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提高生态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已深入到各个领域的发展。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严峻状况,要求我们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七大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目标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良好社会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主力军,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发挥着巨大的社会、
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积极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的观念
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 ,把经济思想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变到以生态建设为主上来,生态优先是新世纪林业发展的主导思想,生态建设为主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根本需求,是坚持可持续经营的林业发展新路子,在实施“六大工程”、推进“五个转变”、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林业已经不是单纯的木材,而是生态环境、生态资源和因此而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要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和优先的位置,从林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全面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充分发展林区经济,发挥生态屏障作用。
2 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思路
2.1 正确认识森林,永续经营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的再生性决定了永续经营的可能性,要改变林业的基本现状,必须实行森林资源永续经营。第一,必须重新认识森林资源的持续性及发展潜力,认识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对林业政策管理体制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第二,要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群落结构,培育速生优质新品种,使开发、营林、保护并驾齐驱,促进森林资源总量增长;第三,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生态工程中的生物措施应侧重种群选择及种群匹配工程,并考虑种群之间在生长时间、节律上的搭配,生态工程的工程措施应侧重生态环境重建中必须采取的技术。
2.2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管理,努力扩大森林面积
森林资源是建设绿色屏障、办好绿色产业、发挥林业三大效益的基础。开发林业首先应当做好资源培育、资源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森林兼有三大效益,关系到当前和长远的利益。林木生产周期长,破坏容易恢复难,这个特点决定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这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3依靠科技开发林业
现代林业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生产力。要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经营,必须全面实施科教兴林的发展战略,围绕林业良种壮苗选育、速生丰产林建设、中幼林抚育、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以及提高造林成活率、森林覆盖率、立体开发、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等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及其研究成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一手抓单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一手抓现有林业技术及相关技术的集成、组装、配套,全面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林业科技总体水平和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坚持用生态文明思维谋划林业建设与发展,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提高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把关系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重大项目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置于生态合理性平台上进行研究和思考,把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置于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围之内,避免出现单纯依靠资源投入增加经济总量、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3.2 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实施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防护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工程项目,严格保育和科学经营好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创新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对林地的依法保护,完善森林采伐利用管理政策,推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结合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现状,按照工业化、市场化、生態化要求,因地制宜,加快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丰富林业产业建设内涵,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形成有利于现代林业建设的森林经营、木材加工、野生动植物利用、林业资源开发、苗木花卉和森林生态旅游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步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资源型林业向生态型林业转变,加快林业特色产品开发,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规模,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发展循环经济。
3.4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和森林文化、生态文化工程建设,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构建绿色文化,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家园,开展绿色教育,增强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个公民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3.5 传播生态文化知识
生态传播是人类与生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传播活动。生态传播既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发挥林业主阵地作用,在全社会普及科技知识和生态理念,全方位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突出生态文化宣传,引领绿色文明健康,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舆论与宣传氛围。
3.6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制保障,注意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科技、法律等手段,切实调动各地、各行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并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物质生产与人的文化素养及精神需求的平衡关系,“四个文明”一起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 深化改革
一是深化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今后我们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进一步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 ,提高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 ,加快对山区、平原天然林和荒漠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商品林业按照基础产业进行管理,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政府给予必要扶持。凡纳入公益林管理的森林资源,政府要以多种方式对投资者给予合理补偿。二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要坚持实行“谁造、谁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调动林权所有者的造林积极性,要加快林权证的发放,要在明确林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活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允许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流转。
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让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林业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努力推动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世梅.加快生态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J].甘肃林业,2005.
[2]周生贤.发展林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J].求是,2004,(22).
[3]李湘林.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证[J].新疆林业,2005.
[4]曹云.实行生态补偿促进和谐发展[J].中国林业,2007,1A:4~10.
关键词: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七大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目标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良好社会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主力军,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发挥着巨大的社会、
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积极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的观念
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 ,把经济思想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变到以生态建设为主上来,生态优先是新世纪林业发展的主导思想,生态建设为主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根本需求,是坚持可持续经营的林业发展新路子,在实施“六大工程”、推进“五个转变”、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林业已经不是单纯的木材,而是生态环境、生态资源和因此而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要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和优先的位置,从林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全面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充分发展林区经济,发挥生态屏障作用。
2 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思路
2.1 正确认识森林,永续经营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的再生性决定了永续经营的可能性,要改变林业的基本现状,必须实行森林资源永续经营。第一,必须重新认识森林资源的持续性及发展潜力,认识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对林业政策管理体制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第二,要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群落结构,培育速生优质新品种,使开发、营林、保护并驾齐驱,促进森林资源总量增长;第三,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生态工程中的生物措施应侧重种群选择及种群匹配工程,并考虑种群之间在生长时间、节律上的搭配,生态工程的工程措施应侧重生态环境重建中必须采取的技术。
2.2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管理,努力扩大森林面积
森林资源是建设绿色屏障、办好绿色产业、发挥林业三大效益的基础。开发林业首先应当做好资源培育、资源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森林兼有三大效益,关系到当前和长远的利益。林木生产周期长,破坏容易恢复难,这个特点决定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这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3依靠科技开发林业
现代林业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生产力。要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经营,必须全面实施科教兴林的发展战略,围绕林业良种壮苗选育、速生丰产林建设、中幼林抚育、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以及提高造林成活率、森林覆盖率、立体开发、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等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及其研究成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一手抓单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一手抓现有林业技术及相关技术的集成、组装、配套,全面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林业科技总体水平和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坚持用生态文明思维谋划林业建设与发展,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提高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把关系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重大项目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置于生态合理性平台上进行研究和思考,把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置于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围之内,避免出现单纯依靠资源投入增加经济总量、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3.2 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实施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防护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工程项目,严格保育和科学经营好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创新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对林地的依法保护,完善森林采伐利用管理政策,推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结合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现状,按照工业化、市场化、生態化要求,因地制宜,加快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丰富林业产业建设内涵,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形成有利于现代林业建设的森林经营、木材加工、野生动植物利用、林业资源开发、苗木花卉和森林生态旅游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步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资源型林业向生态型林业转变,加快林业特色产品开发,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规模,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发展循环经济。
3.4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和森林文化、生态文化工程建设,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构建绿色文化,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家园,开展绿色教育,增强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个公民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3.5 传播生态文化知识
生态传播是人类与生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传播活动。生态传播既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发挥林业主阵地作用,在全社会普及科技知识和生态理念,全方位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突出生态文化宣传,引领绿色文明健康,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舆论与宣传氛围。
3.6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制保障,注意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科技、法律等手段,切实调动各地、各行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并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物质生产与人的文化素养及精神需求的平衡关系,“四个文明”一起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 深化改革
一是深化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今后我们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进一步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 ,提高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 ,加快对山区、平原天然林和荒漠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商品林业按照基础产业进行管理,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政府给予必要扶持。凡纳入公益林管理的森林资源,政府要以多种方式对投资者给予合理补偿。二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要坚持实行“谁造、谁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调动林权所有者的造林积极性,要加快林权证的发放,要在明确林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活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允许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流转。
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让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林业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努力推动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世梅.加快生态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J].甘肃林业,2005.
[2]周生贤.发展林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J].求是,2004,(22).
[3]李湘林.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证[J].新疆林业,2005.
[4]曹云.实行生态补偿促进和谐发展[J].中国林业,2007,1A: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