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体育过去一般只强调阶段效果,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效果。伴随着终身体育的影响,人们对作为终身体育关键环节的学校体育,提出了在进一步重视阶段效果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其长远效果,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的新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学;教学观念;终身体育
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背了《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原则,影响了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不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更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要求。
作为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这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没有明确体育教育的目的,或者说当前中学体育教育的目的被异化了,偏离了。我国学校体育过去一般只强调阶段效果,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效果。随着终身体育的影响,人们对学校体育提出了在进一步提高阶段效果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其长远效果,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的新要求。在实践中,人们已经接受并重视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学校体育的改革,特别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校体育已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态度、习惯,注意提供有意义的运动消遣手段与方式,满足学生运动精神娱乐等方面的追求与享受,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等内容。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科学家都强调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建立新的教育质量目标观
正确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要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如学生耐力下降、近视、龋齿、贫血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尤其要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实施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在全面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其加强耐力练习,在体育教学、考核及考试中适当增强耐力项目;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作用,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树立健康第一的人才质量观
把身心协调发展、健康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把身体健康、体质强健作为培养人才的首要、核心目标。学校体育最重要的功能是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使学生学习体育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技巧,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良好的品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
新的体育教学观念要求体育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教学个性,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深入钻研体育教材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教材,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在教材处理上,体育教师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说,教师要针对教材、学生心理特点做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例如:在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可针对学生喜欢球星和喜欢看比赛的心理,讲解篮球投篮的发展史及单手肩上投篮在比赛中的重要性。这样的教材艺术处理可使学生更投入地学习篮球。
在优化教法方面,体育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教法的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如:教师进行初二男生的跨栏跑教学,单元的前半部分,教师先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跨越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障碍物,充分体验跨越障碍进行比赛的乐趣;随后逐渐转入跨栏跑教学阶段,学习中让学生自定目标,并向各自的目标挑战,体验运动学习的乐趣;单元的后半部分,教师组织学习小组间的比赛,采用超过自己最好成绩的比例作为得分的相对评价方法,各小组内自定比赛的策略,互相帮助,争取胜利。最后,单元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写出学习的体会,总结学习成果并以此加深学生对运动乐趣的体会。
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而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和提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从教学角度上讲,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新课程倡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揭示动作技术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技术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形成正确技术动作的能力及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体育教学不应看作是一种目的,而应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的乐趣。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学;教学观念;终身体育
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背了《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原则,影响了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不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更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要求。
作为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这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没有明确体育教育的目的,或者说当前中学体育教育的目的被异化了,偏离了。我国学校体育过去一般只强调阶段效果,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效果。随着终身体育的影响,人们对学校体育提出了在进一步提高阶段效果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其长远效果,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的新要求。在实践中,人们已经接受并重视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学校体育的改革,特别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校体育已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态度、习惯,注意提供有意义的运动消遣手段与方式,满足学生运动精神娱乐等方面的追求与享受,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等内容。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科学家都强调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建立新的教育质量目标观
正确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要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如学生耐力下降、近视、龋齿、贫血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尤其要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实施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在全面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其加强耐力练习,在体育教学、考核及考试中适当增强耐力项目;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作用,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树立健康第一的人才质量观
把身心协调发展、健康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把身体健康、体质强健作为培养人才的首要、核心目标。学校体育最重要的功能是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使学生学习体育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技巧,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良好的品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
新的体育教学观念要求体育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教学个性,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深入钻研体育教材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教材,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在教材处理上,体育教师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说,教师要针对教材、学生心理特点做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例如:在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可针对学生喜欢球星和喜欢看比赛的心理,讲解篮球投篮的发展史及单手肩上投篮在比赛中的重要性。这样的教材艺术处理可使学生更投入地学习篮球。
在优化教法方面,体育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教法的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如:教师进行初二男生的跨栏跑教学,单元的前半部分,教师先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跨越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障碍物,充分体验跨越障碍进行比赛的乐趣;随后逐渐转入跨栏跑教学阶段,学习中让学生自定目标,并向各自的目标挑战,体验运动学习的乐趣;单元的后半部分,教师组织学习小组间的比赛,采用超过自己最好成绩的比例作为得分的相对评价方法,各小组内自定比赛的策略,互相帮助,争取胜利。最后,单元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写出学习的体会,总结学习成果并以此加深学生对运动乐趣的体会。
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而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和提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从教学角度上讲,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新课程倡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揭示动作技术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技术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形成正确技术动作的能力及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体育教学不应看作是一种目的,而应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的乐趣。