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参与式教学法的广泛使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为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逐渐成为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 言文字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1.培养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培养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阅读能力,才能够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才会感觉到“书好读”,才能够凭借阅读过程选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为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积累知识、积累经验,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单纯就语文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在阅读中进一步扩大识字量、积累词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归纳、概括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而借助想象能力把文字信息在脑海中转换成图像,才能为语文课教学中成功使用参与式教学,成功实现师生角色转换,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过渡,才能为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创造条件。正如叶圣陶所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
2.1激发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发出某种行为动作的内在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兴趣入手,追求学生“乐读”,进而追求“善读”。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教师自己范读,运用多媒体设施范读等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不失时机的安排学生阅读,并为学生设计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到读课文的乐趣,使之对读课文更加感兴趣。
2.2营造氛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需要教师营造一个和谐的、民主的、乐读的阅读氛围,老师要衣着得体、情绪饱满、精神振奋、面带微笑的步入课堂,简要介绍与文章相关的知识后,最好能用几句精练又精彩的话语,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愿望,并不失时机的让学生阅读课文,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主动阅读,使课堂成为师生一起探讨学习的乐园,使师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伙伴,为更好的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创造条件。
2.3培养能力
2.3.1培养理解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结构框架、材料的组织安排、衔接过渡、表达方式的运用、中心思想的挖掘、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适当点拨,促进学生的理解,使之掌握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2.3.2培养想象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文章所描绘的人物、场景、情节等文字信息,通过调动记忆中的各种表象,在脑子里描绘成图像,来更好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企图。
2.3.3培养概括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归纳和概括每一部分的重点内容,领悟作者安排材料的技巧和表达的意图,然后把各部分内容综合起来,思考和领会文章内容,概括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的特点。
2.3.4培养系统化认知的能力:语文知识需要在阅读过程中逐步积累,教师应在学生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把零散的无系统化的知识按照一定的分类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容易记忆。通过培养学生系统化认知的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体系,便于记忆和运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成功的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语文课教训成功的重要标志。
收稿日期:2008-04-25
1.培养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培养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阅读能力,才能够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才会感觉到“书好读”,才能够凭借阅读过程选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为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积累知识、积累经验,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单纯就语文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在阅读中进一步扩大识字量、积累词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归纳、概括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而借助想象能力把文字信息在脑海中转换成图像,才能为语文课教学中成功使用参与式教学,成功实现师生角色转换,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过渡,才能为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创造条件。正如叶圣陶所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
2.1激发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发出某种行为动作的内在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兴趣入手,追求学生“乐读”,进而追求“善读”。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教师自己范读,运用多媒体设施范读等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不失时机的安排学生阅读,并为学生设计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到读课文的乐趣,使之对读课文更加感兴趣。
2.2营造氛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需要教师营造一个和谐的、民主的、乐读的阅读氛围,老师要衣着得体、情绪饱满、精神振奋、面带微笑的步入课堂,简要介绍与文章相关的知识后,最好能用几句精练又精彩的话语,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愿望,并不失时机的让学生阅读课文,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主动阅读,使课堂成为师生一起探讨学习的乐园,使师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伙伴,为更好的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创造条件。
2.3培养能力
2.3.1培养理解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结构框架、材料的组织安排、衔接过渡、表达方式的运用、中心思想的挖掘、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适当点拨,促进学生的理解,使之掌握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2.3.2培养想象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文章所描绘的人物、场景、情节等文字信息,通过调动记忆中的各种表象,在脑子里描绘成图像,来更好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企图。
2.3.3培养概括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归纳和概括每一部分的重点内容,领悟作者安排材料的技巧和表达的意图,然后把各部分内容综合起来,思考和领会文章内容,概括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的特点。
2.3.4培养系统化认知的能力:语文知识需要在阅读过程中逐步积累,教师应在学生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把零散的无系统化的知识按照一定的分类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容易记忆。通过培养学生系统化认知的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体系,便于记忆和运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成功的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语文课教训成功的重要标志。
收稿日期:200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