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赏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sarm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这是一首田园词。是稼轩先生被再次罢官后,谪居乡间时所作。
  上阕写景物,写心绪。极目远眺,连云松竹,景致幽美,静谧和乐。社祭之日,拄杖分肉,床头卧饮,都已经“万事从今足”了,还夫复何求?
  下阕写事。摄取一个生活小片段,不饰半点雕琢,原汁原味,绿色环保,却又意趣盎然。“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同是小孩恶作剧,跟流落成都郊外浣沙溪边的杜甫相比,稼轩先生显然要洒脱多了。“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小孩拾起被秋风吹落的茅草,少陵先生先是“唇焦口燥”地“呼”,然后“倚杖自叹息”。稼轩先生却是“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孩子们要偷摘就让他们偷摘了去吧,可千万不要惊扰了他们。
  诗言志。为诗为文者,表面上写人叙事、摹物绘景,其实都只为抒发自己的内心。本词两阕,“万事从今足”是文眼,全文落笔皆汇聚于此。写景写事,都因之展开。特别是下阕,虽无一字写“足”、“乐”,却时时处处透露出稼轩先生怡然自得、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这种构思,这种笔法,正印证了稼轩先生身后那句不朽的话: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稼轩先生真的是“万事从今足”了吗?虽不敢完全断言“非也”,却至少也是“不尽然”。稼轩先生一生以报效朝廷、收复失地为己任,却时不利己,两次被罢官,退居乡野。报国之门已被堵塞。寄希望于朝廷、对朝廷忠心不二的稼轩先生还能抱着石头打天?壮志可以不酬,但人生还要照样过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稼轩先生是真实的,活得有血有肉。他是因为活着而著诗文,不是为著诗文而活着。所以。稼轩先生虽为两宋词坛一大家,但他绝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文人,在当时,他的志向首先在军事上的练兵作战,在政治上的纵横阖捭。稼轩先生先是投笔从戎报国,后又做地方官理政。但都是先做好实实在在的人间正事,然后利用闲暇,写诗赋文以言心声的。《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看似恬淡宁静、闲适自足。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透露出稼轩先生壮心未酬、有志难伸的苦闷或者抑郁。要知道,读古人诗文,知人论文,是基本方法。
  对社会,对自己,稼轩先生都怀有一种真实的责任感。虽然壮怀激烈,却能屈能伸:能驰骋沙场之时,就努力杀贼,力图早日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被解甲归田了,谪居乡间,也能调整心态,关注生民,旷达以对。因此,他留给后人的,除了一世英名,更有万千雄词。而后者的价值,或许更为重大。从这个意义上说,稼轩先生是真丈夫。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它既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达到心灵和心灵的契合的一种教育方式。而语文作为一门主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强调情感。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
期刊
随着全球公共行政环境的变革,传统单一化、分割化、碎片化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严重滞后于复杂的现代政府治理场域,成为制约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体制性障碍。面对传统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美国口语专家罗斯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表明。在语言交流活动中,听说方面所占比重很大,听是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说是输出信息,用口语表达形式表述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由此看来,听说是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