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驻马店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其地“负山面淮,扼控颖蔡,为天下之中”,自古为交通要冲,是全新世以来中国东西和南北文化的交汇地域。境内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广泛,内涵丰富,所呈现的文化面貌复杂多样。因此,廓清该地区龙山文化的特点,解析其所处的社会性质,对于研究中原文明和国家的起源将大有裨益。文章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对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的特点及社会性质做初步论述。
关键词:龙山文化;特征;社会性质
1 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驻马店地处淮河上游和汝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属于桐柏山脉、伏牛山余脉的浅山区,东部为辽阔的冲积平原,中部湖泽众多,河流纵横。系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常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质肥沃,非常适合人类生存。
近年来,根据驻马店地区文物普查工作和考古发掘资料显示,驻马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龙山文化遗址有百余处,其中经过正式发掘的有七处,即三所楼、杨庄、党楼、十里铺、刘楼、上坡、航寨。除上坡外,余皆位于驻马店市中南部。
1.1 三所楼遗址
1951年春至1952年秋,河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泌阳板桥三所楼遗址进行探掘,首次在驻马店地区发现了龙山文化遗存。出土的石器有斧、铲、锛、刀、杵、镰、锥、镞等,其中斧和刀较多。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灰陶、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泥质红陶最少;纹饰多绳纹和篮纹,少量的条纹、附加堆纹、方格纹、刻划纹;器形有鼎、罐、钵、盆、甑、擂钵、豆、碗、纺轮等,其中圆柱足鼓腹绳纹鼎、鼓腹夹砂罐、浅盘喇叭形高圈足豆等器形与黄河流域部分龙山文化遗址中的器物有很多共同点。
1.2 十里铺遗址
1977年5月驻马店地区文管会进行了试掘,开挖了三个探方,发掘面积为75平方米。龙山时代遗迹有灰坑、房基和墓葬,出土有石器、陶器和骨器等,石器有斧、镰、凿、锛、铲、刀;陶器以泥质灰陶和黑陶为主,还有一部分磨光黑陶;纹饰横篮纹较多,另有绳纹、弦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深腹罐、矮乳足鼎、直领瓮、圈足盘及壶等。
1.3 杨庄遗址
1992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与驻马店市文物管理所联合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486平方米。龙山时代的遗迹有灰坑、房基、瓮棺、石器,石器均磨制,种类有穿孔刀、铲、斧、镰、锛、凿、镞等,镞的种类较多,有圆锥形、柳叶形、三棱形等。陶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少量夹蚌陶,陶色以灰陶和黑皮灰陶为主,有少量的红褐陶;纹饰多篮纹,其次为素面,绳纹、方格纹、弦纹、刻划纹等数量甚少;器形有夹砂罐、小口直领瓮、鼎、盆、钵、豆、擂钵、纺轮等(图1~图4)。
1.4 党楼遗址
1992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党楼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1993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与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遗址北部又进行了发掘。发现龙山时代的遗迹有灰坑,石器有三棱形镞、凿,陶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陶色灰陶较多,出土少量黑皮陶、红褐陶和磨光黑陶,纹饰多饰篮纹,另有少量绳纹、弦纹和附加堆纹等。器形有罐、矮乳足鼎、直领瓮、盆、圈足盘、平底碗、杯等。
1.5 上坡遗址
1998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驻马店市文物工作队联合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为567平方米。龙山时代的遗迹有灰坑、房基和瓮棺,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和骨器。石器有凿、铲等。陶器以夹砂灰陶為主,其次为夹砂褐陶、夹砂红陶,少量的泥质黑陶和磨光陶,纹饰以篮纹为主,少量的方格纹、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和镂孔,主要器形有罐、鼎、钵、豆、碗、杯等。骨器有锥、簪、镞、卜骨和兽牙刀等。
1.6 刘楼遗址
1999年驻马店市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龙山时代的遗迹主要有灰坑,遗物有石器、陶器和兽骨。石器有刀、镞、斧、锛、镰、铲等。陶器以夹砂灰陶、夹砂褐陶为主,泥质灰陶、黑陶次之,纹饰以绳纹、篮纹为主,器形有深腹罐、豆、甑、盆、鼎、碗、杯、纺轮等。
1.7 航寨遗址
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龙山时代的遗迹有灰坑、墓葬和制陶作坊,遗物丰富,石器有刀、铲、斧。陶质以泥质陶为主,少量的夹砂陶,陶色以灰陶为主,少量的黑陶、红陶,还有极少数的蛋壳陶,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等,器形有鼎、罐、盆、豆、瓮、甑、杯等。
2 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的特点
2.1 分布与年代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共265处,遍布驻马店各个县区,其中驿城区61处、正阳县49处、上蔡县41处、确山县33处、遂平县22处、汝南县19处、西平县18处、新蔡县12处、泌阳县9处、平舆县1处。其地域分布不均衡,应与当时的地理环境有关,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大都处在大江大河流域,古代驻马店地区有淮河、汝河两大水系,《荀子》有:“汝颖以为险,江汉以为池。”古汝河于郾城县(今郾城区)南流入西平、上蔡、新蔡、汝南、确山、驿城区、泌阳和遂平。淮河流经西平、上蔡、平舆和新蔡。关于龙山文化的年代,随着碳十四数据测定的增多和驻马店地区史前文化序列的建立,一般认为早期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200年,晚期为公元前2200年至1900年。
2.2 来源与去向
从发掘的7处龙山文化遗址的地层关系看,三所楼遗址、航寨遗址、刘楼遗址的龙山文化层叠压在仰韶文化层上。杨庄遗址文化层分三期:早期为石家河文化层;中期为龙山文化层;晚期为二里头文化层。十里铺遗址龙山文化层叠压在屈家岭文化层上。党楼遗址分三期:一期为党楼一期文化层;二期为龙山文化层;三期为二里头文化层。上坡遗址的二里头文化层叠压在龙山文化层上,晚期为商代遗迹。
从地层叠压关系上不难发现龙山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渊源,“党楼一期”和十里铺下层遗存与湖北青龙泉屈家岭文化较为接近,但又具有独特的地方特点,有相当比例的夹蚌陶、夹炭陶,斜弧腹盆和直腹罐数量较多,不见青龙泉屈家岭文化流行的黑彩网格纹,因此这些地方的龙山文化掺杂有诸多屈家岭文化因素。三所楼、航寨等遗址的龙山文化则是由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直接发展而来的。杨庄遗址的龙山文化早期有石家河文化的因素,晚期与中原龙山文化相近。在驻马店地区继龙山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是二里头文化,像垂腹平底、足呈圆锥或扁锥状鼎即是当地龙山陶鼎的延续,龙山文化的圆唇、微卷沿的罐、瓮、盆、侈口豆盘以及饰横篮纹等在二里头文化中依然流行。 总之,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早期受南方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及仰韶文化影响较大,到晚期逐步摆脱了三者的影响,与中原龙山文化渐趋一致。
2.3 分期与类型
根据地层关系、类型学及出土器物的特征,可将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分为早、晚二期。早期遗存陶器以泥质和夹砂为主,多饰横篮纹,典型器类为宽扁式足鼎、鼓腹罐、红陶杯、细高柄豆等。晚期遗存石器流行三棱形镞、穿孔石刀等,陶器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盛行竖或斜篮纹,典型器类有夹砂罐、小口直领瓮、喇叭柄形豆、乳足鼎等。
依据文化面貌特征,又可分为三型,分别为:分布于驿城区练江河流域的杨庄遗址、党楼遗址、刘楼遗址等,称之为“杨庄类型”;分布于汝河流域的三所楼遗址等,称之为“三所楼类型”;分布于淮河流域的上坡遺址、十里铺遗址、航寨遗址等,称之为“上坡类型”。该分期仅限于发掘资料丰富的遗址,更多的龙山文化内涵有待于考古来揭示。
3 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的社会性质
驻马店龙山文化前承屈家岭文化或仰韶文化,后接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乃夏文化的观点已被学术界认同。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因此说龙山文化正处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探究龙山文化的社会性质。
①大量使用磨制精致的两用石器和骨器,农业生产已进入锄耕时代。例如杨庄遗址二期文化中出土石器102件,农具占60.2%,有锄地用的铲、锛,有收割用的镰、刀。农作物种植初具规模,通过对孢粉、植硅石进行分析,发现杨庄遗址已大面积种植水稻,栽培有芝麻。上坡遗址以种植黍为主,兼有大豆、水稻。十里铺遗址发现的黍、稷外壳厚达60厘米,均说明当时粮食有一定的剩余,为阶级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②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因为远古时期的驻马店是一片森林草原,狩猎活动频繁。例如杨庄遗址二期文化出土的石镞占39.8%,家畜遗骸较少,以养猪为主,兼有羊、马等。
③制陶业发展迅速,流行快轮制陶。器壁较薄,形体规整,种类繁多,尤其是大件陶器增多,证明当时的制陶业水平较高。在航寨遗址西南部采集有炉壁、红烧土块等,虽未发掘,但当时应有较大规模的制陶作坊,社会经济已经出现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
④墓葬中发现的瓮棺葬较多,但葬具已有差别,大多是一件葬具,但杨庄遗址有四处瓮棺是两件葬具。大多墓葬无葬具和随葬品,但在十里铺遗址的两座墓葬中不仅有红松木葬具,还随葬有陶器和珍贵的绿松石,墓主人可能是氏族公社的族长,拥有极大的财产分配权。没有随葬品的应是公社中的个体成员。随葬品差距悬殊说明贫富分化加剧,出现了私有财产,这证明原始氏族正在走向崩溃,社会成员间逐步形成森严的等级和阶级关系。
⑤在十里铺遗址的第三期文化层里,出土了一件陶质男性生殖器—陶祖,说明男子在社会上威望较高,人们已开始崇拜男性,陶祖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它是由若干个体家庭在家长的父权之下组成的父系家庭公社,族长由富有的男性长者担任,拥有至高的权利。其他成员则处于无权地位,族长过着多妻生活,其他人过着单偶生活,因此发掘的墓葬多为单人葬。另外,陶祖的出现也体现了人们祈求生育子嗣的观念,这是私有财产的继续和原始宗教的反映。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可能已经出现了一夫一妻制家庭,这种家庭的建立,目的就是要有父亲亲生的子嗣来继承他的财产,私有制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将要进入阶级社会。
根据以上考古资料的综合论证,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大致经历了父系氏族公社和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建立两个阶段。
4 结语
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山文化晚期与后来的夏、商、周青铜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此时中国社会正处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深入细致地研究这一阶段的历史,对解决中国古代父系社会、一夫一妻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以及国家的初级形态等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文管会.河南上蔡十里铺新石器时代遗址[C]//《考古》编辑部.考古学集刊:第3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69-80.
[2]安金槐.河南泌阳板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和试掘[J].考古,1965(9):433-439,3.
[3]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驻马店杨庄—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遗存与环境信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韩建业,李亚东,宋豫秦,等.河南驻马店市党楼遗址的发掘[J].考古,1996(5):1-9.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驻马店市文物工作队,西平县文物管理所.河南西平上坡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4(4):2,7-28,97-101.
关键词:龙山文化;特征;社会性质
1 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驻马店地处淮河上游和汝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属于桐柏山脉、伏牛山余脉的浅山区,东部为辽阔的冲积平原,中部湖泽众多,河流纵横。系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常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质肥沃,非常适合人类生存。
近年来,根据驻马店地区文物普查工作和考古发掘资料显示,驻马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龙山文化遗址有百余处,其中经过正式发掘的有七处,即三所楼、杨庄、党楼、十里铺、刘楼、上坡、航寨。除上坡外,余皆位于驻马店市中南部。
1.1 三所楼遗址
1951年春至1952年秋,河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泌阳板桥三所楼遗址进行探掘,首次在驻马店地区发现了龙山文化遗存。出土的石器有斧、铲、锛、刀、杵、镰、锥、镞等,其中斧和刀较多。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灰陶、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泥质红陶最少;纹饰多绳纹和篮纹,少量的条纹、附加堆纹、方格纹、刻划纹;器形有鼎、罐、钵、盆、甑、擂钵、豆、碗、纺轮等,其中圆柱足鼓腹绳纹鼎、鼓腹夹砂罐、浅盘喇叭形高圈足豆等器形与黄河流域部分龙山文化遗址中的器物有很多共同点。
1.2 十里铺遗址
1977年5月驻马店地区文管会进行了试掘,开挖了三个探方,发掘面积为75平方米。龙山时代遗迹有灰坑、房基和墓葬,出土有石器、陶器和骨器等,石器有斧、镰、凿、锛、铲、刀;陶器以泥质灰陶和黑陶为主,还有一部分磨光黑陶;纹饰横篮纹较多,另有绳纹、弦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深腹罐、矮乳足鼎、直领瓮、圈足盘及壶等。
1.3 杨庄遗址
1992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与驻马店市文物管理所联合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486平方米。龙山时代的遗迹有灰坑、房基、瓮棺、石器,石器均磨制,种类有穿孔刀、铲、斧、镰、锛、凿、镞等,镞的种类较多,有圆锥形、柳叶形、三棱形等。陶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少量夹蚌陶,陶色以灰陶和黑皮灰陶为主,有少量的红褐陶;纹饰多篮纹,其次为素面,绳纹、方格纹、弦纹、刻划纹等数量甚少;器形有夹砂罐、小口直领瓮、鼎、盆、钵、豆、擂钵、纺轮等(图1~图4)。
1.4 党楼遗址
1992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党楼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1993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与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遗址北部又进行了发掘。发现龙山时代的遗迹有灰坑,石器有三棱形镞、凿,陶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陶色灰陶较多,出土少量黑皮陶、红褐陶和磨光黑陶,纹饰多饰篮纹,另有少量绳纹、弦纹和附加堆纹等。器形有罐、矮乳足鼎、直领瓮、盆、圈足盘、平底碗、杯等。
1.5 上坡遗址
1998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驻马店市文物工作队联合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为567平方米。龙山时代的遗迹有灰坑、房基和瓮棺,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和骨器。石器有凿、铲等。陶器以夹砂灰陶為主,其次为夹砂褐陶、夹砂红陶,少量的泥质黑陶和磨光陶,纹饰以篮纹为主,少量的方格纹、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和镂孔,主要器形有罐、鼎、钵、豆、碗、杯等。骨器有锥、簪、镞、卜骨和兽牙刀等。
1.6 刘楼遗址
1999年驻马店市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龙山时代的遗迹主要有灰坑,遗物有石器、陶器和兽骨。石器有刀、镞、斧、锛、镰、铲等。陶器以夹砂灰陶、夹砂褐陶为主,泥质灰陶、黑陶次之,纹饰以绳纹、篮纹为主,器形有深腹罐、豆、甑、盆、鼎、碗、杯、纺轮等。
1.7 航寨遗址
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龙山时代的遗迹有灰坑、墓葬和制陶作坊,遗物丰富,石器有刀、铲、斧。陶质以泥质陶为主,少量的夹砂陶,陶色以灰陶为主,少量的黑陶、红陶,还有极少数的蛋壳陶,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等,器形有鼎、罐、盆、豆、瓮、甑、杯等。
2 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的特点
2.1 分布与年代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共265处,遍布驻马店各个县区,其中驿城区61处、正阳县49处、上蔡县41处、确山县33处、遂平县22处、汝南县19处、西平县18处、新蔡县12处、泌阳县9处、平舆县1处。其地域分布不均衡,应与当时的地理环境有关,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大都处在大江大河流域,古代驻马店地区有淮河、汝河两大水系,《荀子》有:“汝颖以为险,江汉以为池。”古汝河于郾城县(今郾城区)南流入西平、上蔡、新蔡、汝南、确山、驿城区、泌阳和遂平。淮河流经西平、上蔡、平舆和新蔡。关于龙山文化的年代,随着碳十四数据测定的增多和驻马店地区史前文化序列的建立,一般认为早期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200年,晚期为公元前2200年至1900年。
2.2 来源与去向
从发掘的7处龙山文化遗址的地层关系看,三所楼遗址、航寨遗址、刘楼遗址的龙山文化层叠压在仰韶文化层上。杨庄遗址文化层分三期:早期为石家河文化层;中期为龙山文化层;晚期为二里头文化层。十里铺遗址龙山文化层叠压在屈家岭文化层上。党楼遗址分三期:一期为党楼一期文化层;二期为龙山文化层;三期为二里头文化层。上坡遗址的二里头文化层叠压在龙山文化层上,晚期为商代遗迹。
从地层叠压关系上不难发现龙山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渊源,“党楼一期”和十里铺下层遗存与湖北青龙泉屈家岭文化较为接近,但又具有独特的地方特点,有相当比例的夹蚌陶、夹炭陶,斜弧腹盆和直腹罐数量较多,不见青龙泉屈家岭文化流行的黑彩网格纹,因此这些地方的龙山文化掺杂有诸多屈家岭文化因素。三所楼、航寨等遗址的龙山文化则是由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直接发展而来的。杨庄遗址的龙山文化早期有石家河文化的因素,晚期与中原龙山文化相近。在驻马店地区继龙山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是二里头文化,像垂腹平底、足呈圆锥或扁锥状鼎即是当地龙山陶鼎的延续,龙山文化的圆唇、微卷沿的罐、瓮、盆、侈口豆盘以及饰横篮纹等在二里头文化中依然流行。 总之,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早期受南方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及仰韶文化影响较大,到晚期逐步摆脱了三者的影响,与中原龙山文化渐趋一致。
2.3 分期与类型
根据地层关系、类型学及出土器物的特征,可将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分为早、晚二期。早期遗存陶器以泥质和夹砂为主,多饰横篮纹,典型器类为宽扁式足鼎、鼓腹罐、红陶杯、细高柄豆等。晚期遗存石器流行三棱形镞、穿孔石刀等,陶器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盛行竖或斜篮纹,典型器类有夹砂罐、小口直领瓮、喇叭柄形豆、乳足鼎等。
依据文化面貌特征,又可分为三型,分别为:分布于驿城区练江河流域的杨庄遗址、党楼遗址、刘楼遗址等,称之为“杨庄类型”;分布于汝河流域的三所楼遗址等,称之为“三所楼类型”;分布于淮河流域的上坡遺址、十里铺遗址、航寨遗址等,称之为“上坡类型”。该分期仅限于发掘资料丰富的遗址,更多的龙山文化内涵有待于考古来揭示。
3 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的社会性质
驻马店龙山文化前承屈家岭文化或仰韶文化,后接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乃夏文化的观点已被学术界认同。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因此说龙山文化正处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探究龙山文化的社会性质。
①大量使用磨制精致的两用石器和骨器,农业生产已进入锄耕时代。例如杨庄遗址二期文化中出土石器102件,农具占60.2%,有锄地用的铲、锛,有收割用的镰、刀。农作物种植初具规模,通过对孢粉、植硅石进行分析,发现杨庄遗址已大面积种植水稻,栽培有芝麻。上坡遗址以种植黍为主,兼有大豆、水稻。十里铺遗址发现的黍、稷外壳厚达60厘米,均说明当时粮食有一定的剩余,为阶级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②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因为远古时期的驻马店是一片森林草原,狩猎活动频繁。例如杨庄遗址二期文化出土的石镞占39.8%,家畜遗骸较少,以养猪为主,兼有羊、马等。
③制陶业发展迅速,流行快轮制陶。器壁较薄,形体规整,种类繁多,尤其是大件陶器增多,证明当时的制陶业水平较高。在航寨遗址西南部采集有炉壁、红烧土块等,虽未发掘,但当时应有较大规模的制陶作坊,社会经济已经出现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
④墓葬中发现的瓮棺葬较多,但葬具已有差别,大多是一件葬具,但杨庄遗址有四处瓮棺是两件葬具。大多墓葬无葬具和随葬品,但在十里铺遗址的两座墓葬中不仅有红松木葬具,还随葬有陶器和珍贵的绿松石,墓主人可能是氏族公社的族长,拥有极大的财产分配权。没有随葬品的应是公社中的个体成员。随葬品差距悬殊说明贫富分化加剧,出现了私有财产,这证明原始氏族正在走向崩溃,社会成员间逐步形成森严的等级和阶级关系。
⑤在十里铺遗址的第三期文化层里,出土了一件陶质男性生殖器—陶祖,说明男子在社会上威望较高,人们已开始崇拜男性,陶祖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它是由若干个体家庭在家长的父权之下组成的父系家庭公社,族长由富有的男性长者担任,拥有至高的权利。其他成员则处于无权地位,族长过着多妻生活,其他人过着单偶生活,因此发掘的墓葬多为单人葬。另外,陶祖的出现也体现了人们祈求生育子嗣的观念,这是私有财产的继续和原始宗教的反映。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可能已经出现了一夫一妻制家庭,这种家庭的建立,目的就是要有父亲亲生的子嗣来继承他的财产,私有制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将要进入阶级社会。
根据以上考古资料的综合论证,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大致经历了父系氏族公社和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建立两个阶段。
4 结语
驻马店地区龙山文化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山文化晚期与后来的夏、商、周青铜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此时中国社会正处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深入细致地研究这一阶段的历史,对解决中国古代父系社会、一夫一妻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以及国家的初级形态等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文管会.河南上蔡十里铺新石器时代遗址[C]//《考古》编辑部.考古学集刊:第3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69-80.
[2]安金槐.河南泌阳板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和试掘[J].考古,1965(9):433-439,3.
[3]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驻马店杨庄—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遗存与环境信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韩建业,李亚东,宋豫秦,等.河南驻马店市党楼遗址的发掘[J].考古,1996(5):1-9.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驻马店市文物工作队,西平县文物管理所.河南西平上坡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4(4):2,7-28,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