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价值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977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英语教育“费时低效”现象引起了外语学界对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辩。英语课程性质之争彰显出课程本身的价值。本文从英语课程论的角度,从英语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价值三个维度来说明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最后提出落实英语课程价值的措施。
  关键词:费时低效;英语课程目标;工具性;人文性
  
  1、引言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那么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掌握外语不仅是国际斗争或竞争的需要也是公民生活的需要。英语作为世界分布最广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必然值得我们去讨论和研究。时代的变化呼唤大规模,高效率的外语教育,英语在我国得到空前重视,不仅是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受西方理论的影响,英语学习群体也呈现低龄化现象。从2001年到2008年,全国小学英语课程的平均开课率已达60-70%,很多教发达的大中城市已达到100%(王蔷,2009)。然而,我国的外语教学虽然“聋哑英语”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但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费时低效”问题引起来外语学界及社会界对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的讨论,甚至有人建议用“新东方”培训模式来取代学校外语教育。此种认识表现出对外语教育认识上的极强功利性,学外语就是为了就业、升学、出国,等等。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极强的目的性,外语是界定为“工具”,外语教学就只需重视外语的工具价值,所以外语教学过程必然受“节约原则”的支配,学校课程只提供满足学习者当前需要适合学生解决当前问题的内容。对我国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评价就是典型的节约原则的体现。杨忠(2007)认为外语教育的纯工具性倾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所难免,从有独特的成就,但往往也导致欲速不达。虽然从小学开始开设英语,但是在工具主义支配下的外语教育使小学生缺少持久的学习动机。在全球化背景下,杨忠(2007)呼唤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没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似乎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要引起大家对英语课程价值的重视,本文则从课程的本体论角度对英语课程的性质,目标及英语课程与学生发展三个维度来说明开设英语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2、英语课程的性质
  2.1英语课程的性质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这是由英语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作为一门课程,首先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体现为工具价值。然后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课程内涵必然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人文性蕴涵于语言当中,体现为课程的人文价值。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不在于它是否有这些性质,而是在我国外语教育中,我们更应该强调哪一种性质或者二者兼有。然而不管是强调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是在开设英语课程的前提下进行的讨论,这些讨论使我们更清楚的看到英语课程的价值所在。
  2.2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之辩
  英语课程的功能是工具性大于人文性还是人文性大于工具性,这要看具体的社会现实情况。外语教育的纯工具性倾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所难免,曾有其独特的成就,但往往欲速不达,过度强调外语教育的工具性,与西方流行的工具理性有关(杨忠,2007)。罗益民教授(2002)指出了工具论思想的源于功利心,同时为满足改革开放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但外语工具论仅仅强调课程的简单相加,收效甚微,其危害就是外语教育的费时低效。而人们因外语教育的费时低效指责外语教育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而不从外语教育指导思想的根源上去考量,张西文(2007)在“中华读书报”上撰文呼吁外语教育的人文精神,回归我国外语教育的优良传统,并指出文化自觉是外语大学的根基。
  由于英语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对它的认识很容易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蔡基刚(2010)在外语界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外语教学是素质教育课程的情况下,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区分了外语教育和外语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和大学外语教学、外语专业和非外语专业的差异后,认为外语教学是素质教育还是工具性教学的讨论超出了其本身的意义。外语教育或者外语教学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侧重,在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学除了课程内容及升学目的,没有其它实用性目的,学校更多强调人文性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往往升学往往与应试联系在一起,外语人文教育只是空壳,很多教师并没有去挖掘英语课程本身的价值,学生学到的也只是应试的技巧,文化的皮毛。探究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有必要理解英语课程的目标及内涵价值。
  3、英语课程的目标及其内涵价值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可以看出,英语课程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表现为英语课程与学生智力的发展,英语课程与学生人格的发展,英语课程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外语课程不仅仅要传授外语知识和技能,还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意识,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在可能情况下把这些学习策略迁移到其它学科的学习甚至终身学习的过程中去。外语课程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自尊,自信,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培养团队精神,协调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外语语言本身的美学价值和外语课程所承载的内容的美学价值,从而使学生逐渐具备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对社会美、科学美和自然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感受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课程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一门外语,不仅增添了新的表意方式,同时也可以了解外语使用对象的生活、文化,学习一门外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和好奇心理,丰富学习内容及改善学习方式。
  2)英语课程恰当使用可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外语的学习是一种情感体验,不仅包括对外语的情感认同,也包括学习外语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使用不熟悉的外语,学生往往表现的比较焦虑,自我效能感较低,如果学习外语过程中能够克服这些困难,自然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升,自信心增强。
  3)英语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英语的学习是循序不断地过程,需要反复的记忆及巩固使用,为学好英语,学生需要有效的学习策略。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授或者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策略意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学生必须懂得如何去学习,掌握学习必要的学习策略,英语课程的学习为学习策略的培训打下基础,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4)英语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首先,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英语学习的课堂活动组织形式,像个人活动,成对活动及分组讨论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精神。最后,英语课外学习,需要自主学习及与人合作相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听英语歌曲,看英文电影或者阅读英语书籍扩充自己的词汇,了解异国文化,同时为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学生参加英语角等群体活动,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自主学习及合作精神的指引。
  5)英语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习需要观察和记忆,观察和记忆在外语学习中尤为重要。学生从大量的语言输入中观察总结出语言组合规律,从单个单词的组合观察发现构词规律,在识别单词,句子之后,学习语言还需要不断记忆,英语学习认知策略中记忆策略的使用加深了记忆能力的培养,记忆过程离不开想象,单词记忆中的图像法,英语阅读过程中图示理论的应用等都不同程度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另外,英语课程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同外国人交际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掌握了另一种思维方式。思维的多样化是创新的一个条件,除此之外,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造句,也体现了创造精神。
  6)英语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语言离不开学习蕴涵于语言中的文化,学习外语提高了学生母语意识和文化认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另外,学习外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既不盲目崇洋媚外,也不自我贬低,而是中西合璧,为我国社会建设服务。
  4、结语
  英语课程本身具有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忽视人文价值提倡工具价值或者忽视工具价值大谈人文价值都是有失片面的。受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人们不满足于当前外语教育费时低效的现状,但英语课程独特的人文价值意义不可抹杀。从英语课程的性质,目标还有其内涵价值,我们可以看到英语课程在培养完整的人上所体现出的优势,开设英语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门交际工具,而且使他们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心理健全,人格完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是有必要的。
  外语教育“费时低效”的根源在于功利心,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外语作为知识来传授,导致“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象普遍存在;另外,中小学英语与大学英语脱节严重,教材重复率太高,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再者,基础教育外语教师大多理论水平欠缺,层次不高,对课程缺乏正确的理解,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外语教育的发展。戴炜栋(2001)在分析了“费时低效”问题的症结后提出了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从战略的高度提出要在教学大纲,教材及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出努力。外语教育问题不在于基础阶段要不要开设英语课程,而在于如何改善“费时低效”想象,怎样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为此必须提高英语教师素质,进行师资培训,充分理解并挖掘英语课程的价值。第二,把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把课程价值转化为可课堂教学行为。第三,完善英语课程的评估体系,打破“为分数”说话的局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限于篇幅,本文仅从英语课程的本体论层次挖掘英语课程的价值,对于这些价值如何应用于教学实践,需要从英语课程的实践论层次进一步细化。
  
  参考文献:
  [1]王蔷.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的回顾与前景展望[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2).
  [2]杨忠.培养技能 发展智能—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外语学刊》2007,(6).
  [3]罗益民.外语教育“工具论”的危害及其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3).
  [4]张西平.外语教育呼吁人文精神.《中华读书报》,2007.10.7(19).
  [5]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
其他文献
摘 要:职业院校招生难是现如今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如何保证学校在生源紧张的形势下能够保证招生数量,就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本文通过职业院校的班主任如何从就业这一方向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作出阐述。  关键词:职业院校;就业;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担任技工院校学生的班主任已经四年了,毕业的学生已经有两批,他们有时候会回到学校或者打电话向我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着重从改进高校的课堂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创新氛围及组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等三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开始腾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表现得越来越来强烈。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科学技术的生力军,然而,大学教育中关于创新能力与意
期刊
摘 要:模拟电路的内容和工程技术方法具有明显的基础性和实践性,为在有限的学时限制下实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体现出专业指向、能力本位和层次性的特点,应能够评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关键词:模拟电路;课程特性;教学目标    模拟电路(以下简称模电)一般在电路分析(电路基础)课程之后开设,虽然都是专业基础课程,但与电路分析偏重理论分析与计算不同,模电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实践性很强的工程
期刊
摘 要:教师在工作中压力过大,教师的精神负担也会随之增大超出个人的身心可以承受的范围,而形成一种害人更害己的悲剧。当压力累积对教师身心产生负面影响后,职业倦怠也会接踵而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教师们若主动用“中庸”之道对待生活与工作,以《中庸》中“素位”和“大知”的思想陶冶性情,为自己定位,便能发自内心地在工作中收获幸福与希望。  关键词:职业倦怠;中庸;素位;大知    一、教师与“中庸”性
期刊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坚持外交讲诚信,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毛泽东阐明了外交讲诚信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的重要特征,邓小平阐明了讲诚信是中国政府对外交往的重要品格,江泽民阐明了讲诚信是建立新的安全观和国际新秩序的基本要素,胡锦涛认为讲诚信是和平发展合作的要求,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外交诚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坚持外交讲诚信,既一脉相承又与时
期刊
摘 要:世界古代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课,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中要及时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拓宽学习途径,通过学术网站和学术视频等方式获取知识。  关键词:世界古代史;多媒体;互联网    世界古代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学好世界通史的一个重要基础。世界古代史课程涉及的时间跨度
期刊
《多媒体技术》课程是我大队培训士官生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员应用计算机技术开拓创新,提高真才实学能力的一门知识覆盖面广,更新发展快,理论性、应用性及实践性都很强的具有一定深度和复杂性的课程[1]。近年来,经过学院和大队在《多媒体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更新教学观念,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需要情况,在《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条件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有价值的改革成果。但仍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越来越多,某些工作的完成必须要有一些人甚至许多人的协作才能完成;加之当今科技高速发展,各门学科又相互渗透,学科之间相互牵涉到许多领域和许多方面。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很难单独完成一项重大的工作。由此可见,协作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所以现在社会最需要的是相互尊重、乐于协作的并有优秀品德的人才。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工作的主力军,这一
期刊
摘 要:高校逐年扩招,生源逐年减少,高等院校尤其是刚由专科升入本科的院校受到较大的冲击,甚至给有些学校带来生存危机,高校提高竞争力迫在眉睫。高校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的质量,依赖于学院的教学质量,最终由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决定。因此,学院必须采取措施实施教学质量测评,优胜劣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本人结合我校具体情况,依据模糊综合评判给出了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类似我校情况的均可依此模型
期刊
摘 要: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地方,环境可以给予幼儿的不仅仅是活动场地,变化发展的环境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情景认知与学习;活的环境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问题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即可以从环境主动吸取营养的能力;认知主义认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得到发展,他们都强调了客观环境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个辅助作用。本文所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