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膜的免疫性上皮下水疱病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tiger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膜的免疫性上皮下水疱病(ISMBD)的临床分类很混乱。为了更好地区分这类疾病的异质性,作者在6年中对所遇见的诊断符合大疱性类天疱疮(BP)、良性粘膜性类天疱疮、眼瘢痕性类天疱疮等谱状表现的患者进行了全面研究。

其他文献
长期外用皮质激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皮肤萎缩。作者报告了应用计算机形态计量分析法(MCA)测定皮质激素引起皮肤萎缩的方法及结果。观察所用的皮质激素为市售0.05%17-丙酸氯倍他索霜(CBP)及0.1%二丙酸阿氯米松霜(ACD),以不含皮质激素的基质做对照。
期刊
从1例34岁女性患者头皮切除了2个囊肿, 1个光镜证实为杂合囊肿(毛发及表皮样混合), 另1个囊内很多角蛋白显示角化不全, 囊壁乳头瘤样增生, 颗粒层增厚, 并有空泡化细胞。对2个囊肿进行了抗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抗原的免疫过氧化物酶标记。结果:“疣状囊肿壁”上的空泡化细胞标记阳性。
期刊
对外伤性纹身、痣样瘤、雀斑、扁平痣、黄褐斑等色素沉着症,汗管角化症和皮脂溢性角化症等,用磨皮机(砂轮机,grinder)进行削皮术,切除较浅时,表皮部分残存的可能性较高;切除较深时,则可形成瘢痕和色素脱失等合并症,难以掌握切除的强弱水准。为确保切除表皮部分,笔者探讨了用超声波刀进行削皮术。
期刊
掌跖脓疱病(PPP)以周期性发生于掌跖部的无菌性脓疱为特征,其发病机理仍不明.该病是否是独立于银屑病的疾病尚有争议.HLA-A,B,C和DR抗原与银屑病的关系已被广泛研究.
作者分析了麻风病人对三种分支杆菌抗原―PGL-I,35kD(麻风杆菌特异性抗原)和LAM(分支杆菌的一种共同抗原)的血清反应。
皮肤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一些单纯用皮肤病不能解释的症状或体征,使诊断和治疗棘手。本文从精神病学角度出发,对重症精神病、强迫症、人工皮炎和抑郁症的皮肤表现、诊断和治疗等作了较详细地论述。有助于皮肤科医生早期发现先到皮肤科就诊的精神疾病患者,并采用相应措施。
解脲支原体是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本文介绍了解脲支原体的血清学试验方法,血清学异质性,血清型和人类疾病的关系,解脲支原体的抗原特性以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的血清抗体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研究联合应用有抗病毒作用的无环鸟苷(acyclovir,ACV)和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胸腺生成素(thymopentin,TP5),治疗高度复发性或严重性的疱疹感染。选择22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GH)或口面单纯疱疹(OFHS)发展为多形红斑(EM)的病人用ACV治疗3个月然后皮下注射TP5,最后比较治疗前后疱疹的复发率。22例患者至少有5年发作史,其中9例OFHS患者,平均复发率6.11次/年,1
过敏性紫癜是全身过敏性血管炎,累及皮肤、关节、肾和胃肠道。主要治疗方法一直是皮质类固醇。现报告1例复发性过敏性紫癜患者,在小剂量强的松治疗无效后,改用炔羟雄烯唑(danazol,垂体前叶抑制药),疗效满意。
在角化性疾病的治疗中, 口服维甲酸类的方法尽管有所改进, 但由于全身性副作用的出现, 外用疗法更为可取。近来, 13-顺维甲酸(13-Cis RA)已用于外用治疗鱼鳞病和毛囊角化病。选择10例患者, 7例非红皮性板层鱼鳞病(NELI), 2例毛囊角化病, 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A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