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构建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班风学风、促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和必要手段。小学作为人一生教育的开始,其重要性不用赘述。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迫切希望认识世界的阶段,尤其需要班主任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基于此,笔者立足自身多年班级管理工作经验,对如何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这一问题浅谈一二,以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低年级;班级管理;渗透策略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其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身为班级管理者与领导者的班主任,首先应树立“德智并举”的教育教学观念,并通过融洽师生关系的构建、德育教育形式的丰富与榜样引领作用的发挥等多重有效手段,将德育目标潜移默化地寓于班级管理始终,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和整体素质,进而为其终身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倾注人文关怀,构建融洽师生关系
鉴于低年级学生好奇敏感、自尊心强、自控力和心理的稳定性差的性格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学生的情感表现虽积极但肤浅,且内心十分渴望被理解、被信任、被认同。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倾注人文关怀,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主体去平等对待,以此来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部分学生在行为意识上侧重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行为后果,一味追求自我满足,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交头接耳、上课走神等。对此,我并没有对其进行一味地批评和说教,而是分别与学生进行了心与心的沟通,并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近段时间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之后,我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向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此外,我还在平日里尤为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对育人手段做出及时调整。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学生不仅渐渐改正了不良习惯,而且还感受到了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这将有利于班主任今后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学生。
二、丰富教育形式,实现德育有效落实
在低年级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为使德育教育更有成效,教师通常采取的是填鸭式、满堂灌等“口传心授”教育方法,向学生机械地灌输学校及班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一旦出现违背管理规范的现象,教师将对学生施行一定的惩处政策,这便使学生对德育教育敬而远之且倍感压力,降低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鉴于此,在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思考学生喜爱且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为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实提供路径。
在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时常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构建寓教于乐的德育教育场景,引导学生通过情境体悟、角色扮演,与德育教育内容形成有效交互,以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例如,为使学生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品格,我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孤儿院、敬老院进行公益互动;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尤为注重保护班干部在学生中的“管理权威”,放手让班干部自己去处理日常工作,并在私下对其进行观察,以便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能够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我还通过积极发挥班干部的自我管理作用,逐步将班级管理的整体目标内化成学生自我约束的个体目标,进而全面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于无形之中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三、注重言传身教,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其一言一行都会对一个班的班风班貌,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其终身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应注重言传身教,并通过将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引领作用,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
首先,班主任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如教育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等,以便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做到得心应手。其次,班主任应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注意细小行为,处处示范于学生。例如,当要求学生按时上课不迟到时,班主任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提前两到三分钟来到教室,并且除非征得学生同意,否则就应做到不拖堂,也不提前上课,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自觉遵守班级管理的各项规定。
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期,而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以德育人”,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道德认知。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新时代对新型人才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班级管理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自东.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之道[J].甘肃教育,2018(07):48.
[2]闫秋颖.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69.
关键词:德育;低年级;班级管理;渗透策略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其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身为班级管理者与领导者的班主任,首先应树立“德智并举”的教育教学观念,并通过融洽师生关系的构建、德育教育形式的丰富与榜样引领作用的发挥等多重有效手段,将德育目标潜移默化地寓于班级管理始终,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和整体素质,进而为其终身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倾注人文关怀,构建融洽师生关系
鉴于低年级学生好奇敏感、自尊心强、自控力和心理的稳定性差的性格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学生的情感表现虽积极但肤浅,且内心十分渴望被理解、被信任、被认同。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倾注人文关怀,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主体去平等对待,以此来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部分学生在行为意识上侧重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行为后果,一味追求自我满足,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交头接耳、上课走神等。对此,我并没有对其进行一味地批评和说教,而是分别与学生进行了心与心的沟通,并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近段时间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之后,我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向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此外,我还在平日里尤为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对育人手段做出及时调整。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学生不仅渐渐改正了不良习惯,而且还感受到了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这将有利于班主任今后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学生。
二、丰富教育形式,实现德育有效落实
在低年级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为使德育教育更有成效,教师通常采取的是填鸭式、满堂灌等“口传心授”教育方法,向学生机械地灌输学校及班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一旦出现违背管理规范的现象,教师将对学生施行一定的惩处政策,这便使学生对德育教育敬而远之且倍感压力,降低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鉴于此,在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思考学生喜爱且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为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实提供路径。
在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时常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构建寓教于乐的德育教育场景,引导学生通过情境体悟、角色扮演,与德育教育内容形成有效交互,以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例如,为使学生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品格,我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孤儿院、敬老院进行公益互动;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尤为注重保护班干部在学生中的“管理权威”,放手让班干部自己去处理日常工作,并在私下对其进行观察,以便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能够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我还通过积极发挥班干部的自我管理作用,逐步将班级管理的整体目标内化成学生自我约束的个体目标,进而全面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于无形之中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三、注重言传身教,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其一言一行都会对一个班的班风班貌,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其终身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应注重言传身教,并通过将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引领作用,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
首先,班主任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如教育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等,以便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做到得心应手。其次,班主任应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注意细小行为,处处示范于学生。例如,当要求学生按时上课不迟到时,班主任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提前两到三分钟来到教室,并且除非征得学生同意,否则就应做到不拖堂,也不提前上课,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自觉遵守班级管理的各项规定。
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期,而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以德育人”,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道德认知。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新时代对新型人才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班级管理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自东.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之道[J].甘肃教育,2018(07):48.
[2]闫秋颖.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