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_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指向写作”是个全新的视角和领域,笔者基于对其的全方位的了解,理论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为同类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指向写作;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62-1
  2013年,管建刚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师》上喊响了“指向写作”这个主张,一时间,《神奇的克隆》《理想的风筝》《滴水穿石的启示》等课例在小学语文界引发的争辩,可谓如火如荼。随着管老师对这一理念学习和实践的深入,笔者也有所体会。
  一、“指向写作”,为教学另辟路径
  “指向写作的阅读课”是对当前只关注内容而忽略形式、技术的反判、匡正,甚至可以认定这是一种颠覆。作为一名有作为的青年语文教师,应当去解构,在解构中去探索和建构。此外,“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也“指向”了当前的课堂教学。当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都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展开,无疑,这触及到教学的本质,澄明了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是,似乎传统教学也陷入了同一种模式,关注了以学为核心,却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改革,这并非是件好事。我们能不能转换一个视角,寻找另一改革的维度呢?“指向写作的阅读课”正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和一个新的维度,即从学科本质的维度去研究。这样,分别从教学的本质和学科的本质同时去研究,教学改革的过程才是完整的,也才是丰富的。
  二、“指向写作”需进一步构建
  建构一个概念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对概念进行解释。合理的解释带来概念及其框架的合理性,同样,准确的解释带来概念及其框架的准确性,解释的通透性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对概念的认可程度。
  1.关于“指向”
  指向的,一般是目的或重点。目的也好,重点也罢,指向往往是种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往往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做出的选择,因而价值取向成了一种价值宣言。“指向写作的阅读课”,说到底还是阅读课,绝不是写作课,只是写作学习成了阅读课的价值之所在。而且,笔者以为,“指向写作”的指向,更重要的是教学重点的取向,而不必把它视作目的。在管建刚老师看来,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凭借阅读让学生学习写作。这一重点澄明了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因而,我们都感受到“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价值宣言的分量,以及所带来的冲击。
  2.“指向写作”本身的理解
  “指向写作”是纯粹的写作吗?当然不是。管建刚老师引用课本里的表述来解释:“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接着,他作了一个引申:“阅读能力不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口语交际能力不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的确,写作是一种全面训练,难怪当年清华大学招考时,只考作文。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写作的过程,是精神锤炼、思维活跃、情志投入、价值澄清共同参与的过程,绝非是单一的技术。因此,“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并非把语文的人文性排斥在外,也决非只有写作而无阅读的作文指导课,相反,要在“指向写作”时努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文以载道的核心理念和要求。
  三、“指向写作”需关注的问题
  试验是一个不断反思、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况且,管建刚老师的试验还只能算是起步,一些问题还没有深入研究,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我们年轻教师在引入的过程中,可以把前人所提的问题做个梳理,从质疑中获得启发,更从自己的提问中端正方向和思路,把试验深入进行下去,以下笔者就大家提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关于写作与阅读的关系是否可以进一步把握好
  《阅读史》的作者、加拿大的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书中明确地说:“我的生活中或许可以没有书写,但是不可以没有阅读。我发现,阅读乃先于书写。一个社会可以没有书写而存在……阅读是在社会契约的初始。学会阅读便是我的通关仪式。”尽管“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仍然是阅读课,但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要十分小心,不要因“指向写作”而淡化阅读,要在指向写作中找到阅读的路径、方法,把写作之根深深扎在阅读的土壤中。
  2.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还要科学地艺术地把握
  从现有的课例来看,突出了写作,尤其是谋篇布局、写作方法等,但总有让人感觉到人文性的不足。我们已明晰了写作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但其间还应彰显人文精神的熏陶、人文素养的培养。前人用了雨后彩虹作比,形象地道明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我们还要研究如何让彩虹之彩、之亮在彩虹这一载体熠熠闪光。
  3.关于年段“指向写作”的要求要明确
  年段不同,“指向写作”的意图、要求肯定是不一样的,解决“坡度”问题需要作为重点来研究。同时,实施的方法不同年段也是不同的,所以笔者要在此基础上初步建构基本模式以及不同年段的操作特点。
  4.让案例说话
  案例研究是十分有说服力的研究方法,“摇椅上杜撰的事实”不能代替它,“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也不能代替它。管建刚老师在创造性的教学中积累了不少案例,也是一个会讲故事、创造故事的人,我们年轻教师要向他学习,在案例研究中推进试验,进行总结、概括和提炼。
其他文献
一、知识梳理  1.能  能就是指能量.一切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符号是J.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我们可以用功的大小来量度做功前后物体能量的变化.能是表示物体做功能力大小的物理量.物体要对外界做功,就必须消耗本身的能量,或者从别处得到能量来补充.  2.动能  动能的定义或解释:(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2)物理学中把物体的质量跟它速度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