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内蒙古发展思想的最新精神,是新时代内蒙古发展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内蒙古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路径和方法。学习好、领会透总书记重要讲话是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的前提。总书记提出的“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总要求,是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路线图。
锐意创新,是总书记对内蒙古发展第一位的要求,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埋头苦干,才能扎实推进,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守望相助,我们既要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又要登高望远,跳出内蒙古、跳出老套路;团结奋斗,团结最有力、奋斗最幸福,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必然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是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工程的必由之路。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是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基础和保证。本文就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内蒙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从全国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内蒙古看,发展质量参差不齐、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创新驱动发力不足、实体经济实力不强,是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是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的必由之路,是形成有竞争力新增长极的必由之路。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必须把总书记的殷切希望牢记在心,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选准落实的切入点。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把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企业。因为,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具体体现为产品、工程和服务的高质量。产品由企业生产,工程由企业实施,基本公共服务以外的服务也是由企业提供的。企业是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主体,当然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理应落实到企业。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就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高端化,是产业结构适应居民消费加快升级的重大变化,是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断优化的过程。
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质量取决于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是基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决于企业转型升级,企业转型升级直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说,经济质量取决于产业质量,产业质量取决于企业质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推动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质上是企业生产经营转型升级,是实体经济、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应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企业转型升级靠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机制创新等。一个地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眼睛应紧紧盯住产业、紧紧盯住企业,谋深抓实一批牵动性强、含金量高的重大项目,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落实到每个企业,落脚到具体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用锐意创新把企业做实做强做优,决不能坐失良机。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构建内蒙古现代产业新体系,必须用多元发展、多极支撑来实现,取决于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总书记科学分析的“四多四少”,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内蒙古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多四少”的产业结构实际上反映的是“四多四少”的企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应落实到调整优化企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结构,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路径有三条:一是立足资源、区位和发展环境优势,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新兴企业、高端企业、高附加值项目、资本科技密集型项目,用扩大增量的方式变“四少”为“四多”;二是挖掘发展容量潜力、依托现有企业基础,依靠科技、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延长产业链,或兼并重组,提高企业素质,用优化存量的方式变“四少”为“四多”;三是“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用优胜劣汰的方式变“四少”为“四多”。
一个地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应深入分析研究所属所有企业,搞清楚哪些是“四多”企业,哪些是“四少”企业;用扩大增量的方式变“四少”为“四多”,需要引进什么企业、上什么项目;用优化存量的方式变“四少”为“四多”,需要推动哪些环节创新或技术改造;用优胜劣汰的方式变“四少”为“四多”需要淘汰哪些“僵尸企业”企业等,拉出清单,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角度,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企一策”制定引导支持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策略,靠市场机制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企业结构调整优化之日,便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时。 多元发展的企业结构,是构建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基础;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是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的基础。企业结构多元发展、产业体系多极支撑,才能形成独特优势和合理结构,才能形成产业联动、区域协调、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而锐意创新是形成这样新格局的第一动力。
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经济是内蒙古工业的主体。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不仅关系内蒙古现代经济体系建设,而且关系全国现代能源经济发展。
从2017年数据看,内蒙古能源经济有以下特点:一是煤炭产量大,比重高。全区产煤8.79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25.5%。二是发电量相对较少,比重较低。发电总量为4422.3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7%。三是清洁能源发展较快,比重较高。清洁能源占全国清洁能源的19.5%。四是煤炭加工转化率较低,还没有根本扭转挖煤卖煤格局。区内煤炭加工转化率不足煤炭产量的35%。
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需要深入研究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持续深化,全球范围正在开启再电气化。与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同,再电气化在能源生产环节体现为越来越多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转换成电力得到开发利用,在终端消费环节体现为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力度将越来越大。这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趋势。
从全国讲,近年来坚持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显著提升。大量清洁能源通过特高压电网,从西部地区源源不断输送到东部地区。与2000年相比,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球平均增幅高8个百分点。同时,要看到能源转型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一方面化石能源占比依然很高,全国散烧煤超过5亿吨,带来巨大生态环保压力,另一方面大量清洁能源产能放空,弃水、弃风、弃光“三弃”突出。问题的症结在于,电源电网发展统筹不够,电力外送通道不畅,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电能替代项目发展滞后,市场机制、标准体系仍不完善等。
从内蒙古看,作为能源大区,能源经济发展成绩显著,而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提高内蒙古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应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目标,三管齐下打赢蓝天保卫战:首先,立足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优势,发挥煤电的基础支撑作用,坚持煤电清洁开发,鼓励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不断提高煤电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把发展燃煤热电多联供技术作为散煤替代抓手,实现电、热、冷、汽等多能互补,达到煤炭清洁高效经济利用。其次,发挥新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统筹新能源和煤电清洁开发协调发展,使新能源成为新增装机增量主体。下大力气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完善新能源电费补贴政策,推动新能源规模化集中式与分布式分散式并重发展,加快智能微电网的示范与推广。再次,延长煤化工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与传统煤化工相比,现代煤化工具有环境污染少、产业链条长等特点。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有利于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煤炭转化效率。
努力形成有竞争力的新增长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军民融合产业,补足基础设施欠账,发挥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极。新增长极理论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区域经济增长极,就是由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通过扩散效应以自身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和周圍地区发展。
根据增长极形成特点,在产业发展上要大力培育新产业,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使之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应充分发挥内蒙古现有产业基础和潜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空间布局上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使之成为支配区域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应依托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创新型企业,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提高区域增长极竞争力。在具体形态上要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使之成为区域集约发展的中心。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领军企业和品牌产品集中、创新资源向创新型企业聚集,实现集约发展,发挥增长极扩散和带动效应。
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极,核心是产业集中、企业聚集,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军民融合产业,培育创新能力特别强的领军企业,实现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形成规模经济和技术外溢的外部经济,增强增长极的带动作用;重心是技术创新、极化效应,大力支持领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普遍提高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使创新成为极化效应的不懈动力,强力影响周边地区锐意创新,使企业产出增长率、投资回报率提升,带动区域经济稳步增长。中心是完善设施、互联互通,大力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在内基础设施建设,补足基础设施欠账,打破行政界限分割,增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优势,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用。
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极,应全面分析现代装备制造业企业、新兴产业企业、现代服务业企业和军民融合产业企业,按领军企业、骨干企业、成长性企业和薄弱企业进行分类,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做实做强做优企业,提高增长极的竞争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措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增强“四个意识”,归根到底是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的重要讲话,应抱着落实的目的进行研究。抓落实应直接抓行为主体,否则就会止于一般号召、流于形式。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行为主体是企业。只有抓企业,高质量发展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用锐意创新转换动能。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跟能源革命新趋势、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极,都靠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内蒙古以往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亮点,都是技术进步在发光;未来建设亮丽内蒙古,就看创新这个软肋变为硬翅膀。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企业的创新动力来自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作用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创新的积极性靠体制机制调动。真正的人才看重的是事业的平台,创新平台由政府搭架、企业构筑。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需要解决成果所有者应得回报的一张发票。政府锐意创新应包括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张纸”难题。
用市场机制推动转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是政府职能,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企业,不是要过多干预微观经济运行,而是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竞争倒逼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让落后企业退出,让优质企业成长;用深化改革降低企业融资、物流、用电、制度性交易等成本,清理规范各类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切实降低企业成本;用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集约发展、绿色发展;用产品、工程、服务、设备、技术质量标准和安全生产要求监管企业,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用满意衡量“放管服”。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全面落实放宽市场准入“六个一”要求: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一半、政務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打造一流政务环境。切实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立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努力为企业创造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
用数字化引领高端化。应立足互联网、面向物联网,依托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平台,大力实施智能化战略,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将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过程纳入数字化监管,引导支持帮助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通过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跨越发展。以企业数字化为基础,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加快“数字内蒙古”“智慧内蒙古”建设进程。
(作者系内蒙古党建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张莉莉
锐意创新,是总书记对内蒙古发展第一位的要求,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埋头苦干,才能扎实推进,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守望相助,我们既要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又要登高望远,跳出内蒙古、跳出老套路;团结奋斗,团结最有力、奋斗最幸福,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必然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是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工程的必由之路。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是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基础和保证。本文就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内蒙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从全国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内蒙古看,发展质量参差不齐、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创新驱动发力不足、实体经济实力不强,是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是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的必由之路,是形成有竞争力新增长极的必由之路。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必须把总书记的殷切希望牢记在心,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选准落实的切入点。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把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企业。因为,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具体体现为产品、工程和服务的高质量。产品由企业生产,工程由企业实施,基本公共服务以外的服务也是由企业提供的。企业是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主体,当然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理应落实到企业。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就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高端化,是产业结构适应居民消费加快升级的重大变化,是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断优化的过程。
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质量取决于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是基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决于企业转型升级,企业转型升级直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说,经济质量取决于产业质量,产业质量取决于企业质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推动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质上是企业生产经营转型升级,是实体经济、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应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企业转型升级靠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机制创新等。一个地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眼睛应紧紧盯住产业、紧紧盯住企业,谋深抓实一批牵动性强、含金量高的重大项目,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落实到每个企业,落脚到具体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用锐意创新把企业做实做强做优,决不能坐失良机。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构建内蒙古现代产业新体系,必须用多元发展、多极支撑来实现,取决于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总书记科学分析的“四多四少”,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内蒙古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多四少”的产业结构实际上反映的是“四多四少”的企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应落实到调整优化企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结构,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路径有三条:一是立足资源、区位和发展环境优势,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新兴企业、高端企业、高附加值项目、资本科技密集型项目,用扩大增量的方式变“四少”为“四多”;二是挖掘发展容量潜力、依托现有企业基础,依靠科技、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延长产业链,或兼并重组,提高企业素质,用优化存量的方式变“四少”为“四多”;三是“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用优胜劣汰的方式变“四少”为“四多”。
一个地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应深入分析研究所属所有企业,搞清楚哪些是“四多”企业,哪些是“四少”企业;用扩大增量的方式变“四少”为“四多”,需要引进什么企业、上什么项目;用优化存量的方式变“四少”为“四多”,需要推动哪些环节创新或技术改造;用优胜劣汰的方式变“四少”为“四多”需要淘汰哪些“僵尸企业”企业等,拉出清单,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角度,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企一策”制定引导支持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策略,靠市场机制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企业结构调整优化之日,便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时。 多元发展的企业结构,是构建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基础;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是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的基础。企业结构多元发展、产业体系多极支撑,才能形成独特优势和合理结构,才能形成产业联动、区域协调、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而锐意创新是形成这样新格局的第一动力。
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经济是内蒙古工业的主体。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不仅关系内蒙古现代经济体系建设,而且关系全国现代能源经济发展。
从2017年数据看,内蒙古能源经济有以下特点:一是煤炭产量大,比重高。全区产煤8.79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25.5%。二是发电量相对较少,比重较低。发电总量为4422.3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7%。三是清洁能源发展较快,比重较高。清洁能源占全国清洁能源的19.5%。四是煤炭加工转化率较低,还没有根本扭转挖煤卖煤格局。区内煤炭加工转化率不足煤炭产量的35%。
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需要深入研究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持续深化,全球范围正在开启再电气化。与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同,再电气化在能源生产环节体现为越来越多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转换成电力得到开发利用,在终端消费环节体现为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力度将越来越大。这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趋势。
从全国讲,近年来坚持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显著提升。大量清洁能源通过特高压电网,从西部地区源源不断输送到东部地区。与2000年相比,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球平均增幅高8个百分点。同时,要看到能源转型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一方面化石能源占比依然很高,全国散烧煤超过5亿吨,带来巨大生态环保压力,另一方面大量清洁能源产能放空,弃水、弃风、弃光“三弃”突出。问题的症结在于,电源电网发展统筹不够,电力外送通道不畅,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电能替代项目发展滞后,市场机制、标准体系仍不完善等。
从内蒙古看,作为能源大区,能源经济发展成绩显著,而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提高内蒙古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应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目标,三管齐下打赢蓝天保卫战:首先,立足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优势,发挥煤电的基础支撑作用,坚持煤电清洁开发,鼓励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不断提高煤电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把发展燃煤热电多联供技术作为散煤替代抓手,实现电、热、冷、汽等多能互补,达到煤炭清洁高效经济利用。其次,发挥新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统筹新能源和煤电清洁开发协调发展,使新能源成为新增装机增量主体。下大力气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完善新能源电费补贴政策,推动新能源规模化集中式与分布式分散式并重发展,加快智能微电网的示范与推广。再次,延长煤化工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与传统煤化工相比,现代煤化工具有环境污染少、产业链条长等特点。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有利于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煤炭转化效率。
努力形成有竞争力的新增长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军民融合产业,补足基础设施欠账,发挥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极。新增长极理论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区域经济增长极,就是由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通过扩散效应以自身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和周圍地区发展。
根据增长极形成特点,在产业发展上要大力培育新产业,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使之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应充分发挥内蒙古现有产业基础和潜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空间布局上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使之成为支配区域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应依托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创新型企业,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提高区域增长极竞争力。在具体形态上要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使之成为区域集约发展的中心。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领军企业和品牌产品集中、创新资源向创新型企业聚集,实现集约发展,发挥增长极扩散和带动效应。
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极,核心是产业集中、企业聚集,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军民融合产业,培育创新能力特别强的领军企业,实现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形成规模经济和技术外溢的外部经济,增强增长极的带动作用;重心是技术创新、极化效应,大力支持领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普遍提高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使创新成为极化效应的不懈动力,强力影响周边地区锐意创新,使企业产出增长率、投资回报率提升,带动区域经济稳步增长。中心是完善设施、互联互通,大力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在内基础设施建设,补足基础设施欠账,打破行政界限分割,增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优势,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用。
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极,应全面分析现代装备制造业企业、新兴产业企业、现代服务业企业和军民融合产业企业,按领军企业、骨干企业、成长性企业和薄弱企业进行分类,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做实做强做优企业,提高增长极的竞争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措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增强“四个意识”,归根到底是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的重要讲话,应抱着落实的目的进行研究。抓落实应直接抓行为主体,否则就会止于一般号召、流于形式。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行为主体是企业。只有抓企业,高质量发展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用锐意创新转换动能。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跟能源革命新趋势、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极,都靠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内蒙古以往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亮点,都是技术进步在发光;未来建设亮丽内蒙古,就看创新这个软肋变为硬翅膀。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企业的创新动力来自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作用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创新的积极性靠体制机制调动。真正的人才看重的是事业的平台,创新平台由政府搭架、企业构筑。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需要解决成果所有者应得回报的一张发票。政府锐意创新应包括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张纸”难题。
用市场机制推动转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是政府职能,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企业,不是要过多干预微观经济运行,而是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竞争倒逼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让落后企业退出,让优质企业成长;用深化改革降低企业融资、物流、用电、制度性交易等成本,清理规范各类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切实降低企业成本;用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集约发展、绿色发展;用产品、工程、服务、设备、技术质量标准和安全生产要求监管企业,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用满意衡量“放管服”。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全面落实放宽市场准入“六个一”要求: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一半、政務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打造一流政务环境。切实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立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努力为企业创造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
用数字化引领高端化。应立足互联网、面向物联网,依托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平台,大力实施智能化战略,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将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过程纳入数字化监管,引导支持帮助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通过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跨越发展。以企业数字化为基础,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加快“数字内蒙古”“智慧内蒙古”建设进程。
(作者系内蒙古党建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