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少时的秒吗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馆外的栀子花又如火如荼地开了一季,星罗棋布,灿似朝霞。美术系学子们在微风醺人的草地上架起画板写生,在纸上肆意地挥洒着颜料,与朝阳共衬一段让人心醉的剪影。我伸伸懒腰,关上背得烂熟于心的考研教材,慵懒地看着窗外青春洋溢的美术生们。
  那一年的我,大概也是这般惬意吧。
  小时候,我对颜色与线条有着天然的敏感,除了和其他同龄人一样上树摘桃或下河摸鱼外,还喜泡进书堆里贪婪地翻看一页页插图,将王子的白马或巫婆的手杖临摹在画纸上,让它们重新复活翩然舞蹈。墙上、教材上、衣服上,到处都留下了我天马行空的涂抹。渐渐地,我的绘画功底日益见长,拙作还时常能在比赛和橱窗中露脸,收获一份甜蜜的喜悦。
  对于我的爱好,一辈子为稻粮谋的父母自然是乐见其成,不仅赠送了我全套画笔水彩,还把我送去了绘画班参加更专业的培训。逢人,父母都会骄傲地谈起我的特长,或将我的画作一一展览,脸颊泛着喜悦的红晕。
  时光迅捷年轮转。来到十七岁,我自然而然成了一名艺术生。一半,是因为对绘画持续不减的热爱,另一半,则是文化科目实在太差,而通过艺考途径升学,实为一条获取学历的迂回战术。
  这段终日与梦想抵死缠绵的青春十分惬意。白天,我只需用三分力气将文化科目应付至及格;傍晚,我雷打不动去画室练习,在悠扬乐曲中于纸上开疆拓土,让艺术佳酿把自己灌醉,然后潇洒地走在星空下回家的路上。
  传说中那如同炼狱的高中生活,我幸运避开。同学们对我羡慕不已,纷纷称呼我为画家。在所有学员中,我的画技出类拔萃,画室老师对我寄予厚望,鼓励我朝中央美院冲刺。闲余时间,我疯狂地买回一本本画集来看,把作品虔诚地投递向各大杂志,虽不见采用,但逐梦之心未曾言弃。就这样憧憬着做一名广告人,或做杂志美术编辑,用爱好为一辈子打底上色。
  像是爬着一条剑走偏锋却也正确的山路,拾级而上,青春终归碧海蓝天。
  高三前夕,艺考近在咫尺。为了充分了解艺考玄机,父亲专门请了两位亲戚家读美院的师兄吃饭。席间,偶然聊到美院种种,师兄摇头叹气,说美术人才已经饱和,寒窗十年,对不起十几万的大学学费。
  父亲握着茶杯的手忽然抖动了一下,晃出的茶水洒在他穿了好几年的廉价西装上。许是巨额的学费吓住了收入卑微的他吧。我捕捉到了这个尴尬的细节,有些不祥预感。
  回家后,父亲和母亲对望一眼,还是试探着开了口:“瀚儿,一定要读美院吗?”
  果真来了!这话是一柄利剑,瞬间斩断了我脆弱的心弦。我狠狠地摇着头,情绪几近崩溃:开什么国际玩笑?为了备战艺考我连学业都荒废了!还在全班面前拍着胸脯发誓要考中央美院!我坚决不回到那个炼狱一样的班级!除了画画,我还能干什么?这是我一辈子的人生大事啊!你们怎能那样自私……
  父母从未见过我如此绝望,赶紧安抚我并不停道歉。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卖掉房子,搬进小户型房屋,多出的房款供我读四年美院。
  是夜,事情虽圆满解决,但我却辗转反侧,久不能寐。遂披衣起身,踮着脚悄悄溜出门,一个人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逛累了,便坐在半山公园里歇脚。
  从山坡上环视,夜色如水婆娑如吟,万家灯火尽收眼底。寂静深夜是剥开蛋壳的双手,能让人在平静后洞穿自己真实的内核。澎湃的情绪海水退潮后,裸露在沙滩上的一颗心,却愈发难受起来——必须承认,他们已苍老,纵使怎样烽烟起,都挡不住时间蛮夷兵临城下。人世纷扰浮沉,他们倾尽一生折草衔泥,才筑得这一座遮风避雨的小巢,获得万家灯火中的小小一盏,而我,凭什么为了自己的虚荣和梦想,耗尽他们的心血和年华?
  真正自私残忍的,是我自己啊。
  那一晚,我在山坡上坐了一夜,直到东方渐渐泛白。
  回家,推开门,吃着早餐的父母才惊异地发觉我并不在卧室。我强颜欢笑,努力让颤抖的语气显得平静:“爸,妈,对不起,我突然厌倦画画了。”
  盛夏的雨,说来就来,绵密无尽,淋湿青春。
  高三,我独坐班级一隅,没有任何解释和申辩,在同学们的异样目光中疯了一样做着一张张试卷,直到四季轮回候鸟南归,直到心门空寂沧海桑田。整整一年,我没有玩过一次游戏,没有睡过一节课的觉,除了回家过年外,没有踏出过学校门口的那条街。
  唯一的乐趣,是在空闲时反复听一首歌——《爱的代价》,熟悉的旋律,将受伤的心慢慢治愈。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不凋零的花,但是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因为我心中,不再有火花。”
  而今回想,学习绝无灵丹妙药,唯一法门,就是在被逼到绝境时置之死地而后生。高三一年,我上升了一百五十分;高考后,我果断填报了学杂费全免、毕业即服役的国防生,甘愿此生付边疆,只为从此,不再压腰父母的脊梁。
  大学,读书写作,旅行历事,用文字记录下青春洋溢的生活与生命中穿梭来去的人,并渐有发表,用另一种方式成全着儿时梦想。虽然画艺从此荒废,但为至亲至爱牺牲一次梦想,让骨子里生长出男子汉应有的担当,又有何妨?张小娴说,遗憾,也是一种幸福。那么此生,就将那只画笔,藏在岁月一个小小的角落吧。
  年少细雨惊寒,曾淋湿我青春半壁江山。自那年与那抹挚爱的丹青绝缘,以为此生再无风景,万般红尘皆断念,谁知过尽千帆后,仍旧看到了猿惊啼的两岸青山,鸭先知的春江水暖。当多年以后再回顾年少的梦时,才发现它们已在心底开成花,芬芳醉人满年华。
其他文献
所谓好人法,就是为了保护“好心人”出台的法律法规。针对好心人施救却遭诬陷的现象,群众呼吁立法应当回应社会呼声,弘扬正能量,保护好心人,让恶意诬陷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此,在广州、杭州、北京等地出台实施了好人法,用法律托底,激励善行,但在法律难以独力支撑的空间,仍需要更多激励措施。  续说: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各地纷纷出台“好人法”,用法律托底,就是一种积极救赎,值得点赞。纵观各地出台的“好人法
期刊
因为新闻媒体们整天狂热吹捧世界软件业巨头盖茨等人奇迹般一夜致富的“成功”事件,使得很多原本平凡然而安于平凡的人们,精神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甚至导致心理疾病,这种疾病,现阶段称为”盖茨仰慕症”。其实,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男人们正在被一种精神失调所困扰。他们本来有无穷的潜力,可以健康成长,实现快乐的人生,但是他们却把青春完全献给网络以及瞬息万变的股市。不切实际的追求名利及其他成功指标,是这种心理病症
期刊
信息依赖症是指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种莫名的焦虑,因为过度依赖手机,甚至出现了某种“神经质”的举动。  续说:给大脑一些“留白”的空间,适当让自己抽离出他人的世界,或许才能找到真正的存在感。
期刊
草长莺飞的春天,卸下沉重的冬装,一颗心往外飞,总想尽情地拥抱春天。可是,做些什么好呢?其实,古人早就给了我们答案,他们早就把春天过得多姿多彩,忙碌而充实。  垂钓。“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钓鱼湾》)  爬山。“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春山夜月》  赏花。“诗家清景在新
期刊
无声食堂是广东省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推出来的,倡导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文明用餐,以微笑、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语与老师沟通,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校方表示,倡导“无声食堂”,不是绝对不讲话,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  续说:子曰,“食不语,寝不言”。校方这样的做法似乎是在践行中华文明礼仪?可是有人反对了:这不是教条主义吗?午餐时间本来是最轻松自在的交流时间,如今也被
期刊
几乎像一阵强电流,瞬间击中了我—— 我似乎从中找到了安妮宝贝的影子。记得大学时代,深深地沉溺于安妮宝贝的文字中,享受那种生命的痛感,在虚拟的撕心裂肺中消耗时光。安妮宝贝的文字很压抑,情感很浓烈,这成为了其鲜明的标签。至今想来还是记忆犹新。因此,几乎在进入本文的那一刻,我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只是它的情感没那么浓烈,它所传达出的思想更明亮。所以,我几乎是在两者的闪回间,感觉被治愈了。读完,很舒服。当
期刊
提到情人节与玫瑰,我们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定是风花雪月的浪漫之夜,这篇小小说却用精练的文笔阐释出父爱之厚重,戛然而止的结局让人回味无穷。  文章明面写父亲无怨无悔的付出,字里行间也隐晦地向我们透露出一条暗线:年迈而伴有一定神志问题的父亲与女儿相依为命,病魔却夺不走父亲记忆深处的爱。这并非从作者口中直接宣告,而是作者通过白描的写作手法让我们自然而然得出结论,这种侧面描写写法我们可以借鉴。
期刊
健康谣言,是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的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谣言。微信朋友圈里的各种“生活提示”层出不穷,有的说吃木耳能防雾霾,有的说植物油能致癌,此外,网上还流传着一些“清肺偏方”,通过食疗来清肺,最常见的食物是木耳和猪血。但是专家介绍,这两种食物“清肺”没有科学依据。微信公众号利用读者心理推广一系列不辨真假的健康养生知识,为的是增加点击量,出售广告,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续说:“健康谣言”这类伪科学在
期刊
李白在老家四川江油“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作赋凌相如”。20岁前,还读了许多道书、佛经,并师从附近的盐亭县人、著名纵横术大师赵蕤,钻研了安邦定国之术《长短经》。他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对前人的经典古籍超常的理解,是那些一步一个阶梯埋头参加常科考试的儒林士子们不可望其项背的。另外,李白青少年时在家乡又学习了“番文”(江油在唐代为少数民族氐人居住地),这两大特长更是其他士子无法想到或
期刊
“‘家常’即从冗长的日复一日的生计中提炼出的精华,在它的日常面貌下,有着特殊的精神。”这就是王安忆所谓的“家常”。这种精神,就是不管周遭世界如何风云变幻,抑或自己的处境如何艰难,都照常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过自己日子的心态。  小说《流逝》记录的首先是这种精神和心态,不管贫穷或者富有,端丽和像她一样的家庭主妇们都用心地经营着自己的家庭,努力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选材本身便已为文章写进读者心里做了很好的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