健康中国”背景下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04):500-505.
基金项目:商洛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院级重大课题:新时代背景下贫困地区高校体育资源助推“双百工程”创新研究——以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8JXKT02。
作者简介:孙卫华(1967-),男,汉族,陕西彬县人,教授,学士,主要从事体育教育与管理研究;
郭阳阳(1987-),男,汉族,陕西商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