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道歉”引发的研讨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heng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我园的课例研究小组展示了两个教学活动,其中一个是C老师组织的中班活动“脚先生的舞蹈”(第一教时),活动目标中有一条是:学习跟着音乐节奏用脚的不同部位表演。
  整个活动无论是开始部分的入座练声,新授部分的欣赏、理解、模仿、学跳,还是最后部分的音乐游戏,都较好地体现了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学习习惯。教师为该活动预设的目标是幼儿按节奏学跳舞蹈,而现场活动时幼儿的兴趣都集中在学习脚先生有趣的动作上。教师在演示后询问幼儿脚先生是怎么舞蹈的,幼儿纷纷模仿脚先生的动作,以此来回答教师的问题。虽然教师多次启发幼儿用语言来回答,但幼儿始终不得要领。活动结束时,不少幼儿能模仿脚先生的舞蹈动作,但还不能跟着音乐节奏舞蹈。当发现幼儿的表现与自己的预设有距离时,C老师似乎对活动的自我评价不高,失望的表情已经表露在脸上。
  第二天上午入园时,我正在园内巡视,看到C老师班的两个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正在向C老师道歉,而C老师则反复对家长和幼儿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我觉得奇怪,就问C老师是怎么回事。原来那天上午C老师对自己组织的活动不满意,她认为幼儿没有按照要求去做(教师要求幼儿用语言表达脚先生的舞蹈动作,而幼儿总是做动作,并且有不少幼儿没有跟着音乐节奏舞蹈),才使原本很有把握的活动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于是在午饭前,C老师请幼儿说说,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有两个特别灵的女孩不仅现场接受了教师的批评,回家后还向家长说了老师生气的事情,于是出现了上述“道歉”的场面。
  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思考:C老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我认为在她的观念里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幼儿能达成教师提出的目标,那么该教学活动就是有价值的,就是成功的,即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展示幼儿经验,忽视幼儿的学习过程,没有认识到教学活动的价值在于引导幼儿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新经验,而不仅是展示已有经验。正因为C老师对教学活动的价值认识有误区,她才会把活动没有获得理想效果归因为幼儿不努力,而不是从教师预设的目标是否合适、教师的引导是否得法等方面去找原因。同时,我意识到C老师的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我园教师普遍存在的,反映出教师的理念与行为存在脱节现象,所以,我们决定帮助教师理解教学活动的价值。当然,要达到这一目标,不能仅靠几次指导,而是需要我们长期关注和引领。
  
  ●个别交流
  我把C老师请到办公室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交流。我们交流了对这次活动的看法,分析了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探讨为何幼儿没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活动。通过交流和分析,最终达成了共识:活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在于教师对幼儿已有经验、学习特点的把握不到位,而不是幼儿不配合;教育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不是展示教师的才华。
  
  ●集体指导
  第二周,我们便组织了一场关于“怎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讨论,重点讨论了以下问题:(1)教学的过程是幼儿学习的过程还是幼儿展示水平的过程?(2)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学习没有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是教师的原因还是幼儿的原因?
  通过讨论和分析,教师们意识到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教师能否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在学习中出错是正常的,教师要分析幼儿出错的原因,或调整教育方法,或调整活动目标;幼儿的认识水平是有差异的,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并不等于所有幼儿的学习水平都能达到同一个高度,一次教学活动只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教师们纷纷道出了自己原来的认识误区,即成功的教学意味着幼儿没有困难。他们还谈了这种误区带给他们的压力:怕幼儿出错,怕幼儿随机提问。这次讨论活动的收获是明显的,教师们都说:“怪不得原来自认为比较成功的教学活动,专家都不认可,现在我们找到原因了。”
  
  ●持续指导
  (1)关注活动前对幼儿已有经验的了解
  在那次讨论中,教师们发现了解幼儿已有经验是设计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为此,大家认为在制定教学活动计划时“准备”一栏里应增补对幼儿相关经验的简单描述。此后在查阅教师教学计划时,我会重点关注教师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并将幼儿已有经验与活动目标进行比照,分析教学目标是否合适。若发现不合适,我会马上与教师沟通,讨论如何调整活动目标,使活动目标与幼儿已有经验相适应,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阅读教师的教学计划、与教师交流,我还发现不少教师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不够准确,于是我就在教研活动中组织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准确分析幼儿的已有经验,帮助教师提高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能力。
  (2)继续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专题讨论
  在每次课例研究小组展示教学活动后,我们要求教师把反思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的价值,二是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幼儿的学习过程,以引导教师在制定活动计划时既研究教材,又研究幼儿。
  一年过去了,在持续不断的研讨中,教师对教学活动价值的理解有了很大改变。如今,他们不再惧怕幼儿在活动中出错,不再回避幼儿的随机提问,促进幼儿发展已成为教师追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主要目的。
其他文献
在“报纸”的主题活动中,我们组织孩子用废旧报纸进行制作活动。几个女孩把报纸撕成条编起了小辫,吸引很多孩子参与这项活动,就连平时对这类活动兴趣不高的闹闹也积极参与进来。我在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了用报纸条编辫子的方法后,鼓励大家尝试操作。  闹闹弄不清翻纸条的要领,急得汗都出来了,他主动来到我身边求援:“老师,我不会……”  我拿起他手中的纸条又以较快的速度给他讲了一遍编辫子的方法,闹闹使劲盯着我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