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敏亮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二工人俱乐部京剧团团长,年近7旬。他人老心不老,为振兴京剧艺术,无私奉献数十年。
8岁就是戏迷
老周能与京剧团结缘,不是巧合。他说,8岁时,他就迷上了京剧,常常省下早点钱去看戏,还把家里当戏院,把大床当舞台,拿起竹竿当枪使,敲起脸盆当京鼓,与小伙伴们在家里唱起了《大闹天宫》,常把家里弄得一片狼藉。为此,老周没少挨揍,但他没有放弃对京剧的热爱。那时他就立志,长大了也要成为一个角儿,登上真正的大舞台,像模像样地唱京剧。
然而,事与愿违,老周后来从事了财务工作,但他痴迷京剧的兴趣不减。业余时间,老周拜师学艺,成为上海颇有名气的琴师。
放弃高薪返聘建剧团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悠久历史的京剧艺术陷入困境,不少京剧团解散,观众大量流失。当时上海有报纸发表文章《京剧向何处去?》。老周看了十分焦急,心想:我是京剧票友,理应和喜好京剧的同志们一起,想方设法宣传和演出京剧,扩大京剧艺术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这门国粹艺术。
虹口区工人俱乐部的领导认可和支持老周的想法。就这样,这支业余京剧团宣告成立,当时上海各种票友组织多达百余个。老周建团的宗旨是要振兴京剧,他对团里的成员说:“任何人只要喜欢京剧,我们就欢迎。但如果有人想利用这里赚钱发财,或别有用心,那可是找错门儿了!”为此,老周亲自制定了严格的团章、团纪和财务核算公开的制度。
搞业余京剧团,确实有很大困难。经费、乐器、演出服装、演出场地等事情,件件都得自己想办法。老周以身作则,率先贴补车费、饭钱以及一些必需的交际费用,并贡献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从事剧团的组织管理和排练演出。他经常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由于过度劳累,有一次他操琴时竟跌倒在舞台上。患脑梗中风期间,老周行动不便,心里仍挂念着剧团,不顾家人劝阻,坚持坐车去剧团看大家现场排练。老伴看在眼里,只能摇头叹气,无奈地说:“他在外面‘疯’,不顾身体,我只能配些补药给他补身体。”
老周是位资深的会计师,但他却多次谢绝一些单位高薪聘请他做财务主管的机会。在当前京剧演出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他一家一家单位挨着上门去找,推销京剧团的戏票,每次少则几百张,多则上千张,却从未拿过一分钱回扣。
业余团队获得专业认可
在老周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下,这么多年来,虹工京剧团组织了“京剧大家唱”近2000场,观众达数十万人次,并把京剧知识普及讲座办到中学和各工厂企业。他们排练演出《四郎探母》、《龙凤成祥》、《群英会》等几十部京剧剧目,在上海“逸夫舞台”多次举行大型京剧流派演唱会,并到江苏、安徽、江西等地进行公演。
一支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群众业余文艺团体以实力强、演出棒、纪律严而名闻上海。对此,上海总工会给予高度评价:“风雨寒暑二十载,振兴京剧志不移!”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该团“全国职工特色活动单位”的称号。北京、上海乃至台湾等地的报纸、电视台都对虹工京剧团和老周作过报道。
谈起这支业余京剧团成长的风雨历程,团员们感慨万千,大家都说,没有老周的无私奉献,没有他以严治团,这个业余京剧团怎么可能坚持26年!
老周年纪渐大,但仍骑着自行车四处奔走,请来名师名家给剧团进行辅导,提高团里演员的艺术水平。他始终坚持:团是业余的,水平绝对要专业的。
京剧界也为老周立志振兴京剧的新愚公精神所感动,京剧泰斗梅葆玖因此与老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并为他们的演出题词。李万春、李如春、李长春、张学津、尚长荣等近百位著名京剧表演家都前来参加俱乐部的活动,并与他们同台演出。这都令老周感到欣慰,很受鼓舞。
有人对老周全身心投入京剧团的行为表示不理解,因为他完全可以坐享晚年清福,但老周很坚决,他说:“这是我们票友的本能,京剧始终是我的最爱,我也无怨无悔!”
8岁就是戏迷
老周能与京剧团结缘,不是巧合。他说,8岁时,他就迷上了京剧,常常省下早点钱去看戏,还把家里当戏院,把大床当舞台,拿起竹竿当枪使,敲起脸盆当京鼓,与小伙伴们在家里唱起了《大闹天宫》,常把家里弄得一片狼藉。为此,老周没少挨揍,但他没有放弃对京剧的热爱。那时他就立志,长大了也要成为一个角儿,登上真正的大舞台,像模像样地唱京剧。
然而,事与愿违,老周后来从事了财务工作,但他痴迷京剧的兴趣不减。业余时间,老周拜师学艺,成为上海颇有名气的琴师。
放弃高薪返聘建剧团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悠久历史的京剧艺术陷入困境,不少京剧团解散,观众大量流失。当时上海有报纸发表文章《京剧向何处去?》。老周看了十分焦急,心想:我是京剧票友,理应和喜好京剧的同志们一起,想方设法宣传和演出京剧,扩大京剧艺术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这门国粹艺术。
虹口区工人俱乐部的领导认可和支持老周的想法。就这样,这支业余京剧团宣告成立,当时上海各种票友组织多达百余个。老周建团的宗旨是要振兴京剧,他对团里的成员说:“任何人只要喜欢京剧,我们就欢迎。但如果有人想利用这里赚钱发财,或别有用心,那可是找错门儿了!”为此,老周亲自制定了严格的团章、团纪和财务核算公开的制度。
搞业余京剧团,确实有很大困难。经费、乐器、演出服装、演出场地等事情,件件都得自己想办法。老周以身作则,率先贴补车费、饭钱以及一些必需的交际费用,并贡献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从事剧团的组织管理和排练演出。他经常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由于过度劳累,有一次他操琴时竟跌倒在舞台上。患脑梗中风期间,老周行动不便,心里仍挂念着剧团,不顾家人劝阻,坚持坐车去剧团看大家现场排练。老伴看在眼里,只能摇头叹气,无奈地说:“他在外面‘疯’,不顾身体,我只能配些补药给他补身体。”
老周是位资深的会计师,但他却多次谢绝一些单位高薪聘请他做财务主管的机会。在当前京剧演出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他一家一家单位挨着上门去找,推销京剧团的戏票,每次少则几百张,多则上千张,却从未拿过一分钱回扣。
业余团队获得专业认可
在老周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下,这么多年来,虹工京剧团组织了“京剧大家唱”近2000场,观众达数十万人次,并把京剧知识普及讲座办到中学和各工厂企业。他们排练演出《四郎探母》、《龙凤成祥》、《群英会》等几十部京剧剧目,在上海“逸夫舞台”多次举行大型京剧流派演唱会,并到江苏、安徽、江西等地进行公演。
一支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群众业余文艺团体以实力强、演出棒、纪律严而名闻上海。对此,上海总工会给予高度评价:“风雨寒暑二十载,振兴京剧志不移!”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该团“全国职工特色活动单位”的称号。北京、上海乃至台湾等地的报纸、电视台都对虹工京剧团和老周作过报道。
谈起这支业余京剧团成长的风雨历程,团员们感慨万千,大家都说,没有老周的无私奉献,没有他以严治团,这个业余京剧团怎么可能坚持26年!
老周年纪渐大,但仍骑着自行车四处奔走,请来名师名家给剧团进行辅导,提高团里演员的艺术水平。他始终坚持:团是业余的,水平绝对要专业的。
京剧界也为老周立志振兴京剧的新愚公精神所感动,京剧泰斗梅葆玖因此与老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并为他们的演出题词。李万春、李如春、李长春、张学津、尚长荣等近百位著名京剧表演家都前来参加俱乐部的活动,并与他们同台演出。这都令老周感到欣慰,很受鼓舞。
有人对老周全身心投入京剧团的行为表示不理解,因为他完全可以坐享晚年清福,但老周很坚决,他说:“这是我们票友的本能,京剧始终是我的最爱,我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