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倡导多元化教学的今天,健康的流行音乐进入课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通过把积极、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元素引入到课堂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教师引导学生与音乐对话;结合流行音乐的可创性,可落实学生课堂音乐的二度创作;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音乐课堂的改革。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 流行音乐进课堂
一、小学生的音乐需求现状
2005年起,上海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收录了台湾著名歌手周杰伦的《蜗牛》,之列,同时还收录了《真心英雄》、《中国人》等多首港台流行歌曲。在新课标倡导多元化教学的今天,健康的流行音乐慢慢在学生中普及,流行音乐进入课堂也逐渐被接受。
音乐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音乐课堂对流行歌曲持抵制态度,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教师认为小学学校的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应该以高雅艺术为主体的,而流行音乐并不属于高雅艺术。流行音乐在20世纪产生并逐渐被广泛传播,如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连一个5、6岁的小学生张嘴就能唱出一首可能他都不知其所以然的流行歌曲。小学生对流行音乐脱口而出、如痴如迷、如饥似渴、百唱不厌的情况比比皆是。据统计,大约八成的中小学生可哼唱10首以上的流行歌曲,但对于音乐课上的传统歌曲却避而远之。。相比铺天盖地、有滋有味的流行歌曲,课本上的歌曲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比较枯燥、不易上口。喜欢音乐的学生不喜欢传统音乐课所教学的内容,对经常演唱艺术歌曲的艺术家知道的很少;偏好流行音乐,且对流行歌手以及他们的歌曲如数家珍。可见流行音乐已经深深的渗入到中小学生的生活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正视流行音乐对音乐教育的冲击,“寓教于乐”,将优秀的流行音乐大大方方引进课堂很有教学意义。
二、流行音乐及流行歌曲的特征
流行音乐又叫“大众音乐”,是指那些从大众生活中产生的,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起来的歌曲。流行歌曲具有朗朗上口、明快节奏、优美旋律、容易记忆理解、接近生活,受到年轻人喜爱等特点。流行音乐接近大众生活,受到年轻人喜欢,且唱学流行音乐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注重感情抒发,容易引发受众共鸣,符合了中小学生接受和模仿学习的心理、生理特征。
三、流行音乐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必然性
1.新课标要求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以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建立以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学习目标,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
纵观当今的流行乐坛,很多优秀通俗的歌曲有积极的一面可以用来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例如,《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是两首优秀的流行歌曲,具有特殊的历史含义、丰富的音乐内涵、寓意深刻的歌、优美动听的旋律,值得学生学习、歌唱。
流行音乐是音乐分支之一。学生通过接触了解流行音乐,可以丰富音乐知识,提高音乐修养,开阔美的视野,提升美的识别能力,不受庸俗、低劣的东西迷惑。这完全符合通过音乐教学来加强和发展中小学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
2.音乐教学实际要求
流行音乐之所以存在并受到一定群体的喜爱,必有其存在的价值。小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本着 “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的音乐教育目标,我们在音乐教育中可以引入优秀的流行音乐因素。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兴趣,音乐教育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因此通过正确引导,顺应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
四、流行音乐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途径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如何培育和提高学生高尚情操开展教学,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强学生辨别美丑的意识,摒弃不健康的、低俗流行音乐,从而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为孩子们营造在健康的流行音乐中畅游的正能量,让优秀的流行歌曲真正发挥出陶冶情操的作用。
1.把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提升学生对音乐美丑进行辨别的能力
根据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结合流行音乐自身及学生年龄特点,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有针对性地的对这些大众喜欢的流行音乐进行详细讲解,尽量做到对流行音乐区别对待,防止一些低俗音乐进入课堂中。时下流行音乐非常泛滥,且质量不一,良莠不齐,其中不乏过多关注情情爱爱,而小学生缺乏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一些消极的、不健康内容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流行音乐上,不能 “来者不拒”,要有目的、有选择性的把那些积极向上优秀的作品带入课堂,分享给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对优秀与粗劣的作品的对比,让孩子们对流行音乐有美丑的判断标准,提高判别能力,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因此,教师要善于鉴别、分析和正面引导,把握流行歌曲的内容,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育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清楚为什么喜欢,又为什么不喜欢。通过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教师指导学生明辨美丑,吸取优点、摒弃不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适当给孩子们介绍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2.以流行音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课堂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流行音乐的组织形式相对自由、闲适,它提供更有利于表达的环境,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我,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不管干什么也无论怎样去干,都难达到预期效果。正是流行音乐带来的新奇性、新鲜感让音乐课程更加吸引人,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愿意去主动学习。
总之,音乐要百花齐放、不拘一格。学生喜欢充满时代气息、歌词新鲜、旋律变化的流行音乐,将这些音乐引入到音乐课堂,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因势利导、兼顾现代审美意向,注重审美导向教育,有利于增强音乐课堂的吸引力,改善音乐教学效果,让音乐课堂教育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林燕.浅谈小学低段流行音乐进课堂.洪啸音乐教育网,2010(1)
[2]王新娇、葛朝晖.流行音乐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1)
[3]许大海.关于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1
[4]陈孝平,音乐是把钥匙——乐中寓教,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2004年
[5]李庆玲、王蕾、赵耀.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6]吴少芹.论流行音乐在中心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成才之路,2010(16)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 流行音乐进课堂
一、小学生的音乐需求现状
2005年起,上海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收录了台湾著名歌手周杰伦的《蜗牛》,之列,同时还收录了《真心英雄》、《中国人》等多首港台流行歌曲。在新课标倡导多元化教学的今天,健康的流行音乐慢慢在学生中普及,流行音乐进入课堂也逐渐被接受。
音乐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音乐课堂对流行歌曲持抵制态度,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教师认为小学学校的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应该以高雅艺术为主体的,而流行音乐并不属于高雅艺术。流行音乐在20世纪产生并逐渐被广泛传播,如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连一个5、6岁的小学生张嘴就能唱出一首可能他都不知其所以然的流行歌曲。小学生对流行音乐脱口而出、如痴如迷、如饥似渴、百唱不厌的情况比比皆是。据统计,大约八成的中小学生可哼唱10首以上的流行歌曲,但对于音乐课上的传统歌曲却避而远之。。相比铺天盖地、有滋有味的流行歌曲,课本上的歌曲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比较枯燥、不易上口。喜欢音乐的学生不喜欢传统音乐课所教学的内容,对经常演唱艺术歌曲的艺术家知道的很少;偏好流行音乐,且对流行歌手以及他们的歌曲如数家珍。可见流行音乐已经深深的渗入到中小学生的生活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正视流行音乐对音乐教育的冲击,“寓教于乐”,将优秀的流行音乐大大方方引进课堂很有教学意义。
二、流行音乐及流行歌曲的特征
流行音乐又叫“大众音乐”,是指那些从大众生活中产生的,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起来的歌曲。流行歌曲具有朗朗上口、明快节奏、优美旋律、容易记忆理解、接近生活,受到年轻人喜爱等特点。流行音乐接近大众生活,受到年轻人喜欢,且唱学流行音乐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注重感情抒发,容易引发受众共鸣,符合了中小学生接受和模仿学习的心理、生理特征。
三、流行音乐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必然性
1.新课标要求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以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建立以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学习目标,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
纵观当今的流行乐坛,很多优秀通俗的歌曲有积极的一面可以用来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例如,《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是两首优秀的流行歌曲,具有特殊的历史含义、丰富的音乐内涵、寓意深刻的歌、优美动听的旋律,值得学生学习、歌唱。
流行音乐是音乐分支之一。学生通过接触了解流行音乐,可以丰富音乐知识,提高音乐修养,开阔美的视野,提升美的识别能力,不受庸俗、低劣的东西迷惑。这完全符合通过音乐教学来加强和发展中小学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
2.音乐教学实际要求
流行音乐之所以存在并受到一定群体的喜爱,必有其存在的价值。小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本着 “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的音乐教育目标,我们在音乐教育中可以引入优秀的流行音乐因素。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兴趣,音乐教育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因此通过正确引导,顺应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
四、流行音乐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途径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如何培育和提高学生高尚情操开展教学,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强学生辨别美丑的意识,摒弃不健康的、低俗流行音乐,从而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为孩子们营造在健康的流行音乐中畅游的正能量,让优秀的流行歌曲真正发挥出陶冶情操的作用。
1.把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提升学生对音乐美丑进行辨别的能力
根据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结合流行音乐自身及学生年龄特点,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有针对性地的对这些大众喜欢的流行音乐进行详细讲解,尽量做到对流行音乐区别对待,防止一些低俗音乐进入课堂中。时下流行音乐非常泛滥,且质量不一,良莠不齐,其中不乏过多关注情情爱爱,而小学生缺乏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一些消极的、不健康内容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流行音乐上,不能 “来者不拒”,要有目的、有选择性的把那些积极向上优秀的作品带入课堂,分享给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对优秀与粗劣的作品的对比,让孩子们对流行音乐有美丑的判断标准,提高判别能力,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因此,教师要善于鉴别、分析和正面引导,把握流行歌曲的内容,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育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清楚为什么喜欢,又为什么不喜欢。通过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教师指导学生明辨美丑,吸取优点、摒弃不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适当给孩子们介绍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2.以流行音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课堂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流行音乐的组织形式相对自由、闲适,它提供更有利于表达的环境,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我,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不管干什么也无论怎样去干,都难达到预期效果。正是流行音乐带来的新奇性、新鲜感让音乐课程更加吸引人,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愿意去主动学习。
总之,音乐要百花齐放、不拘一格。学生喜欢充满时代气息、歌词新鲜、旋律变化的流行音乐,将这些音乐引入到音乐课堂,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因势利导、兼顾现代审美意向,注重审美导向教育,有利于增强音乐课堂的吸引力,改善音乐教学效果,让音乐课堂教育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林燕.浅谈小学低段流行音乐进课堂.洪啸音乐教育网,2010(1)
[2]王新娇、葛朝晖.流行音乐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1)
[3]许大海.关于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1
[4]陈孝平,音乐是把钥匙——乐中寓教,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2004年
[5]李庆玲、王蕾、赵耀.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6]吴少芹.论流行音乐在中心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成才之路,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