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来源 :企业科技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b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建工集团 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中,各企业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建筑工业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和步骤,提出了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现状;问题;趋势;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05-0158-03
  建筑工业化是指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之逐步从手工业生产转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它的基本途径是建筑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并逐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本文就建筑工业化的现状、模式、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推进建筑工业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建筑工业化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建筑工业化起步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3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人居报告》中提到“住宅产业”,这是建筑工业化在我国最早的体现。后来又推广康居示范工程,并将其作为住宅产业化的载体和发展方向。2011年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2013年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下发《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文件都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和推动建筑工业化。
  近年来,建筑工业化工作得到积极有效的推进,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一是工业化整体技术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通过推进建筑工业化,既推动了建设工程的技术进步,也促进了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在工程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二是建筑工业化尤其是住宅产业化工作的组织框架基本形成。全国各主要城市都成立了住宅产业化工作机构,并相继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政策,一些城市在实践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三是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市场动力逐步增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和技工日渐短缺,这从客观上促使越来越多的开发企业、设计企业、施工企业积极投身到建筑工业化工作中,把推进建筑工业化作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同时,在推进建筑工业化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激励和引导建筑工业化创新发展的整体机制尚未形成。一些地方的行政主管部门对推进建筑工业化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引导不积极,政策不到位,缺乏必要的鼓励措施。二是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尚不够完善。目前,除了各个工业化试点企业自定标准外,国家还没有出台行业强制性标准,工业化的设计、生产、安装和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标准都缺失,造成工业化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并且滞后于整个行业发展的现状。三是地域差异制约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各地政府对工业化项目的容积率、强制装配率等指标要求不同,造成工业化企业要根据不同地域的要求被动适应,否则不能通过审批、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严重制约了建筑工业的发展。
  2 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和步骤
  建筑工业化是新常态下国家、行业、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近2年来国内投资增速持续放缓,能源与资源不足的矛盾愈发突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人口红利加速消失,建筑行业依赖低要素成本驱动的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让技术创新成为发展的新动力。
  根据国外建筑业的发展轨迹,国内建筑业已经到了建筑工业发展的阶段。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指出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东风既来,谁与爭锋。一些企业已率先提出“优先做好高端建造商,倾力打造品牌投资商,立志成为新型运营商”的“三商”战略,并努力推进,这是建筑企业实施转型升级的主要突破口和发展方向,围绕工业化的推进,配套形成投资、研发、设计、生产、施工总承包、运维的一体化能力。通过相关产业链集聚,打造产业链集成平台,促进新的商业业态形成。
  第一阶段是实现产业链集聚。核心产业由以PC制造厂为代表的生产、设计单位组成,形成实体产业,担负建筑工业化核心产品的生产任务;与核心部品相关的辅助产业组成关联产业,担任部品制造及施工过程中的配件供应功能,支撑产业由设计院所、技术研发中心、物流企业、IT服务等企业组成,担负标准制定、新材料研发、物流运输、信息共享等服务功能,形成功能较为齐全的产业集聚。
  第二阶段是打造集成平台。要以产业集聚为基础,打造融合技术、市场、政策、金融的集成平台,主要包括技术支撑平台、市场支撑平台、金融支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新的商业业态。
  第三阶段是融入“互联网+”。随着产业集聚和集成平台的不断扩张成长,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各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实现建筑高度集成化,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建筑中。在此基础上,吸聚传感、控制、通信、网络、智能家居等相关企业,共同将绿色环保的工业化建筑升级为智慧建筑,带动整个建筑产生现代化生态融入“互联网+”的新经济形态中。
  3 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几点建议
  3.1 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验收监管体系;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要加强监管,研究调整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现有的质量监管制度。二是完善配套政策支持。三是编制完善工业化发展规则,避免一哄而上,产能过剩后形成无序竞争。四是加大政府项目支持力度,对政府投资的保障房、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优先利用工业化方式建造。五是大力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水平,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六是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建筑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联盟,加强工业化联盟的领导力与推动力。七是加大政策和理论的引导力。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工业化发展。要鼓励成立开发、科研、设计、施工、运营主体在内的产业联盟,并积极开展示范工程引入工作。八是加强技术指导。要成立由主管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家组成的建筑工业化专家专业委员会,进行标准编制、项目评审、技术理论、性能评定等方面的技术把关和服务指导。九是建立建筑工业化评价体系。编制建筑工业化示范标准体系,并制定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检测评价办法,从组织领导、政策落实、市场监管、企业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发展水平、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价,树立典型,引导发展。   3.2 发挥企业在建筑工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国内大多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房建领域的比较多,处于建筑行业的低端,轨道交通、桥梁、港口等建设能力不足。政府可以引导或牵头,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向地铁等高端市场迈进。要组建一批工程研发中心、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对工业化的研究,重点开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结构体系的创新研发,尽快形成设计技术、装配施工与集成技术、成品住宅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1)要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筑企业要改变项目部大包干旧的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总部对项目部的指导。企业总部是决策中心、金融中心、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控制中心,是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的调度中心,一个项目用什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都由总部通过信息化系统加以指导,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这是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企业已发展成为集团化的大公司,下面有子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如何充分调动各个层级的积极性,需要大胆地探索和尝试。
  (2)要加快培养人才。要开展多层次的建筑工业化知识培训,使行业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更快掌握相关的前沿知识,提高科学管理的技术水平;要加强工人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当前,建筑工人的主体仍然是农民工,要以新资质、新标准为契机,努力把建筑工人培育成职业化的产业工人。
  3.3 整合力量,加大扶持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力度
  要加大财政对建筑工业化、工业化基地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税收、土地、科技和人才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要动员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建材企业、设计企业以及大投资集团,积极投资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参加建筑工业化联盟。要积极宣传建筑工业化、建筑产品的优势和特点,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3.4 要加大推进信息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建筑生产及施工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化和建筑工业化在发展过程中互相推进。信息化发展的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全流程信息化和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采用BIM技术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模块化设计和构建的零件化、标准化。该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有天然的优势。信息化技术对建筑工业化的推动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设计标准化。这是建筑工业化的前提。要求设计标准化与多样化相结合,构配件设计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做到系列化、通用化。
  作为建筑方面最为关键的初始环节,“建筑设计”被列为独立行业,与建筑施工处于不同的过程之中。设计与施工过程的割裂,使得施工方不得不面对千差万别的建筑物,也使得设计方在设计时无需考虑也无法考虑具体的工艺过程。这种工作的独立性,使得每一次建筑物的建设过程均成为个案,无法实现工业化。利用BIM技术可以进行土建设计、结构设计、安装设计,还可以进行建筑性能分析,如日照性能分析、采光性能分析,能耗性能分析、结构性能分析等,有效解决建筑物在施工前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达到无错设计。
  (2)构件标准化。目前,建筑的标准化和通用化水平都很低,建造方式仍以现场施工为主,这就出现了建筑工程的独特性与建筑工业化的标准化之间的矛盾。利用BIM技术解决工程构件标准化的问题,彻底解决构件不规则、不规范的情况,从而实现构配件的生产专业化、商品化,实现工程装配式施工,推进建筑产业化向标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3)管理信息化。运用信息化手段,从设计、制作到施工现场安装,全过程实行科学化组织管理,这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保证。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有效解决地域限制、空间隔阂、标准差异、沟通障碍等问题。同时,通过信息处理,将实体建筑物信息化,进而借助相关技术实现建筑物施工过程的虚拟化,实现模拟拼装与施工流程模拟,从而有效地指挥现实的施工过程。
  此外,在施工组织中,通过信息集成与编码控制系统,实现从实体建筑的拆解、标准化构件的成组化、委托加工,到零部件的验收;工作包拆分到构配件在具体建筑上的还原过程中,对于相关零部件、构配件实施了全过程跟踪与监测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通过构建一系列标准化体系,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并以此为引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参 考 文 献
  [1]汤磊,李德智.江苏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12).
  [2]钱志峰,陆惠民.对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思考[J].江苏建筑,2008(1).
  [3]纪颖波.我国住宅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研究[J].住宅产业,2011(6).
  [4]杨嗣信.关于建筑工业化问题的探讨[J].施工技术,2011(16).
  [5]史晓燕,王欣,仝小芳.谈我国建筑工業化的实施途径[J].山西建筑,2011(35).
  [责任编辑:高海明]
  【作者简介】岑廷义,男,广西河池人,研究生学历,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师,从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在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过程均居于基础性地位.高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重要成员之一,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程整体上随着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发展、防风险、
私营小型船厂由于资金短缺,船厂设施设备落后,工艺落后,人才匮乏,船舶建造水平多年停留在较低层次,船舶建造质量差,船舶建造检验中常见的船体板缝排列问题、小骨材穿过大骨材装配焊
《汽车底盘拆装与调整》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本文遵循“汽车维修机电工”等岗位(群),从简单到复杂的职业能力累积形成规律,以传动系统拆装与调整、行驶系统拆
博客的个人性、开放性、普及以及心理原因等导致博客信息良莠不分,泥沙俱下。高等院校应密切关注网络文化的建设,构建一个健康、有序、有活力的网络文化境。使大学生在博客中
目的探讨并比较大肠癌中细胞增殖指数TK1、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整群选取2009年9月—2011年3月该院收治的142例大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来对于大肠癌组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