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热重分析与恒温失重特性研究

来源 :煤炭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cat_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重分析法是研究褐煤脱水和热解机理的有效手段。通过热重分析仪研究了不同加温条件下褐煤的失重规律,得到了匀速加热和恒温状态下褐煤的失重曲线。结果表明:以10℃/min的加热速率对褐煤进行加热,褐煤的最大失重速率主要发生在100℃和500℃左右,分别对应褐煤的主要失水点和热解温度点,且褐煤的失水主要在30 min以内完成。在300~600℃,热解终温对褐煤的热解有着直接影响,同一温度下恒温有利于热解的继续进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失重率越高。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tudy the dehydration and pyrolysis mechanism of lignite. The weight loss law of lignite under different heating conditions was studied by TG analyzer, and the weight loss curve of lignite under uniform heating and constant temperature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ignite was heated at a heating rate of 10 ℃ / min, and the maximum weight loss rate of lignite mainly occurred at about 100 ℃ and 500 ℃,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the main dehydration and pyrolysis temperature of lignite, and the loss of lignite Mainly completed within 30 min. At 300 ~ 600 ℃, the final pyrolysis temperature has a direct effect on the pyrolysis of lignite.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is conducive to the continuation of pyrolysis, and the higher the weight loss rate is,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is.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通过差动式电感传感器在线检测摩擦副磨损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完全可以满足磨损量变化趋势在线检测的要求.
电子系统对频率源的精度、频率分辨率、转换时间和频谱纯度等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锁相频率合成技术具有体积小、电路简洁、杂散抑制度高,具有窄带跟踪滤波能力的特点,
以纳米TiO2和焦化废水污泥为原料,ZnCl2为活化剂,一步法制备AC-TiO2。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光催化去除实验,考察了活化剂浓度、固液比、热解温度、热解时间等对AC-TiO2催化
<正>有机硅高分子催化剂是以有机硅材料为基体的高分子催化剂,具有高分子催化剂的优点,且兼具有机硅材料耐高低温和耐老化等特点。咪唑具有强的亲核性质,作为一种广义的酸碱
据俄罗斯VSMPO-AVISMA公司官网2016年7月13日报道,VSMPO-AVISMA公司与法国赛峰(Safran)集团签订了钛原料长期供货协议。VSMPOAVISMA公司董事长Mikhail Voevodin讲到:VSMPOAVI
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对再生混凝土应用状况、基本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对比分析,包括再生混凝土的物理性能、质量指标、配合比以及基本力学性能等。研究表明,再生
"十一五"期间,随着北京奥运和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国体育文化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全面提升了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改善了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推进了全民健身的发展
本试验研究了辣椒果实采后在10℃、7℃、4℃、1℃四个不同温度下的生理生化变化、贮藏效果、以及低温下冷害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10℃是辣椒果实冷藏的安全温度,采后初期的低
为了制备高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和导热性能的热塑性聚氨酯(TPU)材料,采用改进的原位溶液聚合法,将壳聚糖改性的氧化石墨烯(CS-GO)与TPU预聚体接枝,再经扩链反应得到CS-GO/TPU复合材料
在维吾尔语音系统中,元音/i/和/e/的地位十分重要,关于这两个元音的定位及其变体的问题历来成为学者们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其研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