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重视的一个课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员,要及时调查他们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393-01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采用各种心理辅导方法和措施,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这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
1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状况
1.1 学习方面的问题。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主要任务是以学业为重的,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别是过重的课业负担,过大的升学压力,呆板的课堂教学,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要求,使得学生产生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丧失了学习的动力,甚至发展为逃课、辍学、自杀等现象,心理越来越脆弱。由于存在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使得在学习中灌输的东西太多,心理负担过重,学习兴趣不高,阻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据调查厌学的中学生群体中缺乏自信心的情况达到了25%。因为学习而造成的心理不健康表现为性格烦躁、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心情沮丧等,给自己的学习带来了不少的心理困扰。
1.2 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叛逆期是青少年学生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不知天高地厚、自大狂妄、唯我独尊,对父母武断无礼,嫌他们管束太严,造成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对老师的管理方法不认可,认为老师的批评影响了自尊,总认为老师管理呆板,影响了自己的活动空间,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总把别人放在自己的对立面,缺乏宽容心理,以自我为中心,心存芥蒂,导致自身处于孤立状态,直接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关系。
1.3 个人性格方面的问题。青少年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体因素,性格是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最重要的品质。表现为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学生往往有心理偏执的性格弱点,也有认识的严重偏差,常常有受到挫折的经历,并由此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在生活中经受了挫折、学习中遇到了障碍、交往中受到了歧视等等,都会造成他们性格中的诸如嫉妒他人、自私冷漠、胆怯自卑等不良心理倾向。在短期内出现轻微的心理问题,这是常见的现象,但是有的学生长期受同一问题困扰,作茧自缚,压力剧增,无疏导,无关怀,各种因素交叉影响,最终演变病态心理,这些案例值得我们警惕,需要认真解决。
2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心理素质,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
2.1 当地政府积极发挥作用,改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大力倡导树新风正气,设立未成年人服务中心,尽快建立青少年服务平台,为当地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维权服务,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努力消除社会上各种潜在的的精神“污染源”,联合执法部门要针对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问题,建立健全学校立体安全防范体系,把青少年犯罪的诱因消灭在萌芽状态,为青少年创造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要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远离游戏厅、歌舞厅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营业性娱乐场所。相关部门常抓不懈地整顿社会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坚决清除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有害媒体网站、不良报刊书籍、音像制品,特别是电子游戏中的恐怖、暴力等内容,使其遵规守纪,洁身自好,把它变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阵地。
2.2 引进心理咨询师,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作用
要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就要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因此,我们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就是要与各学科教学及其他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必须在校内以及家庭、学生活动场所都能获取心理健康的信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力求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关注的心理问题,利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学生。只有这样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创造适宜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和氛围,不断提高他们对不健康心理危害的自觉抵制能力。
2.3 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与孩子的沟通能力
2.3.1 要帮助家长懂得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作为父母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批评教育要有度,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耐心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选择孩子的优点进行恰到好处地表扬和鼓励,还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分担他们的忧愁,分享他们的快乐,对孩子应多一点关爱、多一點理解、多一点支持、多一份体贴,用积极的关注、鼓励的语言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争取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和伙伴,做孩子的“心灵护士”。
2.3.2 家长要理性控制情绪,把握好与孩子沟通的时机。
要想帮助孩子改正错误、避免对立情绪,父母首先要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时刻监督自己的情绪是否处在理性状态之下。通过指导和培训,让父母懂得自身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情绪受思想和意识的支配,通过阅读专业书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调控情绪的方法让自己自然地交流沟通,一时的气愤会导致无法弥补的内心创伤,后悔莫及。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形成多渠道实施的策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既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独立功能和作用,又要相互结合,共同促进,还要政府制定一系列规范有效的法律规定,形成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机制,从而培养未来的德才兼备的心理健康的青少年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静;谈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途径及重要性[J];新课程(中学);2010年07期
[2]李倩;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J];成才之路;2011年23期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393-01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采用各种心理辅导方法和措施,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这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
1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状况
1.1 学习方面的问题。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主要任务是以学业为重的,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别是过重的课业负担,过大的升学压力,呆板的课堂教学,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要求,使得学生产生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丧失了学习的动力,甚至发展为逃课、辍学、自杀等现象,心理越来越脆弱。由于存在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使得在学习中灌输的东西太多,心理负担过重,学习兴趣不高,阻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据调查厌学的中学生群体中缺乏自信心的情况达到了25%。因为学习而造成的心理不健康表现为性格烦躁、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心情沮丧等,给自己的学习带来了不少的心理困扰。
1.2 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叛逆期是青少年学生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不知天高地厚、自大狂妄、唯我独尊,对父母武断无礼,嫌他们管束太严,造成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对老师的管理方法不认可,认为老师的批评影响了自尊,总认为老师管理呆板,影响了自己的活动空间,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总把别人放在自己的对立面,缺乏宽容心理,以自我为中心,心存芥蒂,导致自身处于孤立状态,直接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关系。
1.3 个人性格方面的问题。青少年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体因素,性格是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最重要的品质。表现为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学生往往有心理偏执的性格弱点,也有认识的严重偏差,常常有受到挫折的经历,并由此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在生活中经受了挫折、学习中遇到了障碍、交往中受到了歧视等等,都会造成他们性格中的诸如嫉妒他人、自私冷漠、胆怯自卑等不良心理倾向。在短期内出现轻微的心理问题,这是常见的现象,但是有的学生长期受同一问题困扰,作茧自缚,压力剧增,无疏导,无关怀,各种因素交叉影响,最终演变病态心理,这些案例值得我们警惕,需要认真解决。
2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心理素质,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
2.1 当地政府积极发挥作用,改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大力倡导树新风正气,设立未成年人服务中心,尽快建立青少年服务平台,为当地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维权服务,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努力消除社会上各种潜在的的精神“污染源”,联合执法部门要针对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问题,建立健全学校立体安全防范体系,把青少年犯罪的诱因消灭在萌芽状态,为青少年创造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要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远离游戏厅、歌舞厅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营业性娱乐场所。相关部门常抓不懈地整顿社会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坚决清除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有害媒体网站、不良报刊书籍、音像制品,特别是电子游戏中的恐怖、暴力等内容,使其遵规守纪,洁身自好,把它变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阵地。
2.2 引进心理咨询师,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作用
要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就要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因此,我们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就是要与各学科教学及其他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必须在校内以及家庭、学生活动场所都能获取心理健康的信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力求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关注的心理问题,利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学生。只有这样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创造适宜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和氛围,不断提高他们对不健康心理危害的自觉抵制能力。
2.3 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与孩子的沟通能力
2.3.1 要帮助家长懂得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作为父母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批评教育要有度,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耐心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选择孩子的优点进行恰到好处地表扬和鼓励,还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分担他们的忧愁,分享他们的快乐,对孩子应多一点关爱、多一點理解、多一点支持、多一份体贴,用积极的关注、鼓励的语言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争取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和伙伴,做孩子的“心灵护士”。
2.3.2 家长要理性控制情绪,把握好与孩子沟通的时机。
要想帮助孩子改正错误、避免对立情绪,父母首先要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时刻监督自己的情绪是否处在理性状态之下。通过指导和培训,让父母懂得自身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情绪受思想和意识的支配,通过阅读专业书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调控情绪的方法让自己自然地交流沟通,一时的气愤会导致无法弥补的内心创伤,后悔莫及。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形成多渠道实施的策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既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独立功能和作用,又要相互结合,共同促进,还要政府制定一系列规范有效的法律规定,形成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机制,从而培养未来的德才兼备的心理健康的青少年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静;谈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途径及重要性[J];新课程(中学);2010年07期
[2]李倩;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J];成才之路;2011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