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丰子恺先生分别于1934年与1938年所作的同名散文《劳者自歌》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读文本,分析两篇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不同风格——“淡”与“刚”,并进一步分析这两种看似不同的艺术风格实则是一脉相承,相辅相继的。丰子恺先生本身的淡定、淡泊的气质与他刚直的秉性是并不矛盾的。
关键词:丰子恺;劳者自歌;“淡”;“刚”
海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二十四诗品》,《典雅》
常言君子如“菊”,何故?谓之“淡如菊”。何谓“淡”?可谓之为“淡定”“淡泊”。“淡定”之人,狂风劈面不畏凛冽,暴雨刷身不觉湿冷,烈日烤体不顾炎热,泰然处事不慌乱,于最繁华喧闹之中见质朴谦和。“淡泊”之人,名利唾手可得而不屑,诱惑百般招摇而不受,物欲肆意横流而不染,看破世间纷扰,感悟万物生灵,心素如简,性雅似竹。“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君子崇贤,尚超然脱世;君子慎独,贵洁身自好。君子生平,有德而不彰显,清苦却乐道充实。
每每翻阅丰子恺先生之散文便有如闻菊香之感。先生在《秋》中这样说道:“我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非但没有那种狂喜与焦灼,且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若非有菊之特质何故与“秋风秋雨秋色秋光”如此调和?接着先生又说:“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无耻,与愚痴,无过于此了!”[1]在先生的散文作品中如此强烈的语气是不多见的。然而先生却率真地表达了他对于春的招摇的厌恶。先生于万物盛衰相继,荣枯相续之中悟得“生荣不足道”,“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的大道理。秉持这一观念,必然淡定处事,淡泊尘世。
先生于1934年所写的《劳者自歌》十三则,所涉素材无一不是生活细节,非淡定为人,淡泊俗欲之品质,非淡然笔触,淡雅词风之格调不能描写。在《劳者自歌》的第一则里,先生便说明了何谓“劳者自歌”:“非泣非诉,非怨非慕。冲口而出,任情所至。……他的歌是质朴的,不事夸张,不加修饰。身边的琐事,日常的见闻,断片的思想,无端的感兴,率然地、杂然地流露着。”劳者之歌天然去雕饰,所歌者皆为心中所兴之感,无虚情假意之矫揉造作,无附庸风雅之捉襟见肘。所谓“自歌”“不是唱给别人听的。但有人要听,也就让他们听吧。听者说好也不管,说不好也不管”[2]。不以他人褒贬而动容,从容自歌。由此先生之淡定、淡泊可见一斑。
在第二则中,先生将“自文艺复兴至今日的西洋绘画的变迁”罗列出来,旨在表达对中国画的肯定与喜爱,并不以西洋画为正宗,随波逐流;在第三则中,摇船也好,写稿也罢,都是独自一人寂寞地工作,然而先生却耐得住这寂寞,反而担心他人打扰“答话三百”,执著于“笔耕不断”;在第四则中,先生在闲暇休憩之时愿意陶醉于音乐之中,感动至极不觉苦痛,安然放松驱逐梦魇;在第五则中,先生对牵牛花的“攀附”、“好高”、羞于见日很不喜欢,正是因为这与先生淡定淡泊的为人处世之道大相径庭;在第六则中,先生喜爱“花纸”这种更为亲民的艺术形式甚于杂志上的画,认为质朴的民间特色更有利于大众美术的传播与普及;在第七则中,先生描述了一种人形器具,这小小的黑人木雕让先生动了恻隐之心,不忍让其毕恭毕敬地捧着盘子鹄立在旁边;在第八则中,先生用淡淡的笔调展现了河两岸的大不同,寥寥数语表现出先生对居住在租界里“衣冠楚楚精神勃勃”之徒的不屑一顾;在第九则中,先生梦中“在一片茫无涯际的大海上漂摇”的大船正如当时在内忧外患中动荡不安的中国,国人在国运何去何从上未曾觉悟,反而为眼前小利争先恐后,着实让先生忧虑不安;在第十则中,老农丰富的生活经验令先生颇觉赞赏,甚至远超于对画家应举高超的绘画技艺的肯定;在第十一则中,庙宇蓝墙上的“仁丹”二字引起了先生极大的不快,景物与淡定的心境之间的和谐被破坏了;在第十二则中,乞丐母子的一举一动都倍受先生关注,先生用他擅长的漫画手法将“洋装青年”具象为“新皮鞋”,讽刺之意显而易见,而乞丐婆对孩子的漠然似乎更让爱护众生的先生难过;在第十三则中,先生所说的是自己的绘画经验,是先生潜沉作画,融己于万物之中,不受世间纷争干扰的心得。点点滴滴,尽管琐碎不成系统,但从中所感悟出的心得体会都源于先生淡定、淡泊的心态。倘使沉湎于繁琐世事,醉心于追逐名利,是无暇发现生活细节,体会生灵万物,亲近质朴人心的。
但是,丰子恺先生并不是事事总以出世的态度淡然面对,赤子情怀让他在山河动摇时无法出身事外,展现了以出世精神涉世的“刚”的一面。
佛经有云:“无欲则刚。”大意即为人若无私欲缠身缚心,便可谓无畏,无畏遇事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无欲则刚。”胸怀天下,包容万物,无私无畏,遇事则刚。
丰子恺先生于1938年创作的另一《劳者自歌》共有十二则,可谓是先生在特殊年代赤子性情的表露。在第一则中,先生赞赏“威而不猛,怒而不暴,具有大勇者”的“战士”,鄙夷“不懂大体,但好小勇,不知仁义之道”的“战匠”,声援“以干戈捍卫人道,以武力争取和平”的反抗;在第二则中,先生心存“为世界人类树立永固的和平与幸福”的信念,表明武力反抗只是烈药,杀戮终将停止被礼乐所取代,这与第三则中针对《护生画集》存在必要性的强调源于同一观念——“我们是以杀止杀,以仁克暴”,应“劝人爱惜生命,戒除残杀,由此而长养仁爱,鼓吹和平”;在第四则中,国人在遭遇抗战时放下私念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这正与先生主张勇敢反抗的赤子情怀相吻合;在第五则中,先生以轻松的笔调描述了友人被误以为是日本间谍之事,言谈之间依旧能表现出对抗战的支持态度;在第六则中,先生以博爱的胸怀渴望全人类的爱“始于家族,推及朋友,扩大以至于一乡,一邑,一国,一族”,甚至可以“恩及禽兽草木”,面对全民族的灾难,扶老携幼,不分彼此共同奋战;在第七则中,先生又以调侃的笔触蔑视侵略者的渺小,坚信得道多助战必胜矣;在第八则中,先生用寓意深刻的文字将侵略者视为肆虐的蚊子,轻易之间便将其解决,畅快淋漓;在第九、十则中,崇尚武力,废弃文教礼乐被先生谓之为“亡国之道”,卑怯的反而是横行暴动的敌人;在第十一、十二则中,先生深恶汉奸的贪生怕死,宁做“行尸走肉”不求精神尚洁,而缘缘堂却似焦土烈士一般,虽毁于战火但却能同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士们同生共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不难发现,在后者的《劳者自歌》中,先生的文字里透着一股子“刚”气。因为胸怀着对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大爱,怜惜生命的可贵,秉持宗教中“无我”的教义,忘记一己一私,在面对侵略者的炮火弹雨时才会无所畏惧,保持精神上的高洁,刚直不阿,即使心爱的缘缘堂焚毁于战火之中也不可惜。赤子之心实可见矣。
从先前的“淡”到之后的“刚”,乍看之下,丰子恺先生同名为《劳者自歌》的两篇作品风格迥异,实则不然。“淡”不仅是先生先前作品的风格,更是先生为人处事的特质。先生只对世间俗物、俗念、俗欲淡漠,淡定为人,淡泊处事,潜沉于自然万物之中,恪守出世的泰然。然而面对“国破山河残”的现实,先生不再置之不理,以他特有的对众生的博爱赞扬奋战的勇士,将缘缘堂的损毁视为对抗战的支持。正是因为先生执著的是全人类的和平与幸福而不是小我的温饱幸存,这种淡定、淡泊才使先生“无欲则刚”。儒雅中透着大公无私的赤子情怀。因此,丰子恺先生本身的淡定、淡泊的气质与他刚直的秉性是并不矛盾的,相反是一脉相承,相辅相继的。
注释:
[1][2] 丰子恺:《丰子恺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第72页。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本栏责编:鸢尾
关键词:丰子恺;劳者自歌;“淡”;“刚”
海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二十四诗品》,《典雅》
常言君子如“菊”,何故?谓之“淡如菊”。何谓“淡”?可谓之为“淡定”“淡泊”。“淡定”之人,狂风劈面不畏凛冽,暴雨刷身不觉湿冷,烈日烤体不顾炎热,泰然处事不慌乱,于最繁华喧闹之中见质朴谦和。“淡泊”之人,名利唾手可得而不屑,诱惑百般招摇而不受,物欲肆意横流而不染,看破世间纷扰,感悟万物生灵,心素如简,性雅似竹。“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君子崇贤,尚超然脱世;君子慎独,贵洁身自好。君子生平,有德而不彰显,清苦却乐道充实。
每每翻阅丰子恺先生之散文便有如闻菊香之感。先生在《秋》中这样说道:“我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非但没有那种狂喜与焦灼,且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若非有菊之特质何故与“秋风秋雨秋色秋光”如此调和?接着先生又说:“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无耻,与愚痴,无过于此了!”[1]在先生的散文作品中如此强烈的语气是不多见的。然而先生却率真地表达了他对于春的招摇的厌恶。先生于万物盛衰相继,荣枯相续之中悟得“生荣不足道”,“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的大道理。秉持这一观念,必然淡定处事,淡泊尘世。
先生于1934年所写的《劳者自歌》十三则,所涉素材无一不是生活细节,非淡定为人,淡泊俗欲之品质,非淡然笔触,淡雅词风之格调不能描写。在《劳者自歌》的第一则里,先生便说明了何谓“劳者自歌”:“非泣非诉,非怨非慕。冲口而出,任情所至。……他的歌是质朴的,不事夸张,不加修饰。身边的琐事,日常的见闻,断片的思想,无端的感兴,率然地、杂然地流露着。”劳者之歌天然去雕饰,所歌者皆为心中所兴之感,无虚情假意之矫揉造作,无附庸风雅之捉襟见肘。所谓“自歌”“不是唱给别人听的。但有人要听,也就让他们听吧。听者说好也不管,说不好也不管”[2]。不以他人褒贬而动容,从容自歌。由此先生之淡定、淡泊可见一斑。
在第二则中,先生将“自文艺复兴至今日的西洋绘画的变迁”罗列出来,旨在表达对中国画的肯定与喜爱,并不以西洋画为正宗,随波逐流;在第三则中,摇船也好,写稿也罢,都是独自一人寂寞地工作,然而先生却耐得住这寂寞,反而担心他人打扰“答话三百”,执著于“笔耕不断”;在第四则中,先生在闲暇休憩之时愿意陶醉于音乐之中,感动至极不觉苦痛,安然放松驱逐梦魇;在第五则中,先生对牵牛花的“攀附”、“好高”、羞于见日很不喜欢,正是因为这与先生淡定淡泊的为人处世之道大相径庭;在第六则中,先生喜爱“花纸”这种更为亲民的艺术形式甚于杂志上的画,认为质朴的民间特色更有利于大众美术的传播与普及;在第七则中,先生描述了一种人形器具,这小小的黑人木雕让先生动了恻隐之心,不忍让其毕恭毕敬地捧着盘子鹄立在旁边;在第八则中,先生用淡淡的笔调展现了河两岸的大不同,寥寥数语表现出先生对居住在租界里“衣冠楚楚精神勃勃”之徒的不屑一顾;在第九则中,先生梦中“在一片茫无涯际的大海上漂摇”的大船正如当时在内忧外患中动荡不安的中国,国人在国运何去何从上未曾觉悟,反而为眼前小利争先恐后,着实让先生忧虑不安;在第十则中,老农丰富的生活经验令先生颇觉赞赏,甚至远超于对画家应举高超的绘画技艺的肯定;在第十一则中,庙宇蓝墙上的“仁丹”二字引起了先生极大的不快,景物与淡定的心境之间的和谐被破坏了;在第十二则中,乞丐母子的一举一动都倍受先生关注,先生用他擅长的漫画手法将“洋装青年”具象为“新皮鞋”,讽刺之意显而易见,而乞丐婆对孩子的漠然似乎更让爱护众生的先生难过;在第十三则中,先生所说的是自己的绘画经验,是先生潜沉作画,融己于万物之中,不受世间纷争干扰的心得。点点滴滴,尽管琐碎不成系统,但从中所感悟出的心得体会都源于先生淡定、淡泊的心态。倘使沉湎于繁琐世事,醉心于追逐名利,是无暇发现生活细节,体会生灵万物,亲近质朴人心的。
但是,丰子恺先生并不是事事总以出世的态度淡然面对,赤子情怀让他在山河动摇时无法出身事外,展现了以出世精神涉世的“刚”的一面。
佛经有云:“无欲则刚。”大意即为人若无私欲缠身缚心,便可谓无畏,无畏遇事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无欲则刚。”胸怀天下,包容万物,无私无畏,遇事则刚。
丰子恺先生于1938年创作的另一《劳者自歌》共有十二则,可谓是先生在特殊年代赤子性情的表露。在第一则中,先生赞赏“威而不猛,怒而不暴,具有大勇者”的“战士”,鄙夷“不懂大体,但好小勇,不知仁义之道”的“战匠”,声援“以干戈捍卫人道,以武力争取和平”的反抗;在第二则中,先生心存“为世界人类树立永固的和平与幸福”的信念,表明武力反抗只是烈药,杀戮终将停止被礼乐所取代,这与第三则中针对《护生画集》存在必要性的强调源于同一观念——“我们是以杀止杀,以仁克暴”,应“劝人爱惜生命,戒除残杀,由此而长养仁爱,鼓吹和平”;在第四则中,国人在遭遇抗战时放下私念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这正与先生主张勇敢反抗的赤子情怀相吻合;在第五则中,先生以轻松的笔调描述了友人被误以为是日本间谍之事,言谈之间依旧能表现出对抗战的支持态度;在第六则中,先生以博爱的胸怀渴望全人类的爱“始于家族,推及朋友,扩大以至于一乡,一邑,一国,一族”,甚至可以“恩及禽兽草木”,面对全民族的灾难,扶老携幼,不分彼此共同奋战;在第七则中,先生又以调侃的笔触蔑视侵略者的渺小,坚信得道多助战必胜矣;在第八则中,先生用寓意深刻的文字将侵略者视为肆虐的蚊子,轻易之间便将其解决,畅快淋漓;在第九、十则中,崇尚武力,废弃文教礼乐被先生谓之为“亡国之道”,卑怯的反而是横行暴动的敌人;在第十一、十二则中,先生深恶汉奸的贪生怕死,宁做“行尸走肉”不求精神尚洁,而缘缘堂却似焦土烈士一般,虽毁于战火但却能同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士们同生共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不难发现,在后者的《劳者自歌》中,先生的文字里透着一股子“刚”气。因为胸怀着对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大爱,怜惜生命的可贵,秉持宗教中“无我”的教义,忘记一己一私,在面对侵略者的炮火弹雨时才会无所畏惧,保持精神上的高洁,刚直不阿,即使心爱的缘缘堂焚毁于战火之中也不可惜。赤子之心实可见矣。
从先前的“淡”到之后的“刚”,乍看之下,丰子恺先生同名为《劳者自歌》的两篇作品风格迥异,实则不然。“淡”不仅是先生先前作品的风格,更是先生为人处事的特质。先生只对世间俗物、俗念、俗欲淡漠,淡定为人,淡泊处事,潜沉于自然万物之中,恪守出世的泰然。然而面对“国破山河残”的现实,先生不再置之不理,以他特有的对众生的博爱赞扬奋战的勇士,将缘缘堂的损毁视为对抗战的支持。正是因为先生执著的是全人类的和平与幸福而不是小我的温饱幸存,这种淡定、淡泊才使先生“无欲则刚”。儒雅中透着大公无私的赤子情怀。因此,丰子恺先生本身的淡定、淡泊的气质与他刚直的秉性是并不矛盾的,相反是一脉相承,相辅相继的。
注释:
[1][2] 丰子恺:《丰子恺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第72页。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本栏责编:鸢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