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寓教于乐”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a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寓教于乐”运用于初中英语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学习体验,提出课前导入形式要丰富、课堂活动要多样化、课后拓展练习要设计得有意思等几点做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 综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A-0130-02
  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习这门语言存在较大难度。面对学生学英语难学的问题,英语教师需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学英语,认为学英语并不难。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必要。在此,笔者谈谈自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寓教于乐”的几点做法。
  一、丰富课前导入形式让学生感受快乐
  每一节课都需要有课前导入,课前导入是教学的开始环节,也是一种预热课堂气氛的手段。课前导入的引人入胜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课前导入这一工作呢?笔者经过多年的课堂总结,归纳出复习导入法、设问导入法、实物导入法、多媒体视频导入法、表演导入法等多种课前导入法。其中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有以下几种。
  (一)实物导入法。这是最直观最形象的导入法,把实物带入课堂进行教学,学生觉得新鲜、有趣、语境真实。如教学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课,笔者将一杯香蕉奶昔带进课堂,学生一下子就被这杯看起来非常美味的饮料吸引了注意力。笔者趁机进行新课导入:what is this?学生们纷纷发言:milk、milk tea、fruit drink……笔者告诉学生:we can smell it first.于是,将香蕉奶昔递给班上其中一位学生闻一闻,并让大家传“闻”。通过这步操作,新课的开展过渡得很自然,学生也兴致勃勃,学习热情高涨。
  (二)表演导入法。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如教学人教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Starter unit 1内容,根据提前设定好的情景,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等对话表演。学生在表演中进入了角色,表现非常开心。
  (三)多媒体视频导入法。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当前使用较多的方法,教师提前找好一些适合导入或与新課内容相关的英文短视频(或者教师自己制作的微视频),在课前播放给学生看,生动的影片总能很快激起学生的兴趣,也能让他们感觉到有趣。
  二、多样化课堂活动让学生感受快乐
  很多学生认为英语难学,主要是对语法学习和单词记忆这两方面望而生畏,教师单纯的讲解与教读让学生感到枯燥,无法得到愉悦的学习体验。改变课堂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授课形式,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例如课堂小游戏、选择题抢答、单词拼写比赛等。日常教学中,笔者会根据每单元的内容自编一些语法练习题、抢答训练题,在课中或准备结束课堂时,让学生进行抢答比赛,不仅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还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并且不是开展完活动就结束了,笔者还会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尽可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增加其良好体验。笔者也常用到课堂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愉悦感。如在教学人教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Starter unit 2内容《What is this in English》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小游戏,请一个同学用动作描述物体,另一个同学猜答案,答案只能用英语表达,在规定的时间答出便算胜出。这样的游戏有趣、活泼、刺激,学生特别爱玩。
  讲故事是寓教于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烈,故事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也能让他们觉得有趣味。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搜集相关的故事素材,课堂上将故事作为一个导入性或延伸性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围绕故事设计一些小游戏,以增加学生听故事的乐趣。例如笔者教学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3 《Journey  to  space》的内容之后,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外星人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故事结束后,笔者让学生设想自己进行太空之旅有可能会遇见什么,然后进行单词接龙。游戏的内容虽然很简单,但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能训练他们的听力与口语。
  三、设计有意思的课后拓展练习让学生感受快乐
  要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必须在课后对课堂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课后拓展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置恰当的英语听、说、读、写训练题,避免空洞枯燥的习题操练。如教学人教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s 2《This is my sister》的内容后,笔者根据课文内容,提取一个主题“introduce  your  friend to me”,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口语交际练习,相互为对方介绍一个或多个自己的朋友。经过这个练习,学生之间认识了许多对方的朋友,并且学生所学的语法知识在真实、愉快的交际中得到有效运用,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提高。
  又如一些耗时比较长、过程比较复杂的活动在课堂上无法完成,可以安排到课后作业中。例如结合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seeing the doctor》内容,笔者将学生分组,先令小组收集“看医生”的相关资料:具体什么病、看哪个科室、看病流程、医患常用对话等,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看病流程演练一遍,下次上课时,邀请一组同学给大家表演。这个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口语能力、合作能力,表演的过程很有意思,成果汇演很成功,学生很有成就感。
  新课程理念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成为重点教学内容。这一重要性对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那就是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改变传统课堂模式、改变陈旧教学手段入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体验为目标,开展多样化教学,尽可能使单调乏味的英语课堂变得生机盎然、寓教于乐,使学生易于且乐于接受所学知识,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真正落实初中英语语言教学的目标。
  (责编 黄健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了培养学生画图解题的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画图的过程,掌握画图的基本要领,实现“不想画”到“主动画”的转变,提高学生数学画图解题能力。  【关键词】画图能力 小学数学  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027-02  运用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既要具备多种思维能力,又要掌握多种数学思想。因此,教师在组织画图
学习绘画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渐进”过程.本文对儿童美术兴趣培养和教学方法进行初步的分析,认为模仿绘画是儿童学习绘画的最初阶段和最有效途径,并提出在模仿绘画基础上的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2017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中小学教材一律不得出现提供额外教学辅助资料的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通知指出,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相关学科(除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外)、普通高中国家课程各学科等,仍使用此前使用的教材,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材使用情况的检查,对未按相关规定更换教材、使用未经審定教材的地方和学校,要严肃处理并责令纠正。
计算机网络安全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正常工作,为了保障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与可靠,需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一定的防范控制。下文就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云计算技术成为当前信息化社会被广泛推广应用的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集中的收集、处理和共享。为现代企业营造更为安全稳定的管理环境,使企业能够更好的管理内部的信息数据,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从教学语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习题设计等五个方面论述生活化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期降低历史教学难度、提升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优化高中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